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

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8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特种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3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923篇;相关期刊226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心肺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四届全国核素显像与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议、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第21届学术大会、首届中国放射性药物学术与发展战略研讨会等;心肌灌注显像的相关文献由1529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剑明、方纬、武志芳等。

心肌灌注显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37 占比:2.3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1923 占比:97.60%

总计:22463篇

心肌灌注显像—发文趋势图

心肌灌注显像

-研究学者

  • 李剑明
  • 方纬
  • 武志芳
  • 米宏志
  • 李思进
  • 焦建
  • 张宗耀
  • 张晓丽
  • 汪娇
  • 汪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兴鸿; 汪蕾; 方纬
    • 摘要: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较为常见且预后不良。虽然CTO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成功率已较以往明显提高,但PCI的治疗决策仍是有争议的问题。研究表明:CTO血管支配区域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和存活心肌可能与从PCI中获益的CTO患者的筛选及其预后密切相关。现综述应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和心肌代谢显像分别评估CTO病变血管支配区域的心肌缺血和存活心肌的相关研究,初步探讨这两种核素显像技术在CTO病变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
    • 刘昕; 徐伟仙
    • 摘要: 评估心肌灌注的情况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治疗决策和预后判断至关重要。心肌声学造影是利用超声增强剂对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及其微血管血流显像的技术。心肌声学造影负荷超声心动图是心肌声学造影技术与负荷超声心动图的结合,通过负荷状态下微血管血容量、心肌血流量和冠脉血流储备等参数可对心肌灌注情况进行定量评估。这些心肌声学造影技术对冠心病的诊断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冠心病的预后判断也有良好的预后价值。心肌声学造影指导下的超声溶栓利用高机械参数脉冲下剪切依赖的血管扩张途径和微泡空化破裂的机械性侵蚀血栓作用来实现心外膜冠脉再通并改善心肌微循环,能有效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是未来极具潜力的冠心病治疗方法。
    • 陈平; 王瑞华; 刘保平; 谢新立; 王心宇; 王庆祝
    • 摘要: 目的探讨衰减伪影对冠心病患者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图像质量及灌注结果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且于造影前后1周行GMPI的99例冠心病患者的图像,定性及半定量分析衰减校正前后GMPI图像结果,比较衰减校正前后左心室各壁段平均放射性计数及灌注结果的差异,进一步分析衰减校正前后灌注结果不一致部分的受检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及增厚情况。结果与衰减校正前比较,衰减校正后左心室间隔、下后壁及侧壁的平均放射性计数较高(Z=-7.302、-8.014、-3.991,P均<0.001),心尖部较低(Z=-8.021,P<0.001)。其中女性衰减校正后前壁平均放射性计数减低(Z=-2.314,P=0.021)。男性衰减校正前后下后壁放射性计数差值明显高于女性(t=-8.408,P<0.05)。衰减校正后44%(44/99)的左前降支及37%(37/99)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显像结果发生改变,结合超声心动图及GMPI结果显示其中85%(35/41)的左前降支及81%(29/36)的右冠状动脉分支供血区域室壁运动及室壁增厚率均正常。结论衰减伪影对GMPI的图像质量和灌注结果有较大影响,结合室壁运动和增厚情况等有助于鉴别衰减伪影,提高诊断准确度与特异度。
    • 傅宁
    • 摘要: 目的探讨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总积分(SRS)在梗阻性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确诊为梗阻性冠心病的患者(冠状动脉管腔直径狭窄≥50%)93例,其中男65例,女28例,年龄32~79岁,平均年龄(60.1±11.5)岁,所有患者均行静息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获得SRS积分,将患者分为两组(SRS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长病变是SRS积分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SRS积分是评价静息心肌灌注显像心肌缺血严重程度的半定量指标,可能受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长短的影响。
    • 汪娇; 李帅; 陈越; 刘天文; 张杰民; 李剑明
