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清创术

清创术

清创术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91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5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98篇;相关期刊389种,包括中国骨伤、医学临床研究、中华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第一次全国年会、第八届全国创伤修复(愈合)与组织再生学术交流会等;清创术的相关文献由2646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军、刘军、李勇等。

清创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5 占比:87.82%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2.23%

专利文献>

论文:98 占比:9.95%

总计:985篇

清创术—发文趋势图

清创术

-研究学者

  • 王军
  • 刘军
  • 李勇
  • 李强
  • 王磊
  • 陈刚
  • 张伟
  • 张波
  • 李斌
  • 王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立萍; 唐瞻贵; 黄俊辉
    • 摘要: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致颌骨坏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颌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该病例因静脉注射三氧化二砷(每日1次,每次10 mg,治疗1个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约20 d,出现右上颌疼痛伴有牙龈红肿及黏膜溃疡,14-17牙颊侧和腭侧牙槽骨暴露,牙龈黏膜缺失,牙龈组织缺损至前庭沟底部,腭部软组织缺损至腭中缝5~8 mm;该患者因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情不稳定,予以患者口服维生素及康复新液含漱,保持口腔卫生清洁等保守治疗。文献报道的药物性颌骨坏死可见于双膦酸盐类药物引起,三氧化二砷亦可引起局部颌骨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伤口长期不愈合、脓液、牙槽骨或颌骨外露、死骨形成,伴有疼痛、牙齿松动、面部红肿等症状。抗炎、清创、手术切除死骨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结论临床上需要警惕药物性颌骨坏死并加强预防。
    • 慈文韬; 章鑫隆; 闫石; 王钊
    • 摘要: 背景:诱导膜技术是目前治疗肢体大段骨缺损尤其是骨髓炎清创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该技术治疗骨髓炎后感染复发率高达10%-15%,如何预防及降低感染复发是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骨髓炎的关键。目的:探讨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骨髓炎后如何降低感染复发的要点。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bone infection;osteomyelitis;soft tissue reconstruction;antibiotics;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debridement”;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诱导膜技术;骨感染;骨髓炎;软组织重建;抗生素;负压创面治疗;清创”。将如何降低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骨髓炎后感染复发率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清创技术的改良、优化抗生素的应用方法、局部软组织重建方法及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的改进是降低诱导膜技术治疗骨髓炎术后感染复发的四大要点。抗生素载体负载靶向抗生素作用于感染灶,可以有效提高局部抗生素的抑菌性。如何精准调控局部抗生素释放曲线以应对局部细菌不同时机的负荷变化是未来学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降低高抗生素释放量对诱导膜生物性的影响,将抗生素载体技术与诱导膜技术联合应用是未来诱导膜技术治疗骨髓炎的研究热点。
    • 慈文韬; 章鑫隆; 闫石; 王钊
    • 摘要: 背景:诱导膜技术是目前治疗肢体大段骨缺损尤其是骨髓炎清创术后骨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应用该技术治疗骨髓炎后感染复发率高达10%-15%,如何预防及降低感染复发是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骨髓炎的关键.目的:探讨应用诱导膜技术治疗骨髓炎后如何降低感染复发的要点.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2010年1月至2021年3月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词为"Masquelet technique;induced membrane technique;bone infection;osteomyelitis;soft tissue reconstruction;antibiotics;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debridement";中文检索词为"Masquelet技术;诱导膜技术;骨感染;骨髓炎;软组织重建;抗生素;负压创面治疗;清创".将如何降低应用Masquelet技术治疗骨髓炎后感染复发率的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与结论:清创技术的改良、优化抗生素的应用方法、局部软组织重建方法及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的改进是降低诱导膜技术治疗骨髓炎术后感染复发的四大要点.抗生素载体负载靶向抗生素作用于感染灶,可以有效提高局部抗生素的抑菌性.如何精准调控局部抗生素释放曲线以应对局部细菌不同时机的负荷变化是未来学者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降低高抗生素释放量对诱导膜生物性的影响,将抗生素载体技术与诱导膜技术联合应用是未来诱导膜技术治疗骨髓炎的研究热点.
    • 张佳敏; 严建
    • 摘要: 坏死性筋膜炎临床发病率低,但病死率高,该文报道了肛周合并下腹壁广泛性坏死性筋膜炎1例,并对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经验和教训,认为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急诊清创手术为治疗的关键,合理使用敏感抗菌药物、术后伤口换药及全身对症支持治疗对疾病的愈后及转归影响重大,可为临床对坏死性筋膜炎的治疗提供参考。
    • 李璞
    • 摘要: 目的研究肛周脓肿(PA)伴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行清创术+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PA伴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单纯组,每组34例。单纯组行单纯清创术治疗,联合组采用清创术+VSD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3.35±0.28)d、创面愈合时间(10.14±2.02)d及住院时间(29.81±4.45)d均短于单纯组的(4.41±0.56)、(13.82±2.45)、(36.32±5.17)d,清创次数(1.95±0.86)次少于单纯组的(4.18±1.34)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5.88%低于单纯组的25.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术+VSD术治疗PA合并会阴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创面愈合快、清创次数少,并发症发生风险低,可提高疗效,缓解患者身心痛苦,安全可靠,值得推荐。
