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广东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交流会
广东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交流会

广东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广东汕头
  • 出版时间: 2013-03

主办单位:广东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业委员会

会议文集:广东省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通过参加2011年参加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活动,检验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能力.rn 方法:按照《全国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比对方案》的要求,将多组常规监测用的个人剂量计交组织者,经标准照射源照射后,由实验室测量并统计各组测量值,再对其进行不确定度统计和报告.rn 结果:2011年盲样比对各组Hp(10)均值的剂量范围为0.30mSv~4.16mSv,各组Hp(10)变异系数为2.16~5.00%,约定真值的剂量范围为0.30mSv~4.20mSv,单组性能Pi为-0.95~12.50%,综合性能|B|+S为10.4%,均远小于0.4的判定水平,比对结果优秀.rn 结论:本实验室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测量结果准确、可靠,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
  • 摘要:目的:掌握汕头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的分布情况和放射卫生防护现状,探讨放射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防护对策,为本市放射卫生工作提供依据.rn 方法:使用451B型电离室巡测仪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监测规范》的方法进行监测,并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的要求进行评价.rn 结果:机房警示标识设置率、工作指示灯完好率、排气扇完好率、面积合格率和隔室率均较高,而放射工作人员、患者和相关人员防护用品配置率均较低;在不同级别医院机房监测中,市级医院的合格率最高,为99.2%,最低的是民营医院,为97.5%;在机房不同监测位置中,防护门的超标率最高,为5.1%,其次是机房窗,为0.8%,而候诊区和机房四周墙体均不会超标.rn 结论:加强对医院主管领导和放射工作人员的宣传和培训,促进放射诊疗单位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共同保护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的安全,将是今后的工作重点.
  •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职业病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为了做好我区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身体健康,对广州市白云区职业卫生工作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rn 2011年底,共调查白云区244个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其中大型企业有1个,中型企业有11个,小型企业有232个;行业分布情况为:98个属于皮革制造业(占40.2%),80个属于造鞋业(占32.8%),23个属于家具制造业(占9.4%);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场所共386个;接触的有毒有害因素主要为苯系物、粉尘、噪声等.rn 从2006年起,我区每年新发职业病例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尤其是1,2-二氯乙烷中毒,从2011年9月28日起,截至2012年3月22日,白云区已有28例被确诊为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其中23例为职业性急性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职业病发病形势令人担忧.rn 据调查白云区政府有关部门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方面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区内没有能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卫生机构,职业卫生监测和职业监护工作未能有效开展.在职业危害如此严重,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处于被动的局面下,应尽快建设职业卫生工作平台,增加政府投入,促成相关职能机构承担并申请职业卫生服务技术资格.各职能部门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加大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对新建项目要严格履行"三同时"审查验收手续,从源头上消除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rn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当前白云区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困难,切合实际提出更好的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方法.rn 方法:设计调查表对存在职业危害因素企业进行卫生学调查,对近几年来的职业卫生工作数据进行分析.rn 结果:白云区企业目前面临严重的职业危害,职业病发病率逐年递增,职业病防治工作未能有效开展.rn 结论:政府要重视白云区职业危害的严重情况,加大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投入,各职能部门切实加强对该项工作的落实,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 摘要:目的:了解全市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屏蔽防护状况,为我市的医疗诊断放射防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白俄罗斯ATOMTEX AT1123型X-γ辐射检测仪对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进行检测,依据国家的相关标准进行评价.结果: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总合格率为97.45%,其中砖墙结构X射线机房合格率为99.24%,车载X射线机房合格率为79.49%.结论:砖墙结构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比较满意,车载X射线机房的屏蔽防护合格率较低,必须加强车载X射线机的防护管理,采取综合防护措施.
  • 摘要:目的:研究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连续照射对人群外周血细胞色素C氧化酶(MT-cox2)的影响,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可能机制.rn 方法:从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HBRA)和对照地区(CA)居民中抽取50名男性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两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外照射剂量测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外周血白细胞中MT-cox2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血浆中MT-COX2含量,并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居民中的表达差异.rn 结果:HBRA和CA居民年有效剂量分别为6.79mSv/a和2.25mSv/a,外周血白细胞MT-cox2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5.04±1.75和-3.21±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外周血血浆中MT-COX2含量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n 结论:长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辐射能够提高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表达,可能与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的机制相关.
  • 摘要: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电子市场所使用有机溶剂的主要挥发性组分.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电子市场专项调查抽取的54份有机溶剂样品的主要挥发性组分进行扫描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结果:共检出32种挥发性组分,检出前4位化学物质为二氯甲烷(75.9%)、四氯乙烯(66.7%)、三氯乙烯(37.0%)和正己烷(20.4%).结论:福田区电子行业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中,正己烷、三氯乙烯和甲醇的检出率依然较高,提示应加强对这些有害因素的监测力度.
  • 摘要:目的:对辖区内职业危害接触员工职业健康情况进行分析及职业健康模式进行探讨.rn 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辖区内不同职业危害接触员工24731例,其中,16678例为男性,8053例为女性,年龄为22-60岁,平均年龄为(43.3±6.9)岁.对上述员工的职业健康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并对其职业卫生健康模式进行了探讨.rn 结果:辖区内以接触化学毒物人数最多,其中男性职工中,患职业病及疑似职业病者为637例,占比3.8%,女性患病者为123例,占比1.5%.患病情况和性别没有显著关系(P>0.05).辖区内2010-2012年职业病(包括疑似职业病)分类其中职业性中毒、尘肺病最为常见,其次是职业性噪声聋,职业性放射病比较少见.rn 结论:构建完善职业健康监护模式能有效提升职工的健康水平,应受到高度的重视.
  • 摘要:文章指出公共卫生服务若一味以经济挂帅为导向,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保障的社会公益性质功能淡化,重规模扩张而轻内涵建设,重有偿服务而轻无偿服务,重经济效益而轻社会效益,不利于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目前,龙岗区的基层公共卫生机构运作已十余年,基层公共卫生专家人才队伍缺乏历史积累,无法培养和储存大量优秀公共卫生人才,优秀人才完全靠引进,梯队建设尚未成型,重点专科建设相对滞后,学科体系有待完善,缺乏在全国、全省、全市有重要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公共卫生科研能力有限,科研项目和成果不多,居民对本地区公共卫生水平信任度显不足。提出应当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深圳市公共卫生服务改革实施方案》的精神,高规格、高标准地制定龙岗区的“十二五”区域卫生规划,确定龙岗区的公共卫生发展目标、模式和速度,有的放矢地解决龙岗区目前所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力争选择最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适应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 摘要:目的:运用密切值法对不同行业的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管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rn 方法:根据卫生部办公厅文件(卫办监督发[2010]31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9年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情况的通报》中《2009年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情况》附件1"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基本情况汇总表"中的资料进行实例分析,评价项目分别为各行业"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制定职业健康监护计划、健康检查项目与所从事工作相关、发现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病人及时报告"的用人单位比例数,将相应数据转化成当量值,进而运用密切值法进行综合评价.rn 结果:按此方法排出各行业职业病防治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优劣序次为:电池制造与回收业、其他行业、金属冶炼业、非金属矿山业、金属矿山业、制鞋业、箱包制造业.rn 结论:密切值法原理清晰,逻辑严谨,计算简便,结果直观,用于职业病防治管理综合评价具有客观、科学、简便的优越性.
