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13-09-25

主办单位:中国抗癌协会

会议文集: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全球范围内,食管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其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八位.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地区,"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我国食管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5位,死亡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中的第4位;而另一方面,由于早期症状不典型,约有2/3的患者确诊时已是肿瘤晚期,无法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另外,对于一小部分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仍然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复发和转移,其5年生存率低于30%.因此,在我国,食管癌成为人们健康的严重威胁之一.对于复发和转移的食管癌,姑息治疗是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唯一手段,药物治疗是姑息治疗重要治疗方式一.然而,由于欧美国家食管癌发病率并不高,食管癌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并不多,食管癌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的发展与肺癌、大肠癌、乳腺癌等常见肿瘤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我国学者来说对于转移或复发食管癌药物治疗的研究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国内的学者更需要共同参与,加强协作,组织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探索高效低毒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寻找食管鳞癌有效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开创食管癌治疗的新篇章。
  • 摘要:食管癌是全球主要的健康危害因素之一.在2008年,约有482300例新发食管癌及406800例患者死于食管癌.2012年美国的新发病例及死亡病例分别为17460例及15070例.在中国,食管癌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处于第4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具有吞咽困难的患者约有大于50%就诊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手术一直是可切除性食管癌的标准方案.然而,尽管在过去20的年里,手术方式及手术范围有了较大的发展,但5年生存率仍处于15%~34%之间.大部分食管癌患者经过根治性手术后疾病进展,最终复发及死亡.由于术后行辅助化疗或放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因此,新辅助治疗被逐渐广泛运用于临床工作中.现有的数据提示nCRT能适度改善可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但需要大型的、设计严谨的多中心试验来证实nCRT的作用。新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联合新的放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IMRT及IGRT在治疗食管癌存在较大的潜力。局部复发仍然是未行手术患者尚未解决的问题。nCRT后是否该行手术治疗及筛选能从序贯手术获益的人群仍然是临床中存在的难题。
  •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具有一定的区域聚集性、城乡差异、种族差异和性别差异.在我国,食管癌属于高发和导致死亡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食管癌常见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对于早期患者,通过常规治疗可达到显著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但是对处于晚期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手段往往无法使患者明显获益.而且,食管癌的治疗尚不完善,缺乏具有特异性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所以,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医生致力于对食管癌发生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虽然,目前已经有了一些进展,但整体的思路尚不清晰,仍有许多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转移相关分子是指参与恶性肿瘤转移过程中多个步骤的基因和蛋白.已经发现一些可以影响食管癌转移的基因和蛋白,但是缺少这些基因、蛋白及其微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调控网络研究.通过学习相关文献,现将食管癌转移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前景进行综述.主要介绍了作用于肿瘤一基质界面的相关因子,介导肿瘤及其血管生长的相关因子,包括介导免疫及凋亡逃避相关因子,有促进食管癌转移相关基因等。
  • 摘要:近年晚期NSCLC治疗新的策略其一即是根据EGFR基因突变状态、ALK融合基因选择一线治疗,对此已达成一致不二的共识.策略其二当属晚期NSCLC维持治疗.细数目前一线化疗,几乎所有药物都进行过维持治疗的尝试,而这些研究亦已使得两种药物(培美曲塞和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通过注册审批,并写入NCCN指南.而今虽然会津津乐道维持治疗的几个阳性试验,并极力推荐维持治疗药物进入临床实践.但闭门思过,却不得不思考、直面目前维持治疗存在的数个问题,包括维持治疗研究中4个周期含铂化疗是否已足够,维持治疗模式确认有效,真正获益者亦并非全部,维持治疗研究设计不能确保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二线治疗维持治疗试验中的对照组治疗是否充分等,以及PFS或OS谁才是维持治疗策略评估的金标准,鉴于目前维持治疗研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设计合适的研究来正确评价这些方案;首先确定维持治疗获益是否为患者中的某一类人群;另外风险(包括经济风险)和效益都要得到明确评估;在任何治疗开始前就进行随机化,而且必须评估生活质量;一旦非维持治疗组患者出现临床或影像学进展,应接受预先制定的二线治疗,以免对照组由于治疗不足而影响试验客观评价。疾病进展的判定应是常规临床实践决策,而不是必须根据RECIST评价标准。
