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

颅内压监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4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7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261351篇;相关期刊272种,包括家庭保健、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第七届海峡护理论坛等;颅内压监测的相关文献由202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新平、邱炳辉、钟兴明等。

颅内压监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37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1351 占比:99.75%

总计:262014篇

颅内压监测—发文趋势图

颅内压监测

-研究学者

  • 张新平
  • 邱炳辉
  • 钟兴明
  • 姚政
  • 姜雪
  • 杨凯
  • 杨平来
  • 梁冶矢
  • 范晓玲
  • 郭毅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炎; 孟捷
    • 摘要: 目的:观察颅内压(ICP)监测下微创血肿外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周口市中医院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308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154例)和对照组(154例),对照组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ICP监测下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和近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预后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P监测下微创血肿外引流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显著缩短手术耗时及住院时间,降低再出血率,且提高近远期治疗效果。
    • 吴灵芝; 李荣青; 余晶晶; 曹娴
    • 摘要: 目的总结5例开颅术后早期因急性肾功能损害而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拟定患者的监测参数和治疗目标,采取多模态监测下的重要参数的目标化管理,密切观察出凝血功能,做好感染防控、镇静及镇痛护理,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结果5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未因颅内出血或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行再次手术。2例完全康复,2例好转,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开颅术后早期因急性肾功能损害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多学科团队综合神经重症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理念实施个性化的监测、治疗和护理,可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 李非; 张国来
    • 摘要: 大面积脑梗死是指一种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预后极差的疾病,给家庭、社会带来了的沉重负担;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监测是神经监护的重要内容,在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中已取得共识,但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是否获益尚无定论;本文将对颅内压监测技术及相关的禁忌症、并发症、注意事项、颅内压监测在大面积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进展及现状作一综述。
    • 宋金涛; 薛亚珂; 杨凤东
    •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压(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开颅血肿清除术(CCH)联合治疗重症脑出血(SCH)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西华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90例SCH患者,按治疗方案分成A组(n=45)和B组(n=45)。B组接受CCH治疗,A组接受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CCH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效果。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4d血清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可溶性Fas(sFas)、Fas配体(FasL)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头皮渗液、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等)。结果A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预后效果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14d血清NSE、S100β蛋白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14d血清sFas、FasL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4.55%(2/44)]低于B组[20.93%(9/43)](P<0.05)。结论应用ICP监测下控制性减压与CCH联合治疗SCH患者可进一步调节血清NSE、S100β蛋白、sFas、FasL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有效提高患者预后,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 计巍; 程超; 焦建同; 刘元琨; 陈翔; 邵君飞; 黄维一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颅内压(ICP)监测治疗老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老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术组(A组,n=30)和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ICP监测组(B组,n=33)。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血肿抽吸量、抽吸量占比情况、术后7 d甘露醇平均用量、不同时间点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术中血肿抽吸量明显增加,抽吸量占比明显提高,术后7 d甘露醇平均用量显著减少,术后3 d、7 d以及14 d的GCS评分明显改善(均P0.05)。B组的预后情况优于A组(P<0.05)。结论微创脑血肿穿刺引流联合ICP监测,能够显著增加术中血肿抽吸量,减轻占位效应,减少术后甘露醇平均用量,显著改善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及预后,值得在老年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推广应用。
    • 孙震; 缪星宇
    • 摘要: 颅内压监测和指导下的治疗仍然是当代神经危重症治疗的基石,但临床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颅内压监测从简单的测压到可连续反应病人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P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压力反应指数(pressure response index, PRx)等的变化,从孤立数值转变为ICP与脑代谢、脑温等神经功能的多模态监测研究,利用计算机实时数据处理得出最优灌注压,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良好脑灌注及脑代谢提供可靠依据,精准治疗神经外科疾病。本文现围绕ICP监测现状及相关脑代谢方面在神经重症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于海东; 朱东; 高麟; 李海龙
    • 摘要: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脑出血类型,患者多数具有手术指征,具有高致残率及高致死率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命[1-3]。术后颅内压升高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情加重、恶化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动态颅内压监测(ICP)可以实时监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颅内压变化,指导患者临床用药,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改善预后,具有很大的应用及推广价值[4,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2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及临床推广价值。
    • 赵端允; 张海兵; 李光宏; 王洪波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颅内压监测在占位性小脑梗死枕下后颅窝减压手术中的应用,分析颅内压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6年10月至2020年10月,菏泽市立医院22例动态颅内压监测联合枕下后颅窝减压术治疗的占位性小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28~79(56.4±13.5)岁。手术时分别在颅内压监测探头置入时、释放脑脊液后去骨瓣减压前以及手术结束时3个时间点给予颅内压(ICP)测量并记录为ICP1、ICP2、ICP3,ICP2与ICP3的差值记录为ΔICP,术后持续动态监测颅内压,并分析颅内压的变化规律以及与预后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ICP1为(22.3±4.3)mmHg(1 mmHg=0.133 kPa),ICP2为(20.3±3.9)mmHg,ICP3为(15.7±3.8)mmHg,术后ICP峰值为(19.4±5.2)mmHg,ICP2与ICP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者差值ΔICP为(4.6±1.9)mmHg。减压骨窗面积为(22.5±1.6)cm2,ΔICP与其无相关性(P=0.17)。至随访结束时生存18例,死亡4例,生存患者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为(3.9±1.5)分,其中16例为高质量生存质量(GOS≥4分)。颅内压峰值、颅内压超阈值累计时间与预后相关(r=0.31,P<0.01)。结论颅内压监测肯定了手术治疗占位性小脑梗死的价值,其监测数值对病情的预后可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
    • 丁毅; 韩和平; 唐超
    •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对内皮素-1(ET-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75例HICH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行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对照组行常规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初始血肿量、术中抽吸血肿量、抽吸血肿量体积比及术后血肿排空时间,检测血清ET-1、MMP-9及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水平,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初始血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抽吸血肿量、血肿量体积比和血肿排空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1,t=24.421,t=4.247;P<0.05);观察组术后7 d血清ET-1、MMP-9和AOP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26,t=10.954,t=14.204;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再出血、继发性颅内感染和头皮渗液的并发症发生率占比分别为10.26%,2.56%和10.26%,均低于对照组的36.11%,13.29%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39,x^(2)=4.400,x^(2)=5.940;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预后良好率分别为56.41%和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23,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联合软通道穿刺引流术治疗HICH,能有效降低颅内压至目标值,清除血肿,下调血清ET-1、MMP-9及AOPP水平,减少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可改善预后。
    • 陈星兆; 顾嘉程; 龚如; 章素芳; 曹轲; 毛青
    • 摘要: 目的探讨脑室外引流术(EVD)闭管试验中的颅内压(ICP)相关参数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行EVD并脑室型ICP探头置入术治疗的急性闭合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根据患者是否死亡、是否合并脑积水行分流手术、是否持续植物状态,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21例)与预后良好组(47例)。在EVD闭管试验期间每隔1 h记录1次ICP值,持续24 h,计算平均ICP变化率(ΔICP)及ICP累积负荷值。比较两组患者的ICP相关参数,并分别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闭管前,两组患者平均IC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管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平均ICP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平均ICP变化率和ICP累积负荷值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均P<0.05)。平均ICP变化率和ICP累积负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6(95%CI:0.554~0.819,P=0.0146)和0.727(95%CI:0.580~0.874,P=0.0029);两条ROC曲线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0.195和25.185。结论对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并置入脑室型ICP探头的患者进行EVD拔管前闭管试验时的ICP相关参数(平均ICP变化率与ICP累积负荷值),对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