    • 吴明炜; 熊江
    •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糖尿病联合会将糖尿病足定义为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足是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末梢神经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损害,下肢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痛、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常常由于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三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据报道,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导致截肢率高达80%,且目前无特效治疗手段[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由于医疗资源缺乏、防疫规定及隔离制度等因素导致这类患者就诊率下降,为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诊治带来许多新的挑战[2]。
    • 张晓光; 李俊明; 黄贺军; 李道选; 王伟; 代彭威; 马广辉
    • 摘要: 目的:观察清创联合抗菌药物骨水泥覆盖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漯河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8例糖尿病足伴溃疡创面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数编号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行清创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清创联合抗菌药物骨水泥覆盖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5 d时的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创面细菌转阴用时、创面愈合用时、住院时间,比较治疗前、治疗15 d时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IL)–6、IL–8水平。结果:治疗15 d时,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18 %,高于对照组的77.2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感染创面细菌转阴用时、创面愈合用时、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5 d时的IL–6、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创联合抗菌药物骨水泥覆盖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抑制患者炎症反应及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促进患者转归。
    • 陈幼丽; 魏智艺; 吴青青; 林天来
    •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的临床特点,总结诊疗经验.方法对5例经细菌培养确诊的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临床诊疗经验.结果5例患者感染途径各异,临床表现为肢体红肿、紫癜进行性加重,且迅速出现张力性/出血性水疱,合并有感染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损害.入院及时行清创术,术中可见暗红色腥臭液体流出,皮下组织、筋膜、肌肉坏死.2例患者经多次清创术、负压封闭引流术联合抗生素治疗后治愈出院,2例患者因病情危重治疗无效,1例患者放弃治疗.结论创伤弧菌坏死性筋膜炎病情进展迅速,常合并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早期临床疑诊此病,并进行彻底清创术或截肢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措施.
    • 刘冬斌; 刘鹄; 任明亮; 陈国雄
    • 摘要: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对腰椎融合术后切口深部感染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脊柱外科采用VSD治疗的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67.14±3.13)(62~77)岁。患者术后畏寒高热,腰部疼痛加重,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炎性指标升高,磁共振检查见深部脓性形成,诊断为腰椎术后切口深部感染。利用早期清创加VSD负压吸引以及抗生素予以治疗。结果8例患者感染时间为术后(9.25±7.55)(?~?)d。经过2~3次手术清创加更换VSD材料,持续负压引流,感染均得到控制,内固定均得以保留,均获得切口顺利愈合。患者耐受度良好,未出现其他并发症。静脉抗生素使用时间为(24.50±2.93)d,愈合时间为(30.00±3.46)d。随访1年,未见感染复发病例。结论应用VSD技术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感染,操作技术简便,患者耐受良好,效果确切,可在控制感染的同时保留内固定装置。
    • 欧乙利
    • 摘要: 目的:探究清创术联合抗骨髓炎片对慢性骨髓炎(CO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在德阳市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COM患者,将上述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清创术治疗,并于术后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采用清创术联合抗骨髓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指标、核转录因子(NF-κB)、住院时间及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1%,高于对照组的65.96%(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CRP、IL-6、NF-κB表达均低于对照组,且IL-4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吸收时间、骨缺损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2.50%、5.00%,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2.58%、35.48%(P<0.05)。结论:对COM患者在清创术后结合抗骨髓炎片治疗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有助于控制炎症反应,抑制NF-κB表达,缩短康复时间,减少病情复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