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宁波
  • 出版时间: 2013-09-26

主办单位:浙江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2013浙江省神经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体颈比例<2:1)的效果、安全性、技术要点等.rn 方法:收集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进行了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32例进行讨论分析.23例为出血的责任动脉瘤,9例为未破裂动脉瘤.动脉瘤位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16例,后交通动脉段9例,大脑前动脉A1段3例,前交通动脉4例.根据三维DSA结果确定是否选择球囊辅助技术.全身肝素化后,将非解脱的球囊输送到动脉瘤颈开口处,将微导管超选到动脉瘤内,推入弹簧圈几个袢,扩大球囊封住球囊口,推送成栏弹簧圈.球囊的存在迫使弹簧圈团形成特定的、不是自然形成的形状,并有助于弹簧圈团的稳定.由于球囊充盈,微导管头的来回摆动受到限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弹簧圈的顺利释放,此时容易使动脉瘤破了,进弹簧圈时不能用力过大.通常,当成栏弹簧圈稳定后,其余弹簧圈可以安全置入,而不必充盈球囊.rn 结果:32个动脉瘤均栓塞成功,术中未见出血和其他严重并发症.仅2例少量弹簧圈突入载瘤动脉,术后使用速避凝针抗凝治疗,未发生脑梗死症状.rn 结论: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技术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技术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强;但比较单纯弹簧圈栓塞技术难度加大,风险加大。熟练和精细的操作是手术安全、成功的关键。
  • 摘要:探讨术中经颅多普勒(TCD)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对判断栓子的发生、选用临时转流管和预防过度灌注发生的应用价值.术中经颅多普勒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对判断栓子的发生,改进手术操作技巧,选择性使用临时转流管以防止低灌注脑损伤,能避免没有必要时使用转流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对有过度灌注血流表现的患者及时处理,尽可能避免过度灌注可能导致的脑出血后果.因此术中TCD监测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摘要:本文探讨了老年性颅脑创伤患者的年龄结构、性别分布、损伤原因及临床类型和预后.研究表明,老年人发生颅脑外伤的年龄以60-69岁及70-79岁两个年龄段为高发;老年男性颅脑外伤发生概率损伤高于女性。损伤原因中以交通事故占首位,跌倒次之;住院患者的损伤类型中以急性硬膜下血肿伴脑挫裂伤占首位,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颅,骨胃,折也较常见。由于老年人伤前常伴有基础疾病或慢性病,伤后常容易各种并发症,特别在重型损伤,死亡率和未愈率较高,预后欠佳。
  • 摘要:本文介绍一男性患者,60岁,因"车祸致头部外伤伴神志不清3小时"入院,急诊行"右颞顶开颅血肿及脑挫裂伤组织清除术",术后1小时患者能简单对答,左侧外耳道仍持续流出淡血性液.术后6小时患者意识转差,呈浅昏迷,出现右侧瞳孔变大(右3.5mm,左2.5mm),复查头颅CT示右颞脑挫裂伤伴血肿,中线明显左移,再次急诊行"右颞顶开颅血肿及脑挫裂伤组织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二次术后第1天患者能简单对答,两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右颖顶骨窗处头皮凹陷,压力不高,左侧外耳道仍持续流出淡血性液,量约400ml-5OOml/天,CT复查见脑挫裂伤组织及血肿基本清除,颅内尤其是左侧有积气,中线左移;二次术后第2天患者意识转昏迷,GCS 8分,右侧瞳孔变大直径4mm,对光反射消失,左瞳孔直径2.5 mm,对光反射迟钝,右颗顶骨窗处头皮稍凹陷,压力不高,左侧外耳道仍持续流出淡血性液,查头颅CT示中线明显左移。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CT考虑小脑幕切迹疝形成,但骨窗压力不高,给予采用头平位且右侧卧45度,增强脱水,同时增加补液保持每天入量比出量多约1OOOml。二次术后第4天患者神志转朦胧,GCS 9分,左侧外耳道脑脊液漏较前减少,量约200ml-300ml/天;第5天,患者GCS 12分;第7天患者神志转清,右侧瞳孔3.5mm,对光反射迟钝,左侧外耳道仍有漏液,但较前明显减少,量约5Oml-100ml/天,胃,窗处头皮凸起,压力较前增高;第9天复查CT示中线移位较前明显好转;第15天左外耳道流液停止,骨窗处头皮凸起,压力可,复查CT示中线基本居中;第19天患者恢复良好出院。随访10个月至今,病人情况良好。
  • 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 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其发生率占颅内血肿的10%,占硬膜下血肿的25%.钻孔引流术是目前治疗CSDH的首选治疗方法,但仍有3.7%至38%不等复发率.本研究通过对CSDH患者血肿液、血清中炎症标志物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含量检测,旨在探讨血肿局部炎症反应及其在CSDH发生、发展及复发的作用,为CSDH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手段.研究表明,CSDH患者血肿液中存在高浓度的IL-6,IL-6作为炎症标志物,提示IL-6与CSDH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且与CSDH复发起重要作用。针对CSDH发病机制作出局部抗炎治疗,可能成为CSDH患者保守治疗及减少复发的有效手段,为未来深入研究提供方向。
  • 摘要:薄层硬膜下血肿伴脑肿胀是否早期手术,目前还是有不同见解,遇到这类病还是应采取积极的早期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易失败,待出现脑疝或病情恶化时手术治疗造成不良后果.伴有原发昏迷的薄层硬膜下血肿,在阅CT片时应重点注意血肿量大小之外,应特别注意脑内变化,尤其是中线结构,脑室、脑池的变化.中线结构移位是绝对手术指征,中线结构轻度移位或正常,但脑室受压变小,脑池、脑裂显示不清,基底池模糊或消失,应早期手术.CT示中线结构移位显著,超过血肿厚度,脑室及脑池变窄,消失,特别是第三脑室和基底池变窄消失者,常提示预后不佳.早期手术可改善脑肿胀的大脑半球及全脑血液循环,阻断脑缺血、缺氧所致的不可逆改变术后仍需使用足量脱水药物直至CT检查证实脑水肿引起的占位效应明显好转或完全消失为止.此外,保持呼吸道通畅,尽早行气管切开也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在知晓这类病情时,应该及时的选择治疗.薄层硬膜下血肿伴脑肿胀,单一清除血肿不是手术主要目的,必须做广泛减压,如果年龄超过60岁,深昏迷,脑疝进入中晚期,特别是CT扫描显示基底池、第只脑室或脑干周围池消失,中线移位大于1cm者,在手术选择时应慎重。
  • 摘要: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术后早期发现并治疗脑积水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3年1月期间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86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定期通过CT以及腰穿检查发现颅内压以及脑室变化情况,并对于出现硬膜下、皮下积液、纵裂积液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明确脑积水的患者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或腰穿持续外引流术.结果:86例经去骨瓣减压术后的患者中,在2-10周的不同时间段内,有6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脑积水,其中65例为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对于39例早期发现外部性脑积水的患者,及时行皮下穿刺或腰穿持续外引流,其GCS评分明显升高.其中32例患者转为内部性脑积水后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另7例仅行腰穿持续引流或皮下穿刺的患者也有明显好转.结论:由于去骨瓣减压术后,脑组织发生移位、挤压,加上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因素引起的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脑脊液循环更易发生紊乱,从而出现脑积水.尤其是术后早期发生硬膜下、皮下积液、纵裂积液的患者更易出现迟发性脑积水.早期发现并对脑积水进行积极治疗和处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颅脑创伤以及脑内血中的患者恢复有重大意义.
  • 摘要:目的:慢性硬膜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病,钻孔引流是最常用的手术治疗方式.然而临床上偶见以固态为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单纯钻孔引流往往效果不佳,需要二次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方法:本研究收集本科室自2011年8月至今的手术治疗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要求有完整的术前、术后CT、MRI等影像资料.并根据手术记录分成液态血肿组和固态血肿组.对比两组间术前CT、MRI的表现的差异.结果: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共160例,其中因以固态为主而钻孔引流失败的12例,均行开颅手术后清除血肿.CT表现方面:液态组以均匀低密度或等高密度为主,而固态组以混杂密度为主,差异显著;MRI表现方面:T1、T2相上液态组和固态组均表现多样,无特征性差异;液态组在DWI上表现为均质等低信号为主,平均ADC值3.23±0.43*10-3mm3/s;固态组表现为DWI上表现为极低信号,平均ADC值0.87±0.36*10-3mm3/s,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头颅CT及MRI的DWI结合ADC值有助于鉴别固态为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从而为手术方式的确定提供依据.
  • 摘要: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CAAH)是全身血管淀粉样改变后颅内最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脑出血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患者已有高血压、脑缺血病变、抗凝药物及抗血小板药物应用等因素有关.老年人多见,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出血的几率有明显增加.本资料总结了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间,临床诊断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脑出血39例患者,术前均给予头CT检查,主要表现:出血部位接近皮层,血肿形态不规则,血肿与脑组织相间,血肿边界不清,部分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量30-80ml,平均45.2ml。出血部位:颞叶3例,额叶10例,顶叶14,枕叶4例,顶枕叶破入脑室5例,基底节伴脑叶3例。所有病例均为急诊入院,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入院后即刻手术21例,24小时内手术10例,72小时内手术8例。均为骨瓣开颅,有5例行去骨板减压。术中取病变脑组织,用10%甲醛固定,送病理检查进行常规HE染色和刚果红染色。有2例在术后24小时内复查头CT发现有血肿>30ml,行二次手术。出院时根据GOS标准判断临床结果,恢复良好和轻残15例,中残17例,重残和植物状态5例,死亡2例。
  • 摘要:目的:探讨脑积水患者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分析其原因及护理干预对策,改进护理观察和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患者259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103例,年龄9岁至86岁,平均48.8岁.出现并发症8例,对这8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 结果:8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中,颅内出血 3例(其中2例穿刺道出血,1例硬膜下出血;1例合并感染,1例合并分流过度,1例合并感染和癫痫),均得到早期发现及干预,2例治愈好转,1例死亡.颅内感染1例,予取出分流管后感染得到控制,拟择期再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分流管堵塞4例,其中1例为脑室端位置不佳,2例为腹腔端移位,予再次手术调整好转;另1例予取出分流管后再次行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后病情好转.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有出血、感染、癫痫、分流管堵塞等并发症可能,通过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病情变化,分清病因,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并对症治疗,可改善患者预后.