  • 摘要:肺癌在国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仍是处于第一位的.它对人们健康的威胁日趋严重,环境污染、吸烟人数的增多可能直接导致肺癌在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仍占据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首位.所以,目前对于肺癌的积极预防及规范治疗是极其迫切的.手术治疗仍然是治愈早期、较早期及部分局部晚期肺癌的最主要最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仍有部分患者术后短期内的肿瘤复发,所以,如能做出准确的生存预测尤为重要.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生存差异大,临床常见到较早期病人的预后差于较晚期的病人,而同一病例分期也有不同的预后.文章分析了包括肺腺癌的EM下与预后,早期非小细胞肺癌阴性淋巴结数量与预后,肺癌微环境的改变与预后,淋巴结阳性率(lymph node ratio,LNR)与预后如能做到准确的预测(分子预测及临床因素预测),并对敏感及高危人群给予干预,即所谓个体化辅助治疗,对提高生存有重要意义.近些年从基础到临床做了多项研究工作并得出了一些初步结果.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越来越明显,癌症发病率不断增高.据统计,在2003-2007年肺癌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年发病率约为48.90例/10万人,特别是老年人(≥60岁),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其年龄段癌症构成分别为26.11%和1973%.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等单位的统计,2009年我国肺癌发病率达53.57例/10万人.与此相比较的美国,2003-2007年68%的肺癌病例发生在≥65岁的老人,75岁以上约占38%.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大约占全部肺癌的80%~85%.老年人生理功能、合并疾病和体能状态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心肺功能、骨髓储备能力、肾脏功能和药物清除率等下降明显.因此,老年肺癌病人的治疗对于肿瘤临床医师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病人术后辅助化疗生存获益和年轻病人相似。放化疗联合治疗模式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具有明显的疗效,与此同时PS略差的病人伴随更多的毒性反应,虽然NCCN也推荐老年肺癌病人可选择单药治疗,但是非铂联合化疗对选择的老年病人可提高疗效。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是否能应用于老年NSCLC治疗中ECOG4599是一项大样本111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一系列的前瞻性Ⅰ期临床试验证明NSCLC患者的FGFR突变状态是TKI药物治疗的靶点,总之,目前,第3代细胞毒性药物单药化疗仍然是老年晚期NSCLC一线标准治疗,双药联合(特别是紫杉醇与卡铂联用)是PS评分为的晚期老年NSCLC的选择。老年人群呈现明显异质性,年龄不再是化疗方案选择的主要因素,包括病理类型、基因突变状态、PS评分、IALD评分及合并疾病状态等等诸多因素可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
  •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肺癌驱动基因研究的逐步深入,肺癌靶向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根据分子标志筛选特定的疾病人群,应用阻断此标志的化合物来抑制肿瘤生长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新思路.处于肺癌靶标检测和靶向治疗如火如荼的时代,通过开发靶向抑制癌症特异突变基因的药物,近年来有明确驱动基因并接受响应靶向治疗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位生存已达3.5年.目前已知的具有显著分子特征的标志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和ROS1突变等.然而发现新的可利用的驱动基因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结合2013年美国ASCO年会对NSCLC新兴靶标检测和治疗策略治疗的进展作一简单简介,有BRAF V600E突变型,热休克蛋白Hsp90抑制剂,ROS1基因重排,ALK基因重排,血管抑制剂等。
  • 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化疗进入临床应用,其有效地延长了肺癌患者的生存期,在靶向治疗、个体化用药等概念提出以前,化疗是晚期肺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进入21世纪以后,由于分子病理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肺癌的治疗进入了全新的靶向治疗和个体化治疗时代.以EGFR-TKI为代表的靶向治疗药物具有毒性低、特异性强等不同于化疗药物的鲜明特点,完全颠覆了过去肿瘤的治疗模式,大有取代化疗之势,甚至有学者推断在不久的将来化疗将成为历史.靶向治疗的时代,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否还需要化疗,以及如何将化疗与靶向治疗有效的结合的问题,并就肺癌靶向治疗时代如何合理使用化疗谈谈目前的观点与策略,认为存在驱动基因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仍需化疗,有驱动基因突变未明及无相应药物"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首选化疗,靶向治疗时代化疗也要个体化,在为靶向治疗给肿瘤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而欢欣鼓舞的同时,还要清醒的认识到靶向治疗发展至今还没有解决所有的治疗问题,化疗仍然不可或缺,化疗依然是NSCLC治疗的基石,可以根据组织学分型制定个体化化疗方案;化疗和靶向合理安排和组合患者获益更多。
  • 摘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细胞毒性药物治疗后,通常采用RECIST标准进行评估,即根据病灶最长径大小的变化评价患者的疗效,作为一种标准疗效评估标准在Ⅱ/Ⅲ期临床研究中广泛应用,但是,随着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尤其是大量靶向药物临床试验的开展,传统的RECIST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临床疗效监测的需要,譬如以下情况:靶向治疗后,NSCLC患者靶病灶由100mm缩小至15mm,而后增至20mm,绝对值增加5mm,达到33%,从RECIST评估来看,已是PD,但其实,即使病灶较前增大,仍较基础值缩小80%,仍是高效靶向药物;另一常见的情况是EGFR-TKI治疗后脑外病灶出现临床获益,仅脑部肿瘤出现进展的患者,不能单纯的根据RECIST标准判定为PD,因为有研究发现脑脊液中EGFR-TKI浓度明显低于外周血,如增加EGFR-TKI的剂量或者继续使用联合单纯脑部治疗可能仍能取得较好疗效.RECIST是一个比较可靠疗效评价标准,但不一定是EGFR-TKI有效患者停用TKI的唯一标准,应该根据RECIST,临床表现结合体能状态进行综合考量,多个指标、多个因素综合考虑是目前评价晚期NSCLZ中EGFR-TKI疗效的现状。
  • 摘要: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驱动基因的状态,可分为EGFR突变型、EGFR野生型和EGFR状态未知型.目前对于EGFR突变状态已知的患者,首先根据基因检测的结果选择治疗方案;而EGFR基因突变状态未知患者,如何选择治疗方案需要深入探讨.对于EGFR突变人群,EGFR-TKI的应用有几种不同的模式:模式一:OPTIMAL、EURTAC、NEJ002、WJTOG3405、LUX-lung3这几项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EGFR突变的人群一线采用EGFR-TKI治疗,与一线化疗相比,能够延长患者的PFS,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模式二:INFORM、SATURN研究的结果显示,在4~6疗程的化疗之后,有效和稳定的患者,采用EGFR-TKI维持治疗,也可以延长患者的PFS.模式三:FAST ACTⅡ研究中,厄洛替尼与标准化疗序贯应用,然后采用EGFR-TKI维持治疗,与单用化疗组相比,能够明显延长患者的PFS.
