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面部损伤

面部损伤

面部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口腔科学、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1185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中国法医学杂志、创伤外科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第二届全国伤害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等;面部损伤的相关文献由508位作者贡献,包括何黎升、刘国宁、刘彦普等。

面部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7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1185 占比:99.48%

总计:31349篇

面部损伤—发文趋势图

面部损伤

-研究学者

  • 何黎升
  • 刘国宁
  • 刘彦普
  • 史文进
  • 吴赤蓬
  • 周树夏
  • 孙庚林
  • 孙远
  • 张明珠
  • 张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盈盈; 李冬眉
    • 摘要: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是一种可导致严重不可逆视力损害的眼病,通常继发于眼眶、眼、头或外伤性面部损伤,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色觉障碍、瞳孔传导阻滞及视野缺损。手术治疗主要为经鼻内镜下视神经减压术,创伤小、恢复快,但容易发生并发症。我科手术治疗外伤性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10例,现将其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方小魁; 华栋; 江峰; 吴苏州; 王凌; 倪韬略; 操瑞昌; 何萍
    •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梯形设计的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21年4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人16例,均采用拓宽设计的皮瓣基底部组织为蒂的梯形皮下蒂皮瓣修复因面部皮肤良恶性病变切除后或外伤造成的缺损。结果术后皮瓣均完全成活,缺损创面完全修复,切口一期愈合,所有病人术后随访1个月至3年,效果满意。面部外形佳,双侧基本对称,面部主要器官未见明显的扭曲及移位畸形。皮瓣质地、色泽与周围组织相近,周围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梯形皮下蒂皮瓣具有血运可靠、成活率高、转移范围大等优点,是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种理想、可靠的皮瓣。
    • 黄晓强; 林玉才; 安志远; 赵东
    • 摘要: 目的利用对应分析法筛选发生面部损伤的高风险人群和高风险时间。方法回顾性收集我国东部地区一家综合性医院近三年来急诊面部损伤的医疗记录,选取因打击、摔跌和车祸引起面部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和就诊时间等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法分别将患者的性别、年龄、就诊时间和发生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获得高风险特征。结果打击所致面部损伤的高风险人群是40~49岁男性,高风险时间是春季工作日夜晚;摔跌所致面部损伤的高风险人群是0~9岁儿童和80岁以上老人,高风险时间是夏季休息日夜晚;车祸所致面部损伤的高风险人群是50~59岁女性,高风险时间是冬季工作日夜晚。结论利用对应分析法,可以鲜明直观地显示由不同原因导致人体面部损伤的高风险特征,该方法可为面部损伤的事前预防、事中护理治疗和事后原因鉴定提供帮助。
    • 孙芸蕾; 叶秋玉
    • 摘要: 胎儿宫内窘迫时,快速、熟练的产钳助产可缩短胎儿宫内缺氧时间,降低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的发生率。但是使用产钳牵拉胎儿头部两侧,可出现面部撕裂伤、血肿等并发症,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一旦出现皮肤受损,极易导致瘢痕、局部或全身感染,增加死亡风险及医患纠纷。2021年10月我院新生儿监护室收治1例早产儿,因重度窒息产钳助产致面部皮肤损伤,经治疗和护理后好转,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历摘要患儿女,生后13分钟,2021年10月26日因“窒息复苏13分钟”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 李泽溪; 李媛; 尉超; 翁芷杰; 肖灿
    • 摘要: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异物的诊断与治疗及影像学诊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4年11月-2019年11月笔者科室收治的78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的异物种类、发生的原因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中,成功取出74例,取出失败2例,保守治疗2例.12例患者术后有明显肿胀及张口受限,7例患者下唇及舌尖麻木.1周后复诊,伤口均恢复良好.1个月后复诊,7例唇、舌麻木的患者完全恢复.结论:根据异物种类的不同采取适合的影像学检查来辅助定位,根据异物留存的位置及患者全身情况等综合因素选择手术时机、手术路径和治疗方案,口腔诊疗过程必须规范及谨慎以避免医源性异物存留.