  • 摘要:目的:探讨数字成形钛网在颅骨缺损修补术中的术式应用.方法:通过16排螺旋CT薄层扫描,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制作符合个体化的钛网修补材料,对我院5年来120例颅骨缺损患者采用不同颞肌下及颞肌外分离技术实施颅骨缺损修补术,对照两者术后的美观牢靠度及并发症.结果:应用数字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颞肌下组(82例)及颞肌外组(38例)均无手术死亡及钛网松动发生,术后外观美观牢靠度两者基本相近,但手感以颞肌外组差;术后切口裂开钛网外露(颞肌下组3例、颞肌外组2例);皮下积液(颞肌下组5例、颞肌外组2例);急性硬膜外血肿(颞肌下组2例、颞肌外组1例);切口感染(颞肌下组1例、颞肌外组1例);继发性癫痫(颞肌下组1例、颞肌外组0例).结论:应用数字成形钛网颞肌下修补颅骨缺损可以达到解剖复位效果,植入材料组织相容性好,术后外观满意并牢靠,但手术操作较复杂并费时,术后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多适宜于缝合型人工硬脑膜减压患者;颞肌外修补颅骨缺损手术操作较简单,手术费时短,多适宜于粘贴型人工硬脑膜减压患者或曾有术后切口积液患者.随着颞肌分离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患者对手术美观要求,科室更倾向于行颞肌下数字成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
  •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ICP)监测对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的指导作用以及IC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科室在有创ICP监测下治疗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59例,前瞻性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伤因、入院时GCS、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和术后ICP等临床资料,按伤后6个月的GOS分为恢复良好组(GOS4~5分,n=41)和恢复不良组(GOS1~3分,n+18).分析年龄、性别、伤因、入院时GCS、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术后ICP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恢复良好率69.5%(41/59),恢复不良率30.5%(18/59),死亡率15.3%(9/59).入院时GCS≥9分的病例预后无死亡及植物生存,入院时GCS13~14分的病例均恢复工作或学习(GOS5分).在持续有创ICP监测下29例施行了去骨瓣减压术.患者年龄、入院时GCS、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和术后ICP恢复良好组分别是(44.2±14.2)岁、(10.0±2.8)分、(22.2±7.9)mmHg、(31.9±9.5)mmHg和(12.3±2.9)mmHg;恢复不良组分别是(56.8±9.4)岁、(6.9±1.8)分、(33.4±18.9)mmHg、(43.7±14.6)mmHg和(13.0±5.6)mmHg.两组指标相对应比较,患者年龄、入院时GCS、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伤因、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后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有创ICP监测对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此类患者的预后除与年龄、入院时GCS有关外,还与入院时ICP、去骨瓣减压患者术前ICP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术中护理配合规范、操作流程及应急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8月-2013年7月63例69侧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率70%~99%)患者,其中6例分期行双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每例按2例单独病例进行统计.均在全麻下手术,常规采用显微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其中标准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50例次,颈动脉内膜切除颈动脉补片修补术19例次.根据TCD监测,选用临时颈动脉转流管3例.术中按照相应护理程序操作,特别是术中护理配合的重点及措施.结果:围手术期及术后随访一月内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心梗及死亡病例.所有病例术后均经颈部CT血管造影等检查证实术侧颈内动脉血流通畅.58例次术后常规复查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与术前对照,3例有影像学可见的新鲜小缺血灶,其中1例发生在手术对侧,但所有病例未发生有临床表现的脑缺血症状.原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头晕患者症状均消失.1例术后出现非手术处理的切口皮下血肿,1例有一过性声音嘶哑,一月后好转,考虑系术中牵拉喉上神经或喉返神经所致,无其他颅神经受损等并发症.术后效果满意.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治疗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最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有效的术前评估、充分完善的术前准备,术中熟练的配合,制定细致的规范及术中的应急措施,与手术者、麻醉师的协调配合,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
  • 摘要: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患者PICC(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在科室住院的1例发生相关上肢静脉血栓留置PICC的颅脑外伤患者.结果:该例患者经拔除PICC管道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好转出院.结论:PICC置管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原因可能与疾病、高渗性脱水剂的使用、置管等原因有关.颅脑损伤的应激反应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以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应激时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增多,从而使血液凝固性增强,促使血栓形成.颅脑损伤后为降低颅内压增高,给予甘油果糖、甘露醇治疗,可造成血液浓缩,血流缓慢;且高渗性的甘露醇、甘油果糖、复方氨基酸刺激血管壁,易形成静脉炎,将进一步使静脉内膜损伤;而作为血管异物的PICC导管可直接导致上肢静脉内膜损伤,引起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释放,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三者因素共同促使静脉血栓形成。加强置管前的综合性评估及血常规、凝血功能、D-二聚体、血糖的检测,加强PICC置管后的观察护理,做好患者及家属管道的宣教,早期处理机械性静脉炎,可降低PICC置管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的风险。重视患者的主诉,早期发现症状及诊断,及时使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做好患者血栓侧肢体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 摘要: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通常是采用了同侧入路开颅夹闭的方法.但也有一些动脉瘤由于位置、朝向的关系,比如眼动脉段动脉瘤;或者动脉瘤多发性,双侧性的原因,而采用了对单侧开颅同时夹闭同侧及对侧的动脉瘤.本文主要探讨显微手术的方式、方法及手术适应症的选择等.rn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通过对侧入路处理颅内动脉瘤的方式已经被证明是可行的,也是安全有效的。尤其对一些眼动脉段动脉瘤,因为动脉瘤的位置和朝向的关系,通过对侧入路的方式,往往可以在术中提供很好的显露,利于动脉瘤的夹闭。而对于颅内双侧的多发动脉瘤,只要选择好合适的适应症,往往可以一期单侧开颅处理双侧动脉瘤,这即大大提高了治疗效率,又同时降低了病患的治疗费用。
  • 摘要:目的:对海绵窦血管瘤采用单纯的观察随访,分析血管瘤的自然生长史,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提供依据.方法:12例头颅MRI诊断为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没有经过放疗和手术治疗情况下,观察其自然生长情况.通过随访的MRI图像系统测量血管瘤体积,计算血管瘤的月增长率,倍增时间,并分析血管瘤倍增时间与年龄、性别、初始大小、海绵窦侵袭等因素的内在关系.结果:12例患者接受单纯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4.1年,第1次就诊时MRI时患者年龄平均为51.3岁.9例(75%)随访过程中血管瘤体积出现不同程度增大,3例(25%)体积无明显变化.9例增大的血管瘤体积大小平均为3.78cm3,随访末次血管瘤体积平均为14.25cm3,在平均随访的4.1年内肿瘤月平均增长率为5.62%,肿瘤倍增时间平均为713d.肿瘤倍增时间与年龄、性别、初始体积大小、海绵窦侵袭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海绵窦血管瘤的自然生长速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初始体积无显著相关性.根据血管瘤大小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血管瘤倍增时间以确定恰当的手术时机.
  • 摘要:后颅窝血肿一般超过10ml即有手术指征.由于该位置空间狭小,临近脑干等原因以及受体位影响较大等因素导致微创手术存在一定难度,一旦出现活动性出血引起脑疝留给医生抢救的时间窗小,往往预后很差,相对而言,幕下血肿的微创治疗没有幕上血肿开展的普及,报道相对较少.本人白2011年开始探索后颅窝血肿的微创治疗,先后行相关手术21例,根据CT所示小脑血肿的位置,确定血肿中心区域,在头皮上做出标记,然后复查CT或者MRI,确认标记物对应血肿中心的准确度,必要时做出相应调整。在确认出血处于稳定期,没有脑疝征兆的前提下选用合适长度的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颅内血肿清除套装,一般30-45mm长。根据血肿的位置,病人取单侧臣附或者俯卧位。于枕下标记靶点处钻入血肿中心,小心抽吸血肿后不冲洗或者少量盐水冲洗,保留引流通道,之后根据血肿动态情况应用尿激酶进行血肿腔灌注,每次4-8u,3-5天拔掉引流。最终受到良好的效果。
  • 摘要:本文探讨一例以听觉嗅觉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表皮样囊肿患者的护理.胆脂瘤应采取手术切除治疗,手术原则应将肿瘤与瘤壁完全切除,以免复发。本瘤多属良性肿瘤,手术切除一般不困难,但由于肿瘤常与脑的一些重要结构如血管、神经相邻或被包绕在肿瘤内,故给肿瘤全切带来一定困难。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不失为全切胆脂瘤的最佳方法。完善的术前准备及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患儿及家属思想负担重,担心手术失败及复发、听力提高不理想,表现为焦虑、悲观、烦躁等心理。医护人员从患者心理人手,介绍该手术的治疗效果,让愈后患者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解除其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但应注意的是,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患者,针对疾病特征,把手术后应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情况如实告诉患者及家属,以使家属对该病的治疗现状有一个客观的了解,对术后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 摘要:497例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伤前口服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有66例(服药组),伤前未服该药患者有431例(未服药组).服药组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26-75岁,平均61岁.致伤原因:交通伤38例,跌伤16例,坠落伤8例,击伤4例.合并胸部外伤7例,四肢骨折5例,脊柱骨折2例,脾包膜下血肿1例.患者因病需服药主要是阿司匹林、华法林两类药物.未服药组男253例,女178例:年龄18-72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32例,跌伤124例,坠落伤43例,击伤27例,其它5例,合并胸部外伤42例,四肢骨折19例,脊柱骨折12例,腹部外伤4例.就诊时GCS 13-15分,主要表现有短暂意识丧失,逆行性遗忘,头痛、头晕和耳道或鼻腔流血等.有短暂意识丧失,逆行性遗忘,头痛、头晕和耳道或鼻腔流血等。服药组中有25例出现病情加重转变为中重型病例,主要表现在伤后8h-7d出现意识加深,一侧瞳孔散大4例,两侧瞳孔散大1例。未服药患者(GCS 13-15分)有28例出现了病情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伤后8h-3d出现意识加深,一侧瞳孔散大3例。化验检查:两组分别在入院时及24小时后检查患者血液中的INR,PT,PLT和纤维蛋白元。两组患者均行头CT动态检查,其中首次检查发现颅骨线性骨折19例,凹陷骨折7例,轻度脑挫伤8例,少量硬模外,下血肿11例。病情变化后CT检查发现53例颅内损伤明显加重,其中服药组25例、未服药组28例,而服药组在伤后数天内仍有不断加重的影像学表现,且范围较广。服药组入院时立即嘱患者停服抗凝或抗血小板等药物,对颅内出血的轻型患者备用冻干血浆(FFP),如伤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备用血小板,对伤前口服华法林药物的患者立服药组有15例因病情变化实施了手术治疗,3例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未服药患者有12例实施了手术治疗,1例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物及补液治疗,必要时应用脱水药物,昏迷患者在第2天给以鼻饲营养液。
  • 摘要:医院于2008年首次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而作为2009年首批参加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控工程”的单位之一,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所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均同时接受CEA组与CAS组医生会诊后纳入相应的治疗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自2008年以来医院所行的38例应用直接缝合术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ICA>5mm和ICA<5mm的患者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按年龄70岁为分界与同时期所行的36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进行对比。研究表明,虽然CAS组与CEA组的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远期狭窄率无显著性差异(根据年龄70岁分层后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但CEA的治疗费用约为CAS的1/30因此大规模开展CEA现阶段更优于CAS,尤其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而言。这也更加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而在CEA手术操作方面,直接缝合术作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关闭颈动脉壁的方式之一,其应用指征可能与颈动脉斑块处管径大小无直接关系。对ICA管径普遍较欧美人小的中国人来说,CEA术中直接缝合颈动脉壁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方式,应值得大力推广。
  • 摘要:目的:揭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和同期健康体检者各168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分析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关系.结果:行t检验,颅脑外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1.74±0.85)mg/L较对照组(0.16±0.05)mg/L显著升高(P<0.001).45例(26.8%)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行t检验,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2.62±0.72)mg/L较非进展性出血性损伤患者(1.36±0.67)mg/L显著升高(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OR=1.220,95%CI=1.109-2.408,P<0.001)是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浓度对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48,95%CI--0.784~0.907,P<0.001),且判定血浆D-二聚体浓度大于2.17 mg/L,对预测进展性出血性损伤发生有84.4%的灵敏度和73.2%的特异度.结论: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性损伤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具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和指导意义.
  • 摘要:近十年来,在治疗颅内感染方面,摸索出一套效果可靠的方法.据统计,近五年来,没有出现一例因颅内感染而死亡或自动出院的病人.治疗的方法是静脉使用利奈唑胺+头孢曲松,局部引流脑脊液+注射抗生素.局部是指腰大池置管或脑室穿刺头皮留置储液囊.脑脊液引流每天可以流100-500ml,但应注意个别病人会有引流过度所导致的危险(这种危险多发生在引流开始的头一两天).局部注射通常使用万古霉素或妥布霉素,具体用法为一支0.5克万古霉素或80毫克妥布霉素,加入100毫升生理盐水中,抽5毫升注入腰大池或储液囊内,保留2-4小时放开.治疗效果好的病人,3-5天后体温即下降到正常,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也下降到100/ul以下.个别治疗效果差的病人,2-4周后上述两个指标也会明显好转.
  • 摘要: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是人类常见的脑血管病之一,尽管经医务人员积极治疗,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死亡.本研究对颅内动脉瘤死亡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以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研究表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易导致患者死亡,危及生命。动脉瘤术前再次破裂出血是术前死亡最主要原因,术后死亡因素为脑梗塞、脑血管痉挛导致脑功能障碍,进而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而死亡,但手术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非手术患者,因此动脉瘤患者应早期行外科于预,包括开颅夹闭动脉瘤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延长出血时间、Hunt-Hess分级和Fisher分级较高等原因易导致患者死亡;此外患者高龄、基础情况较差,如年龄>65岁、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与患者死亡无直接关系,但易加重病情,增加死亡率。
  • 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近两年来收治的颅内复杂动脉瘤共45例,占同期收治的动脉瘤4%,其中成人40例,儿童5例,均成功行动脉瘤夹闭,认为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仔细分析患者的病情及临床分级情况;术前详尽的影像学检查:DSA、CTA可以明确了解动脉瘤的位置、大小、载瘤动脉与瘤颈的关系,侧枝循环情况;CT和MRI可以观察动脉瘤是否有血栓和钙化;选择最佳的入路选择(强调个体化分析决定),采用了翼点入路,对侧翼点入路,额外侧入路,远外侧入路纵裂入路等;术中保持麻醉平稳,血压平稳;降低术中脑压,可以在术前行蛛网膜下腔置管,术中耐心释放脑脊液;特殊措施的使用,如颈总动脉暴露与临时阻断,显微金刚磨钻,术中荧光造影的应用,准备类型齐全的动脉瘤夹,手术前判断破裂的责任动脉瘤是至关重要的,判断责任动脉瘤的依据主要依靠颅脑CT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以及动脉瘤的具体好发部位与形态等,动脉瘤形状不规则者出血的可能性较大。若是动脉瘤有血栓形成,直接暴露动脉瘤颈可能有困难,可以阻断动脉瘤血供,切开动脉瘤壁,取出部分血栓使动脉瘤体缩小后再上阻断夹的办法。如果动脉参与瘤体的形成,可使用多个窗式动脉瘤夹夹闭脉瘤体,可以利用部分动脉瘤壁重建载瘤动脉。术后进入神经监护病房治疗;术后进行积极的神经功能康复。
  • 摘要:2010年至2013年,医院共有14例颅内微小动脉瘤通过血管内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全部14例病例有3例单纯用弹簧圈填塞动脉瘤,11例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实施手术,seldinger法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6F动脉鞘。全脑血管造影明确动脉瘤位置、大小、形状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通过DSA三维重建选择最佳工作位。全部病人术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及氯吡格雷300 mg纳肛。全身肝素化后将6 F ENVOY导引导管选择性插入颈内动脉,高压盐水持续灌注。体:颈≥1.5的动脉瘤选择直接用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将微导管塑形,在路图下,将微导管在导丝辅助下超选进人动脉瘤,应用二维弹簧圈成篮,如果弹簧圈无法成篮,则选择支架辅助。成篮后再使用相应规格的水膨胀弹簧圈(hydrosoft)或超软弹簧圈(hypersoft)致密填塞动脉瘤。体:颈<1.5的动脉瘤以及部分无法很好成篮的窄颈动脉瘤选择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动脉瘤。路途下,在微导丝引导下将Enterprise支架系统的输送导管Prowler SelectPlus微导管送至载瘤动脉,其前端越过动脉瘤颈约20-30mm,撤出微导丝,将Enterprise支架系统输送导管内,使支架的前后标记点位于动脉瘤颈的两端。微导管塑形,在路图下,将微导管在导丝辅助下超选进入动脉瘤,应用二维弹簧圈,将弹簧圈送入动脉瘤内2-3圈后,固定支架系统同时回撤Prowler SelectPlu微导管,使支架逐渐从输送导管内释放,并完全覆盖动脉瘤颈,然后将cosmos三维弹簧圈完全释放送人动脉瘤内,再使用相应规格的水膨胀弹簧圈(hydrosoft)或超软弹簧圈(hypersoft)致密填塞动脉瘤。
  • 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护技术在自发性脑室出血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应用颅内压(ICP)监护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中8例单纯侧脑室穿刺引流者,术后ICP平均值12.3mmHg;3例行基底节血肿清除并脑室外引流术后ICP平均值15.7mmHg;1例基底节血肿在60mal以上仅行脑室外引流并ICP监护的患者术后持续高值,因病情危重自动出院后死亡;1例基底节血肿小于30ml行单侧侧脑室穿刺引流并ICP监测的患者术后ICP持续高于30mmHg经CT复查提示颅内再出血加行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后ICP明显下降.患者脑室内引流基本干净时间4-8d,ICP监测4-7d,引流管放置时间4-10d,平均住院22.4d.基本痊愈5例,显著好转3例,好转3例,1例植物生存,死亡1例;偏瘫5例,单瘫2例,失语3例,生活自理者7例.结论:针对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脑室型ICP监护不仅可实时精确地监测颅内压,为规范治疗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还可以直接引流脑脊液,有效调节ICP;在ICP许可的前提下,灌注尿激酶后可适当延长夹管时间,使颅内血肿溶解更为有效彻底,早日贯通脑脊液循环;通过ICP监测,还能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提示颅内再出血等情况,从而为及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争取时间,提高疗效.但在使用过程中要强调精确定位穿刺,精细操作,避免损伤,加强无菌观念,避免颅内感染,术后ICP监护要结合头颅CT动态复查情况.
