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0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6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702840篇;相关期刊352种,包括护理学杂志、中国感染控制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第二届中国老年医学与科技创新大会、中华护理学会第18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急救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等;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文献由2422位作者贡献,包括任建安、何文英、黄新玲等。

手术部位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6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2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02840 占比:99.87%

总计:703735篇

手术部位感染—发文趋势图

手术部位感染

-研究学者

  • 任建安
  • 何文英
  • 黄新玲
  • 黄小红
  • 吴安华
  • 吴秀文
  • 王革非
  • 洪华
  • 祝妍华
  • 谢小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少敏; 别逢桂; 冯素多; 常后婵; 周培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术中保温措施对开胸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影响.方法 以100例接受开胸手术患者为对象,盲选法分为观察组(综合保温措施)与对照组(常规盖被保温).比较两组凝血功能及SSI发生率.结果 手术30 min及术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同时刻aPTT、PT、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为8%(4/50),低于对照组56.00%(28/50)(P<0.05).观察组SSI发生率为4%(2/50),低于对照组16.00%(8/50),(P<0.05).结论 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可减少开胸手术患者低体温的发生,维持机体凝血功能的恒定,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 王坤; 张玉盼; 杨亚鹏
    • 摘要: 目的:分析胃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病原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12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集切口分泌物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性别、合并高血压、术前住院时间、术中输血情况、手术方式、临床分期、糖尿病、营养状况等诱发SSI的危险因素。结果:126例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SSI的有42例(33.33%)。42例SSI感染者共分离出51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31株(60.78%),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9.61%)、铜绿假单胞菌(17.65%)、肺炎克雷伯菌(13.73%);革兰阳性菌19株(37.25%),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7.65%)、肠球菌属(11.76%);真菌1株(1.96%)。主要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哌拉西林耐药率高,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氨曲南耐药率低;主要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G、四环素、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率高,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耐药率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合并糖尿病、手术方式、营养状况与胃癌根治术后发生SSI显著相关(P<0.05);年龄≥65岁、临床Ⅲ~Ⅳ期、有糖尿病、开腹手术、营养不良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SSI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无论是革兰阴性菌还是革兰阳性菌均对临床常见的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年龄≥65岁、临床Ⅲ~Ⅳ期、患有糖尿病、开腹手术、营养不良患者行胃癌根治术后应高度重视细菌感染,尤其是做好对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的预防。
    • 陈音汁; 周明川; 钟贞; 侯章梅; 刘小艳; 周玉兰; 贺容
    • 摘要: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手术部位感染(SSI)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干预措施,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调查2020年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患者,分析开颅手术SSI影响因素,建立预测模型,使用2021年上半年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203例开颅手术患者中SSI发病率为17.7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项因素是开颅手术SSI的独立影响因素:围手术期使用H2受体阻断剂、使用糖皮质激素、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患有糖尿病,手术时间≥180 min。建立SSI风险预测模型(AUC=0.818),其评分截点值为3.5,≥3.5分时SSI发病率高,验证准确率为85.19%,验证效果好(χ2=24.279,P<0.001)。结论开颅手术患者SSI发病率较高,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保护性使用H2受体阻断剂能降低SSI;手术时间长、患有糖尿病和围手术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是SSI独立的危险因素。以其SSI独立影响因素建立的开颅手术SSI风险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高。
    • 刘志燕; 袁龙; 程方圆; 郭成香
    • 摘要: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口腔管理预防结直肠癌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20年12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性结直肠癌手术的6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563例患者接受了围手术期口腔管理干预,其余135例患者未接受干预。使用逐步进入的方法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患者发生SSI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计算每名患者的倾向评分。把倾向评分作为协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围手术期口腔管理对患者术后发生SSI的影响。结果698例患者中的68例(9.7%)发生SSI。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受口腔管理对预防患者发生SSI具有保护作用(OR=0.428,95%CI:0.244~0.749,P=0.003)。使用倾向评分分析进一步调整混杂因素后,口腔管理干预仍显著降低了SSI风险(OR=0.484,95%CI:0.272~0.862,P=0.014)。结论围手术期口腔管理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SSI的风险。
    • 缴优优; 刘艳红; 贺子乐; 侯爱生; 米卫东; 曹江北
