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
颅脑创伤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133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05篇、会议论文101篇、专利文献5724篇;相关期刊393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创伤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等;
相关会议58种,包括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2014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三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等;颅脑创伤的相关文献由298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赛、涂悦、江基尧等。
颅脑创伤
-研究学者
- 张赛
- 涂悦
- 江基尧
- 胡锦
- 只达石
- 孙洪涛
- 周良辅
- 张建宁
- 刘佰运
- 李夏良
- 程世翔
- 蒋超超
- 辛志成
- 龙连圣
- 刘军
- 姚海军
- 王伟
- 田恒力
- 何毅
- 刘华
- 吴惺
- 吴钟华
- 杨明浩
- 罗积慎
- 苏强
- 黄慧玲
- 孙一睿
- 翁奇
- 袁强
- 郝江
- 侯立军
- 吴焕成
- 康德智
- 张国斌
- 张萍
- 曹合利
- 朱锡德
- 杨树源
- 王韧
- 符锋
- 董化江
- 陈世文
- 陈旭义
- 冯华
- 刘伟国
- 刘晓智
- 刘洋
- 惠国桢
- 李晓红
- 武化云
-
-
裘平锋;
卢金山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不同扫描剂量在颅脑创伤复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颅脑创伤患者为对象,第1次复查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 kV、300 mA;第2次复查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 kV、200 mA;第3次扫描参数:管电压、管电流分别为120 kV、160 mA。比较3次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结果300 mA组CT剂量指数(CTDI)、剂量长度乘积(DLP)水平高于200 mA组、160 mA组(P0.05)。300 mA组扫描图像质量与200 mA组图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0 mA组、200 mA组图像质量高于160 mA组(P<0.05)。结论颅脑创伤术后MSCT复查时可选取120 kV、200 mA作为扫描参数,在降低辐射剂量的同时可保证图像质量。
-
-
徐庆;
马正星;
朱锦星;
邓雪飞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CT平扫中预测颅内高压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44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在CT横断面和视神经轴面测量视神经鞘的直径,分析颅内压与视神经鞘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横断面和视神经轴面测得的视神经鞘直径分别为(5.08±1.02)mm和(5.19±1.00)mm,差异无显著性(P>0.05)。颅内压增高患者的视神经鞘直径[(5.75±0.98)mm]显著大于颅内压正常患者[(4.52±0.64)mm],差异有显著性(P<0.05)。视神经鞘直径增大预测颅内高压的最佳截断值为5.07mm,敏感度为72.6%,特异度为81.1%。结论在CT平扫横断面上测量视神经鞘直径可预测颅内压增高的存在。
-
-
蒋鸿雁;
杨凤;
曹艳;
李恒希;
钱传云;
吴海鹰;
李坪
-
-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疾病诊疗提供依据,提高创伤性脑损伤的综合救治。方法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查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创伤性脑损伤患者,在院救治的一系列病例资料共3552例,其中2044例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1508例为外院转入患者,主要收集和进行统计学分析的资料有性别、年龄、职业、创伤原因、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男性患者占75.08%,女性患者占24.91%,男患者与女患者所占比是3.01∶1,且各个年龄段的TBI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为中年患者(41.66±15.72)岁;农民工是发生创伤性脑损伤最多的职业;创伤发生原因排名前3的是车祸伤45.27%、高处坠落伤18.92%与跌倒伤17.57%;急性颅脑损伤是最主要的致死因素。结论所收集的云南部分地区的病例资料分析提示:创伤性脑损伤患者主要以从事体力活动的中年男性为主,发病原因居于前3的依次是车祸伤、坠落伤与跌倒伤,减少TBI的发生和提高TBI的紧急救治成为了急危重症疾病的重点。
-
-
张丹枫;
陈文;
王君玉;
韩凯伟;
徐浩翔;
侯立军
-
-
摘要:
我国海洋辽阔,领海线长,潜在战争因素多。海战是我军主要战略方向。随着我国海军发展战略从近岸防御向近海防御与远海防卫相结合转型,构建完善的海上卫勤保障体系已经迫在眉睫。海战时颅脑战创伤发生率高,预后差。据不完全统计,颅脑战创伤是平战时死亡率最高的部位伤,其救治依赖于熟练掌握一线关键救治技术的舰艇军医。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舰船外科救治理念,建立了相应的培训制度和方案,但是尚无完善的颅脑战创伤培训体系。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探讨舰船外科中颅脑战创伤专科救治技术培训体系建设方案,旨在提升舰艇军医颅脑创伤专科救治能力。