    • 王智忠; 刘利华; 曹强; 查天建; 张娜; 禹学彬; 刘小龙
    • 摘要: 目的 探讨水凝胶联合藻酸盐银敷料在面部深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烧伤创面修复科收治的82例面部深Ⅱ度烧伤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根据临床操作规范去除创面失活组织,0.9%氯化钠溶液冲洗创面后使用无菌纱布吸干.对照组给予将磺胺嘧啶银乳膏揉搓至无菌凡士林油纱布,制作成"面膜"敷料贴附于患者面部进行治疗,每日更换敷料1次;干预组根据患者创面渗出量选择水凝胶敷料所需剂量,均匀涂抹至创面,并根据患者创面大小裁剪藻酸盐银敷料(大于创面外缘0.5 cm),使其完全覆盖并贴附于创面,根据外层藻酸盐银敷料湿润度决定更换敷料频次,5~7 d更换1次敷料.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发生、换药次数、平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平均治疗费用,患者出院后6个月进行门诊随访,根据患者创面愈合后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程度对患者治疗有效率进行评价,统计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 2组患者均通过换药痊愈,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局部严重感染及其他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干预组患者换药次数、平均VAS评分及平均治疗费用分别为(4.8±0.7)次、(4.5±0.8)分、(2013.6±190.7)元,与对照组[(23.0±1.2)次、(6.3±0.7)分、(3523.5±223.4)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86.866、11.992、34.868,P<0.05);患者出院后6个月门诊随访,干预组中优29例(70.7%)、良10例(24.4%)、中1例(2.4%)、差1例(2.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中优17例(41.5%)、良16例(39.0%)、中3例(7.3%)、差5例(12.2%),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5%,2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817,P = 0.005).结论 水凝胶联合藻酸盐银敷料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减少换药频次、降低平均治疗费用、降低创面愈合后瘢痕形成及色素沉着,适用于面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
    • 魏蜀一; 李明; 王传林
    • 摘要: 颜面部动物咬伤较常见,近年研究表明对颜面部动物咬伤的伤口进行Ⅰ期美容缝合,不会增加伤口感染率,且可提高美容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对于颜面部动物咬伤的伤口推荐早期整形外科治疗.笔者就颜面部动物咬伤的特点和伤情评估、伤口清创技术、美容缝合技术及各部位动物咬伤美容缝合伤口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颜面部动物咬伤的美容缝合伤口处置提供参考.
    • 孙晓晨; 刘毅; 张鲜英; 肖斌; 陈黎明
    • 摘要: 目的 总结采用单侧扇形蒂皮下蒂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方法 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40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5 ~ 40岁,平均25岁.在面部软组织缺损部位的一侧,沿皮纹方向设计切取单侧扇形蒂皮下蒂皮瓣,旋转推进修复缺损部位.观察术后修复效果.结果 20例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均随访3个月至1年,面部器官无瘢痕牵拉移位,切口瘢痕不明显,外形满意,达到美容修复效果.结论 对于面部器官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单侧扇形蒂皮下蒂皮瓣修复简单易行,损伤小,皮瓣血运稳定,修复外形满意.
    • 张娟; 裴蛟淼; 魏思明; 权鑫; 宋保强; 雷磊
    • 摘要: 目的 总结应用整形外科外科技术Ⅰ期分区修复面部外伤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2月期间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17例面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伤口累及部位,评估患者病情后在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下,彻底清创后采用直接逐层对位缝合、原位回植及反取回植等手术方法修复创面,术后予以相关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术后1年面诊随访,评估患者瘢痕增生情况、有无明显畸形及填写患者满意度调查表.结果 所有患者均Ⅰ期修复,患者满意度为88.2%.16例患者伤口甲级愈合,无感染、血肿、皮瓣坏死等不良反应发生.1例鼻部完全撕脱伤患者出现局部皮瓣坏死,经换药后痊愈.后期随访14例患者瘢痕细小或不明显,无明显畸形.1例患者出现上睑退缩.1例出现右侧鼻翼部分缺损.结论 面部外伤的伤情复杂,累及颜面部多个分区.早期稳定生命体征后根据损伤的复杂性和可能涉及的重要结构,修复时遵循整形外科由易到难、分区修复的原则,可以取得满意的修复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