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镇静效果

镇静效果

镇静效果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51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8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76998篇;相关期刊214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海峡药学、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中国药学会第十三届青年药学科研成果交流会、2016中国中毒救治首都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中毒及危重症救治学术会议、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等;镇静效果的相关文献由1014位作者贡献,包括王芳、李涛、万晓婷等。

镇静效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8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76998 占比:99.34%

总计:77510篇

镇静效果—发文趋势图

镇静效果

-研究学者

  • 王芳
  • 李涛
  • 万晓婷
  • 付强
  • 刘启宏
  • 刘波
  • 刘淼波
  • 吉村政典
  • 吴世新
  • 吴博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全友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重症肺炎患儿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的效果,分析并对比两种不同镇静药物对患儿炎症因子和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到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86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按照镇静方式不同分组,将给予咪达唑仑镇静的43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将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的43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镇静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肠屏障功能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24小时后,IL-6、IL-10、TH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24小时后DAO、D-LAC、L/M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比于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对于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重症肺炎患儿镇静效果更佳,能够显著降低炎症反应与肠道黏膜通透性,更好地保护肠道功能,同时安全性及预后效果良好,具有显著应用与推广价值.
    • 谭雁娟; 马月丹
    • 摘要: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12月该院ICU收治的179例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镇静评分量表(RASS)评估所有患者镇静效果,将RASS评分为-2~0分的患者设为镇静理想组,将RASS评分≤-3分和≥1分的患者设为镇静不理想组。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根据RASS评分结果,镇静理想组为137例,占比76.5%,镇静不理想组为42例,占比23.5%。镇静不理想组男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镇静理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11、15.756、14.549、7.844,P<0.05)。镇静不理想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长于镇静理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98,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男性(OR=1.359)、使用咪达唑仑(OR=2.205)、机械通气时间(OR=2.441)是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因素较多,临床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行有效的镇静管理,保障患者安全。
    • 陈宝磊
    • 摘要: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在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镇静效果评价。方法将签署知情同意书的56例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入院患者随机分组,两组患者落实相关镇静措施,使用咪达唑仑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的患者为研究组。研究对比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结果采用不同的药物镇静后,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Rams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用药后达到理想镇静时间、停药后完全苏醒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T_(1)和T_(2)时SBP、DBP、HR值均较入室后T_(0)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在T_(2)时的SBP、DBP、HR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机械通气中运用盐酸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进行镇静,其镇静效果较为显著,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整体预后效果得以提升,值得推广。
    • 赵江河; 吴小乐; 李立; 李筱颖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丙泊酚对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躁动反应、镇静效果和生命特征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173例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简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分别为55例、60例、58例,三组患儿均给予七氟烷全麻,术后A组静脉注射0.10mL/kg的0.90%氯化钠注射液,B、C组分别静脉注射1.00mg/kg、2.00mg/kg丙泊酚。观察三组患儿术后苏醒情况,及麻醉诱导前(T0)、术后即刻(T1)、拔管即刻(T2)、拔管5min(T3)、拔管10min(T4)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记录T2~T4时刻苏醒期躁动评分(PAED)、Ramasay镇静评分(RSS)、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评分,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儿PACU滞留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0.05);与T0时刻比较,A组、B组T1、T2、T3时刻的HR、MAP显著上升,C组T1、T2时刻的HR、MAP显著上升(P<0.05);与A组、B组比较,C组T1、T2、T3时刻的HR、MAP显著降低(P<0.05);与T2时刻比较,三组患儿T3、、T4时刻的PAED评分、FLACC评分显著下降,RSS评分均上升(P<0.05),C组T2、T3、、T4时刻的PAED评分、FLACC评分显著低于A、B两组,RSS评分显著高于A、B两组(P<0.05);三组患儿均无呕吐、痉挛、缺氧、窒息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七氟烷全身麻醉患儿术后采用静脉注射2.00mg/kg丙泊酚,可有效预防患儿术后躁动反应,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且镇静、镇痛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 王玲凯