  • 摘要: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8-2010.8期间采用"微创血肿腔穿刺抽吸外引流+脑室外引流"方法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69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根据头颅CT表现选择血肿最大层面做为穿刺点,颅骨钻孔后十字剪开硬膜,避开脑功能区及皮质血管集中区,以多侧孔硅胶管垂直穿刺成功后,可见有暗红色血液流出,若无血液流出,可以20ML空针筒负压抽吸。向血肿腔内注射含尿激酶1-2万单位的生理盐水1-2ML,并夹闭引流管4小时后开放,对侧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
  • 摘要: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时的首要问题是先处理本次出血的责任动脉瘤,否则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灾难性的后果.根据文献,颅内动脉瘤不规则的外形、CT表现的局部血凝块、造影显示的载瘤动脉痉挛及上脸下垂等指标可以作为判定责任动脉瘤的依据,但是这些指标的价值如何,报道较少.回顾性分析25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并评论责任动脉瘤各判定指标的意义.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动脉瘤夹闭手术,术中通过血块聚集、局部脑组织黄染以及动脉瘤的破口等表现判定责任动脉瘤25个,共夹闭51个动脉瘤,未处理动脉瘤3个,均为非责任动脉瘤。25例患者出现上脸下垂3例(12%),CT表现局部血凝块14例(56%)、造影显示载瘤动脉痉挛7例(28%)、动脉瘤的外形不规则24例(96%),将术中发现的责任动脉部位与各判定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前只者符合率为100%。尽管有24例患者出现不规则的动脉瘤外形,但其中22例并不能通过这一特点明确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责任动脉瘤,因此相符率仅为8%(2/25)。可判定责任动脉瘤15例(60%)。CT表现的局部血凝块出现率最高,而且其部位与责任动脉瘤相符,表明该指标是判断责任动脉瘤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提醒人们妥善保管患者出血早期CT资料的重要性。
  • 摘要:目的:检测脑出血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揭示其与脑出血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出血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86例,记录入院时NIHSS评分、脑积水和脑室出血,计算血肿量和脑水肿指数,观察入院后1个月内死亡情况,统计分析这些因素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相关性.结果:经t检验,脑出血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32.4±14.2)?mol/L较健康体检者(9.3±3.2)?mol/L显著升高(P<0.01),脑室出血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44.3±12.9)mol/L较非脑室出血患者(26.6±11.6)mol/L显著增高(P<0.01),脑积水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48.4±13.2)?mol/L较非脑积水患者(28.2±12.7)?mol/L显著增高(P<0.01).1个月内死亡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51.5± 13.7)?mol/L较非死亡患者(25.8±12.4).?mol/L显著增高(P<0.01).经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血肿体积、脑水肿指数和NIHSS评分均显著正相关性(r=-0.586、0.539、0.601,均P<0.01).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可用于反映脑出血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 摘要:目的:颅内动脉狭窄主要由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是脑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颅内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 选择主要有药物治疗、血管成形术.药物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欠佳,支架成形术在外周动脉狭窄病变中应用广泛,在颅内动脉狭窄中的应用也在不断发展.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rn 方法:选择选择2011-2012年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血管内支架治疗,另选择30例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所有纳入研究的对象均有详细的病历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术后有定期随访结果,分析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rn 结果:研究组无死亡病例和脑出血病例,其术后狭窄程度显著小于对照组,主要终点事件、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少于对照组(P均<0.05).手术后即刻和治疗后30d,狭窄程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手术前后NIHSS、mRS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手术后即刻,狭窄程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后30天虽然较治疗后即刻有所增加,但是仍然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即刻血管直径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术后30天血管直径较治疗后即刻有所下降,但仍然显著大于治疗前(P<0.05).rn 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少,终点事件明显较少.
  • 摘要:目的:探讨自发性脑出血外科治疗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对109例年龄在19-86岁的自发性脑出血,采用骨瓣开颅31例,骨窗开颅43例,同时脑室外引流16例;单纯脑室外引流22例;锥颅引流13例.其中术前病因明确的:原发高血压脑出血69例,肾性高血压4例,慢性肝病3例(其中肝癌晚期小脑出血1例),酗酒3例,凝血病2例,胶质瘤出血1例,妊娠高血压1例,AVMγ刀术后出血1例.出血部位:基底节71例,脑叶皮层下23例,单纯脑室出血11例,小脑4例.结果:25例无高血压病人中,术中发现3例AVM出血,2例术后CTA及MR证实AVM;4例术前术中怀疑烟雾病,有2例经CTA及上级医院DSA证实;2例动脉瘤出血经上级医院确诊;3例考虑脑血管淀粉样变性,其中1例术后病理证实;10例出血原因不明.3个月GOS评分:良好36例,中残39例,重残18例,死亡16例.结论:术前准确筛选适合手术的病例,采用个体化手术方案,能有效提高自发性脑出血的手术效果.
  • 摘要:目的: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编码基因突变已被证实在约70-80%的WHOⅡ和Ⅲ级的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以及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存在.此外,现有研究表明,在上述这些肿瘤中IDH2突变发生率较低,且IDH1和IDH2突变在同一肿瘤标本中是不共存的.对于间变性胶质瘤或胶质母细胞瘤伴IDH1突变的患者,其总生存期比IDH1野生型肿瘤患者显著延长.然而,IDH1突变是否是低级别胶质瘤预后的指标仍存在争议,本研究目的明确IDH1突变是否是低级别胶质瘤预后的理想指标.rn 方法:对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59例WHO分级为Ⅱ级脑星形细胞瘤患者的肿瘤标本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IDH1的132位密码子和IDH2的172位密码子突变状况,并结合患者预后进行分析.rn 结果:这组患者的队列分析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5.4个月(95%-CI1.2-258.2),恶性进展期中位数TtMP)为75.8个月(95%-CI 1.4-234.8),总生存期中位数(OS)为82.6个月(95%-CI 6.1-288.2).在81.4%(48/59)的患者中存在IDH1突变,但在所有标本中未检测到IDH2突变.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IDH1突变状况与PFS、TtMP及OS无显著相关性.而且,在未接受辅助放化疗的患者中,IDH1突变和IDH1非突变患者之间的PFS、TtMP、OS无显著差异.rn 结论:IDH1突变不是预测低级别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良好指标.
  •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高度怀疑垂体ACTH腺瘤,但MRI影像检查不能清楚定位的患者,采用岩下窦采血技术,来明确诊断并定位肿瘤的位置.rn 方法:近1年来共有2例高度怀疑垂体ACTH腺瘤患者MRI检查不能明确显示病灶,行岩下窦采血.术中操作要点:1.双侧股静脉置鞘,一侧为6F鞘,一侧为5F鞘,以便双侧岩下窦同时采血,同时6F鞘侧可以方便的采取外周静脉血以便对照;2.采用4F单弯导管在导丝辅助下进入岩下窦采血,4F导管较5F导管更易到位,而采血时较微导管容易采取静脉血样;3.从右侧股静脉鞘进入的导管容易进入左侧颈静脉,左侧股静脉鞘进入的导管容易进入右侧颈静脉;4.一侧岩下窦到位后手推造影剂做路图,可显示海绵窦并通过海绵间窦显示对侧岩下窦,有利于另一侧岩下窦导管的到位;4.导管到位后需要手推造影若有海绵窦显影,即可确认是进入岩下窦;5.由于ACTH的衰减非常快,已经邻近静脉血稀释,所以双侧导管头因处于同一水平,以减少误差;6.采血时,要同时从股动脉、双侧岩下窦采取3ml血样,采血时要缓慢、持续,避免大力抽取,以防止静脉塌陷;7.为增加获得ACTH峰值几率,可每隔5分钟再次采血,共3次;8.抽取的标本应放置于冰盒,并尽快送检.rn 结果: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采血,化验检查均提示垂体ACTH腺瘤,确认了肿瘤的位置(偏左还是偏右),并在手术中以及术后的病理证实。rn 结论:岩下窦采血技术虽然有创,但对于MRI不能定位的垂体ACTH肿瘤患者是有效、且安全的检查方法。
  • 摘要:在本研究使用免疫组化实时定量PCR检测TKL1在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表达,探讨其星形胶质发生发展中作用机制。TKTL1蛋白主要表达于星形胶质瘤细胞胞浆内,在正常脑组织内无TKTL1阳性表达。在高级别和低级别胶质瘤中,TKTL1阳性表达率分别76.47%及45.00%,与正常脑组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01);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TKTL1蛋白表达具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
  • 摘要:目的:随着神经内镜技术的发展,内镜下经鼻蝶手术逐渐成为垂体微腺瘤主要手术方式.垂体微腺瘤的手术具有许多特点,本文主要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切除垂体微腺瘤的手术特点及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科室自2011-1-1至2013-5-30内镜下切除的32例垂体微腺瘤.Cushing病11例;生长激素垂体瘤13例;泌乳素垂体腺瘤5例;无功能垂体瘤3例.结果:Cushing病缓解7例,未缓解4例;生长激素垂体瘤缓解10例,未缓解3例;泌乳素垂体腺瘤5例均缓解;无功能垂体瘤3例头痛好转.11例术后需激素替代治疗.无一过性尿崩及脑脊液鼻漏.结论:垂体微腺瘤诊断及治疗具有其特点:1.就诊的垂体微腺瘤多为功能性腺瘤;2.垂体微腺瘤有时影像学诊断困难;3.功能性腺瘤鼻腔粘膜常受激素影响增生或变脆,粘膜易出血;4.垂体微腺瘤鞍底常较厚,肿瘤定位会产生困难;5.垂体微腺瘤患者海绵间窦常较发达,出血会影响肿瘤切除;有时双侧颈内动脉间距离小,需要避免误伤颈内动脉;6.内镜下手术能较好保护正常垂体组织,发生尿崩及垂体功能低下较少.