-
-
费丹莹;
韩瑞璋
-
-
摘要: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患者颅底骨折与颅内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头部外伤患者8,137例.根据GCS评分,将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根据CT检查分析颅底骨折和颅内损伤情况.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8,137例,在所有颅底骨折患者中,前窝处颅底骨折占68.90%,多伴有轻度颅脑创伤(62.52%).颅脑创伤的严重程度和颅底骨折的位置与CT扫描上是否存在颅脑外伤有关,这些因素可以预测是否存在颅脑外伤.硬膜外出血多为单一外伤性病变,而脑挫裂伤多为多发外伤性病变.同时伴有创伤性脑损伤和颅底骨折的患者,前窝颅底骨折患者大多有硬膜外出血;而大多数中窝颅底骨折患者伴有脑挫伤,大多数颅底骨折患者不需要手术.结论颅底骨折与外伤性颅内出血病变密切相关.颅前窝骨折患者最易出现硬膜外出血,而颅中窝骨折患者最易出现脑挫伤.
-
-
冯洋;
杨华;
刘潇;
彭瀚;
林鸿溢;
曾茜;
李阳艳
-
-
摘要: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TB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学龄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儿245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189例与预后不良组5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诉、受伤机制、入院儿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Rotterdam CT评分、是否脑干损伤、是否合并伤、是否感染、有无并发症、首次血清钙与白蛋白、凝血功能是否异常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干损伤、入院GCS、并发症、首次血清钙是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客观全面的评估学龄前TBI患儿的临床症状十分重要,TBI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有效交代病情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
-
方舒;
蒋建英;
徐龙彪
-
-
摘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3例进行开颅手术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依据其术中是否发生急性脑膨出将其分为脑膨出组(n=74)和无脑膨出组(n=129);比较两组间的别、年龄、创伤原因、高血压、糖尿病、术前凝血异常、入院GCS评分、手术远端部位骨折、术前低血压、术前缺氧、术前颅内压、脑脊液漏、脑干损伤、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性脑肿胀、术前脑疝、迟发性颅内血肿、脑积水等因素的差异性;再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术中急性脑膨出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203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中急性脑膨出发生率36.45%(74/203);影响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危险因素有术前凝血异常(OR=2.852)、入院GCS评分(OR=3.842)、手术远端部位骨折(OR=4.446)、术前颅内压(OR=3.117)、弥漫性脑肿胀(OR=4.614)、术前脑疝(OR=3.497)、迟发性颅内血肿(OR=5.366)等。结论 急性脑膨出是重型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中的重要并发症,应根据其发病机制和高危因素,早期进行干预和治疗,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率。
-
-
辜汇丰;
陈亿民;
薛洽生;
庄湘;
林啸
-
-
摘要:
目的探讨颅脑创伤后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83例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颅脑创伤程度分为观察组[重度颅脑创伤,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8分,n=43]与对照组(轻度颅脑创伤,GCS评分≥8分,n=40)。比较两组血钠、尿钠、血钾、尿钾、血渗透压、尿渗透压水平。结果观察组血钠、尿钠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浆渗透压、尿渗透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钾、尿钾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创伤与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密切相关,患者颅脑创伤越严重,血钠、尿钠指数越高,血钾、尿钾指数越低,高钠血症与低钾血症发生率越高。
-
-
周松;
楼颖颖;
钱梅姿
-
-
摘要:
