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容技术

美容技术

美容技术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6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轻工业、手工业、贸易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67708篇;相关期刊138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医学美学美容(财智)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4年台丽温三地外科学术研讨会、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暨第一届全国激光美容大会(第二届全国颅颌面专题研讨会、第十二届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大会等;美容技术的相关文献由41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华、秦贤举、罗文杰等。

美容技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2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7708 占比:99.85%

总计:167961篇

美容技术—发文趋势图

美容技术

-研究学者

  • 张华
  • 秦贤举
  • 罗文杰
  • 赵小忠
  • 久保义明
  • 何恩佳
  • 刘毅
  • 吴快英
  • 唐滨
  • 张宏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燕; 邓丽娜; 卢小菊; 周云; 占丽平
    • 摘要: 目的探究应用整形美容技术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21例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60)与观察组(n=61)。对照组应用常规性临床修复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整形美容技术,比较两组临床修复效果、焦虑及抑郁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Ⅰ期愈合率、未出现瘢痕增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Ⅱ期整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容整形技术应用于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不仅能提升整体的修复效果,同时还可以缓解患者因创伤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林红斌; 王珍艳; 聂舒靖; 何恩佳; 王语新; 唐滨
    •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对良性腮腺肿瘤患者临床疗效、复发及美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2例良性腮腺肿瘤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予以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进行传统腮腺切除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和术后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了解术后并发症、皮肤表面瘢痕长度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后当日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良性腮腺肿瘤患者实施改良型美容术式腮腺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美观度高,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谢宏彬; 王关卉儿; 谢祥; 潘柏林
    • 摘要: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内镜额部除皱方法并总结其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119例患者行内镜额部除皱术.该术式在额肌上做平行切断以改善额部皱纹.部分降眉肌、皱眉肌用微创钳钝性咬除.术中不使用固定装置,也不行缝扎固定.术后对患者发放相关FACE-Q量表评估满意度,并测量手术前后眉部位置.结果 术后1周,119例患者肿胀基本消除,眉间纹、额横纹明显减轻或消失.眉部测量显示,患者眉毛有明显抬高.FACE-Q量表结果显示,患者对术后额部皱纹、眉间皱纹改善满意度高,对手术结果满意度高;患者自觉年轻7岁.该术式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是额部暂时性皮肤麻木,其次是发际线后退.结论 内镜额部除皱术式可有效改善额部、眉间皱纹,满足患者需求.
    • 李强; 李峰永; 李森恺; 周宇