    • 摘要: 目的:探究规范化手术室麻醉护理方案,明确综合化麻醉管理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90例行麻醉手术治疗的患者,时间范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分组方法为数字1:1法,其中45例为对照组(常规麻醉管理),45例设为观察组(综合化麻醉管理),从血压、心率指标、镇静效果、术后苏醒时间着手,判定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观察组上述指标浮动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5min、给药30min、手术结束后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规范化麻醉护理工作中,综合化麻醉管理效果显著。
    • 唐楠; 杜平均; 杨红亮; 高学锋; 王朝阳
    • 摘要: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超声引导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小腿及足踝手术患者60例,均进行术中超声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各20例。A组患者静脉注射0.2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B组患者静脉注射0.2%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C组患者静脉注射0.15%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0.5μg/kg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结果C组患者神经阻滞即刻、切皮即刻、复位固定时、手术结束时、术后30 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多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C组Bromage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治疗期间,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超声引导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镇痛、镇静效果,且小剂量罗哌卡因能减小血压和心率的波动,改善术后运动神经阻滞,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韦珠榜
    • 摘要: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与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马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颅脑损伤综合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行去骨瓣减压术或颅内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对照组患者咪达唑仑注射液麻醉,给予观察组患者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麻醉,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麻醉相关指标,术后即刻(T_(0))、术后6 h(T_(1))、术后12 h(T_(2))、术后24 h(T_(3))、术后48 h(T_(4))生命体征指标、Ramsay镇静评分、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拔管时间、达到最佳镇静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需要丙泊酚的人均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与T_(0)时比,T_(1)~T_(4)时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Ramsay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且T_(1)~T_(4)时观察组患者HR、RR、MAP、Ramsa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_(1)~T_(4)时两组患者GCS评分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T_(1)~T_(4)时观察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提高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镇静效果,控制镇静深度,改善意识状态,稳定生命体征,安全可靠。
    • 杨鸿源; 尹静; 李媛媛; 李昆鹏; 赵元奎; 白耀武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术前给药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唐山市妇幼保健院行腺样体切除术的12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三组各40例。入室前60 min给予不同剂量的Dex滴鼻,A组剂量1μg/kg, B组剂量2μg/kg, C组剂量3μg/kg,比较三组患儿滴鼻前(T0)及滴鼻10 min(T1)、30 min(T2)、60 min(T3)时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_(2)),术前镇静效果(镇静起效时间、镇静评分、分离抵抗评分、建立静脉通路行为学反应评分),术后麻醉苏醒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HR、MAP、SpO_(2)组间、各时间点间、组间×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镇静起效时间、镇静评分、分离抵抗评分、建立静脉通路行为学反应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18、10.37、9.18、23.05,P0.05),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85、29.41,P0.05)。结论:小儿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术前经鼻滴入2μg/kg Dex是相对安全有效的,可产生较好的镇静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较少,可作为该类小儿手术术前麻醉的推荐剂量。
    • 刘欣; 陈辉; 林洁; 欧阳松茂; 薛正彪; 邹晓欢
    • 摘要: 目的分析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80例研究对象,均为2021年1~4月来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ASS评分,n=40)与试验组(BIS监测,n=40),两组均采用常规咪达唑仑注射液或丙泊酚注射液进行镇静处理。对比分析两组的镇静效果。结果试验组镇静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试验组的持续镇静时长、机械通气天数、住院天数上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AP)及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IS监测用于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理想,镇静效果良好,有利于调节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良反应少,临床可进一步推广运用。
    • 陈晶辉
    •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镇静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两组均进行硬膜外麻醉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按照编号分组,观察组41例,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对照组41例,用丙泊酚麻醉。对两组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进行对比,并评价两组不良反应、Ramsay评分,以及麻醉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睁眼时间(9.07±2.27)min,呼吸恢复时间(4.71±1.24)min,拔管时间(15.97±2.23)min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53、11.151、6.631,P<0.05)。观察组Ramsay评分麻醉中(3.84±0.81)分,麻醉后(4.07±0.88)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93、7.41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8%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45,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用于硬膜外麻醉下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镇静效果更佳,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缩短呼吸恢复、睁眼、拔管时间,安全性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