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固定器

内固定器

内固定器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373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8篇、会议论文47篇、专利文献3372138篇;相关期刊341种,包括中国骨伤、脊柱外科杂志、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2012全国显微修复研讨会等;内固定器的相关文献由9908位作者贡献,包括徐荣明、尹庆水、夏虹等。

内固定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8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4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372138 占比:99.90%

总计:3375573篇

内固定器—发文趋势图

内固定器

-研究学者

  • 徐荣明
  • 尹庆水
  • 夏虹
  • 马维虎
  • 吴增晖
  • 贾连顺
  • 艾福志
  • 倪斌
  • 章凯
  • 张英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霍智铭; 文磊; 关宏刚; 陈超
    • 摘要: 目的探讨经伤椎植骨置钉间接减压治疗高椎管占位率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9年10月,收治椎管占位率超过40%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5例。A组采用经伤椎植骨置钉间接减压治疗,B组采用跨节段置钉直接减压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并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前、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矢状面Cobb角、椎管占位率,记录骨性融合及内固定物断裂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1年。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伤椎均获得骨性愈合,无内固定物断裂。结论经伤椎植骨置钉间接减压治疗高椎管占位率的胸腰椎骨折中短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吴瑞; 丛波; 姜传杰; 于建林; 周纪平; 杨凯; 杨永军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以骨质移行转换点为参考标志的改良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法行腰椎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2017年1月—2018年3月,采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改良组采用骨质移行转换点为参考标志徒手置钉,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徒手置钉。术后行CT多平面重建(MPR)对螺钉进行椎弓根层面扫描,采用Neo分级评估螺钉位置。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改良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54枚,置钉准确率为96.10%;对照组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50枚,置钉准确率为88.67%;2组置钉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骨质移行转换点为参考标志的改良椎弓根螺钉徒手置钉法相较于传统徒手置钉法有更高的置钉准确率,可一定程度上实现椎弓根置钉的个体化,值得临床推广。
    • 范竟一; 张学军; 李承鑫; 郭东; 孙保胜; 祁新禹
    • 摘要: 目的初步总结应用经第二骶椎骶髂螺钉(second sacral alar-iliac,S2AI)和髂骨螺钉(iliac screw,IS)技术用于儿童腰骶手术的相关经验。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矫形骨科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应用S2AI(S2AI组,21例)和IS(IS组,17例)技术治疗的38例腰骶畸形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随访时间、翻修次数、出血量、平均置钉时间、是否行扩大剥离、伤口感染、内固定松动、内固定断裂、是否采用附加连接装置、一次置钉成功率、置钉直径、疼痛级别、伤口愈合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胸弯自发矫正、腰弯矫正度、骶骨骨盆角矫正度等资料。结果S2AI组和IS组行扩大剥离的病例数分别为5例和1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15,P=0.004);内固定松动的病例数分别为2例和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8,P=0.025);采用附加链接装置的病例数分别为1例和1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73,P<0.01)。结论儿童先天性脊柱畸形(尤其是腰骶畸形)治疗较为困难。S2AI技术与IS技术相比,具有剥离面小、内固定松动率低、采用附加连接装置少等优点。但要熟练掌握其技术要领及使用规范,还需要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对患儿术后骶髂关节疼痛的评判也需要长期随访。
    • 姜成浩; 石岩; 黄永灿; 于滨生
    • 摘要: 目的探讨3D打印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并评估置钉的准确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1年4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因脊柱畸形接受3D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矫形术治疗的9例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术前规划确定钉道和螺钉尺寸,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3D打印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术后复查CT平扫及三维重建,采用Mobbs-Raley分级对螺钉位置进行评估,并分析置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共置入椎弓根螺钉118枚,其中34枚穿破椎弓根皮质,9枚穿破椎体外缘。0级螺钉75枚,1级螺钉24枚,2级螺钉19枚,置钉准确率为63.6%,置钉安全率为83.9%。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无患者行翻修手术。结论3D打印定位导航模板辅助置钉在脊柱畸形矫形术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置钉准确性和安全性较高。
    • 徐辰; 董敏杰; 窦一博; 田野; 吴卉乔; 吴晓东; 王新伟; 陈华江; 沈晓龙; 曹鹏; 袁文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ACDF)术中应用新型低切迹一体化融合器系统(Carmen)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颈椎外科行单节段ACDF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所使用的内固定系统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Carmen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7.2±6.7)岁;零切迹内固定系统(Zero-P)组98例,其中男56例,女42例,年龄(48.7±7.3)岁。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12个月融合率分别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C2-C7 Cobb角、手术节段局部Cobb角和颈椎活动范围(ROM)分别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采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颈部和上肢VAS评分、颈椎ROM较术前均有显著改善(均P0.05);Carmen组患者术后12个月颈椎C2-C7Cobb角及手术节段局部Cobb角均显著大于Zero-P组患者(均P<0.05)。结论 在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ACDF术中使用Carmen融合器,其临床疗效与传统Zero-P系统相当,在纠正以及维持颈椎曲度方面较Zero-P系统更具优势。
