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出血风险

出血风险

出血风险的相关文献在2004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25031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现代医院、基层医学论坛、血栓与止血学等; 相关会议35种,包括201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浙江省康复医学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年会、第六届国际心血管热点论坛暨心脏交叉学科论坛、福建省药学会药剂专业委员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出血风险的相关文献由745位作者贡献,包括唐熠达、王书杰、王文尧等。

出血风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 占比:0.73%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25031 占比:99.09%

总计:25260篇

出血风险—发文趋势图

出血风险

-研究学者

  • 唐熠达
  • 王书杰
  • 王文尧
  • 于晓雪
  • 周铁楠
  • 尤世杰
  • 尤宏钊
  • 王效增
  • 王琳
  • 田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伟庄; 李优; 王辉; 周莹艳; 王国安; 沈世茉; 陈金平; 吴仕波; 吴宏成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快速现场评价(ROSE)与径向支气管内超声(R-EBUS)辅助下经支气管冷冻活检(TBCB)在弥漫性肺疾病(DLD)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行TBCB的DLD患者,记录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活检特征和并发症,分析TBCB在DLD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结果:共收集52例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年龄(54.0±13.2)岁;总共活检182次,人均(3.50±1.00)次;标本大小6~30 mm^(2),平均(13.69±4.72)mm^(2)。参照2013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病学会对间质性肺疾病分类标准,已知病因26例(50.00%),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3例(25.00%);肉芽肿性病变4例(7.69%),其他类型9例(17.31%)。在并发症方面,没有或极少量出血20例,轻度出血21例,中度出血11例,重度出血0例;气胸2例。急性左心衰1例,低氧血症1例。术后中位住院时间6(1.00,6.00)d。结论:联合应用ROSE与R-EBUS于TBCB在DLD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王春玲; 王沣
    • 摘要: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为老年人高发疾病,年龄≥75岁者患此病的概率为9%[1]。作为老年AF主要并发症之一的脑卒中,发生率在≥75岁人群中达32.9%[2]。华法林口服抗凝干预能够使AF病人患缺血性脑卒中(IS)概率显著下降[3]。在临床中,年龄>75岁的老年病人合并症及合并用药较多,出血风险较大[房颤出血风险评分表(HAS-BLED)评分≥3分][4]。
    • 杨冯棱; 赖华; 王志刚; 敬怀波; 张倩
    • 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MRI检查在预测侵入性凶险性前置胎盘(IPPP)产妇腹主动脉球囊封堵联合剖宫产(AABO-CS)大出血中的价值并构建MRI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粘连型23例,植入型77例,穿透型22例)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IPPP产妇的临床及MRI资料,根据AABO-CS术中出血量的差异将其分为大出血组和非大出血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及χ^(2)检验分析出血量与临床特征、MRI征象的关系,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MRI征象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采用Hosmer-Lemeshow goodness-of-fit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此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盘穿透、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下段、胎盘增厚、胎盘凹陷征、T_(2)WI胎盘低信号带、子宫局限性膨凸、子宫肌层欠连续、浆膜下异常血管影、胎盘内异常血管影及宫颈形态异常在大出血与非大出血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45.4%时,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0%、90.3%。结论:产前MRI对IPPP产妇AABO-CS术中大出血有提示作用,本研究建立的MRI回归模型能够较好地量化评估其出血风险,为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 肖月; 程国杰; 汤玮; 唐学弘; 佟子川
    • 摘要: 目的 分析心房颤动住院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抗凝治疗状况。方法 选取540例心房颤动住院病人,收集临床资料,分析病人的临床特征和抗凝治疗状况。结果 540例心房颤动病人中,瓣膜病心房颤动29例,占5.37%,其中86.20%的病人接受抗凝治疗;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511例,占94.63%,其中157例病人接受抗凝治疗,占30.72%。在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中,合并心功能不全、持续性心房颤动和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病人接受抗凝治疗的比例更高。抗凝治疗组CHA_(2)DS_(2)-VASc评分为(3.20±1.47)分,明显高于未抗凝治疗组的(2.57±1.58)分,而未抗凝治疗组HAS-BLED评分为(3.06±1.18)分,明显高于抗凝治疗组的(2.05±1.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中,栓塞中高危病人占93.15%,中危组有36.36%的病人接受抗凝治疗,而高危组仅有31.58%的病人接受抗凝治疗。157例接受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中,有101例应用达比加群,占64.33%;34例应用利伐沙班,占21.66%;应用华法林的病人仅有22例,占14.01%。HAS-BLED评分结果显示,74.95%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为出血低风险,25.05%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为出血高风险。出血低风险的病人中有32.90%接受抗凝治疗,而出血高风险的病人中有24.22%接受抗凝治疗。结论 心房颤动病人总体抗凝治疗率较低,临床医生要加强对心房颤动指南的学习,提高心房颤动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水平。
    • 摘要: 静脉血栓栓塞(VTE)已经成为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且成为除肿瘤患者外第二大死因。肿瘤本身是一种存在血栓和出血双风险并存的状态,对患者能够进行有效风险评估筛查的模型显得尤为关键。只有在对肿瘤患者进行精准的风险分层,未行血栓预防或仅行机械预防的低风险患者可降低治疗成本和出血风险,高风险患者可从预防血栓中获益。