  • 摘要:自2011年美国NLST研究发现,用低剂量CT筛查所获肺癌的死亡率较胸片所获降低20.3%,有统计学意义.有关LDCT早发现肺癌的方法得到了公认,说明了可行性及意义.LDCT发现的肺癌往往较小常呈结节状,易和其他肺部小型良性疾病相混淆,筛查所获肺癌85%为腺型.近年肺腺癌的新的分型,是一个兼及肿瘤内外科、病理科、放射科的多学科发展,64%筛获之肺癌为Ⅰ期,51.8%为"早早期"的Ⅰa期,LDCT筛查中8%~51%为非钙化结节,结节的大小平均为6.97±2mm.从上述资料可见筛查所得的肺癌以小结节居多,如何辨别良恶性,了解CT和病理分型的相关,采取较适当的治疗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加强对肺结节灶的认识是对肺肿瘤多学科诊治一个必然的趋势,现自近年肺小结节的资料结合实践叙述于下,包括有肺部结节灶的结构表现,CT中良恶性结节的鉴别特征,结节的演变,结节状肺癌处理的探讨,新肺腺癌病例分型的CT表现等,据结节CT结构表现制定诊治方案:结节大小和恶性率有关,结节的细胞亚型发展预后不同,结节状肺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微创VATS为常用手段。
  • 摘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已进入分子分型时代,根据不同的分子特征来选择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中位生存时间有望达到3.5年.EGFR突变是目前研究最成熟、亚裔人群最常见的基因突变,亦是EGFRTKI的疗效预测因素.尽管EGFR TKI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对EGFR突变的晚期患NSCLC者来说,如何更好地应用EGFR TKI,如何将EGFR TKI与化疗相结合仍存在诸多争议.本综述尝试阐述EGFR TKI与化疗的3种不同联合模式:前后序贯治疗、同步联合治疗及间插联合治疗,探索其间异同,寻求最佳治疗模式。
  • 摘要: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对不同化疗方案的受益程度和预后均不尽相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具有浸润性强、无病生存期短及预后差的特点,自从第一个抗HER-2药物曲妥珠单抗问世以来,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内分泌治疗能够显著增加疗效,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延长患者生存期.因此,以HER-2为靶点的药物成为HER-2阳性乳腺癌靶向治疗药物的首选.但是,并非所有HER-2阳性患者应用曲妥珠单抗治疗均有效,目前对于曲妥珠单抗治疗后出现疾病进展的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也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目前的研究结果均显示,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即使在曲妥珠单抗治疗进展后,无论是继续曲妥珠单抗治疗,还是换用新的抗HER-2靶向药物,仍可以进一步改善预后。随着对乳腺癌信号传导途径的深入研究,不但会加深对乳腺癌发生、发展的认识,而且将会开发出越来越多更具靶向性和活性的药物。
  • 摘要:肿瘤维持治疗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概念最初来源于结核病治疗的经验,后续在白血病的治疗中得以应用.目前很多实体瘤治疗中都会应用维持治疗的概念,例如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等."肿瘤维持治疗"是指对接受若干个疗程联合治疗后疾病无进展(CR、PR或SD好转)的患者,为巩固疗效而采取的进一步治疗.经典的模式是保留其中一个药作为维持治疗(Continuation-Maintenance)直至疾病进展,另一种方式是换药维持(Switch-Maintenance).综上所述,在晚期复发转移乳腺癌维持治疗上,理念策略是有共识的,也是当前国内外的共识和指南都认可的。晚期乳腺癌一线化疗病情非进展的患者采取维持治疗是合适合理的策略,维持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上应有效、低毒、使用方便,要考虑时间费用疗效的权衡。研究更多低毒的维持治疗策略,如易于耐受的靶向药物应用是维持治疗为了发展方向。
  • 摘要:乳腺癌是性激素相关肿瘤之一,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增高会刺激乳腺癌发生和进展.针对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的内分泌治疗可使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病死率降低25%~30%.然而,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原发与继发耐药)是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研究表明,ER和PR均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有三分之一会在他莫昔芬治疗的15年内复发,其中部分存在原发(de novo)内分泌治疗耐药(辅助内分泌治疗第一年内疾病复发);部分在内分泌治疗超过1年后出现复发转移,导致治疗失败,即继发耐药.此外,约50%HR(+)晚期乳腺癌患者并不能从初始内分泌治疗中获益,且使用内分泌治疗的多数HR(+)晚期乳腺癌患者终会进展.因此,有关内分泌耐药机制及逆转的研究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分析了包括雌激素受体通路的相关耐药机制,其他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激活,内分泌耐药治疗的靶点,比如mTOR抑制剂依维莫司及其他内分泌治疗耐药靶点药物等。
  • 摘要:Trastuzumab(曲妥珠单抗,商品名赫赛汀)是一个人源化的重组单克隆抗体(mAb),于1998年获美国FDA批准上市,被批准作为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BC)一线治疗.然而,随着trastuzumab的广泛应用,trastuzumab的耐药(refractory)逐渐成为临床一大挑战,甚至临床上还有一些患者初始治疗就对trastuzumab无反应或抗拒,或者在辅助trastuzumab治疗一年之内进展,而表现为原发性耐药.因此,研究和探索trastuzumab耐药的机制和新的靶向药物的开发是现今重要的课题,目前,已经提出了一些分子机制来解释其各种耐药的机制,并诞生了一些新的靶向治疗药物,部分改变了临床实践与指南.随着trastuzumab的诞生并应用于临床,对其耐药机制的探索与研究已经历程了十余年,许多问题仍悬而未决。目前,HER-2仍然是乳腺癌患者从trastuzumab治疗中获益主要的预测因子,临床上通过检测PTEN水平、PI3K突变、AKT活化和ErbB家族成员是否共表达以及是否存在ErbB配体和IGF-1R表达水平的高低等,均有希望成为预测肿瘤细胞对trastuzumab敏感度的新的生物学指标,特别是trastuzumab治疗后失败或耐药的HER-2乳腺癌患者。