    • 摘要: 女性外阴的整形美容早已不是个羞于启齿的话题,随着女性对身体各部位的要求越来越高,此类手术无疑已成为整形外科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常见的女性外阴整形美容手术包括阴道再造、外阴器官或组织的修复重建和外阴年轻化的治疗,根据整形外科原则,利用各种矫治组织过多、组织缺损和组织移位的方法,达到功能和外观的恢复及美化.阴道再造的术式已趋于完善,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已十分清晰,除了组织工程化阴道外,并没有突破性的进展;随着穿支皮瓣技术的发展,外阴缺损的供区选择范围更广,且修复效果更佳;外阴年轻化手术存在大量的空白需要被填补,且这种优化并不局限于外科手术操作,诸如注射治疗和能量治疗等非手术技术也应用于这个领域.在形成行业繁荣的过程中凸显出一些问题,如:审美的多样性;科普宣传的滞后性;从业人员正规培训不足;缺乏对应的操作规范、行业指南和疗效评价标准等.纵观全行业,尽早建立行业标准,规范各种操作流程、对从业人员进行正规培训、加强科普宣传、传播正确的知识是当务之急.
    • 杜雨馨; 武犁; 沈吟
    • 摘要: 面部注射美容指应用经皮注射的方法,将填充物或药物注射到面部的目标位置,以达到美容或整形目的的一种医学美容手段.常见的面部注射美容有面部注射美容填充和肉毒素注射两类.面部注射美容所导致的医源性眼部并发症包括上睑下垂、眼肌麻痹、视力下降等.本文选择了面部注射美容填充、肉毒素注射两种常用的面部注射美容技术,对其医源性眼部并发症进行了综述.
    • 孙旭尔; 陈敏亮
    • 摘要: 注射美容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因各种乱象导致并发症的高发,其中也不乏一系列后果严重、处理棘手的问题.主要涉及组织填充导致的失明、感染,以及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导致的肌力失衡等.该文就上述各类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疗进行述评.
    • 武思乔; 龙艳; 林恒如; 陈静; 郝光; 曹培; 孟幻; 潘柏林
    • 摘要: 目的 对厚唇合并唇形不佳的美容就医者行上唇M唇修薄成形术,观察术式的效果及风险.方法 2013年9月至2019年11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形外科为自觉上唇形态不佳美容就医者进行上唇M唇修薄成形术415例[女403例,男12例,年龄18~56(25.1±4.4)岁],测量术前及术后唇部形态,并进行满意度调查及远期随访.结果 对415例受术者进行统计,术后消肿3~21(11.8±2.6)d;切口瘢痕软化1~24(2.6±0.8)个月;表情恢复自然1~24(3.1±1.4)个月;麻木感消失12~24个月.术后3个月对受术者标准化二维照片进行测量,上红唇中央高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唇峰点红唇高度明显降低,术前(13.3±2.2)mm,术后(11.4±1.7)mm;穹隆点相对高度明显增加,术前(0.4±1.0)mm,术后(2.1±0.5)mm.术后6个月随访,受术者1次手术满意率72.0%,上红唇形态满意率75.4%,远期并发症包括瘢痕明显或不适(3.6%);术区局部麻木(1.7%);表情欠自然(0.7%).结论 上唇M唇修薄成形术对上红唇形态不佳合并过厚或正常厚度有较好的矫治效果,并发症轻微,值得临床应用.
    • 鲁元刚; 董立文; 王元元; 张军波; 张幸存
    • 摘要: 目的 探讨提升年轻住院医师美容缝合技术的训练方法.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对在大坪医院整形美容科临床轮转学习的住院医师开展美容缝合技术培训,共32人.通过美容缝合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微创概念的实践训练,系统掌握美容缝合技术.比较美容缝合训练前后不同组间(整形外科研究生、轮转整形外科研究生、整形外科住培生、轮转整形外科住培生)学员的操作水平,随访术后6个月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经过培训和实践训练,32人缝合技术明显提高,且与临床训练时间呈明显正相关.轮转6个月学员缝合手术切口红肿(6.42%比21.67%)和术后瘢痕发生率明显低于轮转1个月学员(1.13%比5.56%).结论 美容缝合技术的培训对于提升整形美容外科住院医师的专科临床技能很重要,需要较长时间的实践训练.
    • 毕晔; 杨锴; 姜冠潮; 梁书静; 刘岩; 李广学; 田蓉; 曹赛赛; 穆籣
    • 摘要: 目的 了解美容缝合技术培训对提高非整形美容专业外科医师缝合质量的效果和必要性.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外科非整形美容专业高年资住院医师及主治医师120人,男66人,女54人,年龄25~32岁,平均28.9岁;进行了8期美容缝合技术培训,采用视频、面授、手术示教、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计划.培训前对培训对象进行基线测试,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操作考核.学员培训前后分别进行自我评价.结果 美容缝合技术培训8期入组学员120人,通过培训考核102人,未通过8人;另有10人未全程参加培训或放弃考核;通过率85.0%.培训后学员在器械缝线选择、切口设计、皮下对合减张、美容缝合效果、技术综合运用5个方面主观及客观评分均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美容缝合技术培训可明显提升非整形美容专业外科医师的缝合质量,有必要在住院医师培训阶段予以推广.
    • 刘毅
    • 摘要: 注射美容技术是通过注射方式,将填充材料或药物直接注射到人体局部或特定部位,以达到改善容貌、形体雕塑、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注射美容突出特点是微创、便捷、恢复快,已成为独立的整形美容项目,受到临床青睐.用于注射美容材料种类繁多,临床实践证明有效性毋庸置疑,但安全性值得高度重视;因注射美容而导致各种严重并发症时有发生,说明注射美容存在一定风险.有鉴于此,国内外在不断开展相关研究,旨在提高注射美容有效性的基础上,增强安全性,尽可能降低风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