  •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某电子玩具厂一起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事故的原因,提出管理和防治对策.方法:采用个案调查、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有机溶剂挥发性气体分析、空气苯浓度测定和接触苯作业工人健康体检.结果:25人白细胞减少,3人被诊断为职业性慢性轻度苯中毒,3人被诊断为疑似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工龄4-14年.调查发现该厂使用的有机溶剂含有苯系物,生产和卫生防护设备不完善,负责人和劳动者职业病防护意识差.结论:要加强企业和劳动者的职业卫生,加大监督处罚力度,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
  • 摘要:目的:总结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糖皮质激素救治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ermatitis medicamentosa-like of richloroethylene,DMLT)的护理体会.rn 方法:对9例DMLT患者,在糖皮质激素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治疗,在治疗前后测定肝功能等的变化.护理重点包括PE前加强心理护理,重点做好PE的护理,详细记录24h出入量,关注各项化验指标,密切观察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及时处理并发症.rn 结果:对9例DMLT患者采用PE治疗,术前做好心理及物品准备,术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加强置管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均明显好转.rn 结论:对DMLT患者应用PE治疗效果明显,同时给予精心护理,可降低DMLT的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
  • 摘要:目的:建立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血中汞、砷的方法.方法:采用微波消解样品处理技术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血中汞砷的含量.结果:汞砷的含量在0~16μg/L的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0,检出限分别为0.1μg/L和0.2μg/L,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7.9%和4.7%~7.6%,回收率分别在95.1%~107.8%和86.5%~96.9%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合血中汞和砷的测定.
  • 摘要:目的:探讨对各类不同性质的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Si02)消解处理方法和影响游离Si02测定结果偏差的原因及解决方法.rn 方法:采用GBZ/T192.4-2007焦磷酸质量法,根据粉尘样品的性质针对性地改变样品前处理、消解方法及消解温度控制.rn 结果:13种类型粉尘中游离Si02消解方法检测结果比对,无机化合物粉尘A、B组结果比对为无明显差异,有机化合物粉尘A、B组结果对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如果有机化合物粉尘经B组消解方法处理后,所得检测结果较为接近实际含量.游离Si02滤液第一次过滤收集回收率为61.0~86.3%,第二次滤液过滤收集合并两次滤渣回收率为98.6~99.5%.rn 结论:不同性质粉尘样品可以针对性地选择消解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焦磷酸法消解温度可以控制在240~250℃范围内保持15min进行消解.颗粒≤2μm的游离二氧化硅滤液过滤收集时选择滤纸孔径在<2μm的定量滤纸或采用二次滤液收集合并灰化.
  • 摘要:目的:报道并讨论9年不愈的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例2例.方法:收集病例治疗,分析其特点,查阅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该2例应考虑少见的周围神经疾病,如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病变.正己烷除导致远端轴索损害外,是否会导致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节损害需要进一步探讨.
  • 摘要:目的:探讨职业紧张对超净车间女工月经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rn 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评价860名工龄一年以上的超净车间女工职业紧张状况,通过生殖健康调查表统计及月经记录卡前瞻性调查了解月经情况.随机抽取超净车间女工及非超净车间纯装配女工各50名,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睾酮浓度.应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rn 结果:860名女工中月经异常为603人,占70.12%,相对于低度职业紧张组,高度紧张组月经异常率高(86.87%),其中痛经发生率明显偏高(OR=1.83,95%CI:1.11-3.02;OR=1.99,95%CI:1.09-3.66).以血清睾酮浓度为因变量的逐步回归分析中,仅车间因素与睾酮浓度有关(标化B为0.340,P=0.016).rn 结论:职业紧张是洁净车间女工月经异常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度职业紧张可能与痛经发生有关,紧张对月经异常的影响机制有待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 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二乙二醇丁醚(DB)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rn 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工作场所空气中DB,体积分数为5%甲醇二氯甲烷解吸,经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气相色谱(FID)测定方法.rn 结果:本方法DB浓度在131.50~2104.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7,检出限为0.50mg/L,定量下限为2.0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67mg/m3(以采集3.0L工作场所空气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1.9%(n=6),平均解吸效率为97.1~99.3%,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9天,在4℃冰箱中至少可保存14天.rn 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DB的测定.