  • 摘要:乳腺癌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疾病.2012年末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38万的新发乳腺癌患者,且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随着各种新技术、新药物和新治疗策略不断发展,乳腺癌的诊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乳腺癌的传统治疗模式中,肿瘤的临床及组织病理学特征决定了其治疗方案的选择,这些特征主要包括:肿瘤大小、淋巴结状况、ER及PR的表达、HER-2的表达等.然而,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临床医师们发现,即使相同病期、病理类型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相同方案治疗后仍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同一肿瘤不同阶段的药物敏感性差别甚大.近年乳腺癌细胞关键靶点激活与耐药的研究和转化研究,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在乳腺癌的治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给个体化治疗带来了突破性进展.未来个体化治疗的方向可能会更依赖于:新的靶向药物开发,乳腺癌细胞关键靶点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表达存在巨大差异,是导致靶向药物原发耐药和继发耐药关键所在;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等。
  • 摘要: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是指针对乳腺癌发生、发展有关的癌基因及其相关表达产物进行治疗.乳腺癌分子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推动了乳腺癌靶向治疗的发展,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但是在临床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针对单个特异性分子靶点的靶向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在初始有效的患者中,继发耐药现象.分子病理和基因分型的发展为乳腺癌的临床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2013年ASCO大会报道的有关乳腺癌研究中包括了越来越多的新药开发研究,而这些新药的研究中多数为靶向治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也多数集中在HER-2和ER通路,其中HER-2通路的临床研究是乳腺癌最大的热点,今年ASCO大会更新了包括新辅助治疗、辅助治疗与晚期乳腺癌治疗的一些新的研究结果.此外,还有一些针对克服通路耐药的研究,如PI3K抑制剂、m-TOR抑制剂,它们都是针对HER-2通路下游的药物,这类药物试图克服通路耐药,提出了靶向药物联合化疗的治疗策略,靶向药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策略,多个靶分子间的联合阻断或将成为未来靶向治疗策略。
  • 摘要:随着个体化治疗理念的不断推进,乳腺癌的分类逐渐细化,诸多乳腺癌亚群新名词层出叠现.乳腺癌"小肿瘤"则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就乳腺癌"小肿瘤"的研究进展作深入探讨.由于乳腺癌普查手段尤其是乳腺X线筛查的推广应用,小肿瘤乳腺癌的比例也不断上升.目前国际上对于"小肿瘤"乳腺癌并无统一定义,然而大部分研究均将此类乳腺癌限定为≤1cm且淋巴结阴性的浸润性癌,即分期为T1a-bN0M0的早期乳腺癌.目前小肿瘤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中最存争议的即为HER2阳性者是否需接受辅助曲妥珠单抗治疗,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曲妥珠单抗临床试验并不纳入该类患者,从而使得其治疗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近来,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逐渐增多。由于这些研究均为小样本的回顾性研究,因此未能发现统计学差异。但相似的是,在这些研究中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一定的生存获益。
  • 摘要: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乳腺癌仍然是女性致死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但乳腺癌的治疗进步使得其预后在近几十年来也取得了很大的改善,化学治疗大大改变了原来传统的乳腺癌治疗模式,使得患者的长期生存已得到现实.由于生物科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乳腺癌的非细胞毒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越来越多的耐药问题又在临床上出现.
  • 摘要:主要介绍了包括乳腺癌筛查指南,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射治疗临床指南,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有乳腺癌患者康复治疗共识,乳房重建与整形临床指南,乳腺导管原位(内)癌治疗指南,HER2阳性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乳腺癌局部和区域淋巴结复发诊治指南,乳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疗指南及附录等。
  • 摘要: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其优点是切口小、疼痛少、术后恢复快、缩短病人住院时间短.但其仍不少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二维图像、器械属反向操作、镜头易颤抖、医生体位不适等,在复杂手术中应用腹腔镜仍有不少困难.机器人手术系统与常规腹腔镜相比,其优点是图像立体三维放大(10~15倍)及7个自由度的器械,视野清晰、操作精准、医生体位舒适,减少了复杂手术的紧张度,减少了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进行尿道、血管、胃肠吻合等精细操作.目前,在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应用手术机器人系统进行胃肠癌的治疗.
