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开颅术

开颅术

开颅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9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5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97554篇;相关期刊381种,包括现代诊断与治疗、创伤外科杂志、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中南六省(区)第十七届神经外科学术会议暨河南省第二十四次神经外科学术年会、全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开颅术的相关文献由220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保国、王鹏、刘承基等。

开颅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65 占比:0.88%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97554 占比:99.10%

总计:98440篇

开颅术—发文趋势图

开颅术

-研究学者

  • 王保国
  • 王鹏
  • 刘承基
  • 刘福增
  • 乔丽琴
  • 刘斌
  • 吴志敏
  • 吴晓宏
  • 吴涛
  • 宋少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尹国阳; 司俊臣; 肖以磊; 许崇福; 高志宇; 蒋海涛; 冉然; 杨凤海; 傅强
    • 摘要: 报告1例罕见的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患儿男,5岁,于2017年7月17日因“头痛伴恶心、呕吐2个月,视力减退2 d”入院。查体见:双眼视力约0.1,余未见明显异常。术前磁共振示右额颞叶占位性病变。入院后给予补液、脱水降颅压、抑酸等对症治疗,于2017年7月20日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快速病理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术后病理结果:颅内小圆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非典型性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术后复查磁共振示肿瘤无残留,患者分别于2017年9月26日、2017年10月17日行2周期化疗,化疗结束后,给予全脑全脊髓放疗。放疗结束后继续给予原方案化疗4周期。随访至2022年1月,多次复查颅脑磁共振未见肿瘤复发,现生活简单自理,就读于一家特殊学校。这提示此类患儿若行肿瘤完整全切除,配合早期及时规范的放疗及化疗,或可能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
    • 吴灵芝; 李荣青; 余晶晶; 曹娴
    • 摘要: 目的总结5例开颅术后早期因急性肾功能损害而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护理。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拟定患者的监测参数和治疗目标,采取多模态监测下的重要参数的目标化管理,密切观察出凝血功能,做好感染防控、镇静及镇痛护理,早期进行肠内营养。结果5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未因颅内出血或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行再次手术。2例完全康复,2例好转,1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开颅术后早期因急性肾功能损害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多学科团队综合神经重症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理念实施个性化的监测、治疗和护理,可以最大限度挽救患者生命。
    • 摘要: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处理目前争议较多。虽然没有较强的证据支持,但多数专家认为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更适于采取开颅夹闭治疗,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在破裂的大脑中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影像及临床结局与开颅夹闭相当。伴有颅内出血>50 ml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增高,但如能在3.5 h内清除血肿被证明可以改善预后,因此建议伴有巨大血肿的患者行开颅术治疗。
    • 程丽琼; 何桂娟; 梁艳
    • 摘要: 笔者采用砭石温灸联合经穴推拿治疗开颅术后便秘,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20年9月~2021年4月在我校附属医院行开颅手术后便秘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中女13例,男17例;平均年龄38.34±2.16岁;脑挫裂伤25例,硬膜外血肿2例,胶质瘤手术3例。
    • 邱丽芳; 汪群水; 李登云; 何文根
    • 摘要: 目的研究脑脊液多种酶学参数联合炎症指标对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浙江衢化医院和开化县人民医院行开颅术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出现颅内感染的17例设定为感染组,未出现颅内感染的39例设定为未感染组。脑脊液酶学参数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白细胞(WBC)计数使用显微镜与计数板人工计数、脑脊液总蛋白(TP)与葡萄糖(Glu)使用终点法检测、中性粒细胞(NEUT)分类使用瑞氏染液显微镜人工镜检。相关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UC)通过ROC曲线计算,选择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指标的诊断性能。结果感染组ADA、α-HBDH、CK-MB、GLDH、LDH、ACP、CK水平明显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DH、CK-MB、α-HBDH、GLDH联合检测的AUC为0.772,上述指标同ADA、ACP联合检测的AUC为0.795,同炎症指标WBC、TP、NEUT联合检测的AUC为0.851。结论脑脊液多种酶学参数联合炎症指标在筛查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方面价值较高。
    • 廖恺; 曹亚琨; 余斐
    • 摘要: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50例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传统治疗组与引流治疗组,每组25例。传统治疗组选择常规治疗方案,引流治疗组选择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实验室相关指标[体温(T)、白细胞计数(WB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引流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传统治疗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引流治疗组T、WBC、ESR、CRP水平均低于传统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传统治疗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相比,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开颅术后脑脊液切口漏合并颅内感染临床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备栩; 王欣; 邢卓; 叶靖; 马开军
    • 摘要: 1案例1.1简要案情2018年1月15日,成某(男,40岁)因“交通事故致头面部外伤1 h”就诊。查体:左侧额颞部、面部挫裂创,长约4 cm,有渗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眶CT示:左侧额窦壁及眼眶前上缘凹陷性骨折,左侧额顶部软组织肿胀。予对症治疗。
    • 张骏; 傅超益; 陈琼烨; 李维维
    • 摘要: 目的 脑出血(ICH)是最具破坏性的脑血管疾病形式之一。然而,其治疗方法在神经外科医生中仍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探讨微创手术(立体定向穿刺引流术,SCD)治疗重度脑出血的疗效,并确定相关因素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共计75例严重脑出血患者。患者被分为立体定向组(n=38)和常规开颅组(n=37)。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数据。结果 在手术过程中,立体定向组比常规开颅组出血量更小,手术时间更短(P<0.05)。术后疗效方面,立体定向组的肺炎和气管切开率较低,住院时间和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天数显著缩短(P<0.05)。此外,SCD组患者在出院时和12个月随访时改善了mRS评分。临床预后良好的相关因素为血肿体积<50cm3、初始GCS评分、高血压、以及治疗方式。结论 与传统开颅术相比,立体定向组手术对严重脑出血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并发症更少,临床效果更好。
    • 徐金山; 葛明; 梁树立; 渠沛然; 冀园琦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AC)伴发硬膜下出血(SDH)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1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例颅内AC伴发SDH患儿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有关文献报道进行分析,论述该类患儿的起病诱因、发生机制、出生史、临床特征、治疗策略及争议,探讨处理对策及有剖宫产史AC患儿发生SDH的倾向性。结果 8例颞部AC患儿均有剖宫产史,1例额部AC患儿为顺产,1例枕大池AC为产钳助产;4例有轻型头外伤史,3例有低压分流术史,产钳助产史1例。手术治疗9例,包括单次手术5例,多次手术4例。钻孔引流共10次,成功4次;开颅术共4次,成功3次;分流术2次均成功。保守治疗1例成功。术后随访,AC缩小6例,变化不著4例;所有患儿原有症状缓解。GalassiⅡ或Ⅲ型AC伴发SDH的患儿均有剖宫产史。结论 多数患儿通过单次手术治愈,少数患儿需数次不同手术治疗;预后均良好。钻孔引流术更为常用。治疗策略应层次化、个体化。除了头部外伤,低压分流手术史也是儿童颅内AC伴发SDH的一个诱因。
    • 黄燕钦
    • 摘要: 目的:分析开颅术前硬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对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普宁华侨医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颅术治疗,观察组开颅术前实施硬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治疗。比较两组颅内压、预后、恶性脑膨出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术前,两组颅内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两组颅内压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轻度残疾率、重度残疾率、恶性脑膨出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术前硬通道硬膜下穿刺预减压能够改善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患者预后,降低颅内压水平并预防恶性脑膨出的发生,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