  • 摘要:本文探讨窦旁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手术技巧以及治疗效果.研究表明,窦旁脑膜瘤诊断比较容易,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前应综合评估肿瘤和功能区,尤其是回流静脉的关系,不应为追求肿瘤全切除而切除尚未完全被肿瘤阻断的矢状窦,复发后肿瘤会将矢状窦慢慢闭塞,建立起有效的侧支循环,再二次手术全切肿瘤,或者再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 摘要:放疗是目前神经系统肿瘤尤其是胶质瘤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平均可延长病人6到8个月的生存时间,但是即使放疗,仍有超过90%的病人发生复发.胶质瘤细胞突破宿主本身的免疫监视机制在肿瘤的形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胶质瘤放疗对肿瘤细胞固有的免疫逃逸行为有何种影响目前还不太清楚.本次研究发现,GL261细胞系在体外长期培养情况下,几乎不表达B7-H1(表达率小于0.1%),而经过分别5GY和10GY的伽马射线照射后,在第12、24、48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B7-H1的表达率分别为5.8%、11.2%、11.6%和18.4%、4.3%和3.2%,较照射前有了明显的增加,而且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出现表达率的增加,推测是由于不表达B7-H1的细胞大量死亡而致,而后B7-H1的表达再次降低.使用磁珠分选的方法 ,分选出表达B7-H1的细胞,进行杀伤实验,与GL261细胞系对比,发现致敏的T细胞的杀伤能力明显下降(P=0.006).综合此次研究,我们发现放疗对B7-H1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率有重要影响,而且B7-H1在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中,起到负性作用.
  • 摘要:松果体区又称第三脑室后部,包括胼胝体压部(背侧),第三脑室后界(前方),小脑上蚓部(后方),中脑顶盖与叠体(腹侧).松果体区肿瘤位置深在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特别是大脑深部静脉对手术入路起着明显的阻碍作用,静脉的损伤后果严重,而且松果体区肿瘤类型多样、生长复杂,因此,对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入路有多种,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本文总结采用Poppen入路切除松果体区肿瘤的患者,探讨此术式的特点及体会.研究表明,改良Poppen入路手术切口小,距离松果体区近、视野宽敞、不经脑室,沿脑外操作,损伤小,手术反应轻,安全。大脑大静脉及四叠体区的静脉网,易于暴露及保护,术中可以打开第三脑室使其与四叠体池相通,解除脑脊液梗阻,缺点是对三脑室后壁、对侧四叠体区和同侧丘脑后结节的暴露稍差。对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在术前要详尽影像学检查:CT,CTA,MR,MRV,DSA,牵拉脑叶前应设法降低颅内压:如改变体位、腰骼外引流、纵裂CSF释放,脑室外引流等可达到良好的暴露。术中操作要保护好直窦、galen's静脉、大脑内静脉等重要回流静脉。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显微外科手术技巧.rn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脊髓髓内血管母细胞瘤.男5例,女1例;年龄35岁到62岁;病程2个月至10年;肿瘤位于颈段2例,胸段2例,胸腰段2例.本组临床表现主要为感觉和运动障碍、疼痛.术前均行MRI薄层扫描及MRA明确诊断.增强扫描可见肿瘤结节明显强化,边界清晰,瘤周有时可见明显的迂曲血管流空影.其中2例术前行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肿瘤供血动脉,行术前栓塞1例.6例患者均经后正中入路切除肿瘤,脊髓表面正常者采用后正中沟切开,可见肿瘤多呈红色或暗红色,与正常脊髓有一边界,显微镜下沿此边界锐性分离,供血动脉多位于肿瘤腹侧,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避免肿瘤活检或分块切除,以避免难以控制的出血及盲目止血引起脊髓损伤.术中及术后常规使用甲基强的松龙.随访6个月至2年未见肿瘤复发.rn 结果:肿瘤均获全切除。术后短时间内症状改善3例,无变化2例,加重1例,无手术死亡。rn 结论:本病根据术前典型的影像资料均可确诊。术前脊髓血管造影有助于了解肿瘤血供来源,术前栓塞可减少肿瘤血供,降低手术难度。手术应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预后好。
  • 摘要:目的:研究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脑膜瘤的疗效、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对428例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脑膜瘤的疗效进行详尽的影像学随访和组织学研究.结果:428例脑膜瘤中,影像学诊断167例,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261例.肿瘤部位:大脑凸面82例,颅底211例,脑室内23例,其它部位112例.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平均周边剂量12.5Gy,平均中心剂量26.3Gy,剂量曲线40~50%.随访两年以上,影像学检查评估疗效:57例(13.3%)病灶明显缩小,297例(69.4%)病情稳定,6例病灶增大(1.4%),其中43例行血管造影检查,37例肿瘤血管染色明显减少.59例脑膜瘤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后接受手术治疗,组织学检查发现脑膜瘤主要病理改变为肿瘤细胞的增值指数降低、血栓形成、小血管闭塞和肿瘤间质增生.68例(15.9%)出现顽固性瘤周脑水肿、放射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能通过其抑制脑膜瘤细胞增殖、减少和阻断肿瘤血液供应的放射生物学效应对多数脑膜瘤产生延缓肿瘤生长、减少手术治疗中出血以及推迟术后复发时间的治疗作用.对于无法或不适合手术治疗以及复发性脑膜瘤,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一种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 摘要: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在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及机制.rn 方法:17例敏感泌乳素腺瘤和8例耐药泌乳素腺瘤,进行ESM1免疫组化染色计算微血管密度(MVD)观察两者的差异表达.ESM1和SMA、VWF、Lectin免疫荧光双染观察ESM1在肿瘤血管中的表达.构建ESM1的siRNA,干预GH3细胞株和HUVECs细胞株后在体外和体内水平观察其细胞活性、血管形成能力和药物敏感性改变.rn 结果:ESM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敏感组的MVD为13.1±2.8,而耐药组MVD为47.9±11.6,耐药组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ESM1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和部分肿瘤细胞浆中表达,且分别和SMA、VWF、Lectin共染,表明其与血管生产密切相关.ESM1-siRNA有效干预GH3细胞和HUVECs细胞后,GH3细胞和HUVECs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且对溴隐亭和贝伐单抗的敏感性增加.同时,ESM1-siRNA干预后HUVECs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明显下降.裸鼠体内试验表明,ESM1-siRNA干预后明显增加GH3细胞对溴隐亭治疗的敏感性.rn 结论:ESM1的高表达与垂体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的耐药性相关.ESM 1可以作为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的潜在的有效靶点.
  • 摘要:回顾分析科室自2011年8月至2013年6月应用神经内镜施行手术170例.其中男性患者92人,女性患者78人,年龄为14~80岁,平均年龄为49.6岁.包括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150台;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造瘘3例;颅咽管瘤2例;脑脊液漏单纯内镜下修补3例;鞍结节脑膜瘤经鼻蝶切除2例;脊索瘤2例;内镜辅助用于桥小脑角肿瘤、动脉瘤夹闭、胆脂瘤、面肌痉挛及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合计8例等手术.rn 150例垂体瘤手术中,“双人三手”常规右侧鼻孔入路,全切率67%。术中脑脊液漏25例,经修补后均愈,无再次手术,无颅内感染。1例因术中颈内动脉破裂抢救1周后自动出院。3例脑脊液漏均一次修补成功。2例鞍结节脑膜瘤内镜下经鼻蝶入路,1例全切,1例次全切,鼻中隔粘膜瓣修补颅底,未出现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脊索瘤2例均次全切。颅咽管瘤1例次全切,1例内镜辅助下全切。rn 神经内镜技术是现代微侵袭神经外科时代的重要标志。起步晚,但通过这170例内镜手术经历已对神经内镜的优势一定的体会。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内镜手术的拓展,其微侵袭的特性变得更具侵袭,切不能掉以轻心。还有一段风险较大且时间较长的学习曲线,还需要扎实的解剖训练和临床经验。
  • 摘要:总结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听神经瘤过程中面、听神经功能的保护的经验和影响术后听力的因素,并探讨术中神经内镜辅助应用于听神经瘤切除手术的经验,以期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和面、听神经的保护率.听神经瘤手术中面神经的解剖保留既依赖于精湛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又依赖于术中对面神经功能状态、解剖走行和毗邻组织行电生理监测的引导。肿瘤大小是影响术后患者面、听神经功能的重要因素。听神经瘤约占桥脑小脑角区肿瘤的80%,起源于前庭神经,又称为前庭神经鞘瘤,肿瘤常起源于施旺细胞,其部位多在内听道内。随着显微外科的快速发展,听神经瘤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完全切除肿瘤、保留最佳面神经功能甚至保留听神经功能,是现代听神经瘤外科的治疗方向。
  • 摘要:血管母细胞瘤(hemangioblastoma HB)是中枢神经系统较少见良性肿瘤,好发于小脑,但也可见于脑干、脊髓等其它部位.中枢神经系统HB可与视网膜血管瘤、胰腺囊肿、肾细胞瘤或癌伴发,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称为von Hippel Lindau(VHL)综合症.本文主要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显微手术治疗效果.研究表明,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主要方法,诊断准确率较高。对实质性血管母细胞瘤,DSA还可进一步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染色范围。显微外科手术是主要治疗措施,术前供血动脉栓塞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手术操作。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是VHL表现之一,该病治疗效果较差。
  • 摘要:目的:评估Framelink引导下脑干病灶立体定向活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13年1月至5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应用Framelink引导下行后颅窝入路脑干病灶立体定向活检3例.1男2女,35-51岁,均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病程1周至7个月.MRI示单发无强化弥漫病灶2例,多发有明显强化病灶1例.术前MRS提示3例病灶均为肿瘤可能性大.术前行MRI导航序列(无强化的选择T2像,有强化的选择强化后T1像).手术当天安装头架行CT扫描,Framelink软件下将MRI及CT图像融合,并选择靶点和安全的穿刺路径.全麻下手术,1例坐位,2例为俯卧位,均单针道穿刺并取标本2-3块.结果:术后3例患者均无新发神经功能缺失或原有神经功能障碍加重,恢复良好。复查头CT及MRI未见出血,且活检位置良好。MRI有强化的1例患者病理提示为B细胞淋巴瘤,无强化的2例患者病理分别为星形细胞瘤(WHOⅡ级)和间变星形细胞瘤(WHOⅢ级)。结论:对于无法手术切除又需要明确病理的脑于病灶,应用Framelink可进行安全有效的立体定向活检,从而指导进一步治疗。
  • 摘要:目的:将PET的功能代谢显像与MRI的解剖结构显像进行融合,进而探讨常规MRI阴性的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的影像学定位方法.方法:2012.9-2013.3医院癫痫中心11例MRI平扫阴性、但通过临床症状学、视频脑电图监测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致痫灶的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进行发作间期18FFDPPET扫描,采用MATLAB和SPM等软件对PET和MRI进行融合分析定位代谢变化区域.结果:7例患者发现致痫灶周围低代谢(PH)和远隔低代谢(RH);其中4例额叶致痫灶患者,远隔低代谢分布为对侧额叶和顶叶,2例颞叶致痫灶患者远隔低代谢为对侧颞叶.2例患者仅有PH,2例患者融合后低代谢不明显.结论:PET/MRI图像融合技术对常规MRI阴性的难治性复杂部分性癫痫患者具有定位价值,并能发现致痫灶以外的代谢变化,对颅内电极埋藏手术和外科切除手术有指导意义.
  • 摘要:本文介绍一例患者女性,58岁,因头痛、头晕1年余加重半月,诊断"右侧脑室脑积水,室间孔闭塞?"入院.查体:颅神经阴性,副鼻窦无压痛,无颈抗,双侧肢体肌张力正常,肌力Ⅴ级,左下肢股四头肌腱和跟腱反射亢进,左Babinski症阳性.颅脑CT及MR显示右侧脑室扩大,透明隔明显左移,未见室间孔区病变和脑室内占位性病变,三、四脑室形态正常.采用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系统,术前设定压力100mmH2O,行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不再头痛,但尚存轻度头昏,体温正常,其余生命体征也都正常稳定。术后第二天CT复查示:病变侧脑室较术前缩小,透明隔居中,右额部少许积气。患者能自主进食,下地如厕,大小便正常。术后第四天晚22时20分许,患者卧床休息后诉太热,自行坐起摇扇解热,下床当时头部一个明显的晃动后坐倒在地,随即神志不清。否认有头部撞击史。急查:神志不清,右侧瞳孔2.5mm,左瞳孔3mm,对光均不灵敏,GCS7分。即查头颅CT示:右侧急性硬膜下血肿,量约114ml,中线左偏17mm。经术前谈话取得家属同意后,晚24时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术前发现双侧瞳孔散大,对光消失,GCS3分。血肿清除后脑压很低,且未发现活动出血的部位。予以颅骨回置并连接片固定。术后查双侧瞳孔较术前缩小,对光迟钝。回病房后呼吸机通气治疗。次日上午8时发现双侧瞳孔再次散大,GCS3分。头颅CT示:双基底节区低密度表现,双侧脑室极度缩小,中线无移位。再次行双侧去骨瓣及左颖内减压手术。术中见脑压极高,质地僵硬灰白,脑皮层小动脉、小静脉几无出血。术后脑压无下降,体温不升。长期呼吸机支持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维持血压。有约1Ocm手术切口皮瓣侧距切口缘2cm范围内发黑,切口不愈合,液化脑组织常有溢出。分流术后31天死亡。
  • 摘要:目的:对后组脑神经解剖间隙进行分型,探讨后组脑神经解剖间隙在面肌痉挛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应用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从2008年6月到2013年8月所施行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的面肌痉挛病例,术中探查面神经根全程,对后组脑神经解剖间隙进行分型:致密型(Ⅸ、Ⅹ及Ⅺ脑神经之间无间隙)、疏松型(Ⅸ、Ⅹ脑神经之间有间隙,Ⅹ及Ⅺ脑神经头端各根丝之间无间隙)和孤立型(Ⅸ、Ⅹ和Ⅺ脑神经头端根丝之间均有间隙).自舌咽神经头端间隙或后组脑神经之间的各间隙,可以观察和操作责任血管,必要时可用神经内镜协助观察,松解后在责任血管与脑干之间垫以Teflon棉减压,并注意穿支血管的保护,其中140例责任血管压迫位于桥延沟,将其涉及的后组神经间隙进行分型,总结不同的分型进行的术中操作,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40例后组脑神经分型:致密型66例(47.1%),疏松型53例(37.9%),孤立型21例(15%).术后症状消失130例(92.8%),症状好转6例(4.3%),无效4例(2.9%).术后仅l例出现患侧听力下降,其余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在面肌痉挛施行显微血管减压术中,大部分病例责任血管压迫位于桥延沟区域,由于此区域由于位置深在,且被后组脑神经遮挡,手术困难,影响该类手术整体的成功率.将后组脑神经间隙分型并应用有利于对这部分患者术中采取相应的个体化的减压技巧,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摘要:管微血管减压术是唯一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治疗的外科治疗手段,但某些对开颅手术依从性差的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或者由于老年体弱、合并严重系统疾病的高龄患者不能耐受手术,需要借助安全有效且并发症轻微的外科手段进行治疗.Mullan等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报道经皮穿刺微球囊压迫半月节手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由于该技术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此后在许多国家得以广泛开展本文旨在介绍采用改良Mullan方法,中国在这方面技术开展相对晚,本文旨在介绍采用改良PBC技术治疗452例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体会.尽管PBC不是针对三叉神经痛病因的治疗,但作为一项微创手术,无痛、无需病人配合、操作简单,侵袭性小,避免了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的条件限制与风险,患者的手术依从性相对高,而且手术可以重复进行,PBC的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轻微等优势使其成为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理想方法 ,尤其适合高龄体弱、对开颅手术依从性差或累及第1支疼痛的患者,可作为开颅微血管减压手术的一个有效补充治疗手段.