目的探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在脑创伤介导急性肺损伤(TBI-ALI)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8周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脑创伤组、脑创伤+谷氨酸组及脑创伤+MK-801组,各10只。采用控制性皮层冲击构建脑创伤模型,谷氨酸(1 mg/kg)及MK-801(0.1 mg/kg)分别于造模后半小时和造模前半小时腹腔注射。造模24 h后采用干湿比衡量肺组织水肿程度,HE染色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IL-1?)及白介素-10(IL-10)表达;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p-NFAT及ICAM-1表达改变。结果脑创伤组较对照组发生明显的肺损伤(P0.05)。结论NMDAR可通过激活内皮细胞中NFAT从而加剧TBI-ALI的发展过程。
-
-
刘宇芳;
华君;
廖兴志
-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颅脑创伤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四医院收治的124例老年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31例)、中剂量组(31例)、高剂量组(31例)及空白对照组(31例)。低、中、高剂量组术中分别给予0.3、0.5、0.7μg/(kg·h)右美托咪定静脉维持,空白对照组术中输注生理盐水。比较给药前(T_(0))、给药后30 min(T_(1))、给药后60 min(T_(2))、给药后120 min(T_(3))四组平均动脉压(MAP)、脑氧摄取率(CEO_(2));随访3个月,观察四组早期预后情况。结果T_(1)~T_(3)时,四组MAP低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时,中、高剂量组CEO_(2)低于T_(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采用中、高剂量右美托咪定,均具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早期预后良好。
-
-
孟君;
姜炜
- 《2017年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 2017年
-
摘要:
探讨不同压力高压氧治疗对颅脑创伤患者氧自由基的影响.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颅脑创伤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4ATA组与1.8ATA组两组,每组各25人,进行高压氧治疗.在连续20天的治疗过程中,每天清晨抽血测定患者体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观察两组患者氧自由基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对颅脑创伤患者,接受不同压力高压氧治疗会对氧自由基产生不同影响。
-
-
盛平;
董艳;
侯立军
-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探讨早期有氧运动对颅脑创伤后患者疲劳症状的影响.选取2011~2013年间在神经外科住院的轻、中型颅脑创伤患者200例,随机分成运动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00例.运动组患者嘱其依体力按时定量进行步行、深蹲运动.分别于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对两组患者进行伤后疲劳症状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各随访时间点较出院前疲劳指数的变化.疲劳是颅脑损伤后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本研究结果证明定量的有氧运动在颅脑外伤后初期阶段对体能恢复的效果不大,但随着时间增加将对疲劳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
-
张婷;
侯立军;
韩艳华
- 《第21届全军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分析颅脑创伤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在接受视神经减压术前后焦虑心理状态,观察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合并视神经损伤患者22例.在患者入院初、术前、术后进行SAS焦虑自测评价,观察患者焦虑程度.根据SAS量表指示的焦虑患者群体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结果:入院初有14例患者SAS分值高于常模提示存在明显焦虑,给予重点心理护理干预.8例低于常模,无显著焦虑,给予普通心理护理干预.术前,重点干预组(ΔSAS15.4±4.77P<0.05)和普通干预组患者整体焦虑表现有明显改善(ΔSAS3.33±1.43P<0.05).术后,根据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及手术效果分为临床显效组和无效组,给予相应心理护理干预后,各组术后10d与术后3d的SAS评分相比有改善.(ΔSAS重点组/显效组3.19±2.22,重点干预/无效组8.31±3.03,普通干预/显效组3.07±1.41,普通干预/无效组6.3±2.19).本组病例患者配合后续治疗依从度较高. 结论:颅脑创伤后并发视神经损伤患者中存在明显的焦虑倾向.心理护理能有效的改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焦虑状况.在颅脑创伤性视神经损伤患者的外科治疗过程中,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是必要的治疗环节.
-
-
-
-
朱锡德;
郑国栋
- 《2016全国神经损伤大会暨第五届天坛全国神经创伤学术研讨会》
| 2016年
-
摘要:
患者女性,25岁,工人,头部受伤18d,发热3d由外院转入,诊断为颅脑创伤伴Dandy-Walker综合征。该患者入院后即动员其家人同意试行脑室及囊肿双分流手术,患者家人因顾虑手术后预后不良一直犹豫,期间连续行脑脊液化验,脑脊液引流近两周颜色才变清亮,连续脑脊液化验蛋白含量一直较高,待脑脊液正常时患者状态已更差,不能耐受手术。再次脑室外引流后4周患者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