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631篇,主要集中在欧洲哲学、宗教、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4306篇;相关期刊427种,包括现代哲学、天风、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十一届南北五校哲学博士生学术论坛等;奥古斯丁的相关文献由554位作者贡献,包括徐龙飞、夏洞奇、王晓朝等。

奥古斯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0 占比:4.22%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4306 占比:95.78%

总计:14937篇

奥古斯丁—发文趋势图

奥古斯丁

-研究学者

  • 徐龙飞
  • 夏洞奇
  • 王晓朝
  • 孙帅
  • 张荣
  • 陆扬
  • 高源
  • 吴飞
  • 汪聂才
  • 潘道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高源
    • 摘要: 情感冲动作为伦理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欧洲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不同于古希腊尚智主义情感道德观,奥古斯丁将摆脱冲动干扰的圣哲之境视为一种道德缺陷。深入研究奥古斯丁对古代冲动哲学的诠释,我们发现,他把希腊古典流派所谓的心灵运动偷换为了“情感”。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其无视传统冲动心理学与伦理观的立场,恰恰相反,这是其从生命的多维棱镜出发进行了价值批判与道德观念更新。奥古斯丁晚年所展示的多维生命价值域对我们反思情感心灵冲动的本质及其现实道德伦理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镜鉴。
    • 庚镇城
    • 摘要: 2022年是遗传学奠基人格雷戈尔·约翰·孟德尔(G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诞辰200周年。作为《孟德尔的生涯及业绩》一书的译者,并有幸成为我国遗传学界第一位访问孟德尔所在修道院——奥古斯丁修道院的学者,特撰此小文,以兹纪念。198 4年是孟德尔逝世10 0周年。为隆重纪念孟德尔,中国遗传学会及其会长谈家桢先生准备出版一本孟德尔的传记。
    • 德霍斯特•鲍尔; 徐胤(译)
    • 摘要: 工作室的地上堆满了空酒瓶。慕尼黑艺术学院。各个班级的年度艺术展。这个过程永远少不了绿标的奥古斯丁啤酒。砰!一瓶奥古斯丁被人用打火机起开,然后便是对瓶猛吹一口。与中国人用小杯抿酒不同,奥古斯丁必须大口喝才有滋味。只有这才能感受到啤酒的醇香、麦芽味和酸涩的香气。
    • 孙帅
    • 摘要: 从"形象"入手理解人性是奥古斯丁自我学说的核心进路.他不仅突破了希腊教父关于"形象"与"相似"的解释范式,以及希腊哲学中的"与神相似"观念,而且提出一种不同于古典"自然人性论"的"关系人性论".在奥古斯丁这里,"与神相似"并不是人性之本质性的自然实现,而只是人性之关系性的自由展开,并不意味着在本性意义上成为最真实的自己或成为神,而只是意味着成为形象与原型之间的动态关系.被造为上帝形象的个体不可能不追求与上帝相似,不可能不始终面临相似与不相似的张力.奥古斯丁的关系人性论,对中世纪和现代哲学的人性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 高源
    • 摘要: 怡情是希腊古典哲学特别是斯多亚学派所追崇的圣哲情感境界,不动情和超越尘世情绪波动为其重要特质.该情感理想曾对早年奥古斯丁产生了深刻影响.然而,奥古斯丁晚年却将斯多亚圣哲式的怡情境界与凡夫的情绪波动相混同,宣称两者并无实质区别.对此,传统批判性观点认为,奥古斯丁误读了古典哲学流派的圣哲观并混淆了圣凡之间关于情感的界限;而争锋性观点则强调奥古斯丁准确把握了怡情理论的实质.聚焦奥古斯丁混同圣哲与凡夫情感特质这一核心问题,回归其不同时期的阐述,我们发现:奥古斯丁的诠释并非出于障碍性理解,乃是远离古典哲学范式而进行的价值重构,即把神圣慈爱扭转下的意志作为评估圣凡情感品质好坏的新标准和原则.
    • 安维复
    • 摘要: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父时代”是否中断了古希腊科学思想的文脉?本文专注于奥古斯丁在传承“七艺”上的三点重要作为:其一,破除至少是削弱了占星术对天文学的冲击,试图维护天文学的数理科学性;其二,破除“艺术即模仿”的成见,论证了艺术也是理性知识的判断,从而坚守“七艺”作为理性知识的统一;其三,开启用“七艺”论证“三位一体”等神学疑难的先河,确立“七艺”在基督教信念中应有的学术地位。这些论证都不悖于信仰高于理性的基本思想准则。本文至少有两个推论:其一,“七艺”作为科学思想从古希腊形成体统,即使在黑暗世纪的教父奥古斯丁仍在滋养守护,T.库恩所说的“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值得怀疑;其二,“七艺”作为推证理性涵养西方科学千年不止,李约瑟难题或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 孙帅
    • 摘要: 从“形象”入手理解人性是奥古斯丁自我学说的核心进路。他不仅突破了希腊教父关于“形象”与“相似”的解释范式,以及希腊哲学中的“与神相似”观念,而且提出一种不同于古典“自然人性论”的“关系人性论”。在奥古斯丁这里,“与神相似”并不是人性之本质性的自然实现,而只是人性之关系性的自由展开,并不意味着在本性意义上成为最真实的自己或成为神,而只是意味着成为形象与原型之间的动态关系。被造为上帝形象的个体不可能不追求与上帝相似,不可能不始终面临相似与不相似的张力。奥古斯丁的关系人性论,对中世纪和现代哲学的人性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 刘雯雯
    • 摘要: 指称论是一种普遍的语言观,它将语词代表的对象当作语言的意义,这种观点在维特根斯坦看来是很成问题的,他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批判并提出另一种观点:习得语言的目的不在于指称某物,而在于使用它。
    • 苗姗姗;
    • 摘要: 柚子翻开习题册的时候,总感觉右手边空落落的。她没来由地想起了奥古斯丁的那句话:"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就会变成生活上的必需品。"为什么要抗拒呢?她很想在乏善可陈的生活里,增添一些余香袅袅的东西。于是,柚子意识到了茉莉花茶的缺失。她起身走向客厅,那里有新买的茉莉花茶包,上一批在两天前就冲泡完了。
    • 安维复
    • 摘要: 西欧中世纪早期“教父时代”是否中断了古希腊科学思想的文脉?本文专注于奥古斯丁在传承“七艺”上的三点重要作为:其一,破除至少是削弱了占星术对天文学的冲击,试图维护天文学的数理科学性;其二,破除“艺术即模仿”的成见,论证了艺术也是理性知识的判断,从而坚守“七艺”作为理性知识的统一;其三,开启用“七艺”论证“三位一体”等神学疑难的先河,确立“七艺”在基督教信念中应有的学术地位.这些论证都不悖于信仰高于理性的基本思想准则.本文至少有两个推论:其一,“七艺”作为科学思想从古希腊形成体统,即使在黑暗世纪的教父奥古斯丁仍在滋养守护,T.库恩所说的“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值得怀疑;其二,“七艺”作为推证理性涵养西方科学千年不止,李约瑟难题或可能需要重新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