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型颅脑外伤

重型颅脑外伤

重型颅脑外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43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10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8566篇;相关期刊391种,包括浙江创伤外科、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6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等;重型颅脑外伤的相关文献由2729位作者贡献,包括潘明远、王光绿、秦国强等。

重型颅脑外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10 占比:7.05%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8566 占比:92.86%

总计:19994篇

重型颅脑外伤—发文趋势图

重型颅脑外伤

-研究学者

  • 潘明远
  • 王光绿
  • 秦国强
  • 张雷
  • 王丽
  • 倪修红
  • 张卫
  • 张艳
  • 施波
  • 朱扬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沐盛
    • 摘要: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合作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患者以入院方式差异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为自行到院就诊,入院前未采取急救措施,而观察组患者则由急救中心送入医院,入院前采取院前急救。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病死率、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而2周内病死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APTT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 <0.05),而PLT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出院1个月后的观察组患者其MMSE评分、Barthel评分及QO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重视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院前急救,可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短期病死率,并改善患者预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 刘思溯; 张雪松
    • 摘要: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基础上亚低温辅助用于重型颅脑外伤治疗的疗效及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2020年4月至2021年5月开远市人民医院收治重型颅脑外伤92例患者展开分组研究(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压变化情况、脑氧代谢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颅内压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劲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_(2))水平均降低,脑组织氧分压(PbrO_(2))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Da-jvO_(2)水平低于对照组,PbrO_(2)水平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检查表(NCSE)、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外伤效果明确,促使颅内压降低,改善其脑氧代谢情况,利于脑损伤减轻;同时可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改善其远期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景重阳
    • 摘要: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的效果。方法54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方式监测,观察组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进行监测。对比两组死亡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死亡率为3.70%,并发症发生率为7.41%,均低于对照组的25.93%、29.63%,住院时间(18.66±4.56)d短于对照组的(25.72±5.8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使用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仪,效果满意,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高。
    • 褚海峰; 谢翎
    • 摘要: 目的 探究L-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0例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CS评分及血D-乳酸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GCS评分和血D-乳酸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14.7±3.3分vs 9.1±2.3分),治疗组血D-乳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3.3±1.9mg/L vs 22.6±2.7mg/L,P<0.05)。结论 L-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可以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保护患者肠道粘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黄龙; 卢竟; 林建; 冯杭威; 汪新财
    • 摘要: 目的重症超声在颅内压、心脏收舒功能评估上优势明显。文中探讨超声下视神经鞘直径(ONSD)对重型颅脑外伤继发脑心综合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9月于福建省立医院就诊的sTBI患者171例,根据是否继发CCS分为CCS组(n=83)和非CCS组(n=88)。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头颅CT影像学表现、电解质、血糖、CRP、NSE、心肌酶、颅内压(ICP)、ONSD、心脏彩超、APACHE II评分、GCS评分等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C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评估CCS各独立危险因素对sTBI继发CCS的预测价值,并通过C-statistics评估ONSD和APACHE II评分联合用于预测sTBI继发CCS的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中,48.5%sTBI患者继发CCS。NSE(OR=5.665,95%CI:1.057~30.351,P=0.043)、ONSD(OR=4.979,95%CI:2.0754~11.949,P<0.001)、右心Tei指数(OR=2.375,95%CI:1.071~5.267,P=0.033)、GCS评分(OR=3.871,95%CI:1.624~9.229,P=0.002)为sTBI患者继发CCS的独立危险因素。ONSD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0.701)高于NSE、右心Tei指数、GCS(分别为0.656、0.591、0.643),且ONSD有助于提高APACHE II评分对sTBI是否继发CCS的区分度。结论sTBI患者继发CCS的发生率较高。NSE、ONSD、右心Tei指数、GCS评分与sTBI患者继发CCS独立相关。ONSD是临床预测sTBI继发CCS的理想指标。
    • 金鹏; 蒋小燕
    • 摘要: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治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北京急救中心救治的106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处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进行专业的院前急救治疗后送入医院治疗,n=55)和对照组(直接送入医院进行治疗,n=51)。获取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行为量表(NBNA)、格拉斯哥预后(GO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两组抢救成功率、抢救总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抢救时间分别为(2.77±0.23)h、(3.58±0.31)h,观察组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5.352,P<0.001);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BNA、GCS、GO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NBNA、GCS、GO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危急抢救期间运用院前急救治疗,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预后。
    • 蒲波; 何金蓉; 朱盛; 陈挺; 冯秋月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疗效。方法:选取大竹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4月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联合颅内压监测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联合颅内压监测开颅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颅内压及疗效满意率。结果:术后12 h两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36、48、60、72 h,观察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管切开率低于对照组,甘露醇使用次数、监护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颅内压监测效果明显,能更好降低颅内压,减少甘露醇的使用数量,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 付达
    • 摘要: 目的:分析在实施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发生COPD的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联合运用雾化吸入与振动排痰机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68例重型颅脑外伤术后发生COPD的患者按照随机1:1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其治疗方法分别为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与单纯雾化吸入。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相关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术后COPD患者的治疗中雾化吸入联合振动排痰机的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 侯杰
    •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150例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病患纳入时间自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根据救治方式作分组处理,参照组(n=75)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研究组(n=75)行早期高压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组间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脑动力学、神经功能、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值低于参照组,平均通过时间值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蛋白值低于参照组,神经生长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值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天冬氨酸、谷氨酸值低于参照组,甘氨酸、γ-氨基丁酸值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4.67%,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其脑动力学、神经功能、氨基酸类神经递质项目水平,效果显著。
    • 黄鸿; 陈撼迪; 熊飞龙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接受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依据术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8)、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观察组予以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对比两组术后1 d、3 d、5 d颅内压;对比两组手术前后血清神经因子[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结果:术后1 d、3 d、5 d,观察组颅内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观察组GFAP水平低于对照组,NG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颅内压,减少神经细胞损伤,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