  • 摘要:本文对极低频电磁场致细胞凋亡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电磁场可影响Jurkat细胞的信号转导。这也一定程度上对细胞信号的转导而诱导或者抑制凋亡提供了线索。可以看到是否观察到极低频电磁场对酶产生影响很大程度依赖于极低频电磁场的剂量。另外,酶的种类及酶的作用方式可能影响极低频电磁场的对生物体的作用,而其溶解性也是关键因素。在淋巴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研究中,Hone等人在探索淋巴细胞染色休畸变率的研究中,极低频电磁场本身并不引起染色体损伤,也没有引起畸变率改变。鉴于极低频电磁场的广泛存在及对机体的生物学效应和健康影响。国外对其与细胞凋亡进行大量和广泛的机制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有部分关键问题亟需进一步探讨。机制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对细胞凋亡效应具体致病机制及致病通路目前仍不十分清楚。这方面有待研究的进展。剂量一效应关系研究由于极低频电磁场与细胞凋亡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以及电磁场内各分部点位强度不一,生物标志物或者效应标准并未确立,最大无作用剂量及最小有作用剂量目前仍不清楚,故难以确定剂量反应关系。人群研究目前国外尚未有极低频电磁场与细胞凋亡人群方面的研究。极低频电磁场影响接触人群细胞凋亡的特点,具体人群在多少强度的电磁场是否产生凋亡并未有研究。
  • 摘要:伴随着LED产业的高速发展,LED的光生物安全性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有关LED的光生物安全标准也陆续出台。但与LED的快速发展相比,国内外有关LED光生物安全性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且相对缓慢,国内的相关研究则更少。在应用LED的光生物安全标准对LED进行光生物安全性评价时有研究者也发现了诸如标准未考虑成人与儿童的眼睛生理差异问题、根据动物急性光损伤试验制定的暴辐限值在评价慢性光曝辐的危害时显得并不合适及未考虑眼睛与光源相距在200mm以内时眼睛的安全性评价问题等。所以,LED的光生物安全研究承待加强,目前的光生物安全标准有待修订。在LED产业如火如茶发展的今天,LED的光生物安全性相关研究特别是白光LED的光生物安全性研究尤显薄弱。LED的光生物安全性研究有待加强,以期为LED的光生物安全性评价提供必要的数据、为光生物安全标准的修订提供支持,以促进LED产业的健康发展,最终造福于人类。
  • 摘要:目的:探讨5-羟色胺受体1B基因多态性的人群单体型分布特征.rn 方法:通过基因再测序筛查西南地区部分汉族人群HTR1B基因多态性位点,采用Haploview软件分析筛查到的7个多态性位点的遗传学特征、连锁不平衡(LD)、标签(tag)SNP和单体型(域)分布.rn 结果:HTR1B基因各多态性位点基因型频率均符合H-W平衡(P>0.05);各位点在该人群的杂合度(π)不同,各位点基因型与频率均符合H-W平衡(P>0.05)且在该人群的杂合度(π)与Hapmap已报道人群中杂合度不同.rs17273700(-860A>G)与rs 11568817(-262A>C)和rs130058(-161T>A)、rs6296(+861G>C)与rs6298(+129A>G)位点之间呈强LD,rs17273700与rs11568817之间为完全LD;构建该人群中的5种单体型(H1~H5),频率分布为野生单体型(H1)52.1%、其余4种变异单体型(H2~H4)为45.7%;得到两个单体型域,筛选出rs17273700、rs6296为2个tag SNP.rn 结论:首次确定并完整报道了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HTR1B基因5'-侧翼区2000bp、编码区和部分3'侧翼区的标签SNP和单体型(域)分布.
  • 摘要:目的:了解放射工作人员受辐照后眼部变化情况与工龄、工种的关系.方法: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测定视力,直接检眼镜检查眼底,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体.结果:放射工作人员的视力低下程度、晶体、玻璃体的混浊、眼底异常与放射工龄有显著性差异,而与放射工种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离辐射对眼部的损害随放射工作时间增加而加深,应加强眼部防护.
  • 摘要:目的:研究职业接触噪声工人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与纯音听力(PTA)测定的相关性,探讨应用ASSR预测职业性噪声聋工人的PTA听阈的可行性.rn 方法:对50例(100耳)职业接触噪声工人分别进行ASSR和PTA的测定,记录2种测试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在500、1000、2000、4000Hz时,应用ASSR反应阈对PTA听阈进行评估:①相关系数分别是0.80、0.75、0.76、0.70,呈显著相关(P<0.001).②两者差值在轻度耳聋组分别为20、20、20、17.5dB;两者差值在中度耳聋组分别为20、15、15、15dB;在重度耳聋组分别为5、12.5、5、10dB;随着听力损失的加重,两者的差值明显缩小.③两者差值在职业接触噪声工龄≤36个月组分别为17.5、25、20、25dB;在36~72个月组分别为15、20、15、18.75dB;在>72个月组分别为10、16.25、15、15dB;随着接触噪声工龄的延长,两者的差值逐渐缩小.④评估值与实测值之间差异的Z值分别为-4.369、-2.975、-4.436、-3.4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PTA听阈与ASSR反应阈的相关性较好;接触噪声工龄越长,听力损失越重,ASSR反应阈与PTA听阈越接近;应用ASSR预测职业性噪声聋工人的PTA听阈理论上是可行的.
  • 摘要:依据2012新修订《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相关内容,结合日常工作实践,提出对新修订《职业性噪声聋诊断标准》的探讨和理解认识,以及在噪声作业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些事项.
  • 摘要:为了解某综合五金厂听力防护用品配置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企业合理配置、使用和管理听力防护用品.对该厂生产过程的噪声强度、工人佩戴的护听器、噪声危害防护措施等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厂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工作场所噪声强度检测结果,60t机械冲压工种等效噪声为95.8dB(A)、个体8h等效噪声为95.1 dB(A);砂轮磨床工种等效噪声为85.7dB(A)、个体8h等效噪声为85.2dB(A).单一配置了某公司生产1110型带线防噪弹性耳塞,听力有保护恰当,也有过度保护.提示,护听器要根据作业环境噪声强度、护听器噪声衰减参数进行配置.
  • 摘要: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取消了劳动者职业病诊断受理门槛,方便了劳动者就近选择职业病诊断机构;强化了用人单位举证责任和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责任,明确了政府相关部门的服务和监督义务,充分表明了科学、公正、及时和便民的职业病诊断原则,是“以人为本”理念在职业病诊断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新法的实施将强化政府相关部门的主动服务意识和责任,倒逼用人单位进一步做好职业危害因素预防,职业健康检查以及员工工伤医疗保险等工作,从而达到减少职业病发生和保障职业病患者救治的目的。因此,在今后职业病诊断过程中,诊断人员要改变过去旧的思维和观念,把以往职业病诊断过程中存在的“推、等、要、怕、拖、慢”等问题一即危害因素不清楚不受理的“推”、资料不全要患者自己提供的“要和等”、怕对用人单位造成不公的“怕”、内部运行机制不畅造成诊断工作拖拉的“拖’,、最后导致职业病不能及时诊断的“慢”,变为积极主动,热情帮助、科学公正、尽快诊断,本着对劳动者有利原则,最大程度的保护劳动者依法应有的各种权益。当然,也要特别注意职业病诊断的科学性,避免职业病诊断随意化和扩大化,避免误诊对劳动者医疗产生错误的影响。
  • 摘要:目的:分析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特点和风险,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rn 方法:以5家造船企业以及公开报道的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职业卫生调查检测等方法分析船舶制造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发病风险,并探讨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rn 结果:船舶制造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粉尘CTWA超标率可达44.3%;锰及其无机化合物CTWA超标率达65.0%,噪声超标率76.9%;案例分析表明,尘肺368例,电光性眼炎2000例、高温中暑200例、苯系物等中毒19例.船舶制造业目前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rn 结论:船舶制造业职业病危害严重,尘肺、中暑、电光性眼炎、苯系物中毒等风险较高,船舶制造业应制定针对性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
  • 摘要:目的:建立深圳市龙岗区职业病发病人数的预测模型,为职业卫生管理服务.方法:应用指数平滑法对深圳市龙岗区1995~2010年职业病发病人数资料建立预测模型,并预测下一年的发病人数.结果:应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2011年职业病发病人数的理论值为25.8293人;建立二次指数平滑法的预测模型为Y16+T=21.9527-2.0342T,据此外推预测2011年的职业病理论发病人数为19.9185人.结论:指数平滑法可以简单、快捷地模拟职业病发病人数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动趋势,并可用来对未来发病人数进行预测,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资料和理论依据.