  • 摘要:在我国胃癌是继肺癌和肝癌之后的第三大常见肿瘤,每年新发胃癌约40万人,死亡人数约30万人.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胃癌患者中约10%会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其一级亲属胃癌发病率较非胃癌家族成员的发病率高,遗传因素是造成个体间胃癌易感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过去的20年中,胃癌的分子致病机制和遗传学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突破,通过从以下四个层面即一般遗传流行病学、连锁分析、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外显子测序等对胃癌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梳理并总结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为解析胃癌的遗传机制,实现个体化防治提供思路.
  • 摘要:随着更多有效化疗药物包括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治疗后,出现病变完全缓解的可能性有望增加.由于国内外报道的发生率约2%~10%不等,多为单中心的回顾性研究,因此难以得到高级别循证医学依据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拟根据近年来的2项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分析该类人群的预后相关因素和综合治疗的决策.总之,治疗后获得ClinCR是患者对治疗应答较好的表现,但仍需要积极接受手术,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深入理解疾病转归十分重要;治疗后获得pCR提示患者对治疗的近期反应较好,但并不意味着长期存活,该人群也必定不是单一人群,预后较好与较差者都存在,除坚持常规复查外,临床实践呼唤转化医学对该类人群进行分子生物学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对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解释描述,以真正实现个体化治疗。
  • 摘要:近年来,胃食管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GEJA)的发病率显著提高,特别是在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较20世纪70年代增加了2.5倍.在中国,胃食管交界部(GEJ)肿瘤无论是诊断和治疗都存在很多争论,GEJA尚未明确为独立病种,往往将GEJA纳入胃癌的范畴,缺乏可靠的统计数据.而据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第三位.因此,迫切需要明确定义GEJ肿瘤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并积极开展更为有效治疗方法和策略的研究.GEJA的发病率逐步增高,并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进行研究。目前,随着GEJA的Siewert分型和AJCC分期((7.0版)得到明确和认可,将醋精更具针对性的临床研究设计获得更为确切的研究结果。尽管少数早期的GEJA患者能够通过内镜下切除获得良好的预后,但多数局部进展期GEJA患者仍需要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策略。选择手术方式应保证根治切除(RO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主要目标,同时应降低术后并发症,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局部晚期GEJA患者,术前化疗或术前放化疗均能改善患者的生存,并有证据支持可优选术前放化疗。术后化疗和术后放化疗均能改善GEJA患者预后,但因人种和术式等因素,东西方人群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综合治疗模式的获益人群有待进一步区分和明确。针对HER-2,VEGF和EGFR的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的研究结果值得关注和期待。
  • 摘要:肝癌的复发转移是影响远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临床根治性手术切除或肝脏移植术后超过70%的肝癌病人可以发生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高达90%以上的死亡因素与肿瘤转移复发有关.临床相关的研究已发现肿瘤大小、数目、血管侵犯、播散灶等是肝癌重要的预后相关因素,但临床实践提示,单纯肝癌大小、数目等常见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法精确预测肿瘤的复发转移潜能,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可能是复发转移中真正的关键因素.既往的研究获得大量与肝癌复发转移有关的分子标记物,但由于复发转移分子调控网络的复杂性,单个分子标记物对肝癌复发转移机制的诠释及干预方面的价值有限.利用高通量的芯片技术可以获得大量的分子信息,已发现了一些可以代表肝癌不同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标签",其中的一些关键基因、蛋白是后期研究的重点.近期,从微小RNA(microRNA)的研究来看,也发现有肝癌复发转移特征性的miRNA的表达谱,这也进一步告诉:从基因的转录、转录后的调节及蛋白质的表达等各个方面,都参与对肝癌生物学特征的调控.
