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亚低温

亚低温

亚低温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318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92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106286篇;相关期刊687种,包括中国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第六届海南省科技论坛“医药科技创新与药品质量安全”专题论坛暨海南省药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五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等;亚低温的相关文献由676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赛、李承晏、李涛等。

亚低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92 占比:2.74%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06286 占比:97.24%

总计:109304篇

亚低温—发文趋势图

亚低温

-研究学者

  • 张赛
  • 李承晏
  • 李涛
  • 涂悦
  • 赵瑞波
  • 孙洪涛
  • 江基尧
  • 汤展宏
  • 董瑞国
  • 邵肖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滢; 蒋红斌; 赵宇琳; 何勤
    • 摘要: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各类新生儿脑病中最常见的类型,指足月或近足月新生儿由于围产期缺氧导致的急性脑损害,在临床上表现出一系列神经功能异常,病情严重的小儿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可能。据悉,国外报告发病率为1.5%,我国报告发病率为3%~6%。国内病例中15%~20%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中25%~30%可能留有远期后遗症,成了危害我国儿童生活质量的严重疾病之一[1]。
    • 左建波; 李耀森; 王云萃
    • 摘要: 目的分析纳洛酮配合亚低温在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北京燕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90例重度CO中毒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例)和观察组(n=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取纳洛酮配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同时间段昏迷程度、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及血清学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昏迷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各个时间点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上升,溶血磷脂酸(LPA)、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重症CO中毒患者采取纳洛酮配合亚低温治疗,能有效缓解临床相关症状,显著缓解其昏迷程度。
    • 胡文清; 潘家华; 余必信
    • 摘要: 目的研究亚低温联合胞磷胆碱对新生儿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功能恢复及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106例新生儿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3)。对照组行常规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胞磷胆碱治疗,取1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125 mg胞磷胆碱混合行静脉滴注治疗,1次/d,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体征恢复情况;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分析两组不同时间点神经行为功能评分(NBNA)变化;观察两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4.34%,高于对照组的8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联合胞磷胆碱可提高新生儿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疗效,有助于促进临床体征恢复,改善神经行为功能,值得推广。
    • 张芳
    • 摘要: 目的探索亚低温联合丁苯酞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斑块稳定性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1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试验对象,根据分层区组随机法分2组,观察组56例采用亚低温联合丁苯酞治疗,对照组55例采用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2周的斑块稳定性指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脑血流状态、斑块面积、内-中膜厚度(IMT)。结果观察组各时间段的DVm、Vm、DVp、Vp、Lox-1、MMP-2、Cat K、Bcl-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斑块面积、IMT小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亚低温联合丁苯酞治疗,可稳定斑块,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状态。
    • 刘思溯; 张雪松
    • 摘要: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基础上亚低温辅助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的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开远市人民医院收治重型颅脑外伤92例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变化情况、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颅内压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劲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水平均降低,脑组织氧分压(PbrO_(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Da-jv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br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明确,促使颅内压降低,改善其脑氧代谢情况,利于脑损伤减轻;同时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改善其远期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孙艳霞
    • 摘要: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方案辅助治疗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冠县新华医院收治的80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方案。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血乳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相关指标变化以及意识恢复至正常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同时运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价两组患儿的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血乳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意识恢复至正常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亚低温的辅助作用较高,可获取理想的治疗效果,控制炎性反应,缓解症状体征,促进机体健康,改善预后转归。
    • 李书红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应用丁苯酞联合亚低温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将采用亚低温治疗的ACOP患者临床资料纳入对照组(35例),将采用亚低温联合丁苯酞治疗的ACOP患者临床资料纳入观察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昏迷时间、出院后3个月内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的C反应蛋白(CRP)、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观察组昏迷时间短于对照组、出院后3个月内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两组CRP、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亚低温治疗法治疗ACOP效果较好,可缩短患者昏迷时间,降低CRP、Hcy水平,减少迟发性脑病发生率。
    • 洪继昌
    • 摘要: 目的探究亚低温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颅内压(ICP)、血清神经功能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IC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血浆神经肽Y(NPY)及血清星型胶质源性蛋白(S100β)均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远期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联合复方脑肽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ICP及神经功能,调节血清神经功能因子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
    • 马晶; 王晓慧; 崔大勇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亚低温结合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远期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9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早期组(n=45)和常规组(n=48)。常规组术后立即使用亚低温治疗仪进行头部和全身降温,当亚低温治疗完成后进行高压氧治疗,早期组患者术后同时进行亚低温和高压氧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组织氧分压、颅内压、还原型谷胱甘(GSH)、丙二醛(MDA)水平,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随访1年恢复良好率。结果:治疗后,早期组患者组织氧分压、GSH水平、GCS及MMSE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颅内压、MDA水平、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随访1年,早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同时进行亚低温和高压氧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缓解脑组织缺氧,降低颅内压,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远期疗效好。
    • 郑菁
    • 摘要: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术后应用亚低温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该院收治SAH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28例采取常规术后护理措施,研究组28例在此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护理。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与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表(改良Barthel指数)]、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研究组NIHSS评分(34.05±3.56)分、Barthel指数(43.52±3.98)分与对照组(34.06±2.79)分、(43.47±3.08)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2、0.053,P>0.05);干预后,研究组NIHSS评分(15.65±3.52)分较对照组(20.45±4.77)分低,Barthel指数评分(75.65±4.44)分较对照组(66.82±3.90)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4、7.906,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14%较对照组28.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3,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100.00%较对照组78.5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7,P<0.05)。结论SAH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抑制术后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适于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