  • 摘要:目的:了解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流行病学规律、病原菌、院内感染类型和分布,指导临床合理用药.rn 方法:对186名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病原菌药敏及耐药性进行统计学分析.rn 结果:(1)有31例患者符合医院获得性感染的诊断标准,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率为16.7%(31/186),例次感染率26.3%(49/186),下呼吸道感染位居首位,占53.1%(26/49).(2)共分离出病原菌131株,细菌102株,真菌2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66株,占50.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36株,占27.5%,分离前三位的依次是洛菲氏不动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死亡病例中以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为主.(3)本文发现耐万古霉素和亚胺培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株,但万古霉素、氯霉素和亚胺培南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G+球菌仍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氨苄青霉素和头孢唑啉的耐药率最高,而药敏试验以头孢他啶、头孢三嗪及头孢噻肟的敏感性较高.rn 结论: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极易并发感染,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定期及时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积极有效控制本病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分析2007-2011年广东省农药中毒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预防、控制策略.rn 方法:运用回顾性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将网络直报的农药中毒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别统计性别、年龄、各年度、月份、地区、中毒农药品种以及生产性中毒和非生产性中毒发病等状况,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rn 结果:①2007-2011年期间广东省合计报告1423例,男性584例(41%),女性839例(59%),女性偏多;②2007-2009年呈现快速增长,2009年达到发病高峰,发病人数约为2007年的1.9倍,月份以5-10月发生的中毒病例居多;③发病主要集中在清远市共报告970例,占68.2%,其中敌敌畏中毒主要来自清远市,占98.5%;④农药类别有26种,其中其他有机磷类最多,有217例(15.2%),其次是敌敌畏,有197例(13.8%);⑤中毒类型主要是非生产性自服和误服,1270例(89.2%);⑥死亡比例占9.3%.rn 结论:广东省农药中毒危害不容忽视,预防的重点是逐步加强农药购销管理,提高广大农村人群健康教育,应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综合防治.
  •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某电子材料生产项目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rn 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及有害作业分级等方法,通过对某电子材料生产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分析该类电子材料生产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rn 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化学毒物、噪声、粉尘、电离辐射、高温,含浸干燥车间和岗位的化学毒物浓度超标,含浸裁切、成型岗位的个体噪声超标,电离辐射强度、粉尘浓度均合格.rn 结论:该电子材料生产项目较为突出的职业病危害是化学毒物和噪声,密闭毒源、完善局部通风设施、规范操作、加强个体防护和减少接触时间是控制该项目化学毒物危害的关键控制措施,加强个体防护、实施听力保护计划、定期职业健康检查是控制该项目噪声危害的关键控制措施.
  •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不同作业场所引起的石工矽肺的临床及X线征,掌握不同作业场所石工矽肺发病特点.rn 方法:以本所职业性尘肺诊断小组诊断的80例石工矽肺病例为研究对象,按作业场所的不同分类探讨他们的临床表现及X线特点.rn 结果:宝石工矽肺的发病年龄最低,接尘工龄最短,病变进展快,肺功能下降快,致病残程度严重,预后差;小作坊打石工矽肺的发病年龄最高,接尘工龄最长,病变进展缓慢;采石场和石板厂石工矽肺的发病情况介于上述两者之间.rn 结论:不同作业场所石工矽肺X射线胸片阴影及临床表现各具特点,他们的发病年龄、接尘工龄以及晋期情况有着显著性差异,说明不同作业场所石工工人在劳动生产过程中面对的粉尘危害程度不同.因此,有关部门应针对不同作业场所加强防尘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制定切实有效预防矽肺病发生和加重的综合措施.
  • 摘要:目的:探讨宝石加工工人矽肺(Gem processing working silicosis,GW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制定干预措施、改善生存质量.rn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和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作为测量工具,对122例GW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的影响因素.rn 结果:122名GwS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得分分别为10.77±2.98,11.74±3.19,12.31±2.67,10.56±2.39.感冒次数、气急、睡觉平卧、生活自理能力、家庭摩擦影响、职业、兴趣爱好、家庭关系、家庭月收入和食欲是GW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其中前5者为负向影响因子,后5者为正向影响因子.rn 结论:采取健康监护和功能康复来缓解负向因子影响,通过健康教育、家庭社会支持和职业能力康复等来增强正向因子作用,提高GWS患者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了解电子行业含苯化合物对作业女工生殖系统影响.rn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工作场所职业卫生学调查和工人健康体格检查的方法,对某地区电子行业40家工厂工龄满1年以上的含苯化合物作业女工316人进行调查分析.rn 结果:接触组月经异常(37.03%)主要表现为经量过多(20.25%)、月经周期缩短(12.03%),月经异常率与对照组(分别为22.73%,9.09%,3.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女工的妊娠贫血(18.6%)、恶阻(33.5%)等合并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分别为5%,1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衰弱综合征(37.97%)、白细胞减少(10.13%)等异常率与对照组(分别为19.48%,1.9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含苯化合物作业对女工的生殖系统可能有一定影响,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劳动保护和做好工人的职业宣传教育.
  • 摘要:目的:分析3例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致药疹样皮炎病例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对策.rn 方法:进行现场调查、作业场所空气中TCE浓度检测及临床观察.rn 结果:企业生产车间布局不合理,多工位接触TCE仅个别发病.检测企业使用的TCE纯度在95.69%~98.7%之间,车间空气TCE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TWA)为57 mg/m3~328mg/m3,均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用人单位、作业工人、医疗机构缺乏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rn 结论:用人单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TCE致药疹样皮炎为变态反应性疾病,多在新工人接触初期发生,无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应落实TCE的综合防治措施,多措并举,实施有效的干预和控制.
