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危险度分层

危险度分层

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177455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第53届美国血液年会等;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文献由315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义、黄元铸、李殿富等。

危险度分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 占比:0.0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7455 占比:99.94%

总计:177560篇

危险度分层—发文趋势图

危险度分层

-研究学者

  • 陈义
  • 黄元铸
  • 李殿富
  • 苏伟
  • 付华平
  • 付林
  • 余涛
  • 刘超
  • 吕博文
  • 周天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春燕; 邓婕; 黄颖; 刘双; 段东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早期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复发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429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确定术前LMR预测PTC复发的最佳截断值,根据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LMR组和高LMR组,比较两组患者间临床特征及复发率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进行Log-rank检验。使用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确定与PTC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LMR预测PTC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5.2466。低LMR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高LMR组(11%vs 2%,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LMR<5.2466(P=0.006)及肿瘤多灶性(P=0.039)是预测PTC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LMR对早期预测PTC复发具有一定价值,临床实践中可将其作为复发危险度分层的补充,联合应用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 王健; 张亚停; 刘勇; 周敦华; 方建培; 许吕宏
    • 摘要: 1病历资料患儿黄XX,女,初诊时6岁,2019-08-02首次入住我院。初发时外周血WBC 358×109/L;骨髓MICM分型:ALL-T,染色体核型正常,伴NOTCH1基因阳性。因诱导缓解d15骨髓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10%,临床危险度分层评为高危。入院初期曾并发颅内出血,因头颅CT及MR平扫+增强均未见脑实质改变,且诱导缓解中3次行腰椎穿刺术查脑脊液均未见异常,故评估为CNS1,经抢救平稳后于2019-8-13起按华南地区儿童白血病化疗协作组SCCLG-ALL-2016高危方案化疗,2020-8-01进入维持化疗。
    • 卢霞; 周海中
    • 摘要: 主动脉瘤和夹层(aortic aneurysm and dissection,AAD)是一类起病隐匿,发病凶险、致死率高的危重主动脉疾病。随着高血压患病率增加,人口老龄化,国内及世界范围内AAD的发病率持续增加。男性、高龄、吸烟、高血压、马方综合征等认为是AAD发病的危险因素,而糖尿病患者中AAD的发病率低,提示糖尿病可能是AAD的保护性因素[1]。AAD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研究还不是很清楚,而且由于起源于不同胚层,胸、腹主动脉瘤之间在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但是病变血管在病理改变上存在一致性。
    • 宋春艳; 林云碧; 雷庆龄; 吕瑜; 肖祖刚
    • 摘要: 目的观察血清白介素(IL)-10、胸苷激酶1(TK1)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ALL患儿危险度分层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1年5月医院收治的100例ALL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儿均评估危险度分层,并调查患儿基线资料,检测患儿血清IL-10、TK1等实验室指标,分析血清IL-10、TK1在ALL患儿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危险度分层的关系。结果全部患儿均接受危险度分层评估,其中24例标危,50例中危,26例高危,占比分别为24.00%,50.00%,26.00%;3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的IL-10、TK1及白细胞(WBC)计数均高于标危组和中危组,且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P<0.05);建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高危组为参照,血清IL-10、TK1及WBC计数降低时,ALL患儿危险度分层低的可能性分别为7.128倍、13.572倍及1.665倍(P<0.05)。结论血清IL-10、TK1在ALL患儿中存在异常表达,且与危险度分层存在相关性。
    • 刘婷婷; 侯健
    •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目前仍不可治愈.不同MM患者生存时间跨度大,短至数月,长至15年以上,这说明MM患者间存在着非常大的生物学异质性,因此根据细胞遗传学异常、临床特征、基因表达谱等因素将MM进行危险度分层,对判断该病的疾病进程、选择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其中高危多发性骨髓瘤(high risk multiple myeloma,HRMM)对化疗极不敏感、生存时间短、易进展、预后极差.因此,如何改善HRMM的预后已成为临床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 官莉; 袁耿彪
    • 摘要: 目的 研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对冠心病疑诊(S-CAD)患者危险度分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入院的90例S-CAD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M PI和CAG检查.根据M PI所示患者心肌节段放射性摄取减低程度及CAG所示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别对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以CAG分层结果作为标准,分析二者危险度分层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CAG低危组(轻度狭窄)21例,MPI低危组(轻度灌注减低)23例;CAG中危组(中度狭窄)49例,MPI中危组(中度灌注减低)38例;CAG高危组(重度狭窄)14例,MPI高危组(重度灌注减低)15例.MPI与CAG对S-CAD患者的危险度分层结果呈中度相关(r=0.555,P<0.05),在低危组患者中无明显相关性(r=0.178,P<0.05),在中、高危组患者中呈高度相关(r=0.735,P<0.05).结论 MPI与CAG对S-CAD患者的危险度分层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在中、高危患者的危险度分层相关性更高,对提示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及诊断CAD的意义较大;相较CAG检查,M PI也可以对非冠状动脉梗阻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起到更好的辅助诊断作用,以早期指导治疗.
