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视神经损伤

视神经损伤

视神经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4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7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101960篇;相关期刊358种,包括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3种,包括“急诊医学临床学术探讨研究会”会议、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七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等;视神经损伤的相关文献由246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太平、卢亦成、曹霞等。

视神经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7 占比:0.94%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01960 占比:99.02%

总计:102971篇

视神经损伤—发文趋势图

视神经损伤

-研究学者

  • 刘太平
  • 卢亦成
  • 曹霞
  • 朱豫
  • 马志中
  • 史剑波
  • 叶剑
  • 张卯年
  • 许家军
  • 刘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覃莞芸; 邵正波
    • 摘要: 青光眼是多因素介导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眼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小胶质细胞是视网膜内常驻的免疫细胞,它可分为经典激活M1型和替代激活M2型,随着眼压改变以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修复过程的进展,小胶质细胞的极性呈现动态变化,可产生多种具有神经毒性或神经保护作用的细胞因子。近年来,维持小胶质细胞极性稳态、减少过度免疫应答成为延缓青光眼视神经退行性病变进展的重要策略。本文就小胶质细胞的生理学特征、极化,小胶质细胞极化与青光眼的关系以及目前以小胶质细胞极化为靶点的治疗策略作一综述。
    • 吴建; 苏文如; 卓业鸿
    • 摘要: 青光眼是由于病理性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结构和功能损害而导致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具有多因性、强异质性的特点,长期以来降低并控制眼压以减轻视神经损害是青光眼主要的治疗策略。然而,临床实践中发现,尽管部分青光眼患者眼压得到控制,但视神经损害仍持续进展,因此非眼压依赖性的继发视神经损害仍为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病理机制中亟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和研究热点。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基础研究领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青光眼患者缓解局部免疫炎症反应可促进部分视觉恢复。但是由于目前尚无标志性临床应用成果,因此重视基础和临床研究相结合,促进成果转化为目前当务之急。研究者及眼科医师应从青光眼-免疫炎症理论出发理解眼部免疫稳态的重要性,关注眼脑之间生理病理过程的相互关联及全视路的病程进展,充分理解和有效利用新的生物学研究技术为青光眼致病机制研究带来的机遇与启示,进而为全临床青光眼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指导作用。
    • 李雪颖; 李迪; 陈丽平; 李静
    • 摘要: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9(TLR-9)与髓样分化因子(MyD88)在小鼠视神经损伤(ONI)后视网膜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8周大小的雄性C57BL/6J小鼠36只,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未做任何处理)、ONI 1d组(视神经损伤后1d取材)、ONI 3d组(视神经损伤后3d取材)、ONI 5d组(视神经损伤后5d取材)、ONI 7d组(视神经损伤后7d取材)、ONI 14d组(视神经损伤后14d取材)。分组后通过视神经夹持的方法制作小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利用RT-qPCR与Western-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中TLR-9与MyD88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ONI 1d组视网膜中TLR-9与MyD88的mRNA和蛋白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ONI 3d、ONI 5d、ONI 7d、ONI 14d组视网膜中TLR-9与MyD88的mRNA和蛋白水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增加(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视网膜中TLR-9与MyD88的mRNA和蛋白水平在小鼠ONI 3d开始升高(P<0.01),ONI 5d达到峰值(P<0.001),ONI 7d开始逐渐下降(P<0.01)。结论:小鼠视神经损伤能够激活视网膜中TLR-9与MyD88表达,TLR-9与MyD88可能在视神经损伤的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 赵凤琼; 杨宇; 李战梅; 周米露; 罗云霞
    • 摘要: 目的探讨转录激活因子3(ATF3)表达对视神经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成年雌性SD大鼠65只,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剩余55只建立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作为视神经损伤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视网膜中ATF3 mRNA的表达;对照组大鼠、视神经损伤组于感染后3,7,14,35 d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ATF3的表达,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取40只视神经损伤大鼠随机分为4组:NC组、ATF3过表达质粒(pIRES2/ATF3)组、阴性对照(shNC)组和ATF3-shRNA组,各组大鼠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ATF3过表达质粒转染的复合物、shNC的复合物或ATF3-shRNA表达质粒的复合物,然后感染后0,7,14,35 d,采用OCT扫描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CCK-8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情况,免疫印迹法检测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视神经损伤组ATF3 mRNA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感染后3,7,14,35 d,视神经损伤组大鼠ATF3和GFAP的表达逐渐增加,并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NC组比较,在感染后14,35 d,pIRES2/ATF3组RNFL平均厚度显著减少(P<0.05),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pIRES2/ATF3组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升高,Bcl-2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shNC组比较,在感染后14,35 d,ATF3-shRNA组RNFL厚度明显增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Bax蛋白水平降低,Bcl-2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结论ATF3在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升高,ATF3能够调控视神经损伤后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和凋亡能力。