  • 摘要:目的:检测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血清IFN-γ和TNF-α、IL-4和IL-10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rn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26例TCE患者和26例正常人进行血清中IFN-γ、TNF-α、IL-4、IL-6水平的测定.rn 结果:TCE药疹样皮炎组血清中IFN-γ、TNF-α、IL-4、IL-10水平分别为23.45(1.05~180.92)、59.46(17.29~276.38)、40.99(1.41~234.3)、26.59(0.56~209.46)ng/L,正常对照组分别为2.58(0.35-10.88)、15.29(6.54-32.24)、6.47(0.00~17.99)、2.15(0.00~14.11)ng/L,两组的4项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IFN-γ、TNF-α、IL-4、IL-10在TCE药疹样皮炎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 摘要:目的:检测火力发电厂不同职业紧张水平作业人员血糖、血脂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探索生理学评价指标.rn 方法:采用OSI-R量表对1029名火力发电厂作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按职业紧张水平分为高、中、低水平组,并随机抽取各水平组生产人员和后勤行政管理人员各30例,测定其血糖、血脂和HSP70水平.rn 结果:血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蛋白(HDL)、甘油三酯(TG)水平与职业任务(ORQ)、紧张反应(PSQ)得分呈正相关(P<0.01),与应对资源(PRQ)得分呈负相关(P<0.01);低密度蛋白(LDL)与ORQ、PSQ得分呈正相关(P<0.01),而与PRQ得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HSP70水平与PSQ得分呈正相关(P<0.01),而与ORQ和PRQ得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除了GLU、TC、LDL、TG水平在职业紧张中水平组与低水平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紧张水平组间的比较各生化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了生产工人的LDL水平在不同紧张水平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之外,两工种其他各生化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火电厂作业人员血糖、血脂、HSP70水平随着职业紧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血糖、血脂可作为不同职业病危害接触人群间接指标进行职业紧张评价,而HSP70可作为直接指标进行职业紧张评价.
  • 摘要:目的:了解汕头市放射工作人员接受的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方法: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02)对全市81家放射工作单位548名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结果:2008-2010年中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351mSv,其中从事核医学人员的受照剂量最高,达0.470mSv,从事工业X射线衍射分析人员受照剂量最低,为0.137mSv.结论:所有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均远在国家规定的剂量限值20mSv以下,而且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基本满足辐射防护最优化的要求.
  • 摘要:目的:了解核电站周围儿童碘盐的摄入情况,为评价儿童的碘营养状况提供基础资料.rn 方法:按照距核电站的距离分为12个调查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选择7~1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每位学生从家中带约10克食用盐进行检测.按照GB/T13025.7-1999的方法,用碘盐半定量检测试剂检测,计算食用碘盐合格率.rn 结果:本次调查共检测食用盐6468份,碘盐合格率为95.61%,其中户籍人口检测2105份,碘盐合格率为94.86%,暂住人口检测4079份,碘盐合格率为96.00%.经X2检验,户籍人口与暂住人口碘盐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核电站周围儿童食用碘盐合格率达到《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 16006-2008)的要求.
  • 摘要:目的:了解核电站运行期对周围儿童甲状腺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发生核事故后进行科学的评价提供背景资料.rn 方法:以核电站为中心,按与核电站距离分为9个调查区和3个对照区,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选择7~14岁儿童为调查对象,全部儿童进行甲状腺肿临床触诊检查,对疑似有甲状腺肿的儿童进行B超检查确诊,分别计算儿童甲状腺肿触诊肿大率和B超检查肿大率.rn 结果:本次共调查儿童6750例,触诊肿大率和B超检查肿大率分别为3.42%和0.65%.核电站30km范围内调查5133例,触诊肿大率和B超检查肿大率分别为2.84%和0.74%,对照地区调查1617例,肿大率分别为5.26%和0.37%.经X2检验,核电站30km范围内调查区与对照区触诊肿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B超检查肿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76).rn 结论:核电站周围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在正常范围内,没有发现核电站的运行对周围儿童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 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新会区某造船企业中工人的流动情况以及企业与外包队对外包队工人的管理情况.方法:采用询访企业人事部门、外包队负责人和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对造船企业人事部门和工人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结果:某造船企业3年内员工数量最多与最少时相差36%,外包队数量相差30%,工人在企业间的流动较大,在外包队中的流动相对些小.结论:在造船企业内工作的外包队数量及工人的人数变化较大,工人的流动性明显.
  • 摘要:目的:探讨接触职业放射线、职业噪声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工作人员健康和血常规的影响.方法:对深圳市职业病防治院健康监护科2011-2012年接收的接触放射线、噪声、放射线和噪声以及非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者的体检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放射线以及噪声对血常规中多种指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对于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平均体积,两个职业危害因素之间也存在交互作用.结论:放射线和噪声对健康工人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造血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利用职业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可为职业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线索和依据.
  • 摘要:职业健康检查应该具有针对性,应根据工人接触的有害因素不同采用相应的检查项目,以真正达到早期发现职业病的目的.以探讨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技术在职业性监护中的应用为目的,采用微量全血培养法,通过近几年对放射工作人员、铅中毒病人及苯中毒患者的微核检测情况,评估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
  • 摘要:文章介绍了一例慢性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铅中毒病例,由此病例可以得出,血铅和骨铅之间存在一定的动态平衡关系,在驱铅治疗过程中应当考虑到血铅水平的下降有引发骨铅动员入血的可能。对于慢性铅中毒的患者我不应当至关注血铅下降的水平,而应该总体观察患者的状况,必要时刻适当延长驱铅治疗疗程的间隔时间预防由于骨铅动员导致急性铅中毒可能。
  • 摘要:目的:掌握深圳市龙岗区职业病发病的地域分布情况,分析其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rn 方法: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2005-2009年龙岗区各街道的职业病发病地域性分布特征.rn 结果:按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影响龙岗区2005-2009年职业病发病地域性分布特征,得出各街道的职业病发病与全区之间的关联序次为C>L>A>B>F>D>H>J>M>G>K,I,E街道.rn 结论:在今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中,应抓好C、L等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的监管,降低职业病发病风险,以保障劳动者的身心健康.灰色关联法分析具有样本大小不限、原理简单、适用范围广、结果直观的特点.应用此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合,适用性强,计算过程简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摘要:文章指出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为劳动者更方便、更快捷申请职业病诊断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相关条例,对一起职业病诊断投诉案例进行了分析,并对该法律规定进行了相关问题的探讨,希望能在新的实施细则中更加明确相关条文,使基层更好运用法律,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得到了保护。
  •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慢性苯中毒患者、苯接触者及健康体查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所占单个核细胞百分比,分析CD4+CD25+Treg细胞在慢性苯中毒患者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的关系,从免疫学方面揭示慢性苯中毒发生及转归的可能机制.rn 方法:收集30例慢性苯中毒患者、30例苯接触者及30例健康体查者的外周血标本,获取外周血中的单个核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对CD4+CD25+Treg细胞的进行检测,比较慢性苯中毒患者与健康体查者之间及苯接触者与健康体查者之间;慢性苯中毒患者与苯接触者之间CD4+CD25+Treg细胞表达的差异.rn 结果:(1)与对照比较,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呈显降低(P<0.05);(2)与苯接触者比较,慢性苯中毒患者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呈显降低(P<0.05);(3)而苯接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同正常对照比无明显差异(P>0.05).rn 结论:(1)慢性苯中毒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降低,而且慢性苯中毒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比例较苯接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说明慢性苯中毒患者存在细胞免疫紊乱.由于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的减少可能使机体对免疫反应缺乏抑制,可能导致机体发生自身免疫的机会.这可能为慢性苯中毒发生的致病机制之一.(2)尽管苯接触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CD4+CD25+Treg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健康人群相近,但CD4+CD25+Treg的监测应该可以早期发现和筛查慢性苯中毒的人群.CD4+CD25+Treg的检测可以作为监测长期苯作业人群的一个生物学监测指标.