  • 摘要: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2月至2013年4月间35例采用Lecsell立体定向头架定位脑活组织检查病人的临床资料.本组病人男20人,女15人.平均年龄50.35岁,术前诊断不明.术前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纪录既往癫痫及高血压病病史并对症治疗.安装Lecsell立体定向头架,1例儿童27例成人患者应用全麻,其余局麻.1.5或3.0TMRI术前扫描,手术当天安装头架后16排增强CT扫瞄,行活检靶点定位,扫描平面应与定位框平面平行,行Framelink手术计划软件计算出X、Y、Z 三维座标值,Ring及Arc数值,计划手术切口为最佳的入颅点,活检穿刺轨迹避开功能区及主要血管走向,避开皮层脑沟及血管.术中记录基环角度值及弧弓角度值.软脑膜切开止血,收缩压控制在110mmhg下缓慢插入活检针,5ml注射器负压抽吸同时旋转内套管,活检取材.手术结束前半小时予以德巴金注射液12mg/kg/h静推预防癫痫发作.术中静推凝血酶原复合物一支.常规预约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观察病人症状改善及副反应发生情况以判断靶点定位的准确性.常规术后6小时内当天复查头颅CT,所有病人术后72内再次复查头部CT检查.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4h.随访4-30个月.
  • 摘要:目的:对适合老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三种经皮术式的适应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比研究,为临床决策提供较可靠的循证学依据.rn 方法:根据2009-2010年间医院住院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建立前瞻队列研究数据库.根据数据库中患者自主意愿,选择三种经皮术式(球囊压迫,甘油毁损和射频热凝)之一由固定手术医师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术后第0-36个月,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定性及定量(面部疼痛预后分级)随访.研究终点为随访期结束或出现复发.rn 结果:至研究终点,三组(球囊压迫,甘油毁损和射频热凝)共纳入患者分别为28例、26例和26例,失访率11%.术后疼痛早期(术后1月内)缓解率(Ⅰ、Ⅱ、Ⅲa、Ⅲb)分别为96.4%、92.3%,和96.2%,P>0.05.至研究终点无效或重度复发(Ⅰ,Ⅱ,Ⅲa,Ⅲb上升至Ⅳ或Ⅴ,或Ⅳ上升至Ⅴ)患者比例分别为7.15%、19.2%、11.5%,P<0.05.各组患者均未发生与经皮治疗相关的死亡和严重系统性疾病.术后除麻木外的轻度神经功能障碍(外展麻痹、咬肌无力、角膜反射减弱等)分别为7%、3.8%和3.8%,P>0.05.rn 结论:三种经皮术式对老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均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早期缓解率三种技术无明显差别.球囊压迫技术具备更高的长期缓解率,但术后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似乎较高.
  •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术联合血肿腔内应用氨甲环酸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术后复发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医院近2年内慢性硬膜下血肿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行钻孔引流术,同时血肿腔注入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仅行钻孔引流术,其它常规治疗两组均相同.分别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冲洗前后血肿液及手术后血肿腔引流液的D-二聚体,术后随访6个月,分析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血肿液D-二聚体在术中冲洗前均高于正常,在术中冲洗后均降低,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2天,实验组血肿腔引流液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50例患者术后均全部治愈出院,实验组25例有2例复发,对照组有8例复发,实验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肿腔局部纤溶功能亢进在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制及复发中起重要作用,术中氨甲环酸在血肿腔内局部应用可抑制其纤溶功能亢进,显著降低术后血肿腔引流液D-二聚体浓度,从而显著降低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术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Objective To investigate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 -operativemonitoring of facial muscle lateral spread response (ISR) assisted 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 (MVD) surgery forhemifacialspasm. MethodsThe authors performed aretrospective review of 33 cases of hemifacial spasm for MVD surgery. The procedureswere all assisted by infra-operative ISR monitoring, and performed by suspending theresponsiblevessels for decompression through post-sigmoid sinus approach.Results Allpatients after procedureswerecomplete remission without any postoperativecomplications. The LSR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all patients, anddisappeared when the decompression finished. Conclusion There is significantadvantage for judging the effect of the facial nerve decompression of MVD surgerycombined infraoperative LSR monitoring techniques. And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surgical efficacy.
  • 摘要: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rn 方法:采取微血管减压手术治疗22例患者.术中发现单根责任血管压迫13例;两根或两根以上血管袢同时压迫7例;1例三叉神经根旁小型脑膜瘤合并责任血管压迫;1例未发现有血管压迫,但三叉神经根周围局部蛛网膜明显增厚苍白,呈束带状牵拉或束缚三叉神经根、使之发生扭转及成角.术中在显微镜下白Meckel氏囊至REZ全程探查三叉神经根部,注意血管压迫类型和神经血管压迫方位,如有多根血管袢压迫,术中需处理所有责任血管.锐性分离蛛网膜粘连,在神经和血管之间置入Telflon片,充分减压.rn 结果:手术后患者共叉神经痛均得到缓解,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rn 结论: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气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患者的屯叉神经根部常同时存在多条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全程充分减压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遗漏任何责任血管均有可能导致手术失败和术后疼痛复发。
  • 摘要:目的:动态观察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颅脑创伤伤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的90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酶联免疫定量分析法动态检测伤后第1、3、5、7、14、30天血清催乳素(PRL)、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生长激素(G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30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创伤程度采用GCS评分评估,预后采用GOS评分评估.结果:观察组血清PRL、FSH、LH、GH和ACTH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清TSH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且伤情越重下降越明显,重型颅脑创伤组与对照组血清TSH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恶劣组血清PRL、FSH、LH、GH和ACTH水平与预后良好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后恶劣组血清TSH水平较预后良好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急性颅脑创伤后血清垂体前叶激素PRL、FSH、LH、GH和ACTH水平无显著变化,但血清TSH水平出现下降,其下降程度与颅脑创伤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关.
  • 摘要:脑损伤后高血浆和肽素水平与一个月死亡率相关.然而,没有多少人知道关于它的长期预后的关系.因此,研究了和肽素在创伤性脑损伤的患者1年的结果预测能力.研究了106例健康对照组和10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抽取血浆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其浓度.脑外伤后1年48例(45.3%)遭受恢复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1-3分),死亡31例(29.2%).入院后,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大大高于健康对照组.正向逐步回归显示肽素水平为患者1年期的恢复不良和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回归特性曲线分析表明血浆和肽素水平明显预测1年期的恢复不良和死亡率.因此,和肽素浓度的预测值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为恢复不良和1年后的死亡率的预测相近.在组合逻辑回归模型,和肽素曲线下面积改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不利的结果 ,并预测1年后的死亡率,但差异不显着.因此,和肽素水平是一个非常有用的,互补的工具来预测创伤性脑损伤后1年内恢复结果 和死亡率.
  •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即早期胃肠内外营养支持(EN+PN)组40例,肠外营养(PN)组34例,观察两组治疗前、1周及2周后的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指标,以及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与PN组比较,EN+PN组治疗1周和2周后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指标均优于PN组,其中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等指标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感染及消化道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N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较早实现全肠内营养,改善营养代谢紊乱,提高患者疗效,减少并发症.
  • 摘要:目的:报道中间神经痛、咬肌痉挛各1例的临床表现及神经血管压迫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经微血管减压治疗的中间神经痛、咬肌痉挛各1例的临床表现、术中所见以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中间神经痛患者有10年右侧面肌痉挛病史,同侧耳廓、外耳道、耳前面颊部持续性剧烈疼痛1个月.头颅MRI(3D FIESTA-C和3D TOF序列)提示右侧面听神经根部血管和神经关系密切.术中发现小脑前下动脉袢环在面神经的起始部左右夹击面神经和中间神经,受压处面神经变细、变成暗红色,受压处的中间神经无明显变色.微血管减压术后面部抽搐及耳区疼痛立即完全缓解,随访半年无复发.咬肌痉挛患者右侧咬肌、颞肌间断性抽搐20年,近10年抽搐频繁.头颅MRI(3D FIESTA-C和3D TOF序列)提示颅内右侧三叉神经有小血管跨越.术中发现右侧小脑上动脉和三叉神经运动支紧靠、两者之间有增厚质韧的蛛网膜.微血管减压术后一周右侧咬肌、颞肌间断性抽搐稍有改善,术后3个月发作频率及强度有明显改善.结论:中间神经痛、咬肌痉挛罕见,典型临床表现及头颅MRI检查有助诊断,微血管减压对此两种疾病有良好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丘脑底核(STN)是治疗帕金森病最常用的靶点之一,STN清晰可见对于术前靶点的选择具有重要作用.3T磁共振(MRI)在显示STN的清晰度上较1.5T有更大优势,作者尝试将3TMRI应用于帕金森病的STN电刺激治疗,并评估其可行性.rn 方法: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共4例帕金森病患者应用3TMRI进行丘脑底核电刺激术.所有患者术前行3T磁共振T2像2mm无间距薄扫,手术当天安装头架后行CT扫描.在Framelink软件上将MRI与CT图像融合,红核最大直径轴位层面选择可视STN为靶点,术中局麻微电极纪录,测试满意后全麻下植入脉冲发生器.术后行CT复查,并将术后CT与术前CT、3T MRI融合了解术后电极位置.rn 结果:4例患者3男1女,年龄46-75(平均61.2)岁,帕金森病程4-8(平均5.8)年.术前"关"状态UPDRS Ⅲ评分29-53分(平均41.5),MMSE28-30分(平均29).手术双侧3例,单侧1例.MRI上3例STN及其边界显示非常清楚,1例STN前半部分显示清楚,后半部分欠清.7侧手术共行微电极穿刺10次,2侧行靶点调整,5侧无需调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71.4%.7侧STN微电极纪录到的长度为5-7(平均5.9)mm.术后CT与术前MRI融合后显示电极位置良好.rn 结论:应用3T MRI可清晰显示大部分帕金森病病人STN的边界,3T MRI与CT融合可作为STN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术前影像学定位的方法之一.
  • 摘要:高血压性脑出血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很高.脑室积血合并急性脑积水、脑血管痉挛是其中的危急重症.近期医院采用CT定位微创穿刺治疗脑室积血63例.全部病例均在明确诊断后及早行侧脑室额角微创穿刺引流,选择无血肿或血肿较少侧脑室为穿刺侧,在CT扫描定位下,选取头皮距侧脑室额角最近的进针途径,利用PAC影像系统进行测量定位,头皮上用龙胆紫标记进针点。常规消毒铺巾,垂直两侧外耳道的假想连线为穿刺方向,穿刺针在电钻动力下一次性穿透颅骨,有明显落空感,停止进针,分离颅钻穿刺针,拔出针芯有脑脊液涌出,外接引流袋,手术区无菌敷料包扎固定,4h后注入含5万U尿激酶的无菌生理盐水2ml,夹闭引流管1h后开放引流管。术后每日予尿激酶5万单位脑室内注入,保留1小时后开放引流管,引流时间5~14d。
  • 摘要:本文总结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VM)采用Onyx-18胶进行血管内栓塞的临床疗效和诊治体会.脑AVM由于其自身构造的复杂性和差异性很大,使外科适应征很难统一.手术切除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脑AVM的首选根治方法,但开颅手术受到畸形血管的体积大小、部位、深浅、供血动脉、引流静脉、血流量大小和盗血严重程度等因素的一定制约,较大的侵袭性和可能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患者对手术切除疑虑较大.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为脑AVM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技术与材料的进步,血管内治疗已成为脑AVM的重要治疗方法,虽然通过单纯的血管内栓塞使脑AVM完全治愈率不高,通过血管内栓塞,可以缩小AVM体积、减小血流量、清除动静脉瘘和动脉瘤,从而提高手术切除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后"正常灌注压突破"的发生;提高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有效率.显微手术、血管内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三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进行分步治疗,可以提高脑AVM治疗的成功率,减少致残率.