    • 摘要: 视神经作为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损伤后通常不能直接再生,因此治疗并恢复损伤后视神经功能是医学领域的难题。记者近日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获悉,该院眼科学科带头人、眼科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峰教授带领团队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新进展。
    • 潘盈盈; 李冬眉
    • 摘要: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可导致严重不可逆视力损害的眼病,通常继发于眼眶、眼、头或外伤性面部损伤,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色觉障碍、瞳孔传导阻滞及视野缺损。手术治疗主要为经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容易发生并发症。我科手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10例,现将其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何雪俊; 邢怡桥; 杨宁
    • 摘要: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绝大部分位于神经节细胞层,可通过视神经通路将光感受器接收的视觉信息传递至高级视觉中枢,产生视觉。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和视神经轴突的中断,往往会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近年来研究证实,玻璃体内细胞移植对损伤的视神经具有保护作用,为视神经损伤的修复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就玻璃体内细胞移植或细胞衍生物注入在视神经损伤中的作用展开综述。
    • 朱利威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I三维重建技术在视神经损伤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收治的56例视神经损伤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随后实施脂肪移植TWI和TWI三维重建,以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CT、MRI检查和动态增强MRI三维重建技术在视神经损伤诊断中的效能。结果:56例患者中经DSA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诊断视神经损伤52例,占92.86%(52/56);MRI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视神经损伤的灵敏度均高于CT和MRI检查诊断,MRI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视神经损伤的准确度高于CT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三维重建技术在视神经损伤诊断中的效能高于CT和MRI检查效能。
    • 魏子岳; 闫原野; 张铭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硝基酪氨酸(NT)、褪黑素水平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和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对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POAG患者81例(121眼),根据视野平均缺损(MD)值分成轻、中、重度组,纳入同期该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45例(63眼)及于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80眼)分别作为白内障组、对照组,检测并比较5组血清NT、褪黑素水平,比较轻、中、重度组炎症因子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OAG患者的NT、褪黑素与视神经损伤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T、褪黑素对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的评估价值。结果 血清NT在5组间的水平差异表现为:重度组高于中度组,中度组高于轻度组,轻度组高于白内障组,白内障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褪黑素在5组间的水平差异表现为:重度组低于中度组,中度组低于轻度组,轻度组低于白内障组,白内障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和中度组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2、IL-6、IL-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高于轻度组(P<0.05),且重度组上述指标水平高于中度组(P<0.05)。血清NT水平与POAG患者的视神经损伤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而褪黑素水平与POAG患者的视神经损伤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NT、褪黑素评估POAG患者视神经损伤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8、0.729。结论 POAG患者血清NT水平升高,褪黑素水平下降,且与视神经受损程度及炎症情况有关,二者对POAG患者的视神经损害程度有一定评估价值。
    • 罗茜; 张春巍
    • 摘要: 青光眼是全球首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颇受重视的是眼压和房水流出通道等方面。近年,研究人员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非压力依赖因素如角膜滞后量(CH)在青光眼中的作用。CH是角膜的生物力学参数,它反映了角膜的黏性阻力,即吸收和分散能量的能力。CH在临床上很容易获得,可作为眼后部组织生物力学特性的替代标志物,如筛板和乳头周围巩膜,这些组织可能与青光眼损伤的易感性有关。有研究提供了CH与青光眼临床相关结果之间的联系的证据。本文综述了CH在青光眼中的作用的最新发现,从CH的测量方法、CH与中央角膜厚度、青光眼性视野进展、视盘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失等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