  • 摘要:目的:研究血样中1,2-二氯乙烷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rn 方法:采用静态顶空法,样品中的1,2-二氯乙烷经DB-5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选择离子定量用m/z 62,确认用m/z 49、m/z 98,测定血样中1,2-二氯乙烷.rn 结果:血中1,2-二氯乙烷在2.51~100.24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5,最低检出浓度为1.00μg/L(取血样2.0mL).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9%(n=6),回收率为90.5~103.4%.rn 结论:本法灵敏度高、干扰少、精密度和准确度好、操作简便、易普及,可作为职业中毒病人血样1,2-二氯乙烷的检测方法.
  • 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丙醇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1%异丁醇的二硫化碳溶液解吸,经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结果:本方法正丙醇线性范围为0.6mg/L~964.3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4mg/m3(以采集1.5L空气样品计);本方法的重现性好,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7%~4.3%;平均解吸效率为84.1%~84.8%;采样效率为98.5%~100%;100mg活性炭对正丙醇的穿透容量大于16.0mg;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7天.结论:该方法可完全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正丙醇的测定.
  • 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1,4-二恶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rn 方法:采用活性炭管采集样品,二硫化碳解吸,经DB-FFAP毛细管色谱柱分离的气相色谱(FID)测定方法.rn 结果:本方法1,4-二恶烷质量浓度在105.50~4220.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2,检出限为0.50mg/L,定量下限为2.00mg/L,最低检出浓度为0.67mg/m3(以采集3.0L工作场所空气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0%(n=6),平均解吸效率为89.7~93.7%,样品在室温下至少可保存8天,在4℃冰箱中至少可保存14天.rn 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好,操作简单,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1,4-二恶烷的测定.
  • 摘要:为探讨铅锌矿粉尘作业工人尘肺患者X线胸片表现和肺功能的关系.对76例铅锌矿粉尘作业工人尘肺患者的胸部X线高千伏片与肺功能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肺功能通气功能正常占25%,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占11.84%,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占6.58%,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占56.58%.肺功能损伤程度和尘肺期别、尘肺小阴影分布范围、小阴影密集度有关,而和尘肺小阴影形态、大小无明显关系.由此可见,铅锌矿粉尘作业工人尘肺随着期别增高、小阴影的分布肺区增多、小阴影密集度增大而肺功能损伤程度更加严重.肺功能损伤以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为主.
  • 摘要:目的:了解心、肝功能在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DMLT)病程过程中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检测不同病程阶段ALT、AST、LDH、α-HBDH、CK和CK-MB水平,同时对患者心、肝、胆、脾等脏器进行B超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结果:所有酶水平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三期数据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急性期CK水平明显降低,与初期及恢复期比较差异显著(P<0.01).B超显示,发病初期和急性期患者肝、胆、脾脏多呈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改变,恢复期多数正常.结论:ALT、心肌酶、B超检查可做为DMLT机体损伤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及治疗效果的检测指标.
  • 摘要: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氯乙烯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氯乙烯被活性炭吸附后,用二硫化碳解吸,毛细管色谱柱分离,气相色谱测定.结果:本法线性范围为8.74~874.15mg/L,相关系数为0.9999;方法检出限质量浓度为0.44mg/L,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30mg/m3(以采集1.5L空气计);相对标准偏差为5%;平均采样效率为92%;平均解吸效率为95.2%;样品在常温下至少可以保存7d.结论:本方法具有解吸率高,准确,灵敏度高,样品保存时间较长,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物质的水平.
  • 摘要:目的: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建立人体血、尿、水以及中毒场所空气中多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同时分析快速检测方法,以满足职业卫生检测的要求.方法:空气样品经消化后,血样和尿样直接稀释后,采用ICP-M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整个方法的检出限可以满足应急测定的要求,精密度和回收率良好,测定标准参考物质的分析结果令人满意.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可用职业卫生工作场所空气、生物材料样品和突发化学中毒事故中金属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检测.
  • 摘要:目的:探讨采取综合性的职业紧张群体干预(措施)治疗,缓解职业紧张可降低血中泌乳素(PRL),使高泌乳素血症的不孕患者恢复自然排卵及提高受孕率,评价干预效果.rn 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1998)对2011年1月-2012年6月门诊就诊的不孕患者682例进行问卷调查,并与月经后2-4天进行泌乳素测定.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82例不孕症患者分为治疗组(142例)与对照组(140例),治疗组给予药物治疗加职业紧张群体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治疗后,观察PRL变化及对受孕率的影响.rn 结果:职业紧张量表中职业任务(0R)、个体紧张反应(PS)与泌乳素升高呈正相关;应对资源(PR)与泌乳素增高呈现负相关.治疗组不孕患者血清泌乳素(PR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6个月妊娠率为28.87%(41/142),对照组妊娠率为12.86%(18/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职业紧张因素引起泌乳素增高,通过职业紧张的群体干预措施,能够降低泌乳素水平,提高受孕率.
