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伦理观

伦理观

伦理观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737篇,主要集中在伦理学(道德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哲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521篇;相关期刊558种,包括现代哲学、伦理学研究、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当代佛教与文化繁荣研讨会、第19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全球化背景下可持续艺术设计战略国际研讨会等;伦理观的相关文献由812位作者贡献,包括金保华、冯巧根、孙实明等。

伦理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9 占比:16.89%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42%

专利文献>

论文:3521 占比:82.69%

总计:4258篇

伦理观—发文趋势图

伦理观

-研究学者

  • 金保华
  • 冯巧根
  • 孙实明
  • 强昌文
  • 稻盛和夫
  • 许嘉璐
  • 郑斯扬
  • 陈爱华
  • 付卫华
  • 伊藤幸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祥苑
    • 摘要: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蕴含深刻的“以人民为中心”的伦理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伦理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发展目的伦理观,一切依靠人民的生产伦理观,注重公平正义的分配伦理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消费伦理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伦理观,深刻理解把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提出的伦理引导和价值规约,对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 高源
    • 摘要: 情感冲动作为伦理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欧洲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不同于古希腊尚智主义情感道德观,奥古斯丁将摆脱冲动干扰的圣哲之境视为一种道德缺陷。深入研究奥古斯丁对古代冲动哲学的诠释,我们发现,他把希腊古典流派所谓的心灵运动偷换为了“情感”。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其无视传统冲动心理学与伦理观的立场,恰恰相反,这是其从生命的多维棱镜出发进行了价值批判与道德观念更新。奥古斯丁晚年所展示的多维生命价值域对我们反思情感心灵冲动的本质及其现实道德伦理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镜鉴。
    • 马欣荣
    • 摘要: 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性打工者是中国城乡流动农民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研究却少有对她们流动经历的关注。对于凉山彝族女工而言,性别与族群、阶层等结构性因素相互交织,塑造其性别化的流动体验。而在流动过程中,彝族女工也呈现其主体性。在婚姻方面,彝族女工通过流动前所未有地挑战传统的婚姻安排,与父权进行策略性协商。在跟随工头流动和打工的过程中,彝族女工又进一步受到资本和父权的规训。面对工业社会伦理观与传统性别规范的张力,她们在城市中缺少向上流动的空间,也易处于被污名化的伦理处境。
    • 王静
    • 摘要: 葛洪是晋代著名道教学者,他的著作《抱朴子·内篇》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思想,书中无论是使人弃恶向善的道德伦理准则,还是推重忠孝仁义的政治伦理规范都深受《太平经》忠孝思想与善恶报应观的影响.《抱朴子·内篇》中关于孝道与"承负"观的思想言论许多也都脱胎于《太平经》一书.
    • 牛清明
    • 摘要: 职业院校开展工学交替实习是专业实践课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文章以工学交替教学案例为启发,依据工学交替的内涵,探索通过工学交替开展学生劳动教育的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剖析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和教学策略.
    • 李晨语
    • 摘要: 井原西鹤(1642-1693)——原名平山藤五,生于大阪富商家庭,日本江户时代著名俳谐诗人、小说家、思想家。他长期浸淫市井文化,创造了描写町人生活的经济小说——“町人物”。在日本社会长期“重士轻商”背景下,他首次把“商道”提到了“士道”之前,表现出对重商主义思想的弘扬。他周游日本各藩,广泛了解日本各地社会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一手素材,形成了小说《日本永代藏》和《世间如意算盘》的构思,开启了日本经济小说创作的先河。其作品如实反映了日本资产阶级崛起之初町人阶层的经营伦理,并通过善恶有报的因果观和鲜明的是非观,为成长中的町人阶级指明了经商处世的方向。
    • 路文彬
    • 摘要: 中国当代文学以现实主义写作开始,尤其强调了现实的阶级性,作家的自我意识体现在伦理上即是以斗争为动力学的憎恨和决裂形式.直到新时期文学开始,这种形式方才试图朝着关爱与和谐的方向转变,逐渐疏离了阶级斗争的模式.但由于对自我、关爱、道德等伦理实质的理解不足,中国当代文学显现出的自我意识在其历史进程中一直处于反复的状态,表现出任性和犹疑的情绪化色彩,致使其在对待现实的认知上,始终难以真正突破既往的局限,进而达至一个崭新的历史高度.
    • 王丹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工智能呈现多学科、跨领域的多元发展势头,人工智能的落地带来的情感异化、隐私保护、道德责任缺失和信任危机等问题也逐渐凸显,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然超出技术应用边界,本文从哲学角度探讨人工智能应用的本源,对人工智能进行多维的哲学思考,主要梳理人工智能哲学发展脉络,对人工智能哲学进行溯源与探究,从哲学认识论、伦理观、法理论和人文观等多个视角反思并借以更好的理解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为理论指导实践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 乔法容
    • 摘要: 可持续性发展深蕴伦理意义.作为一种新的道德思维和道德评价维度,它引导以市场力量为单一导向、以资本增殖为内在冲动的不可持续的发展观,转变为以生态法则与以人为中心相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观,避免单一的以经济增长速度、物质财富积累总量为判断发展标准的道德评价话语体系,摒弃传统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急功近利的短期主义价值观,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命共同体意识,建构面向未来的、整体的、系统的道德思维和评价尺度,以发展伦理观的深刻变革导引社会、企业、个体更加自觉地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
    • 黄菁菁; 罗佳
    • 摘要: 《伊芙琳》和《马贩子的女儿》分别是现代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和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两位作家对工业文明弊端和现代女性生存状态的关注.从空间理论和文学伦理学批评角度出发,解析两部作品中呈现的相似而又不同的物质、心理和社会空间,揭示伊芙琳和梅布尔在沉闷压抑的伦理环境中的矛盾心理和模糊的伦理身份,比较她们在空间实践中做出的不同伦理选择,阐述乔伊斯和劳伦斯二人的伦理观,从而启迪现代女性应摆脱男权社会的桎梏,在保有独立意识的同时,理性地追求幸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