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GCS

GCS

GCS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20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51篇;相关期刊180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中国急救医学、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经验交流会、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等;GCS的相关文献由3083位作者贡献,包括郭庆龙、崔淑华、陈晓水等。

GCS—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7 占比:20.58%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951 占比:79.25%

总计:1200篇

GCS—发文趋势图

GCS

-研究学者

  • 郭庆龙
  • 崔淑华
  • 陈晓水
  • 唐纲岭
  • 李中皓
  • 杨飞
  • 边照阳
  • 张洪非
  • 刘珊珊
  • 胡清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玉萍
    • 摘要: 目的:探讨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模式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及昏迷(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8例急诊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外伤急救模式,设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12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48例急诊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模式,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NIHSS及GCS评分、预后、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急诊救治、辅助检查时间及受伤至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急救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救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7.08%(P<0.05);观察组转运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8.75%(P<0.05)。结论:危机管理联合外伤急救模式应用于急诊颅脑损伤患者,可改善神经功能、昏迷程度,缩短急救时间,预防意外事件,改善预后,可推广使用。
    • 冯洋; 杨华; 刘潇; 彭瀚; 林鸿溢; 曾茜; 李阳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中重型颅脑损伤(TBI)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2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学龄前中重型颅脑损伤患儿245例,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189例与预后不良组56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诉、受伤机制、入院儿童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Rotterdam CT评分、是否脑干损伤、是否合并伤、是否感染、有无并发症、首次血清钙与白蛋白、凝血功能是否异常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干损伤、入院GCS、并发症、首次血清钙是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客观全面的评估学龄前TBI患儿的临床症状十分重要,TBI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可有效交代病情并指导下一步治疗。
    • 李涛
    •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不同入路手术对其术后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07~2019-08接受治疗的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1例临床资料,将其中实施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患者41例纳入观察组,将实施经颞中回入路手术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意识状况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术后3d的rCBF、rCBV较对照组高,MTT较对照组低,术后2个月GCS、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基底核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外侧裂入路,能够提高患者术后GCS、BI评分,调节脑组织血流动力,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经颞中回入路。
    • 谢柯; 王亮; 凌伟华; 杨鹏; 徐峰; 陈雄辉
    •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长期降压方案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预后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于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118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发病前是否患有高血压及所使用的降压药物种类,将118例患者分为1组(30例,发病前未患有高血压)、2组(27例,发病前已临床诊断高血压且规范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即ACEI/ARB类降压药)、3组(31例,发病前已临床诊断高血压且规范服用钙通道阻滞剂即CCB类降压药)和4组(30例,发病前已临床诊断高血压但未治疗),其中每位患者都在发病72 h内入院,并经标准化治疗,对比四组患者入院后GCS评分、基础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基础状态、炎性因子水平及出院3个月后随访的GOS评分。结果四组患者入院GCS评分、出血部位、出血量、糖尿病史、脑梗死、脑出血史、阿司匹林服用史、冠心病史、房颤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基线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OS评分、基础收缩压、基础舒张压基线资料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和3组、3组和4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2组与3组的GOS有显著性差异(P=0.004 0.050)、舒张压(P=0.359>0.050)无显著性差异,出血量有显著性差异(P=0.000 <0.050)。结论 相较于长期服用ACEI/ARB类药物,长期服用CCB类药物的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结局预后更好。
    • 翟素娟
    • 摘要: 目的:研究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期间床边康复护理体会.方法:研究对象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为主,研究起始时间为2018年2月,终止时间为2020年10月,经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及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床边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预后(GCS)、认知功能(MMSE)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GCS、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期间对其开展床边康复护理体会,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还能进一步提高其认知功能.
    • 韩桂保; 徐杰
    •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在重型脑外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5月金湖县中医院和金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重型脑外伤患者,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2),两组患者均于术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皮质醇(Cor)水平、甲肾上腺素(NE)水平、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18.46±5.37)d明显短于对照组(24.72±7.4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20,P<0.001).术前两组GC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0、0.071,P=0.479、0.944);术后、术后4周两组患者GCS、NIHSS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4.42±0.24)分、(40.92±3.52)分均优于对照组(4.15±0.33)分、(43.35±4.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72、3.009,P<0.005).术前,两组Cor、N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3、0.155,P=0.879、0.877);术后,两组Cor、NE水平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284.44±60.24)ng/mL,(687.92±65.52)pg/mL均比对照组(314.15±61.23)ng/mL,(723.35±74.64)pg/m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4、2.572,P=0.014、0.012).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74.15±7.33)分比对照组(66.42±7.24)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10,P<0.001).结论 早期清除血性脑脊液应用于重型脑外伤治疗的患者,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神经功能恢复,降低应激性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张瑞; 孙伟丽; 刘贤敏; 郭彦秀
    •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对心肺复苏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2020年7月,进行心肺复苏后康复护理探究,样本源自在本院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随机选取并编号,1-72,抽签平分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急诊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效果,评估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CS)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肺复苏后康复护理中,急诊护理干预效果突出,利于改善患者预后质量,值得借鉴.
    • 闫波
    • 摘要: 目的:探析在院前急救意识障碍患者中予以不同剂量纳洛酮进行治疗对GC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10月60例在院前急救的意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0例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纳洛酮1.5mg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纳洛酮4.0mg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剂量纳洛酮在院前急救意识障碍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极佳,值得应用与推广.
    • 张峰; 王位坐; 于剑; 张黎明; 王亮; 宋越群
    • 摘要: 目的 探讨CT定位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入院就诊的脑出血病例92例进行回顾性抽取分析.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方案治疗,观察组采用CT定位血肿微创穿刺术方案治疗,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CS评分及NI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14 d两组患者GCS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术后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和术后30 d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术后两个时间段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定位血肿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和术后恢复效果.
    • 王彪; 朱晓杰; 孙向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评估ICU脑卒中昏迷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价作用.方法 选取ICU脑卒中昏迷患者31例,采用Nicolet Monitor脑电测量系统收集患者发病72h内的aEEG,评估并记录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以及患者转出ICU时脑功能评价量表(CPC)评分.结果 aEEG I级8例、Ⅱ级12例、Ⅲ级11例;GCSI级8例、Ⅱ级12例、Ⅲ级11例;脑功能预后良好9例,不良22例;aEEG分级与GCS分级呈正相关(r=0.742,P<0.01);GCS分级与CPC评分呈正相关(r=0.622,P<0.01);aEEG分级与CPC评分呈正相关(r=0.707,P<0.01);aEEG分级线下面积(0.922)大于GCS分级线下面积(0.871),在最佳截断值1.5时,aEEG(敏感度95.5%、特异度77.8%)较GCS(敏感度90.9%、特异度6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EG可作为ICU脑卒中昏迷患者脑功能预后的早期评价指标,其预测能力高于GCS评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