  • 摘要:在工业作业场所,可见光与近红外线辐射曝露非常广泛,如电弧焊作业产生的弧光、电气切割、光源生产岗位、高温加工等岗位产生的强光和近红外线。尽管部分岗位为工人提供了滤光镜等防护措施,但是每年由可见光与近红外线辐射引起的视力及眼睛损害的病例依然很多。我国目前尚未颁布有关可见光与近红外线辐射职业接触限值的卫生标准,一方面是可见光和近红外线致眼损伤的效应和机制非常复杂,尚有许多没有阐明的问题,需要人们进一步研究探讨,另一方面是人们对可见光与近红外线辐射危害的重视程度还不足,缺乏有关我国职业人群暴露现况的数据。因此,为了保障工人们的健康,在探清可见光与近红外线辐射眼损伤机制的基础上,寻找损伤的剂量一反应关系,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完成。
  • 摘要:目的:对危险废物综合处理行业职业病危害特征和卫生防护效果进行调查,为防控职业病危害提供依据.rn 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3家危险废物综合处理中心进行调查,确定其危害,并评价其防护效果.rn 结果:该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繁多,其中苯、氰化物、甲醛、CO、镉、铅烟、铅尘、硫化氢、金属汞和锰等属于高度危害的化学毒物,工作场所各类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接触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rn 结论:该行业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现行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达到防护效果,对其进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关键在于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时对处理废物的准确分析,同时需定期进行风险评价和实施危险度管理.
  • 摘要:目的:对车间采用上进风方式排风效果评价.方法:检测车间有代表性岗位的风速,检测车间代表性岗位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物质浓度,以评价该种排风系统的有效性.结果与结论:对于化学性职业危害因素较多的化工企业采用上进风方式排风效果较好.
  • 摘要:目的:分析十一五期间广东省物理因素相关职业病流行病学特点,提出防控策略.rn 方法:回顾性分析十一五期间我省报告的物理因素相关职业病流行病学特征.rn 结果:①十一五期间我省合计报告305例,包括:手臂振动病137例(44.9%)、噪声聋147例(48.2%)、中暑18例(5.9%)等;②2007-2010年呈现快速增长,2010年达到发病高峰,发病人数为2007年的9.5倍;③患者多为男性,占95.1%;④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⑤地区分布集中在东莞、广州、深圳3个地级市,占82.1%;⑥病例分布于120家企业,其中发生10例或以上企业共4家,但其合计病例数占总数的46.9%;⑦企业经济类型最多的是港澳台经济类型,占45.2%;行业分布以制造业多见,占70.2%.rn 结论:十一五期间我省物理因素相关职业病发病呈明显集中趋势,应重点进行综合防治.
  • 摘要:目的:了解具有频率特异性、客观性的听力测试方法——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和脑干诱发电位(ABR)之间的差别与相关性,为提高感音神经性耳聋的临床听力学诊断水平提供参考.rn 方法:50例职业接触噪声工人分别进行ASSR和ABR测试,结果用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其相关性.rn 结果:0.5、1.0、2.0、4.0kHz ASSR反应阈与ABRⅤ波反应阈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520、0.712、0.716、0.872.除了0.5kHz的ASSR反应阈与ABRⅤ波反应阈相关系数低(r=0.520)无意义外,0.5、1.0、2.0、4.0kHz ASSR反应阈与ABRⅤ波反应阈均显著相关(P<0.05),并且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两者的相关系数随之增加.rn 结论:ASSR与ABR可作为职业性噪声聋的辅助诊断,而ASSR在低中频方面的频率特性,可弥补ABR诊断耳聋疾病的频率局限性.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接噪工龄组听力损伤、心率改变与高血压的相关性.rn 方法:结合职业健康检查对157家工厂14396名噪声作业工人纯音听力、心电图和血压进行检测,以听力损伤和心率改变分别作为反映累计噪声暴露量和自主神经功能的替代指标,经性别和接噪工龄分层后,分析调整年龄后听力损伤、心率改变与高血压的相关性.rn 结果:(1)调查对象以男性为主,多数在35岁以下,从事噪声作业不足4年;(2)听力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年龄和接噪工龄的增加而增加;接噪工龄较短的年轻人心率改变异常率较高;(3)男性感音性聋或窦性心动过速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患病风险前者以接噪工龄2.1~4年组最高,OR为4.18(95%CI: 1.56,11.23),后者则以接噪工龄≤2年组最高,OR为5.64(95%CI: 3.22,9.88).rn 结论:噪声作业严重听力损伤或窦性心动过速与升高的高血压风险有关,建议关注自主神经功能稳定性较差的噪声作业者的高血压风险.
  • 摘要:目的:分析储运码头职业病危害特点和风险以及防护措施,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数据.rn 方法:以集装箱、石油、化学品、散粮、煤码头职业病危害资料为研究对象,应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理论(HACCP),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分析码头储运业的职业病危害特点和发病风险,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rn 结果:集装箱码头噪声强度超标率为16.7%,散粮码头谷物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噪声强度超标率分别为60.0%和80.0%,油品码头油品杂质苯CTWA超标率为20.0%,化学品码头噪声强度超标率为80.0%,煤码头煤尘、一氧化碳CTWA和噪声强度超标率分别为10.0%、9.1%、100.0%.除化学品码头外,其余4个储运码头噪声作业职业禁忌证检出率相对较高.储运码头目前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仍需进一步完善.rn 结论:储运码头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储运物品(包括油品杂质)以及储运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化学危害因素和噪声等,存在发生尘肺病、化学毒物中毒和噪声聋的风险,可应用HACCP原理和方法进行风险管理.