  • 摘要:据估计,2013年美国前列腺癌新发病238590人,死亡29720人.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近几年也有明显增加.转移性前列腺癌给予雄激素剥夺治疗(androgen deprivation therapy,ADT)可使大多数患者病情稳定或缓解,但几乎所有患者最终由雄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DPC)发展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1941年Huggins等发现雌激素可以抑制睾酮的产生,并率先尝试应用雌激素或(和)手术去势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取得良好临床效果,从而确立了手术去势作为晚期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金标准",并因此获得196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雄激素剥夺治疗即去势治疗(包括手术或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是转移性前列腺癌治疗的基础,有时需要联合抗雄激素治疗以取得较好疗效.FIRMAGON(degarelix)是GnRH受体拮抗剂,序贯使用既可以使睾酮水平达到去势水平,又能避免激素闪烁现象.已有研究发现,应用GnRH与冠心病、心梗、心脏猝死或室性心律失常危险增加有关.,有局部或局部晚期前列腺癌放射治疗联合ADT,间歇性雄激素剥夺(IAD),唑来麟酸联合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CSC内分泌治疗以及糖皮质激素在前列腺癌治疗中的作用,还分析了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东西方差别。
  • 摘要:肾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恶性肿瘤,多年来一直威胁着人类健康.据2013年最新统计,美国全年肾癌相关死亡人数达8780例、发病人数达40430例,位居癌症发病排行榜第6位,其5年存活率约为69%,而出现转移患者仅为11%.在世界范围内肾癌发病率有性别、地区和人种的差异.我国属于肾癌低发国家,据卫生部1988-2002年统计数据,我国肾癌发病和死亡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地区差异较大,城市高于农村,最高相差达43倍.目前,手术仍是肾癌治疗的金标准,术后可根据患者基线特点、病理特性和临床分期等给予免疫治疗和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但晚期肾癌的诊治疗效仍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走进人们的视野,在晚期肾癌诊治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喜人.自2005年以来,多种应用于晚期肾细胞癌(aRCC)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相继问世,从药物作用机制主要分为抗VEGF/VEGFR途径(代表药:sorafenib、sunitinib、pazopanib、axitinib、bevacizumab+IFN-α)和抑制mTOR途径(代表药:everolimus和temsirolimus).此外,tivozanib、AMG-386、BMS-936558等多种新药正在开展相关研究.本研究提示应用EVE+BEV和BEV+IFN方案一线治疗mRCC患者的PFS和耐受性均相似,2年随访后的终期OS结果值得关注。研究者认为BMS-936558治疗转移性肾细胞癌临床疗效持久、耐受性较好,为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带来希望,主要汇总近年来aRCC分子靶向治疗领域的最新进展,我国虽然是肾癌的低发国家,但国内患者早期表现不明显,大多数发现肾癌已处于疾病晚期,多已发生转移,丧失了手术的最佳时机,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等靶向药物的相继问世,为临床医生增添了一把抗癌利器,但患者是否能够从中获益?何种方案的疗效最佳?最佳治疗时机应如何选择?靶向药物联合化疗免疫治疗的疗效如何?等众多问题还困扰着广大临床医生,因而需要开展大量临床研究进行探索。
  • 摘要:卵巢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预后较差的癌症,尽管大部分卵巢癌患者手术和一线化疗后获得临床缓解,但绝大多数患者都要经历复发、化疗、再复发、再治疗的痛苦过程,并最终发生耐药,治疗失败.近20年来,手术、化疗及放疗的发展在改善复发卵巢癌预后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靶向治疗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内科治疗方法,它的起步与发展有赖于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对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不断探索所取得的成果.它以肿瘤细胞在分子水平的特征性改变为作用靶点,通过干扰这些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分子,发挥抗肿瘤的作用.近10年来,有大量临床研究对靶向药物治疗卵巢癌的疗效与副作用进行了评价,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作用靶点的不同,靶向药物有很多种,例如抗血管生成类药物、作用于DNA损伤修复过程的药物、作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等等.在卵巢癌的治疗中取得一定成果、值得关注的药物主要有抗血管生成剂和抑制DNA损伤修复的二磷酸腺苷核糖多聚酶(PARP)抑制剂.其他药物多数止步于Ⅱ期临床研究,少数虽开展了Ⅲ期随机对照研究,但实验组并未显示出优于对照组的疗效.
  • 摘要:子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20多万女性死于宫颈癌.我国每年新发现的病例为13.5万.虽然宫颈癌致病因素明确,感染HPV与宫颈癌相关,筛查普及,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疫苗问世,但筛查覆盖率不高,育苗预防HPV感染,宫颈癌发病上趋势在10年以后才会得以显现,且宫颈癌发病年轻化,非鳞癌增加也受到关注,晚期宫颈癌仍然占就诊患者的多数,影响治愈率,因此关注宫颈癌综合治疗,提高疗效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子宫颈癌病因明确,可以早期发现,早期治愈率高,即使IB期鳞癌也较少发生远处转移,其放疗效果好,但不规范治疗局部控制率差。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用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化疗对于子宫颈癌的治疗是有作用的,并非子宫颈癌对化疗不敏感。但目前的化疗方案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联合化疗方案如何选择及规范、药物如何序贯应用、如何克服铂类药物耐药等。其远期疗效也尚在随访研究中,需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临床医师应以目前最佳的循证医学证据,为宫颈癌患者制订最佳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方案。
  • 摘要:髓性白血病包括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随着不断优化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以及针对CML的靶向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不断改善,然而,仍然有为数不少病人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发生耐药和复发.特别是伴有不良的染色体或基因异常改变的AML预后不良.复发和难治白血病的治疗仍然是临床上非常棘手的问题,为了使病人达到完全缓解(CR),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而且,异基因HSCT(allo-HSCT)也被认为是白血病病人最常用和有效的免疫治疗途径.移植的主要获益是成功植入后所产生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但是产生GVL效应的另一个危险则是伴随的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因此,设计非allo-HSCT的免疫治疗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新的免疫治疗选择.近期对于髓性白血病的免疫治疗包括主动免疫和过继性特异免疫治疗研究有一系列的新进展.越来越多的实验性、临床前和临床试验研究均显示了特异性免疫治疗抗髓性白血病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仍然有系列的问题如提高疫苗的免疫原性、简化过继性免疫治疗的程序等等需要进一步改进。而免疫调节治疗可能是一个更容易实施的新治疗手段,但其特异性和应用时机需要更好把握。