    • 吴敏; 梁文启; 江磊; 刘月娥; 王美堂
    • 摘要: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APTE)危险度分层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接受诊治的123例疑似为APTE的住院患者,分为栓塞组(n=93)和正常对照组(n=30).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栓塞患者进行危险度分层和分组,中高危组60例,低危组33例.收集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PTE的不同危险度与发病因素的相关性.结果:APTE中高危组、APTE低危组及正常对照组年龄,心房颤动、冠心病、下肢静脉血栓和脑血管病发生率,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差异类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彩超表现中,APTE患者以肺动脉压增高占比最高(62.37%).年龄、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静脉血栓、D-D、FIB、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APTE危险度分层独立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年龄影响APTE危险度分层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21(95%CI 0.571~0.782);D-D影响APTE危险度分层的AUC为0.646(95%CI 0.580~0.792);FIB的AUC为0.887(95%CI 0.815~0.958);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的AUC为0.785(95%CI 0.686~0.885).结论:年龄、冠心病、脑血管病、下肢静脉血栓、D-D、FIB、肺泡动脉氧分压差为APTE危险度分层的影响因素,对预测中/高危APTE价值较高.
    • 曾笑寒
    • 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乳酸水平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疾病危险度分层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该院诊断为CAP的28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CURB65评分≤2分为低风险组(192例),CURB65评分>2分为高风险组(90例).采集血样后行血细胞计数,并计算NLR值,同时检测患者外周血PCT和乳酸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NLR、PCT和乳酸诊断CAP疾病危险度分层的效能.结果 低风险组NLR、PCT和乳酸的检测值低于高风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LR判别高风险CAP(重症肺炎)的截断值为13.10,其曲线下面积(AUC)为0.88.血清乳酸预测高风险CAP的截断值为2.05 mmol/L,其AUC为0.89.PCT预测高风险CAP的截断值为1.25 ng/ml,其AUC为0.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40%和94.34%,约登指数为0.79.3种指标均能较好地预测CAP患者疾病危险度,以PCT为最佳预测独立因子.结论 NLR、PCT和乳酸是预测CAP病情分层的较好生物标志物,以PCT为最佳.
    • 白璐; 郑安琪; 李运轩; 王卓楠; 高俊刚; 沈聪; 高凡; 段小艺
    • 摘要: 目的 观察18F-PSMA-1007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预测高危险度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接受18F-PSMA-1007 PET/CT检查的68例PCa患者,依据D'Amico危险分层标准将其分为低-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组间各参数差异.以SUVmax构建高危PCa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68例PCa的SUVmax为25.652(16.670,38.355);术前Gleason评分为8(7,9)分,术前平均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29.014(14.075,127.157)ng/ml.高危组(n=33)SUVmax为28.681(17.514,39.950)、tPSA为47.965(27.210,170.575) ng/ml,均高于低-中危组(n=35)的17.415(8.795,28.675)和13.345(6.958,18.443)ng/ml(P均<0.05).以SUVmax建立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高危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95%CI(0.652,0.894)],截断值取0.7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2%和68.24%.结论 18F-PSMA-1007 PET/CT所示SUVmax可作为高危险度PCa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制定治疗方案及随访提供参考.
    • 白璐; 郑安琪; 李运轩; 王卓楠; 高俊刚; 沈聪; 高凡; 段小艺
    • 摘要: 目的观察^(18)F-PSMA-1007 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_(max))预测高危险度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且接受^(18)F-PSMA-1007 PET/CT检查的68例PCa患者,依据D'Amico危险分层标准将其分为低-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组间各参数差异。以SUV_(max)构建高危PCa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68例PCa的SUV_(max)为25.652(16.670,38.355);术前Gleason评分为8(7,9)分,术前平均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29.014(14.075,127.157)ng/ml。高危组(n=33)SUV_(max)为28.681(17.514,39.950)、tPSA为47.965(27.210,170.575)ng/ml,均高于低-中危组(n=35)的17.415(8.795,28.675)和13.345(6.958,18.443)ng/ml(P均<0.05)。以SUV_(max)建立的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高危PCa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95%CI(0.652,0.894)],截断值取0.7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62%和68.24%。结论^(18)F-PSMA-1007 PET/CT所示SUV_(max)可作为高危险度PCa的独立预测因子,为制定治疗方案及随访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