  • 摘要:目的:探讨正己烷中毒特点和发病规律,制订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原则和措施,申报国家职业卫生标准.rn 方法:利用宝安区开展BOHS试点工作成功的经验,遵循职业卫生防护的基本顺序,从现场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危害因素的识别、风险的评估到危害的控制.在危害控制上依据优先等级的原则:首先是消除风险,其次是工程控制、管理措施和行为控制,最后是个人防护与职业健康监护.rn 结果: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实践,在反复征求全国同行专家意见基础上,经过不断地修改和在企业中使用征询建议后再补充完善,最终完成了整个导则的研制工作.形成的正文通过了全国专家的评审,已作为报批稿呈送卫生部批准.rn 结论:该标准规定了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的基本要求、职业接触的危害识别与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以及应急处理与救援等内容.适用于存在正己烷职业接触的用人单位,也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 摘要: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提高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质量和效率,保护劳动者身体健康及相关权益,本文基于基层工作的实际分析了目前基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势严峻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健全法制、政府规划、行政执法、技术指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等综合手段,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措施,构建"工作·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今后基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塑胶制品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rn 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行业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rn 结果: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粉尘、噪声均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选择20个采样点测定三甲基氯化锡(TMT)空气含量,平均0.0086 mg/m3.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接触粉尘工人29.4%通气功能减退、11.9%小气道功能减退,17.5%双肺纹理增多、增粗,2.4%双肺散在小阴影.接触噪声工人17.9%语频听阈提高、74.4%高频听阈提高.接触TMT工人38.9%尿锡超标、42.1%血钾低.rn 结论:塑胶制品行业存在粉尘、噪声、TMT三种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可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
  • 摘要:二甲氧基甲烷,又名甲缩醛,是国家保护臭氧层领导小组推荐的新溶剂,由于其特殊的理化性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二甲氧基甲烷属低毒化学品,长期接触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成损害.本文就二甲氧基甲烷的毒性以及国外对其职业接触限值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针对目前DMM职业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的缺乏,建议能够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到生产和使用DMM的企业及劳动者的第一线,从而明确掌握DMM职业暴露的本底资料;寻找更加典型、更加明确DMM健康损伤生物标志物,同样是今后研究的一个主要内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DMM检测方法和职业接触限值,对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非常必要。鉴于DMM在全球范围内作为一种新型有机溶剂被广泛使用,尤其近5年来我国DMM的产量和用量骤增,虽然存在DMM职业暴露潜在危险的生产工人数据由于相关职业流行病学调查的缺乏尚无明确统计数字,但从DMM产量和用量以及应用领域的广泛程度可知目前国内存在大量生产和使用DMM的企业及职业暴露人群。虽然DMM毒性较低,但长期低浓度暴露仍有导致健康损伤的风险,因此针对国内DMM生产使用现状和出于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权益的考虑,函待建立相应的DMM检测方法及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对工作场所作业环境中DMM的浓度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在源头上降低DMM造成职业损伤的潜在风险。
  • 摘要:目的:探讨宝石加工工人矽肺(Gem processing working silicosis,GWS)患者生存质量水平.rn 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估简表(WHOQOL-BREF)作为测量工具,对122例GW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与常模及同期诊断的70例非宝石加工行业的矽肺病例对照组(简称"矽肺对照组")进行比较.rn 结果:122名GWS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4个领域得分明显比常模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天然和人造GWS患者生存质量4个领域的得分均低于常模,前者在生理、心理和环境领域得分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WS组与矽肺对照组在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自身生存质量和健康状况的总体主观感受以及生存质量自评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GWS患者生存质量普遍偏低,需进一步探讨其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生存质量.
  • 摘要:目的:某特大型台资铅酸蓄电池投产11年来工作场所铅烟(尘)及职业接触者血铅水平动态监测,探讨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预防铅中毒的关键控制点.rn 方法:通过职业卫生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综合评价.rn 结果:铅(烟)尘最高2.970mg/m3,最低0.001mg/m3,平均为0.023mg/m3;铅烟(尘)总合格率70.8%;职业接触者血铅分布:95.2%≤1.9 μ mol/L,4.8%在1.9 μ mol/~L2.9μ mol/L,只有0.1%>2.9 μ mol/L;慢性职业铅中毒发病率为0.075%.职业接触者血铅与铅烟(尘)浓度呈逐年下降且呈正相关(r=0.709),与铅烟(尘)合格率呈负相关(r=-0.809).rn 结论:控制工作场所铅烟(尘)浓度,对观察对象进行有效管理和职业健康促进等,可有效降低血铅浓度,减少慢性职业性铅中毒.
  • 摘要:目的:对某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场所铅污染状况及其对工人血铅、血锌原卟啉影响因素分析,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检测蓄电池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铅浓度,对接触铅作业的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包括血铅、血锌原卟啉等项目测定.rn 结果:(1)2005-2010年共检测样本数205份,该蓄电池企业铅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166份,超标率达80.98%.但超标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在岗职工定期健康检查中发现血铅异常检出率高达77.05%,铅中毒率为27.86%,铅中毒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3)各铅作业车间的铅中毒率有所不同,铅中毒发生率随着工龄的增加呈现明显增高趋势.rn 结论:该企业工作场所铅污染比较严重,工人血铅水平仍较高,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同时,卫生监管部门对职业接触铅劳动者需采取多方面干预措施,预防控制铅中毒发生.
  • 摘要:目的:分析某蓄电池厂2005-2009五年的铅作业工人健康动态变化,为铅作业企业提供防治依据.方法:连续5年对某蓄电池厂进行工作场所监测及铅作业工人职业性体检.结果:该厂每年监测点超标率较高,铅作业工人血铅浓度均值及铅中毒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血象和肝功能异常检出率也呈上升趋势.结论:该厂铅作业工人受到的职业性铅危害逐年加重,应着手进行防护设备和管理制度的改进,降低铅作业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
  • 摘要:由于生理和解剖的特点,许多职业性危害因素可影响女性生殖系统,使生殖和胎儿发育受到影响,并涉及到子代的智力、健康发育等.为维护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国家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女职工保护的法律法规.本文简述了劳动过程中常见的铬化合物、苯系物、铅、汞及有机磷等职业危害因素对女性生殖机能的影响.铬化合物使女工月经紊乱、妊娠合并症、死产和自然流产发生率显著提高;苯系物使黄体生成素下降,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先天异常、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提高;铅可以影响女性生殖功能和胎儿生长发育,损害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下一代身体发育不良,智力低下;汞可通过血脑屏障,引起异常的月经和妊娠结局,并可引起胎儿脑损伤和脑发育;有机磷作业女工月经先兆症状乳房胀痛、嗜睡、失眠、乏力、烦躁不安、月经异常发生率显著增高,有机磷可通过胎盘屏障直接作用于胚胎组织,影响胎儿营养的利用.因此,为了保护女性及下一代的健康,重用人单位要重视对女职工的保护,同时女职工也应该自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 摘要:为了解国内外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早期分子生物标记物的相关研究,本研究查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检索1995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的相关文献,筛选去除重复文献后对文献中早期分子生物标记物进行系统分析,大致可以概括为三大类。暴露生物标记物是指反映机体生物材料中外源性化学物或其代谢物或外源性化学物与某靶细胞或靶分子(或其代替物)交互作用产物浓度的指标,包括反映内暴露剂量和生物有效剂量两类标志物。目前研究中仅有尿2, 5-HD可作为反映正己烷内暴露的生物标记物。效应标志物是指反映外来因素作用后,机体中可测定的生化、生理、行为或其它方面改变的指标,可以是生物机体内某一内源性成分或机体功能容量或结构的改变或功能障碍或产生疾病。目前研究发现,神经丝(NFS)、神经生长因子(NGF)、红细胞血影蛋白(SP),多核白细胞趋化性、血清S-100蛋白、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等7种标记物可以作为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效应标志物。易感性标志物是指反映机体先天具有或后天获得的对接触外源性化学物的反应能力的指标。目前研究中仅有CYP2E1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易感有关。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