    • 顾若曦; 于晓雪; 何筱枫; 李靖媛; 汪倩; 周铁楠; 王效增; 王婷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具有中高危血栓风险同时出血风险较低的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1年后应用60 mg替格瑞洛二级预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278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ACS患者行PCI术后应用替格瑞洛90 mg(2次/d)共12个月,其后替格瑞洛单次剂量改为60 mg,继续服用12个月,阿司匹林100 mg/d,长期应用。主要观察指标为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率,以及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定义的2~5型出血事件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为MACCE中各类事件的发生率及BARC定义的任何等级出血事件发生率。其他观察指标包括心绞痛再发作及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发生率。结果2年随访结束时,MACCE发生率为1.44%(4/278)。全部出血事件发生率为27.70%(77/278),BARC 2~5型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44%(4/278)。本组患者有6例(2.16%)出现心绞痛再发作,5例(1.80%)出现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均为轻度,故未停用替格瑞洛。结论中国具有中高危血栓风险且出血风险较低的ACS患者,在PCI术后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90 mg(2次/d)满1年后,调整为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60 mg(2次/d)作为二级预防用药是可行的,患者的血栓及主要出血事件发生风险均保持在较低水平。
    • 谢艳; 费薛东; 姚科; 陈俊杰; 李云燕
    • 摘要: 目的探究脑微出血数量在5~10之间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常规治疗时发生脑出血风险的安全性分析。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经临床磁共振SWI检查脑微出血数量均在5~10之间。将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共有34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B组共有32例给予氯吡格雷治疗,C组共有25例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1月后、3月后、6月后脑出血的风险发生情况及脑梗死复发情况。结果对比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护三组患者脑出血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A组0.00%、B0.00%组脑梗死复发率显著少于C组20.00%(P<0.05)。结论采用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治疗脑梗死且脑微出血数量在5~10之间患者,稳定患者病情状态,未增加脑出血风险的发生率,同时减少脑梗死再次复发率,保证疾病治疗效果同时,促进疾病快速康复,提升预后疗效。
    • 柯于梵; 钟桃娟; 萧湛潮; 梁逸伦; 梁立彤; 伍卫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及以此为基础的ABC(年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病史)出血风险评分在老年(年龄≥65岁)非瓣膜病心房颤动(NVAF)患者使用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物(NOAC)治疗后,随访期间发生出血事件的预测能力,并与传统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比较。方法选取心血管内科住院收治的、首次诊断为NVAF且接受NOAC治疗的老年患者,采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血清GDF-15水平,计算以GDF-15等心脏生物标志物为基础的ABC出血风险评分及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对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记录随访期间各种出血事件,按各出血事件的严重程度[重大出血事件、临床相关非重大出血的消化道出血事件(CRNM-GIB)、轻微出血事件、无出血事件]分组,分别评价及比较ABC出血风险评分与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对各种程度出血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142例老年NVAF患者,CHA_(2)DS_(2)-VASc卒中风险评分为(4.86±1.75)分,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为(2.92±0.99)分,经ABC出血风险评分计算预测1年出血事件发生率为(5.72%±4.11%),平均随访(19.92±6.83)月,49例(49/142,34.5%)发生出血事件,其中脑出血3例,CRNM-GIB 19例,轻微出血27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血清GDF-15水平对CRNM-GIB[曲线下面积(AUC)为0.718,95%CI为0.645~0.835,P<0.001]及全部出血事件有预测价值(AUC为0.670,95%CI为0.690~0.727,P<0.001),ABC出血风险评分对CRNM-GIB(AUC为0.688,95%CI为0.552~0.824,P<0.001)及全部出血事件有预测价值(AUC为0.679,95%CI为0.579~0.779,P<0.001)。与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相比,ABC出血风险评分预测脑出血能力较高(ABC出血风险评分AUC为0.868,95%CI为0.752~0.985;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AUC为0.745,95%CI为0.556~0.933,重分类改善指标(NRI)为84.17%,P=0.001),预测CRNM-GIB能力较低(ABC出血风险评分AUC为0.688,95%CI为0.552~0.824;HAS-BLED出血风险评分AUC为0.744,95%CI为0.639~0.849,NRI为-23.96%,P=0.025)。结论血清GDF-15水平对老年NVAF患者口服NOAC的出血风险有预测价值。相比HAS-BLED评分,ABC出血风险评分能提高对脑出血事件的预测能力。
    • 朱桥桥; 张春梅; 叶晶晶
    • 摘要: 目的:探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老年患者应用体温膀胱冲洗液在缓解膀胱痉挛状态及降低出血风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126例TURP术后老年患者,依据冲洗液温度不同分为室温组和体温组各63例,室温组术中给予室温21°C~27°C冲洗液对患者的膀胱进行持续冲洗,体温组术中给予体温35°C~37°C冲洗液对患者的膀胱进行持续冲洗,对比两组术后膀胱痉挛状态及出血风险。结果:干预后,体温组患者的痉挛评分、膀胱痉挛次数、持续时间水平低于室温组(P0.05)。结论:35°C~37°C冲洗液可缓解TURP术后老年患者膀胱痉挛状态,减少术后凝血堵管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 李晓冉; 赵笑男; 李浪漫; 李俊峡
    • 摘要: 随着强效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缺血事件发生率逐渐降低,但相关出血事件发生率则逐渐增加。因此,在平衡ACS治疗的缺血与出血风险时,抗血小板的降阶治疗方案需引起临床上的重视。1不曲不挠--降低ACS患者的缺血事件发生率易损斑块破裂导致的血栓形成是ACS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血小板则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ACS治疗的基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