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特重型颅脑损伤

特重型颅脑损伤

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0年内共计23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1083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解放军护理杂志、浙江临床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首届全国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高原与平原学术会议等;特重型颅脑损伤的相关文献由605位作者贡献,包括等、孟宪团、寿建顺等。

特重型颅脑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2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1083 占比:99.44%

总计:41316篇

特重型颅脑损伤—发文趋势图

特重型颅脑损伤

-研究学者

  • 孟宪团
  • 寿建顺
  • 徐伟
  • 洪涛
  • 王军
  • 龚进红
  • 任华
  • 何泽元
  • 储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大顺
    • 摘要: 目的:探究在治疗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收治于我院的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使用电脑程序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最终确定为人数相等的两组: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3).两组在进行血压监测时分别采用有创和无创两种方式.记录两组患者在监测过程中的血压值,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以及NISICU入住时间,并将两组患者的预后和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分别为(9.57±1.59)kPa和(6.57±1.48)kPa,远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37±2.09)kPa和(7.95±1.83)kPa,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NSICU入住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肺水肿发生率为2.33%,远低于对照组的16.28%,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实验组的预后良好率为95.35%,远高于对照组的83.72%,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来说,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能够提升血压监测的准确程度,缩短患者的通气治疗时间,而且能够在改善预后和预防并发症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因而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 李俊蕾; 李春玲; 陆蓉; 刘植丹
    • 摘要: 目的探讨采用肺热稀释技术和脉搏波型轮廓分析技术(PiCCO),优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容量管理对患者临床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01-2016.01两年间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是否使用PiCCO分成优化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液体平衡,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日进行分析。同时针对优化组所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优化组和对照组在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都没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日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优化组组内分析,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与中心静脉压相关系数r=0.28,无明显相关,但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指数,与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机械通气天数,ICU住院日有明显相关性。结论优化血流动力学检测可以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液体管理,从而缩短机械通气天数和ICU住院日。且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较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更好的反应患者的容量状况。
    • 曹燕秋
    •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应用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选用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18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用无创动脉血压检测,实验组则采用有创动脉血压检测,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检测数值、机械通气时间以及入住NSICE时长等.结果: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9.82±1.94)kPa与(6.35±1.78)kPa,低于对照组(13.05±2.04)kPa与(7.84±1.86)kPa;实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长与入住NSICU时长分别为(71.41±15.78)h与(7.95±2.42)d,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显著(<0.05).结论:相较于无创动脉血压检测而言,有创动脉血压检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运用效果更为明显,关于血压检测的精确性更为优秀,缩减了患者机械通气时长,具有推广价值.
    • 叶锦欢; 林立超; 杨建雄; 叶志其
    •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压监测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4年7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治疗的6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去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及清除颅内相关病灶后、不采用颅内压监测,观察组行去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将调零后的基本型传感器探头经头皮隧道置于颞骨硬膜下、中脑水平,并妥善固定,接颅内压监测仪,部分患者根据病情术中需留置侧脑室引流,选用脑室型的带导管的颅内压传感器,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甘露醇应用剂量及时间、术后颅内压监控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中残、重残及植物生存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甘露醇应用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应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 h的颅内压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72 h、120 h的颅内压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重度脑水肿、颅内感染、呼吸异常、心电图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颅内压监测探头监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颅内压,改善患者预后,减少甘露醇用量及使用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张绪明; 孙成法; 褚荣涛
    • 摘要: 目的分析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2月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3例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受伤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型组(34例)和特重型组(29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并发继发性脑积水情况,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继发性脑积水患者共19例(30.16%),重型组中继发性脑积水6例(17.65%),特重型组中继发性脑积水13例(44.8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伤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评分、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血肿位置、颅内感染、脑室内积血是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β=0.841,OR=2.854,95%CI:2.741~4.901)、GCS评分(β=2.687,OR=6.541,95%CI:3.957~7.537)、血肿位置(β=0.677,OR=1.147,95%CI:1.014~3.284)、脑室内积血(β=1.035,OR=2.254,95%CI:1.954~5.257)是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较大、GCS评分低、硬膜下及脑内血肿、脑室内积血的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发生继发性脑积水,应当采取合理措施干预危险因素,降低继发性脑积水发生率.
    • 唐永峰
    • 摘要: 目的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死亡率和重度残疾率非常高,总结本团队近年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救治经验,期望有所突破.方法 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并双瞳散大的患者,只要家属同意,有手术条件,均无选择性的采取开颅手术治疗,共28例手术患者.手术遵循"一刀九式"的手术理念及技术.未设对照组,以文献为参照.结果 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共收治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并双瞳散大的开颅手术患者28例,治疗结果 :最终预后良好者22例(78.57%),2例自动出院失回访,植物生存0例,死亡4例,死亡率14.3%.结论 只要条件允许,神经重症、脑疝患者均应优先考虑手术治疗.希望总结、推广"一刀九式"的手术理念及技术,大幅提高我国甚至世界范围内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救治范围及救治成功率.
    • 黄芬
    • 摘要: 通过对1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发现及时救治,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手术,术后给予全面护理、超声电导仪治疗、康复锻炼;为患者的预后赢得了满意的效果:患者18天可配合简单的动作,27天能下地,月余出院.
    • 丁兴军; 黄文丽; 刘尊义; 巫雯怡
    • 摘要: 目的 为了提高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神经损伤,提高出院存活率.方法 分析2013-2015年特重型颅脑损伤及合并多发伤患者急救数据.结果 指南的理解认识差异,急救设备的严重缺乏,第一目击者缺乏协助,急救医生现场复苏方式单一,危重患者的转运缺乏交警协助,院内多科协助不畅通,都是影响抢救成功率的因素.结论 全面深刻领会指南,完善急诊配套,细化流程,保护第一目击者,联动交警系统,保障急救绿色通道,就近抢救,心肺复苏方式力求多样,急救医生和专科医生同步抢救,才能实现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抢救的终极目标.
    • 郭振峰
    • 摘要: 目的:探讨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在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0例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以单盲法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硬脑膜切开法,观察组患者接受顺序硬脑膜切开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75.00%)高,并发症总发生率(10.00%)比对照组(35.00%)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接受顺序硬脑膜切开法治疗的效果明显,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 黎冰; 李珍霞
    • 摘要: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应用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纳入本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9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将全部入选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均为4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创动脉血压监测,观察组患者则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分析对比2组患者血压监测数值,同时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NSICU时间.另外,将2组患者肺水肿发生率、预后良好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9.81±1.95)kPa、(6.32±1.74)kPa,对照组患者为(13.06±2.08)kPa、(7.87±1.86)kPa,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入住NSICU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水肿发生率、预后良好率分别为2.22%、95.56%,对照组患者为13.33%、86.67%,P<0.05.结论:对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而言,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保障血压监测准确性、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等方面均起到积极作用,具备较高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