    • 摘要: 目的分析引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择期行PD 16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47例,女641例,年龄18~87岁,BMI 14~40 kg/m^(2),ASAⅠ—Ⅲ级。记录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术前合并症、术前检验结果、影像学资料、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手术方式、麻醉用药、患者术后去向等。根据术后是否发生SSI将患者分为两组:感染组(n=301)和非感染组(n=1387)。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术后发生SSI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BM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00 U/L的比例、血清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及术后进入ICU的比例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100 U/L(OR=1.317,95%CI 1.013~1.707,P=0.039)、术前白细胞计数>10×10^(9)/L(OR=1.920,95%CI 1.160~3.089,P=0.009)及术后进入ICU(OR=2.317,95%CI 1.796~2.994,P10×10^(9)/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100 U/L以及术后进入ICU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 张文静; 田红梅; 王冲; 马玲
    • 摘要: 目的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S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96例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将术后发生SSI的19例患者纳入感染组,余77例纳入未感染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基线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两组患者NLR、PLR水平,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SSI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术前NLR、PLR对结肠癌根治术后SSI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患者NLR、PLR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NLR、PLR水平均是影响结肠癌术后SSI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术前NLR、PLR水平用于评估结肠癌根治术后SSI患者诊断价值的AUC分别为0.722、0.681。结论NLR、PLR水平与结肠癌根治术后SSI发生密切相关,术前重视其水平对结肠癌根治术后SSI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李美月; 张怡; 刘付金龙; 林志豪; 黄秋玲; 黄婷
    • 摘要: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预防应用和其他影响因素对开颅清洁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为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20年9月东莞康华医院收治的开颅清洁手术患者542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部位感染情况。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品种选择、给药时机、术后24 h停药等,其他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开颅清洁手术持续时间、开颅清洁手术术中出血量、住院期间颅脑手术次数等。分析开颅清洁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可能独立危险因素。结果:542例开颅清洁手术患者术后手术部位感染29例,感染率为5.35%。是否首剂术前0.5~1 h给药、术后24 h停药及住院期间颅脑手术次数不同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停药是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保护因素,住院期间手术次数则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开颅清洁手术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因素较多,其中,减少患者住院期间颅脑手术次数,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性应用,尤其是术前0.5~1 h给药及术后24 h停药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 付中敏; 宁宁; 陈佳丽; 周宗科; 胡蓉; 高梦徽; 李佩芳; 雷蕾
    • 摘要: 目的总结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 to Date,BMJ Clinical Evidence、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指南协作网(GIN)、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美国国立指南库(NGC)、加拿大安大略医学会(RNAO)、苏格兰院际间指南网(SIGN)、新西兰指南协作组(NZGG)、美国医师学会俱乐部(ACP Club)、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数据库、JBI循证卫生保健知识库、PubMed、Embas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以及欧洲灰色文献信息系统(SIGLE)中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预防相关的证据,检索时间为近5年内,证据的提取和质量评价均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其中包括6篇循证指南、1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研究人员提炼出23条、3个方面(术前、术中、术后)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证据,A级推荐11条,B级推荐12条。结论最佳证据显示,目前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众多,严重的手术部位感染会阻碍加速康复的进程,证据应用者应因地制宜,精准把握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每一个环节,优化手术与护理流程以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 林芬芬; 杨能; 朱玲珠
    • 摘要: 目的旨在了解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手术部位感染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在医院手术室行急诊开颅手术的368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68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中,共有52名患者发生了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的发生率为14.13%。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4小时、合并糖尿病、术后留置引流管≥3天,以及术后再次手术是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而消毒前肥皂水清洗头皮则是避免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结论神经外科急诊开颅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其与患者的年龄、手术时间、是否罹患糖尿病、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术后是否再次手术及消毒前肥皂水是否清洗头皮等有一定关系。
    • 王丽华; 范璐璐
    • 摘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价值。方法130例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预见性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预防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并发肾结石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