    • 郑轶; 张嘉锴; 吴君龙; 袁欣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3D打印个性化异形解剖导向钢板辅助经口前路寰枢椎置钉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2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收治的5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寰枢椎3D模型并设计寰枢椎个性化异形解剖导向钢板。在体外进行钢板贴合度实验,记录3D模型的打印时间、钉道设计时间及异形解剖导向钢板制作时间;记录导向钢板的钉道方向、角度及长度,并与基于CT 3D重建数据设计的虚拟钉道进行对比,评估螺钉位置的准确性。结果 3D模型打印时间、钉道设计时间及异形解剖导向钢板制作时间分别为(210.0±10.3)min、(15.0±2.7)min、(1 440.0±25.3)min。3D打印寰枢椎个性化异形解剖导向钢板与模型贴合良好,X线和CT检查证实寰枢椎螺钉位于骨性钉道内,逆向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钉道方向、角度及长度与基于CT 3D重建数据设计的钉道一致。结论 3D打印寰枢椎个性化异形解剖导向钢板辅助经口前路寰枢椎置钉可实现钢板良好贴合及螺钉精确置入,为寰枢椎脱位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更为精确的方案。
    • 周超; 郑燕平; 殷军; 夏海鹏; 王延国
    • 摘要: 目的探讨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椎管狭窄症(LSS)并退行性脊柱侧凸(DS)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LSS并Lenke-SilvaⅡ~Ⅳ级DS患者26例,均采用经Wiltse入路手术治疗。观察手术前后腰椎侧凸Cobb角、腰椎前凸角(LL)、冠状面偏移(C_(7)PL-CSVL)、矢状面偏移(C_(7)PL-SVA)、骨盆倾斜角(PT)和骶骨倾斜角(SS)的变化。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4.2±1.7)个月,侧凸矫正率为58%。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C_(7)PL-CSVL、C_(7)PL-SVA、腰椎侧凸Cobb角、LL、PT和SS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ODI、JOA评分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改善优良率为96%,JOA评分改善优良率为92%。结论短节段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LSS并Lenke-SilvaⅡ~Ⅳ级DS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林增平; 钟继平; 章宏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肱骨近端骨折(PFHs)中应用上臂近端经皮微创接骨板固定术(MIPPO)外侧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骨伤科PHFs患者共51例;男15例,女36例;平均年龄73.3(68~85)岁。均为Neer分型的Ⅱ型骨折及不伴有粉碎及脱位的Ⅲ型骨折,术前无肩袖损伤。术中分别距肩峰下2、7 cm向远端纵行切开,沿三角肌间隙入路,复位骨折断端,术中透视满意后钢板螺钉固定。术后半年复查X线片,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MIPPO外侧切口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腋神经、肩峰下撞击等并发症。术后半年复查肩关节正、侧位X线片示骨折均达临床愈合;肱骨颈干角为130~140°;后倾角为20~35°。50例肩关节活动均良好;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0.5(85~92)分。1例术后并发患侧肱骨头坏死,肩关节活动受限,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70分。结论对于Neer分型中的Ⅱ型部分骨折及不伴有粉碎及脱位的Ⅲ型部分骨折采用MIPPO外侧切口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 张颉鸿; 卢一生
    • 摘要: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比较改良Brooks技术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对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上颈椎(枕骨底~C_(3))CT薄层扫描,建立健康上颈椎有限元模型,再构建齿突Ⅱ型骨折伴寰枢椎不稳模型,并在该模型中模拟改良Brooks技术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分析前屈、后伸、侧曲及旋转工况下上颈椎各节段的活动度(ROM),绘制应力云图,分析应力分布差异。结果与正常模型相比,2种内固定模型寰枢椎ROM均明显减小,并且改良Brooks模型寰枢椎ROM减小程度略低于椎弓根螺钉模型,尤其在旋转和后伸时。在大多数情况下,2种内固定模型相邻节段(寰枕关节、C_(2)/C_(3))ROM均大于正常模型,而改良Brooks模型与正常模型更接近。椎弓根螺钉模型中C_(1)螺钉、改良Brooks模型中钛缆分别承受最大应力,在前屈和后伸时应力最大,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根部及钛缆与寰椎后弓、连接棒交界处。与椎弓根螺钉模型相比,改良Brooks模型C_(2)螺钉所受应力较小,且邻近椎间盘(C_(2)/C_(3))所受应力也较小,与正常模型相近。结论改良Brooks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对邻近节段影响较小,在寰椎、椎动脉解剖发育异常致寰椎置钉困难时,可作为治疗寰枢椎不稳的补充方法,弥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的不足。
    • 姜恩泽; 葛翼华; 沈恺颖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内固定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3例采用闭合复位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内固定手术治疗的儿童AlQattanⅡ型指骨颈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手术指征为:骨折线位于指骨颈、伴远端骨折移位,但仍存在骨折端骨性接触;骨折仅累及指骨颈,指骨头完整。统计患儿基本信息及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儿童改良DASH评分等指标。结果患儿平均年龄(7.5±4.1)岁,平均随访(10.5±7.5)个月,术中平均用时(11.1±6.2)min。直至末次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良好愈合,平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2±1.1)周,平均内固定时间(5.1±1.2)周。内固定取出后平均(3.5±1.5)周骨折远端指间关节恢复无痛屈伸活动,1例患指残余轻度旋转畸形,无一例出现骨不连、骨慢连、指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骺板早闭等并发症。术后改良DASH评分的平均值为1.7分(0~6.0分),显示功能预后良好。结论单枚克氏针髓内穿梭法闭合复位内固定手术是治疗儿童Ⅱ型指骨颈骨折操作简便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