  • 摘要:目的:中国有数量众多的难治性癫痫患者群体,但开展癫痫手术的医院不多.在处理难治性癫痫患者时,在规范化治疗的原则下,各医院可根据自己的设备条件和经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法和流程.医院在治疗200余例难治性癫痫的基础上,总结制定了自己的治疗流程和方法 ,在年会上与大家交流.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1月以来难治性癫痫手术病人200例,入院前均诊断癫痫服药治疗1年以上.排除其中50例由海绵状血管瘤、AVM、低级别胶质瘤等非脑组织本身病变引起的顽固性癫痫,剩下的150例患者中颞叶内侧癫痫92例,外侧颞叶或/和岛叶癫痫8例,额叶癫痫15例,枕叶癫痫4例,顶叶4例,全面性癫痫7例,外伤性癫痫20例.结果:对患者进行反复、仔细地询问病史,给予CT、MRI、PET、MEG(外院)、长程视频脑电(V-EEG)检查和神经心理学评估,部分患者经工作假设(Working hypothesis)设定颅内电极植入方案,然后再行V-EEG监测.综合检查结果 ,制定手术计划,给予:前颞叶切除术,杏仁核、海马切除术,裁剪式皮质切除术,病变切除术,胼胝体切开术,皮质热灼术,或以上组合手术.必要时,术中经行唤醒麻醉和皮质功能区刺激定位.结论:在癫痫定位的"解剖-电生理-临床相关性"原则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术前评估和手术治疗流程是开展癫痫手术治疗的必要条件.
  • 摘要:核磁共振(MRI)检查的普及,使得脊柱椎管内病变的诊断变得容易,定位更为精准,加之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成熟和运用,椎管内病变的手术疗效大幅提升,残废明显减少.科室于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了13例椎管内病变患者并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全身麻醉后,患者取俯卧位。根据术前体部定位,作后正中直切口。切开皮肤,推开椎旁肌肉。11例作了椎板切除,2例用高速磨钻于椎弓根处切开椎板,取下整条椎板和黄韧带。显露病灶上下极至正常硬脊膜囊处。显微镜下,钝性分离,切除硬脊膜外软组织病灶,硬脊膜囊充分减压。对于硬脊膜下病灶,于后正中切开硬脊膜,切开蛛网膜,病变囊内分块切除组织,充分减压后,游离病灶包膜,切除剩余病变。对于脊髓内病灶,辨认脊髓后正中线,脊髓后正中沟内有血管行走其中,紧邻该血管偏向于症状较重的一侧,用尖刀纵行切开脊髓,发现病灶后,分块切除或吸除。严密缝合硬脊膜。2例患者的整条椎板和黄韧带复位,颅骨钦连接片和螺钉固定。椎旁肌肉下置引流管一根,另作一小切口引出接引流袋。间断缝合椎旁肌肉、棘上韧带、皮下组织,皮肤缝合器钉合皮肤。术后患者卧床3周。
  • 摘要:背景和目的:单侧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病变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提倡,他能最大限度地维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且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等优点.本研究主要评价并探讨单侧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病变的优缺点并总结手术经验.rn 方法:回顾分析医院自2012年11月开展单侧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以来,22例患者接受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脊柱磁共振(MRI)诊断确诊,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并常规予以Marker 1-2颗行肿瘤体表定位.术前椎体CT检查以了解椎体、椎弓板、棘突、关节突等情况,评估和设计手术入路.手术分离单侧椎旁肌,去除半侧椎板及棘突根部,完整地保留棘上韧带、棘突体部、棘间韧带和关节突.所有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术毕将椎旁肌缝合在棘间韧带上,间断缝合棘上韧带.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术后4-7天出院.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完全切除率及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改善率、术后脊柱稳定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rn 结果:本组22例患者中,所有肿瘤患者得到全切;术后21例患者症状、体征明显改善,术后一月复查时21例完全恢复并恢复术前的工作.1例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因术前已经截瘫,术后轻微改善.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住院天数为4-7d,平均5.4天.22例术后均无脑脊液漏、切口感染、脊柱不稳等并发症发生.rn 结论:半椎板切除显微手术治疗椎管内疾病具有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疗效确切等优点,能最大限度地维持术后脊柱的稳定性,严格控制手术适应症,临床效果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随着中国人口的日益老龄化,颈椎病的患病率及发病情况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神经外科医生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一类疾病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为患者解除疾患痛苦.通过本例报道来分享在治疗颈椎管狭窄的一些心得体会.rn 方法:患者男性,69岁,因"右颈肩痛班右侧肢体乏力2年,加重1月余"入院.术前颈椎MRI提示:C3/4、C4/5、C5/6椎间盘突出,相应层面黄韧带增厚,椎管狭窄伴脊髓变性.考虑诊断为:颈椎管狭窄症,脊髓变性.予行后路C3-C6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单开门术).手术操作要点:1、取后颈部C2-C7正中切口;2、充分暴露C3-C6两侧椎板及侧块;3、取右侧椎板沟为开门侧,左侧的椎板沟为门轴侧;4、C3-6尽量整体推向左侧,造成左侧椎板沟青枝骨折;5、彻底减压增生黄韧带及椎间孔,使硬膜囊及神经根压迫解除;6、试膜及Z形钢板固定确切;7、将开门节段棘突修整平整后,严密缝合各层肌肉皮下皮肤.rn 结果:患者术后右颈肩疼痛症状消失,肌力较术前稍有好转.患者头颈部活动能力较术前相似.术后复查颈椎MRI提示:C3-C6椎管单开门术后改变,脊髓压迫缓解,脊髓变性考虑.rn 结论: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单开门术)是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较颈椎管扩大减压术相比,其减压效果相似,且能尽量恢复颈椎的生理形态和稳定性;较颈椎管扩大成形术(双开门术)相比,其操作方法 更简单,减压幅度和效果更理想.非融合技术也保留了患者颈部的活动能力.
  • 摘要:Death and disability of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 not only directlyresults from the initial hemorrhage and secondary neurological complications, but alsofrom non-neurologicaledema (NPE) isan acuteaimed tosenousmedical complications. Neurogenic pulmonarycomplication after SAH with high mortality.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brilliant blue G (BBG), apresent studyselective P2Xpurinoceptor 7 (P2X7R) antagonist,on NPEin arat SAH model.
  • 摘要: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 AQP4)在颅脑创伤性大鼠脑内的表达,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转导通路阻滞剂U0126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Feeney法制作大鼠重型颅脑损伤模,大鼠尾静脉注射药物U0126,免疫电镜观察AQP4的分布,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并采用免疫免疫组化法和荧光定量PCR检测AQP4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测定预先经尾静脉给予U0126后MAPKs信号通路关键蛋白ERK1/2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同时观察U0126对脑水肿和AQP4表达的影响.结果:假手术组AQP4表达较低,在创伤后表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增加,给予U0126后AQP4的表达和脑组织含水量降低,同时ERK1/2磷酸化水平和CREB的磷酸化水平降低.结论:颅脑创伤后AQP4表达上升,脑水肿明显,给予U0126可阻断MAPKs信号通路,抑制AQP4的表达,减轻脑水肿.
  • 摘要:目的:在大鼠C6细胞中分离,培养及鉴定肿瘤干细胞,观察肿瘤干细胞的生长特性,并比较单细胞悬浮克隆球法、SP细胞流氏细胞仪分选法、CD133阳性细胞筛选法获得的肿瘤干细胞的差异.方法:分别用无血清培养基单细胞克隆球培养法、流氏细胞仪SP细胞筛选法以及CD 133阳性细胞免疫磁珠筛选法获得C6细胞系中的肿瘤干细胞,并比较不同方法获得的肿瘤干细胞的比例、自我更新能力、增值能力、致瘤能力、免疫组织学特性,并获得相关实验结果.结果:超过80%的克隆球子代细胞可以再次形成单细胞克隆球,部分非克隆球形成细胞同样具有无限增值能力,而仅有部分细胞(30%左右)为CD133阳性细胞,1%左右为SP细胞.同时进一步证明C6细胞系中的CD133阴性细胞以及非SP细胞同样具有肿瘤干细胞样的特性.结论:绝大部分长期含血清培养基中的C6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克隆形成能力,同时还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连续致瘤的肿瘤干细胞样特性.并可以在在血清和无血清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生长.目前使用的三种鉴定方法 均有其意义,但是均存在局限性,需要发现一种新的特征性鉴定方法来获得肿瘤干细胞.
  • 摘要: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原因是脑内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刺激慢性病变基础上破裂所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早起或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不错的疗效,但术后再出血率仍偏高.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维持麻醉状态是否可降低再出血可能.方法:回顾本院开展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维持麻醉状态,予维库溴胺(万可松)及咪唑安定微泵12小时,与未用此方法 前再出血几率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维持麻醉状态再出血率为5.69%,未用此方法 之前为8.57%.两种不同方法 的数据统计P=0.04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维持麻醉状态可降低再出血.迄今为止,临床上还没有可以极大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预后、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的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病人,术中充分止血、术后平稳控制血压,合理使用药物,能有效降低再出血率,而术后维持麻醉状态12小时也不失为降低再出血的一种方法.
  • 摘要:遵循微创原则,对眶上外侧入路进行锁孔改良,应用神经导航系统进行尸头解剖量化评价,探讨眶上外侧锁孔入路的可行性,明确其手术适用范围;并与眉弓锁孔入路及翼点锁孔入路比较,为临床病例选择合适的锁孔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研究表明眶上外侧锁孔可以安全、简捷地进行鞍区、鞍上、侧裂及鞍后部位病变手术,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微创手术入路。三种锁孔入路均能对鞍区及Willis环有良好的显露;对大脑中动脉瘤,翼点及眶上外侧锁孔较眉弓锁孔更易直接显露及操作;对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眉弓及眶上外侧锁孔优于翼点锁孔,更适合利用第二间隙进行操作;对累及对侧A1及A2的前交通动脉瘤,眉弓及眶上外侧锁孔较翼点锁孔更有优势;对眉毛稀疏、额窦过宽及眶棘明显者采用眶上外侧及翼点锁孔可避免外观影响及额窦开放;三种锁孔入路均能显露对侧M1,但操作均受限。
  • 摘要: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在移植治疗兔脑出血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0只新两兰大白兔,制作兔脑出血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将携带绿荧光蛋白(GFP)的反转录病毒转染人羊膜上皮细胞,转染后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入实验组中,实验室喂养后,定期观察实验组及对照组家兔的形态行为学,并检测移植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存活情况及移植灶周组织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家兔行走、支撑和协调运动等功能有逐步恢复,恢复期多位于2~3周,实验组肢体功能大多恢复为Ⅱ~Ⅲ级,而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缓慢,大多为Ⅰ~Ⅱ级.肢体活动功能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Tarlov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神经组织GFAP、MAP-2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阳性表达,而对照组未见表达(P<0.05).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移植治疗家兔脑出血模型能有效改善神经行为学功能,减轻神经功能损伤.
  • 摘要:目的:颅底结构复杂,血管众多.术中出血是常见手术并发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血液回收技术在颅底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医院采用CELL SAVER 5型血液回收仪,对于广泛颅底骨折、动脉瘤、垂体瘤等总共56例手术,进行术中血液回收.同时采集患者术前、术中回输前、术后24小时静脉血,进行Hb、HCT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并记录每例出血量、血液回收量、血液回输量,使用库存血血量.结果: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较术前有所下降,但无实际临床意义.但术后与术中回输前相比显著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能减少术中库存血输入,减少异体输血各项并发症.结论:自体血液回收技术是一种可靠安全的血液保护技术.在出血较多的复杂的颅底手术中能节约血液资源,同时避免失血后及异体输血带来各项风险及并发症.