  • 摘要:骨髓异常综合征(MDS)是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疾病,其特点是出现无效造血,外周血细胞减少,以及转变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MDS病因不明,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中国人MDS发病的年龄明显低于欧美的患者.20%~30%MDS患者可进展为AML而致命,即使没有进展为AML,全血细胞减少亦可引起致命的并发症,如严重感染或出血.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下一代高通量全基因组(NGS)的应用,发现了越来越多的与MDS发病密切相关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改变,据此,使MDS的诊断、预后评分日趋完善,数种新药应用于临床,还有不少新药在开发中.因此,本文仅就MDS危险度分层、分子标记物及治疗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目前可供MDS选择的治疗方式还很有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仍然是MDS患者治愈的唯一希望。介绍了目前MDS治疗方法及优化MDS治疗策略应包括:根据生物标志选择更好治疗方法,提高疗效,通过联合治疗提高有效率或延长有效时间;基于对MDS生物学和MDS发病关键途径的理解引进新型药物。
  • 摘要: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的概念由Nisbet Billroth在1889年首次提出,即:每一个肿瘤有不同的组织学形态;肿瘤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及器官;每个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和各自的转移途径.目前公认的是1932年由Warren和Gates修订的概念:每一个肿瘤必须是恶性;每个肿瘤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必须除外原发肿瘤转移的可能性.根据首发恶性肿瘤及次发恶性肿瘤发生的时间间隔,Moertel等认为,可以将MPMNs分为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syn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SMPMNs)及异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metachronous 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MPMNs)两种,即间隔时间在6个月及以内称为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SMPMNs),间隔6个月以上称为异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MMPMNs).多原发恶性肿瘤(MPMNs)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且临床上易与首发恶性肿瘤的复发及转移相混淆,故容易造成患者的漏诊及误诊,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及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指出了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和策略,对于不同器官或系统在6个月内发现的多个恶性肿瘤病灶,临床医师要警惕出现同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关键是尽快借助内镜活检、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等手段,及早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临床医生应该提高对MPMNs的认识,争取早发现、早诊断、并根据患者各个恶性肿瘤病灶具体的病理类型、疾病分期等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原发恶性肿瘤转移或复发灶,由于病变范围往往比较广泛,无法进一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上根据原发肿瘤的病理类型、生物学特性及发展趋势,一般选择以姑息治疗为主,这是有着原则上的不同,且预后往往较差。总的来说,应采取与单发恶性肿瘤相同的原则,只能采取内科治疗时,在明确病理性质的同时,尽可能检测分子靶点,指导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全面评估机体的耐受性,还分析了MPMNs患者的预后。
  • 摘要:预计2030年癌症新发病例将从2008年的1270万增长至2220万.急慢性癌痛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癌症相关性疼痛是由癌症本身或其治疗措施产生的疼痛.暴发性癌痛发生率为33%~95%.据Amencan Pain Foundation统计,在所有住院癌症患者中,发生暴发痛为50%~90%,在所有居家的老年患者及终末期治疗中心为89%,而流动治疗的癌症患者为35%.所以暴发性癌痛的管理必须纳入各学科合作的多种方法的管理模式.癌痛可导致患者疲乏、失眠、恶心,甚至抑郁、焦虑、愤怒、绝望等,使其身心蒙受巨大负面影响,免疫力及生活质量均可能急剧下降.,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及相关原始研究,希望了解癌痛控制现状,分析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的控制癌痛制定努力方向。慢性疼痛的管理在姑息治疗综合策略中是基本要素。由于癌症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癌性疼痛的管理在全球范围内仍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必须认识到伴同癌痛的生理伤害,失落孤独感、持续疼痛都可导致的进展。即不仅包括躯体上的,也包括情绪上的、社会和精神层面的痛苦和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强疼痛管理,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患者的宣教是改进癌痛控制效果的长期重要任务。NCCN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2013年版)明确指出,癌痛控制的目标是提升患者舒适度及躯体/心理功能。