    • 摘要: 目的与^(13)N-NH_(3)·H_(2)O显像对比,观察^(18)F-2-(1,1-二甲基乙基)-4-氯-5[[4-[[2-氟(^(18)F)乙氧基]甲基]苯基]甲氧基]-3-哌啶酮(^(18)F-flurpiridaz)PET/CT测量巴马小型猪绝对定量心肌血流量(MBF)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将10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n=5)与正常组(n=5);于实验组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对2组依次行^(18)F-flurpiridaz和^(13)N-NH_(3)·H_(2)O PET/CT静息显像;于次日对正常组行三磷酸腺苷(ATP)负荷显像。比较正常组^(18)F-flurpiridaz与^(13)N-NH_(3)·H_(2)O显像所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及左心室(LV)整体及其17个节段的静息MBF(rMBF)、负荷MBF(sMBF)及冠脉血流储备(CFR)差异,以及实验组心肌梗死区与正常区的rMBF差异。结果^(18)F-flurpiridaz显像与^(13)N-NH_(3)·H_(2)O显像所测正常组LAD、LCX、RCA、LV整体及其17个节段的rMBF、sMBF和C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8)F-flurpiridaz显像与^(13)N-NH_(3)·H_(2)O显像所测实验组梗死区及正常区的rMB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显像方法所测实验组梗死区rMBF均明显低于正常区(P均<0.05)。结论^(18)F-flurpiridaz PET/CT可用于测量巴马小型猪绝对定量MBF,结果与^(13)N-NH_(3)·H_(2)O显像测值无显著差异。
    • 韩梦月; 谢锋; 朱芳; 吴天慧; 兹金萍; 周津卉; 陈柏青; 王文佳
    • 摘要: 心血管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其治疗和诊断的经济成本很高,在过去的20年里,对冠心病患者诊断、评估及治疗越来越准确和有效。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技术是一种强大而多功能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查,特别是通过量化心肌血流量(MBF)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可以更好地描述冠状动脉疾病的特征,在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及缺血性心肌病的早期诊断、分级及治疗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 于鑫; 蔡湘龙; 张引; 刘亮亮; 李国强
    • 摘要: 目的 硫化氢中毒多由作业环境中的硫化氢经口鼻吸入所致,而引起严重的心肌、大脑、肺等脏器损伤,其发病突然,临床进展迅速,部分病人在救治过程中死亡,目前对于其心肌损伤的临床经过、治疗手段等方面还缺乏了解,本文对于1例诊断为急性硫化氢中毒、急性心肌损害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尤其结合文献探讨对于心肌酶学、心电图、心肌灌注显像等的动态变化,旨在提高急救与重症医务人员对于硫化氢中毒导致急性心肌损伤的认识。
    • 张娜娜; 李子健; 朱海波
    • 摘要: 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预后和管理中具有重要价值。当前,血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素剂是最常见的心肌负荷药物。然而,这些药物在部分病人中的应用有限制,并且有多种副反应。因而,有必要开发可以在更多病人中应用的心肌负荷药物。去甲乌药碱是一种β受体激动剂,被批准作为心肌负荷药物应用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因其正性肌力作用,去甲乌药碱有望成为用于冠心病诊断的心肌灌注显像负荷药物。本综述总结了去甲乌药碱在心肌灌注显像中的应用,包括其作用机制、给药方式、有效性及安全性。
    • 董国峰; 巩海英; 高希春; 田志远; 鲍晓明
    • 摘要: 目的探讨大剂量硝普钠联合尼可地尔对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桓台分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行急诊PCI的老年STEMI患者1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3例和对照组82例。治疗组在术中常规使用大剂量硝普钠(≥400μg),术后给予尼可地尔5 mg口服,3次/天;对照组仅术中必要时使用硝普钠(<400μg)。观察两组急诊PCI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的发生情况,住院期间患者死亡及心力衰竭发生情况。比较两组PCI术后24 h、30 d的心肌灌注显像总积分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及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结果两组术中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中慢血流或无复流发生例数、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PCI术后24 h、30 d心肌灌注显像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PCI术后30 d时LVEF值高于对照组,PCI术后24 h及30 d时LVESV、LVEDV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老年STEMI患者急诊PCI术中冠脉内给予大剂量硝普钠联合术后尼可地尔口服可以有效保护冠脉微循环,减少患者住院期间的心力衰竭发生率及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 王雅洁; 李剑明; 刘菁晶; 卢宇杰; 林文华
    • 摘要: 目的探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女性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异常的预测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女性患者223例,包括一般临床特点、生命体征、在院期间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核素心肌血流定量显像以及实验室血液检测指标,其中左心室整体CFR值≥2.5为CFR正常组,左心室整体CFR值<2.5为CFR异常组。结果CFR异常组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高于CFR正常组(P=0.011,P=0.002)。多因素分析显示,仅LDL-C是CFR异常的独立预测因素(OR=3.346;95%CI=1.254-8.930;P=0.016)。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CFR异常的最佳LDL-C截断值为3.36 mmol/L,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77%(AUC=0.609;95%CI=0.535-0.683)。结论在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女性患者中,LDL-C水平是CFR异常的独立预测因素,LDL-C水平高于正常的女性,更容易合并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障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