  •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的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银杏苦内酯B(BN52021)对脑组织形态学影响.方法:体质量250g左右健康SD大鼠48只,采用完全随机法分为4组:正常组(未创伤);模型组;低剂量组(BN52021溶解于DMSO,然后稀释于0.01mol/L PBS; 1mg/kg,i.p)和高剂量组(BN52021 5mg/kg,i.p),每组12只.后3组制作液压打击脑损伤模型.治疗于模型制作当天开始,每天1次,连续7d,第7d治疗后取脑组织进行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脑组织神经元相对数量减少,细胞大小不均,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数量显著增加;caspase-3阳性细胞表达较多;染色体变圆变大,内空泡形成,嵴消失,内质网增宽,溶酶体增多,核膜皱褶.BN52021的干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小胶质细胞和星形细胞比例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染色体形态异常改善,空泡变小,溶酶体数量减少,核膜稍皱褶,高剂量组改善更加明显,显示具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BN52021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具有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术后钠代谢紊乱的原因分析,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在科室住院的1例术后出现交替性钠代谢异常的颅咽管瘤患者,总结其病史特点、治疗方法、观察和护理的重点.结果:患者顺利度过手术期,康复出院.结论:颅咽管瘤一种常见的胚胎残余组织肿瘤,为颅内最常见的先天性肿瘤,占整个颅内肿瘤的5%-7%,多见于青年和儿童.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根据其与鞍膈关系,可分为鞍内、鞍上和脑室内肿瘤.此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主要损害视丘下部及周围的结构,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视力、视野损害和颅内压增高.其首选治疗为手术治疗,但肿瘤与颈内动脉、视神经等周围组织紧密相连且大瘤体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复发率高,且术后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钠代谢紊乱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 摘要:随着老年病人的增多,常压性脑积水是越来越重视而采用脑积水分流术是目前治疗常压性脑积水的主要手段,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侧脑室一腹腔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是将脑室内积存的脑脊液引导到腹腔吸收,使脑脊液分泌与吸收之间达到平衡,从而达到治疗脑积水的目的.本科2002年4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常压性性脑积水患者15例,通过术前进行心理护理、行为训练、皮肤准备、常规检查;术中观察生命体征;术后观察并发症;进行功能锻炼等护理手段,最终治疗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Orentiation对提高新入科护士的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技能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0年9月11个新入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带教模式,即统一授课,新护士随着老师的进度进行学习,对自身培训目标不了解;2011年7月至2011年9月11名新护士作为试验组,采用个性化Orentiation的理论集中授课、临床现场示教、小组讨论、一对一指导、发放考卷的带教模式,期间每两周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及带教老师与新同志之间进行互动、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两组通过理论知识及操作考核成绩、独立上岗时间、差错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的数据比较,应用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数据采取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个性化Orentiation之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理论成绩及操作成绩相比较P<0.05,独立上岗时间P<0.01,差错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个性化Orentiation比传统的带教模式对护士的理论与实践技能,护理团队的素质,临床护理质量有进一步的提高,具有可行性.
  • 摘要:通过对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持续监测的观察及护理,认为颅内压监测除能积极的指导临床治疗,及时调整脱水剂的使用,避免脱水剂的滥用外,同时还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对护理操作的及时性、有效性有了有效的评价。因此,有效的颅内压监护,及时发现颅内压变化和采取有效对策,以减少继发损伤,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一种少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大多可找到诱发病因,如高酯血症,高凝状态,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或感染性疾病,肾病综合症,血液病,心脏病,头部外伤,其中最常见的口服避孕药,奸娠,产褥期,临床表现复杂而缺乏特异性,误诊率高达50%,而尤其导致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更为少见,症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展,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分析本文病例初期误诊为自发性蛛网膜下强出血的原因是:脑静脉窦血栓本身发病率低,较为少见,主观上缺乏对该病的认识,见到脑沟内有蛛血样高密度影,很容易先入为主,武断的认为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其实只要仔细读片,就能发现单纯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无法解释该病例的头颅CT表现。如该病例头颅CT主要表现为上矢状窦旁脑沟内片状高密度影和横窦沟附近的条索状高密度影,而其他蛛网膜下腔出血好发部位侧裂池,环池,纵裂池等处并无密度增高影,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脑底或脑表面的血管,动脉或静脉破裂出血向蛛网膜下强弥散所致,右横窦处和上矢状窦处相距较远,无法用某一血管破裂来解释,且窦汇及以上矢状窦内密度异常增高,如此严密分析,亦不难想到该病例实为上矢状窦及右横窦血栓形成,矢状窦附近脑CVST一经确诊,应了解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防止血栓扩大和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其疗效远远大于出血的危险性,即使是已经发生出血的CVST已应该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肝素是CVST治疗的一线抗凝药物,溶栓治疗药物为尿激酶或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多为血管内介入局部药物溶栓治疗,有经静脉和经动脉两种途径,约10%的CVST患者会在1年内复发,故需延续抗凝药物治疗。
  • 摘要:本文研究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同时初步探讨HIF-1α抑制剂2-甲氧基雌二醇(2ME2组)对SAH后早期脑损伤的作用.研究表明,HIF-2α可能通过调控靶基因BNIP3和VEGF的表达分别诱导细胞凋亡和加重血脑屏障破坏,从而在SAH后早期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2ME2可通过抑制HIF-1α,进而降低BNIP3和VEGF表达,进而减轻SAH后细胞凋亡、血脑屏障破坏和脑水肿,改善大鼠神经功能。
  •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检测在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中应用价值.方法:39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按术中是否采用实时超声检测引导手术分为2组.超声引导组20例为,术中通过超声检测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形态、深度及其与周围组织和血管的关系,制定最佳手术入路,并通过实时扫描,监测病灶的切除情况,病灶切除后再次超声探查有无残留病灶和血肿.另19例为对照组,术中不用超声引导,其他均按传统手术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切除时间,脑组织切开次数,切口肿瘤直径比值以及患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全部患者无治疗死亡病例,病灶均在手术显微镜下全切除.MRI与病理符合度达100%.(2)全部病例病灶在手术显微镜下均被发现,20例使用术中超声定位者术中均显示病灶,显示率为100%,并完整显示海绵状血管瘤的大小、位置、范围及形态,可准确定位.(3)脑组织切开次数3次以下超声引导组为100%,对照组为52.63%,3次以上超声引导组0%,对照组36.84%,切口肿瘤直径比值1.22±0.22低于对照组1.45±0.36,病灶平均切除时间55.70± 12.66min低于对照组82.16±31.23,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实时超声导引对脑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定位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技术方法 ,并指导术者准确入路,避开重要的功能区、血管和其他重要结构,精准切除病灶,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神经组织损伤和降低手术并发症.
  • 摘要:并发颅内大量出血是神经外科少见危重急症之一,科室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共收治25例CAVM急性脑出血危重病例,均急诊在显微镜下行血肿清除和CAVM一期手术切除获得良好效果.所有病人均在入院1小时内急诊手术。术前快速静点甘露醇100ml以降低颅内压,术中维持正常血压。手术入路与相应血肿清除术的入路相同,血肿量大形成脑疝者尽可能去大骨瓣减压。小心切开硬膜,避免损伤附着在硬膜上的引流静脉,切开硬膜后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结合增强CT分析畸形血管的位置,清除血肿时避开畸形血管团,充分利用清除血肿后的空间,沿血肿壁小心分离寻找畸形血管团。分清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后,先夹闭并阻断供血动脉,待畸形血管团切除后,最后处理引流静脉。对于术前未能明确CAVM且术中发现病变范围较大、位于功能区及脑深部者,常规清除血肿,电灼或动脉瘤夹夹闭供血动脉,不勉强切除畸形血管团,以止血减压为目的。对于脑室内出血有脑积水形成者,加行脑室外引流。术后常规送病理明确诊断。术后72小时平均动脉压控制在正常水平,防止再灌注损伤。
  • 摘要:由交通事故伤、工程事故伤、打架斗殴伤所致的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损伤的多发伤呈增多趋势.多发性创伤伤情严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残死率高,若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易导致严重后果,发生甚至死亡.医院自2001年至2012年,共救治颅脑损伤合并胸腹部多发伤29例。开放性损伤4例,脑挫裂伤15例,硬膜外血肿10例,硬膜下血肿6例,混合性血肿3例。其中11例伴有颅骨骨折。多发性肋骨骨折6例,单根肋骨骨折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伴肺挫裂伤5例,血气胸5例,肝破裂3例,脾破裂3例,肋骨骨折肺挫裂伤并迟发性脾破裂1例,肠穿孔1例,同时合并失血性休克6例。行开颅手术20例,开腹手术6例,头腹同时手术3例,先开颅后开腹3例,胸腔闭式引流5例,开胸手术1例,气管切开5例。本组治愈26例,死亡3例。其中1例有10根肋骨骨折,血气胸,肺不张,纵隔摆动,呼吸机机械通气20余日抢救成功。
  • 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约占颅内血肿的10%,发病率约16.5/10万人,其起病过程隐匿,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征,手术效果较好,但研究发现约8%~37%患者术后血肿复发.本文回顾研究科室2007年1月~20013年2月收治的CSDH患者97例,首次均行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钻单孔位置选择血肿最厚处,固定引流管头位于血肿腔的前上方;引流时间均为3~5天。术后患者多取仰卧位,头偏向患侧,补充生理盐水,应用神经营养剂。复发病例再次手术。97例术后3-7天CT复查,81例术后血肿明显减少,其中25例术后积气、积液较多,并有颅高压症状,予应用甘露醇脱水后16例颅高压症状明显缓解,后血肿逐步吸收。其中9例在术后1-12个月间症状缓解不明显或起初缓解后复发,CT复查示血肿再发,再次行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其中1例复发后昏迷,先后四次行钻孔血肿冲洗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板减压术,后均恢复良好出院。
  •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对双侧额叶脑挫伤治疗策略的指导意义及阶梯式治疗的效果评价.rn 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金华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3月至2013年6月间收治38例重度双侧额叶脑损伤患者,其中GCS 3~5分15例,6~8分2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Codman脑室型监测导管,行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术,根据术中及术后根据颅内压持续监测结果,病程中采取即刻手术干预,阶梯式治疗以及内科保守治疗下颅内压仍未达标时手术干预的方法,以达到个体化最佳治疗方法的目的.rn 结果:10例患者即刻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19例采取阶梯式内科保守治疗,9例保守治疗无法达到目标颅内压及灌注压,采取开颅去骨瓣手术。预后良好23例(60.5%);中残8例(21%);重残4例(10.5%);植物状态2例(5.3%);死亡1例(2.6%).rn 结论:对于GCS评分8分以下的双侧额叶脑挫伤患者入院即刻行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并通过阶梯式治疗及辅助以开颅手术于预的方法,维持适当的颅内压及脑灌注,可明显减少不必要的开颅手术,减少致残率及死亡率。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研究探讨人工异体皮在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并发恶性脑膨出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科室自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的25例急性硬膜下血肿术中出现恶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在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基础上,采用人工异体皮进行张力性缝合关颅的术式,术后在持续颅内压监测(ICP)及CT动态监测的条件下,采用脱水疗法结合人工异体皮对术区分阶段、分部位进行严密缝合,直至完全缝合头皮,充分缓解颅内高压及脑组织张力.通过分析该组患者的生存率及预后情况,探讨人工异体皮应用在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并发恶性脑膨出患者临床救治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结果: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治疗后6个月评价全组治疗结果:3例恢复良好(12%),3例中残(12%),5例重残(20%),3例植物生存(12%),11例死亡(44%),半年生存率56%.其中6例术中死亡,5例死于脑损伤继发脑功能严重衰竭、感染,及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中并发恶性脑膨出的患者,致死率极高,预后极差,采用人工异体皮进行张力性缝合关颅,对该类型患者的生存和预后起到了显著的改善作用,若能常规开展,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型后交通动脉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术前经CTA及DSA明确的"低位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4例,采用硬膜外磨除前床突的方法 显微外科夹闭3例.结果:3例选择显微外科夹闭的患者均顺利夹闭瘤颈.而4例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中有1例因瘤颈共颈于颈内动脉及后交通动脉瘤,而同侧P1发育不良,为保留后交通动脉虽采用支架辅助技术,仍有部分瘤颈残留;另有1例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因瘤体较大,术前即造成动眼神经麻痹,为争取术后症状得以改善,术中采取支架辅助技术,未行致密栓塞,患者术后症状确较术前有所好转.其余2例均致密栓塞.除1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出院时症状有所改善外,其余6例患者出院时均恢复良好.1年后复查脑血管造影,当时未致密栓塞及瘤颈残留的患者,影像学表现无进展,其余5例患者均无复发表现.结论:术前完善的影像学检查,可帮助了解后交通动脉瘤瘤颈与前床突之间的解剖关系.通过硬膜外磨除前床突的方法 可以较好的暴露瘤颈,有利于动脉瘤夹的放置;而血管内介入治疗也是处理低位型后交通动脉瘤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 摘要:目的:观察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患者慢性期垂体前叶主要激素的动态变化.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经头颅CT和DSA证实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患者47例和12例正常对照者,根据头颅CT蛛网膜下出血Fisher分级将实验组分为轻(Ⅰ、Ⅱ级)、重(Ⅲ、Ⅳ级)两组.