  • 摘要:甘草酸是从传统中药甘草中提取的一种三萜皂苷,自1948年被发现以来,有关研究不断深入,药理学研究发现甘草酸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抑制肝细胞的炎症反应,防止或减轻多种致病因子对肝细胞的损害.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甘草酸能使多种原因所致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的进程明显减慢,程度明显减轻;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很快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促进胆红素代谢以及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肝纤维化作用.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我国开始用于临床,如今一系列的甘草酸制剂已经上市多年,其中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R))作为最新一代的甘草酸制剂,是多功能肝细胞保护剂,具有亲脂性好、抗炎活性强、肝脏靶向性高和作用迅速等特点,半衰期长且不良反应少而轻,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都明显优于传统的甘草酸制剂,因此,已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肝脏疾病,特别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其他类型肝炎引起的肝功能损伤.近年来,临床上已有用异甘草酸镁防治抗肿瘤药物引起的药物性肝损伤的报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抗肿瘤药物治疗的多个环节都有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对部分患者严重影响疗效和预后,甚至可能致死,需要临床医师高度警惕和高度重视。鉴于抗肿瘤药物治疗引起的肝损伤普遍存在和有增多趋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临床抗肿瘤治疗实施和效果,如何预防高危人群肝损伤的发生和如何规范化用药治疗,特别需要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临床医师合理、规范地防治抗肿瘤药物治疗引起的肝损伤。异甘草酸镁;在预防肝脏损伤方面也已经初步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但是,也应该看到,现有的大多数的数据均为小样本的临床试验或实践观察,质量参差不齐,缺乏高级别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未来应该积极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的大型、随机对照研究,明确异甘草酸镁治疗抗肿瘤药物肝损伤的确切地位和作用。
  • 摘要: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胃肠道胰腺中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1968年Pearse认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具有摄取胺前体和脱羟基(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APUD)功能,从而将这些细胞称为APUD细胞,所形成的肿瘤称为APUD瘤,它们既往被称为类癌.现在,为了避免与既往各种不同术语混淆(例如类癌、神经嵴肿瘤、APUD瘤等),将在胃肠道胰腺中发现的这类肿瘤统称为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一度被认为是罕见病.但是,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这类疾病越来越多的在临床中被诊断出来.2004年美国的发病率为5.25/10万,较1973年增长了5倍.根据起源部位分为前肠(胸腺、食道、肺、胃、胰腺、十二指肠)NETs、中肠(空肠、回肠、阑尾、盲肠和升结肠)NTEs、后肠(远端大肠和直肠)NET.胃肠道NETs占75%,支气管-肺NETs占25%.胃肠道中胃和胰腺各占10%,小肠占30%,直肠和阑尾各占20%,结肠<5%.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命名、分类和药物治疗等方面均获得了显著的进步,但生物学行为异常复杂和多变,其高度异质性仍给带来很多函待解决的问题:例如疾病分类和分级、分期标准,有预测价值的生物标记物,大规模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数据,新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联合治疗模式等等。
  • 摘要:2013年的ASCO年会黑色素瘤仍是与会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在近几年的ASCO大会上,黑色素瘤的治疗一直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神话.三年前,CTLA单抗Ipi第一次证实了能够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二年前,BRAF抑制剂威罗菲尼将晚期黑色素瘤的疗效由过去的7%~8%,提高到53%,并大大延长PFS和OS.一年前,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将晚期黑色素瘤治疗有效率提高到75%左右,并进一步延长了PFS并且这种联合的毒副作用比单药明显降低.而今年,抗PD1/PD-L1单抗横空出世,彻底颠覆了既往对免疫靶向治疗有效率低的认识,对于那些无特异基因突变的晚期患者有效率达到35%~47%,并大大延长了PFS和OS,无异于在整个肿瘤治疗领域又一颗重磅炸弹.这样,无论是有突变还是没有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似乎都将会有解决办法,对于这个一向被肿瘤界认为的"不治之症"黑色素瘤来说,也许会变成"好治"的肿瘤,就此分析了免疫靶向治疗开启又一个神话,提出新靶点的分子靶向药物与分子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成为未来新趋势,术后辅助治疗新探索上述两项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术后高危皮肤黑色素瘤患者来说,高剂量α-2b干扰素治疗1年仍然是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联合其他治疗,如放疗,也许可以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风险及改善生活质量,如何进一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还需要继续探讨。
  • 摘要:软组织肉瘤(sot tissue sarcoma,STS)的稀缺性和组织学亚型的多样性制约了临床试验的开展,这使在临床实践中经常需要依赖经验来选择药物.阿霉素(Doxorubicin,ADM)是第一个被鉴定对STS有活性的药物,至今仍是非选择性STS病人的一线治疗,没有其他药物或者联合方案较ADM在总生存期上更有优势.在一些小样本的研究中发现某些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STS的组织学亚型有关,例如紫杉醇治疗血管肉瘤和吉西他滨联合多西紫杉醇治疗平滑肌肉瘤.曲贝替定在平滑肌肉瘤和黏液样脂肪肉瘤也显示出较高的活性,该药已经在很多国家被批准进入临床.近期研发的细胞毒药物如异环磷酰胺的衍生物正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尽管STS的异质性使设计临床试验变得复杂,但这种生物学多样性却为开发分子靶向药物提供了机遇,如小分子激酶抑制剂在胃肠间质瘤上取得的进步.其他的靶点如小鼠微粒体2同系物在去分化型脂肪肉瘤以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中的异常也为临床干预提供了靶标.近期的研究表明分子靶向药物在多种STS亚型中有活性,包括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抑制剂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或受体抑制剂.
  • 摘要:从2001年Gleevec获得美国FDA快速批准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到今天已有多个有效靶向药物可供选用于治疗转移性或晚期黑色素瘤;抗癌药物,特别是靶向治疗药物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表1~表3).在抗癌药物研究发展中虽然有很多成功的例子,但并不是所有的药物临床研究都能够获得成功.将在CSCO会议报告中从临床试验设计和FDA监管审批的角度对一些抗癌药物成功和失败的例子做详细的分析和点评.希望这些分析与讨论将有助于国内肿瘤学科的同事们选择及参与未来高质量国际新药临床研究;有助于中国自己的新型抗癌药物的发现,发展与提高;更重要的是能使中国癌症患者及时受益于新的有效抗癌药物治疗.在过去的十几年中,FDA虽然逐年增加癌症治疗新药的批准数量与速度,但其批准的速度应该有多快仍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癌症治疗新药的审批将会对临床疗效和安全标准要求更高。另外,由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相类似型(metoo drugs)的抗癌药物进入了临床研究,但病人资源有限,因此需要全球(医药界,学术界与病人)更为广泛的合作。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