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学观

美学观

美学观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90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美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0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3914篇;相关期刊568种,包括江汉论坛、思想战线、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首届中国舞台电影电视照明论坛、云南省第八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十九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暨2012亚太地区科技传播国际论坛等;美学观的相关文献由86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衍文、尹旭、樊德三等。

美学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0 占比:18.48%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25%

专利文献>

论文:3914 占比:81.27%

总计:4816篇

美学观—发文趋势图

美学观

-研究学者

  • 刘衍文
  • 尹旭
  • 樊德三
  • 程孟辉
  • 陈望衡
  • 陈辽
  • 万陆
  • 刘志一
  • 周婷
  • 张少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陈才智
    • 摘要: 河南是白居易的故乡和终老之地,今年又恰逢白居易诞辰1250周年,在此谨以一组三篇文章加以纪念,主题涉及音乐、空间和文体,正可借以体现这位广大教化主的广大辐射面。希望可以暂驻匆匆的时光和历史脚步,向不朽的诗人献上几瓣心香。泛论白居易乐舞诗者,已有双白《白居易诗文中的乐舞观初探》、陆家桂《白居易乐舞诗初探》、傅正谷《论白居易的乐舞诗和他的乐舞美学观》等,专论白居易诗中的西域乐舞者,则有谢建忠《白居易诗中的西域乐舞考论》、王开元《西域文化对白居易文学创作的影响》。
    • 苏露锋
    • 摘要: 傅山,字青主,是明末清初的书法大家,也是一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在梁羽生作品《七剑下天山》中,一派宗师傅青主医剑双绝,为了反清复明而多方奔走。实际上,傅山医术精湛,通晓诸子百家,在金石学、音韵学、考据学、史学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只不过,这些成就几乎被他的书法艺术光芒遮蔽了,其“宁拙毋巧”美学观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深远。
    • 肖艳平
    • 摘要: “古拙”是傅山美学思想中的核心概念,贯穿了他论文、论诗、论书和论画各个领域。在傅山的文艺观念中,“古拙”指的是不事安排、不事修饰、情感真挚、境界自然之美。傅山对“古拙”的强调,不仅是其自觉的美学追求,更是其人格精神的自然升华。
    • 刘胡敏; 周雅
    • 摘要: 布莱希特晚期的戏剧实践主要围绕古典戏剧改编进行,《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是他回归欧洲后的第一部作品,展现了布莱希特美学观与政治观的深度融合和对话。布莱希特在改编中对古希腊传统戏剧美学观进行了反思,剔除原著中根深蒂固的命运观,转而强调悲剧的社会性。作为一名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将自己的政治观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融入其中。晚期使得布莱希特声名大噪的“陌生化理论”也在戏剧表演实践中一一展现。经由“陌生化”的中介,布莱希特的美学观念成功与现实政治建立对话。
    • 李丹妮
    • 摘要: 宋代山水画的美学观令人深思,《美的历程》着重介绍了宋代是中国山水绘画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北宋山水画的画面感观充实雄伟、气势壮阔;南宋山水画的选景注重局部且突出细节,两宋之间的风格过渡也可称为是"无我之境"从向"有我之境"的转移,艺术特征变化显著.在艺术成就方面,宋代山水画家的山水造境进一步提升了山水画的美学意蕴,以"气韵"为基本的美学准则,对自然景色的生命价值解读完美,并严谨运用到了构图之中.通过探讨两宋山水的风格特征,分析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解析的山水意境之美.
    • 梁世超
    • 摘要: 托尔斯泰艺术创作的价值已经成为共识,而他的艺术思想却不无争议.批评界多指责托氏只顾及艺术对道德内容的传达,而莫德等人认为这不过是种误读,在他们看来,《什么是艺术?》不独关注“内容”,亦以“形式”作为评价艺术的标尺.不过,这一补足式的阐释仍未能忠实展现托氏运思的幽微之处.艺术评判标准在文章表层的论证话语中分属两个独立的维度,但在深层的意义结构中,又相互联结、彼此定义,由此废止这一区隔,此思路应和了托氏“整全”美学观的一贯表述.当思想家与艺术家的分离论及其暗含的褒贬臧否成为“托尔斯泰问题”的某种标准答案时,该美学观可以为我们提供另一种视角:当二者区分失效之时,才是我们最接近托尔斯泰的瞬间.
    • 周伟
    • 摘要: 管道升,中国历史上以女性画家身份记载在史书资料.自古以来重男轻女思想,本就为数不多的女性画家被男性画家的耀眼所覆盖.然幸运的是管道升可以坚守本心,坚持创作,散发着属于自己的魅力.本文以元代管道升《墨竹图》为研究对象,采用史料与图像相结合的形式,对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感情色彩进行研究,深入探索这幅作品背后所传达出来的意义.
    • 张丽杰
    • 摘要: 《蒙古王府本石头记》女性品评是批者作为有真性情的人的评语,其批语具有强烈的抒情性、纯朴的真实性、通灵的趣味性,这种批语是北方民族尤其是北方地区满族、蒙古族民族文化特征融渗的显现,具有民族的独特性和重要的文化承载价值。
    • 霍楷; 周春丽
    • 摘要: 禅宗思想于唐宋时期吸收儒道思想并深入中国哲学、文学、社会生活等领域,宋朝时,瓷器发展亦达到顶峰,其以内敛含蓄、低调雅致的形象现世,形象与禅宗核心思想有极其深刻的联系.纵观当代,衣食住行仍是生活重心,但表现形式随科技发展体现出复返自然的时代必然性.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文献综述、逻辑推理等方式对宋瓷禅意美学观进行深层概述,并立足当代餐饮空间设计探寻两者合理融合方法,以期为提升当代餐饮空间特有道器观与促进文化活性传承提供参考意义.
    • 张晨
    • 摘要: 一、新儒学影响下的宋代画家宋代是中国绘画美学史迈向新征程的时期,也是绘画美学思想激辩愈演愈烈的时期,宋代的文人摆脱了唐代等级森严的世族制度的束缚,在宫廷贵族的艺术之外,创作出了大量非宫廷的世俗文人艺术。文人士大夫们在宋代已经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宋代的哲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中国社会近千年的理学,也就是新儒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