所有患者动脉瘤均介入栓塞成功,出血后6月和12月行GOSE评分评估预后,同期应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泌乳素(PR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激素(GH)及促甲状腺素(TSH).结果:(1)实验组中,轻(25例)、重(22例)两组垂体前叶激素水平下降的发生率出血后6个月分别为12%、36.4%,出血后12个月为4%、22.7%;对照组未见垂体激素水平低下现象.(2)实验组根据GOSE评分,出血后12个月预后良好组32例、不良组15例,两组激素水平低下发生率分别为6.3%、26.7%,两组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轻重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出血患者慢性期均可发生垂体前叶功能不全,但随康复时间延长轻型患者大部分可恢复正常;重型患者垂体前叶功能不全发生率高且恢复率低.此外,垂体前叶激素水平的下降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 摘要:目的:分析脑肿瘤伴发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针对性地提供优质护理服务,预防患者自伤和他伤,提高安全护理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5月入住科室脑肿瘤伴发精神症状患者共65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4例;额叶肿瘤23例,颞叶18例,枕叶2例,间脑2例,胼胝体肿瘤5例,顶叶3例,幕下肿瘤8例,垂体瘤4例;年龄8-78岁,平均年龄40.8岁.精神症状包括遗忘综合征,痴呆以及较为少见的躁郁样和精神分裂症样精神病.本组1例为躁郁样发严重的被害妄想表现.根据患者不同的精神症状表现,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实施.结果:通过积极的手术和药物治疗及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情绪稳定,无白伤及伤人,无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总结脑肿瘤伴发精神症状患者的临床特点,提供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安全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意外伤害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 摘要:随着头颅CT的普及应用,外伤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现日渐增多,为探讨此病的发生机理,提高本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现将医院自2005~2012年收治的30例进行分析.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62岁(平均42岁),其中35~45岁有13例,占43%;车祸致伤10例,跌伤8例,坠落伤6例,其他损伤6例;伤后有原发昏迷22例,昏迷在半小时以上者6例,入院后主诉头痛、头晕伴呕吐者20例;意识清醒12例,恍惚8例,昏迷10例GCS计分:3例≤8分,7例9~12分,20例≥13分,首次头颅CT检查距受伤时间:10分钟~6小时,平均3小时,CT显示颅骨骨折14例,脑挫裂伤20例,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4例,其中6例行手术治疗.再次复查CT时间及原因:复查CT距第一次CT扫描或手术后3小时~7天,平均45小时。因为病人入院后或手术后病情一度好转又再度恶化,头痛加重且呕吐,烦躁不安20例,意识状态渐差5例,发生脑疝2例。复查结果示: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8例,膜内血肿7例,多发性血肿7例,血肿量20~80ml,平均40ml。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清除血肿。治愈好转27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
  • 摘要:本文探讨了并发恶性颅内高压的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预后,以及有创ICP(ICP)监测对救治此类患者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并发ICP重度增高的创伤性急性双侧半球弥漫性脑肿胀患者死残率高,如在ICP监测指导下,及时手术并行彻底颅内、外减压,部分患者仍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 摘要:目的:高龄病人病理,生理,解剖决定高龄病人手术耐受力较中青年低,为努力减少手术风险,探索一种治疗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新途径.高龄病人各方面并发症多,采用个体护理,达到尽量减少微创手术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7年-2012年高龄(大于70岁)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08例,采用CT定位无头架技术向血肿腔内置入硬通道(YL-2),术后硬通道内注入尿激酶,严密观察硬通道置入头部皮肤,密切注意生命体征变化,瞳孔变化.以及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夹管时间,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量、颜色,做到整体安全护理.结果: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一方面要注意创口、引流管护理,另一方面对各种并发症护理也非常重要如气管切开、褥创等.通过观察术后第1、3、7、15天检查头颅CT,血肿逐步减少,最后消失.结论:无头架硬通道置入加尿激酶注入技术,可作为治疗早期高龄高血压脑出血方法之一。无头架硬通道置入高龄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出血量少。定位准确,操作简单,风险减少,节省费用。即能清除血肿,又不会导致颅骨缺损。硬通道与颅骨紧密固定,不会因松动而使引流管移位、脱落、打折,能保持引流通畅,同时又能注入药物加快血肿吸收。只要作好术后整体护理,密切配合医生.可以明显减少高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 摘要:目的:通过对各种颅内出血病人腰穿持续外引流,引出血性脑脊液,以减少血性脑脊液各种因子对神经系统刺激,达到脑脊液通路通畅,脑血管痉挛缓解,减少各种并发症如脑积水、脑梗塞等,有利于患者恢复.方法:选取医院2007-2012年124例患者,其中颅内动脉瘤夹闭术28例、动脉瘤栓塞术49例、47例脑室出血,采用在腰3~4或腰4~5椎间应用一次性硬膜外穿刺针麻醉包,行穿刺术,见脑脊液流出后,将硬膜外导管放入腰椎管蛛网膜下腔内4~6 cm,观察管内脑脊液通畅后,将引流管沿脊柱侧向头部方向延长固定.加强健康宣传,取得患者配合.通过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正确区分颅内高压与颅内低压性头痛.确认引流管有无扭曲、受压、闭塞、脱落.每日更换引流瓶.严格遵照无菌操作.先夹闭开关再搬动患者,防止引流液逆流.置管部位的敷料保持清洁干燥,对暴露在皮肤外端的引流装置用碘伏消毒3次/d,防止牵拉及误拔引流管,严格控制流速(以2~5滴hin为宜).结果:对124例腰穿持续外引流患者,通过严格护理流程,重视无菌操作,保持引流管的良好固定和通畅,及时拔除引流管(一般3-7天).与医生积极配合,腰穿持续外引流是安全有效的.结论:颅内出血患者腰穿持续外引流可以减少脑积水、脑血管痉挛,是提高患者手术后快速恢复的好方法 ,是降低死残率,提高生存质量的关键.
  • 摘要:目的:评价中两医结合辩证分期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132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6分≤GCS≤8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66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结合中医辩证分为早、中、后三期,分别予清开灵注射液、醒脑静注射液、生麦注射液静滴治疗,对照组66例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近期和远期疗效:近期疗效包括肺部感染及高热发生例数、脑水肿程度、苏醒时间(肺部感染及高热以伤后3周内发生率为准,脑水肿程度依据伤后第7天脑水肿高峰期时复查CT为准);远期疗效观察治疗3月后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Outcome Scale GOS);结果: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肺部感染率无明显差别(P>0.05),高热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Ⅰ度脑水肿治疗组发生率明显多于对照组,而Ⅱ度脑水肿发生率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值均<0.05)但两组Ⅲ度脑水肿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苏醒时间比较,治疗组1-2周内苏醒率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值均<0.05),≥31天苏醒率无明显差别(P>0.05);远期疗效比较,治疗组良好、中残、重残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恢复良好明显多于对照组,其重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辩证分期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能明显提高近期疗效,改善远期生存质量.
  • 摘要:本文初步评价单纯使用新型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安全性.研究表明,单纯使用新型血流导向装置Tubridge治疗颅内巨大动脉瘤的安全性与动脉瘤位置相关,如果动脉瘤位于血管弯曲部位,载瘤动脉近端与远端成锐角,单纯一枚Tubridge支架不能起到明显血流转向作用,甚至可能由于支架所致流出道略有受阻,使动脉瘤所承受的压力增加,导致破裂风险。对于这类动脉瘤,应该在动脉瘤内进行弹簧圈栓塞,或者采用多枚支架的重叠植入来增加瘤颈的金属覆盖率。
  • 摘要:VHL综合征(林道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表现为多发、多器官的良、恶性肿瘤征候群,基本病变包括视网膜、小脑及脊髓血管母细胞瘤、肾囊肿、肾癌、胰腺囊肿、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等.VHL综合征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以颈胸段好发,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神经根痛,受累脊髓节段以下感觉减退,肢体无力.本文探讨一例以脊髓神经功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VHL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完善的术前准备、有效的心理护理及细致全面的术后护理,是关系到手术最终成功与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掌握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积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和提高神经功能,确保治疗的良好效果。VHL综合征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难题之一,家族性VHL累计器官多,易复发,本例VHL综合征患者仅摘除了胸椎水平的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其余各脏器肿瘤仍存在,在行出院健康教育时要说明功能的恢复会有各可能性,如痊愈、好转、部分好转,并也有恶化的可能,使患者及家属思想上有所准备,加强重视。
  • 摘要:目的:评价双下肢气压泵和低分子肝素钙对高血压脑出血保守治疗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rn 方法:将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非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机械性预防组和药物性预防组,机械预防组在脑出血3天后开始使用下肢气压泵,药物预防组在脑出血后2次头颅CT示颅内血肿体积未进一步增大,48小时后开始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分别在脑出血后第7天和第14天进行双下肢的深静脉血管B超检查,评价DVT的发生率,并行头颅CT检查评价有无颅内血肿扩大.rn 结果:共入选83例患者(机械性预防组43例和药物性预防组40例),机械性预防组在7天和14天时DVT的发生率为20.3%和25.1%,药物预防组为14.7%和16.8%.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头颅CT评估后认为使用低分子肝素钙后并未导致颅内血肿扩大.rn 讨论:在脑出血的急性期,给予双下肢气压泵治疗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优于双下肢气压泵,同时并不导致颅内血肿的增大。
  • 摘要:目的:评价经侧裂-岛叶入路的显微手术在清除基底节脑内血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6月科室收治的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共16例,均作术侧颞部沿侧裂弧形切口长约8em,作小骨瓣开颅,平均骨瓣直径约3.5cm.分离侧裂2cm左右后切开岛叶清除血肿.术后植入颅内压监护探头,骨瓣回纳.通过回顾患者年龄、术前血肿大小、中位GCS评分、手术时间、血肿清除比例、术后再出血比例、一期或二期行去骨瓣减压比例和术后一个月mRS评分来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患者平均55.2岁.术前平均血肿量46.8ml,中位GCS评分8.0分.该术式平均手术时间2.5小时,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时间0.5-1.5小时,术中无一例发生主要侧裂静脉损伤及侧裂内大脑中动脉主要分支误损伤等并发症,骨瓣均常规回纳.据术后6小时内复查头颅CT结果,平均血肿清除比例超过90%.术后24小时复查头颅CT结果,16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再出血,与术前头颅CT检查对照无新发大脑中动脉分支损伤出现的脑梗塞,一例患者因术前血肿特别巨大,根据颅内压监测结果,术后3天出现不可控制的颅内高压而二次行大骨瓣减压术.术后一月随访患者全部存活,中位mRS评分为3.5分.结论:经侧裂-岛叶入路清除基底节脑出血较常规皮层入路具有更大限度的减小医源性损伤、显微镜下清除血肿较彻底且止血比较确切,术后再出血比例低等优点,能加快患者恢复、改善功能预后,值得在有显微镜的单位且具有熟练显微操作技巧的术者中推广.
  •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行开环支架植入术的安全性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4月在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医院住院的48例老年症状性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远端脑保护装置下植入颈动脉开环支架,观察其围术期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年龄(70±6.8)岁,男41例(85.4%,41/48),靶病变1处/例,病变长度(24.5±10.3)mm,狭窄程度90.5%±5.9%.手术成功率100%,植入颈动脉自膨式支架1枚/例,使用远端滤网保护装置1个/例,支架直径(7.3±2.4)mm,长度(36.0±5.5)mm,术后即刻残余狭窄程度3.6%±4.5%.术中11例(22.9%,11/48)出现心率减慢,于术中给予1 mg阿托品静脉注射,心率恢复至正常范围.22例(45.8%,22/48)出现即刻血压下降至收缩压小于90mmHg,术中给予多巴胺针静脉微泵维持,收缩压维持至100mmHg到130mmHg.2例(4.2%,2/48)出现一侧肢体活动障碍,经治疗24 h后好转,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4.2±10.5)个月,随访率93.8%(45/48),1例(2.2%,1/48)患者死于缺血性脑卒中,5例(1 1%,5/48)患者死于其他疾病,4例(8.9%,4/48)患者仍有头晕发作,3例(6.7%,3/48)偶有肢体麻木,无严重脑缺血发作,无脑梗死、脑出血发生.术后6~12个月复查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无颈动脉、椎动脉及肾动脉支架内再狭窄. 结论:在远端脑保护装置下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手段,手术成功率高,长期临床随访患者仍能从中获益.
  • 摘要:目的:研究首次行头颅CT即发现有颅内出血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凝血功能变化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29例首次行头颅CT即有颅内出血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PIH组和非PIH组,收集二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急诊入院时GCS评分、首次检测凝血功能与受伤间隔时间及首次头颅CT检查结果.二组患者入院急诊时(D0)及入院后6小时(D1)、24小时(D2)、72小时(D3)及7天(D7)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和D-二聚体(DD).动态监测二组凝血功能变化及对二组间的凝血功能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二组患者颅脑外伤早期有凝血功能异常表现,PIH组凝血功能异常较非PIH组明显,经统计学比较,APTT、PT、Fbg及DD在伤后早期(D0~D3)同一时间点进行二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合并有颅内出血的轻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即表现有凝血功能异常,与颅内迟发性出血密切相关,对有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者及时复查头颅CT,及早发现颅内迟发性出血,提高抢救成功率.
  • 摘要: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术后棘手的并发症,治疗周期长,费用高,难度大,病死率较高。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较长、再次手术、放置各种植入材料、后颅窝手术、术后脑脊液漏、术后引流管的放置过久、合并糖尿病及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治疗:1、静脉用药,若病原菌明确,选择针对病原菌敏感抗生素。若病原菌不明确,选择广谱抗生素,兼顾G阳性和G阴性,笔者认为以G阳性多见。2、每日腰穿或行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腰大池引流量控制在200~300 ml。3、去除病因,如脑脊液漏、术中植入材料,应手术进行相应处理。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