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颅骨

颅骨

颅骨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3年内共计262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21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379篇;相关期刊580种,包括中国法医学杂志、解剖与临床、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全国神经外科高峰论坛暨广西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第二届全国图象图形联合学术会议、2007年全国医学影像(昆明)学术研讨会等;颅骨的相关文献由5832位作者贡献,包括兰成营、甘澎、李春来等。

颅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21 占比:46.48%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1.03%

专利文献>

论文:1379 占比:52.49%

总计:2627篇

颅骨—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敬劲; 赵珊笛; 陈龙; 彭双麟; 唐辉; 郭代金; 曾馨仪; 肖金刚
    • 摘要: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双相磷酸钙可有效重建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动物模型的骨质缺损,另有研究展望了脂肪干细胞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继发骨缺损防治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脂肪干细胞,骨质疏松症小鼠脂肪干细胞(osteoporosis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OP-ASCs)的体外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潜能显著降低。目的:探讨OP-ASCs结合双相磷酸钙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的重建效果。方法:18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双相磷酸钙组、OP-ASCs/双相磷酸钙组,建立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空白组不植入材料,另两组分别植入双相磷酸钙、OP-ASCs/双相磷酸钙复合体。各组于第8周及12周分别处死3只小鼠,采用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检测其颅骨缺损部位骨形成差异。结果与结论:①术后第8周及第12周,空白组仅在颅骨缺损边缘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而另两组颅骨缺损部位可见明显新生骨组织,且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明显多于双相磷酸钙组(P<0.05);②第12周,双相磷酸钙组及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均明显多于第8周(P<0.05),且第12周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与双相磷酸钙组的差距较第8周更为明显(P<0.05);③结果表明,OP-ASCs/双相磷酸钙复合体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具有良好的重建效果,且重建效果较单纯双相磷酸钙更佳。
    • 敬劲; 赵珊笛; 陈龙; 彭双麟; 唐辉; 郭代金; 曾馨仪; 肖金刚
    • 摘要: 背景:相关研究表明双相磷酸钙可有效重建骨质疏松症伴颅骨极量缺损动物模型的骨质缺损,另有研究展望了脂肪干细胞在骨质疏松性骨折及其继发骨缺损防治中的潜在应用前景,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正常脂肪干细胞,骨质疏松症小鼠脂肪干细胞(osteoporosis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OP-ASCs)的体外增殖能力及成骨分化潜能显著降低.目的:探讨OP-ASCs结合双相磷酸钙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的重建效果.方法:18只C57BL/6雌性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双相磷酸钙组、OP-ASCs/双相磷酸钙组,建立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模型,空白组不植入材料,另两组分别植入双相磷酸钙、OP-ASCs/双相磷酸钙复合体.各组于第8周及12周分别处死3只小鼠,采用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检测其颅骨缺损部位骨形成差异.结果与结论:①术后第8周及第12周,空白组仅在颅骨缺损边缘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而另两组颅骨缺损部位可见明显新生骨组织,且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明显多于双相磷酸钙组(P < 0.05);②第12周,双相磷酸钙组及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均明显多于第8周(P < 0.05),且第12周OP-ASCs/双相磷酸钙组新生骨组织与双相磷酸钙组的差距较第8周更为明显(P < 0.05);③结果表明, OP-ASCs/双相磷酸钙复合体对骨质疏松症小鼠颅骨极量缺损具有良好的重建效果,且重建效果较单纯双相磷酸钙更佳.
    • 田彬; 胡磊; 江青松; 张振庭
    • 摘要: 目的建立兔颅顶骨临界骨缺损模型。方法选取18只新西兰大白兔,在颅骨制备3个直径分别为4 mm、5 mm、6 mm的圆形全层贯通骨缺损,术后4周、8周、12周取颅骨标本,使用Micro-CT和组织学分析法分析骨缺损的愈合情况。结果骨缺损建模后12周内,4 mm组各时间段骨愈合能力显著优于其他两组,部分出现完整的骨桥连接。5 mm、6 mm组只在缺损区周缘出现少量成骨,缺损中央区主要被纤维结缔组织所充填。这两组成骨量在4周及8周时均不足10%,12周时两组成骨量均接近缺损总面积的10%。结论在术后12周的观察期内,直径≥5 mm的圆形全层兔颅顶骨缺损均不能自行愈合,符合临界骨缺损的标准,可确定为兔颅顶骨临界骨缺损的参考值。
    • 刘文卿; 丁锋; 辛涛
    • 摘要: 颅骨纤维结构不良(Fibrous dysplasia, FD)又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类罕见的良性骨病,多发于四肢长骨、肋骨及上颌骨,其临床症状多变,多与颅骨病变位置相关。对于其治疗应结合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实行个体化方案。本文报告本院收住的1例斜坡、枕骨多发纤维结构不良并Chairi畸形病例,参考国内外文献,分析此类病例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及管理。
    • 胡新华
    • 摘要: 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轻父母带着孩子的CT或MRI片子前来咨询:医生,孩子查出来有个蛛网膜囊肿,要不要紧?该怎么办才好啊?其实,没有必要那么紧张。蛛网膜囊肿是脑脊液在脑外异常的局限性积聚,属于先天性良性脑囊肿病变,是发育期蛛网膜分裂异常所致。本病多无症状,多为单发,少数多发,男性较多,左侧多于右侧。体积大者可压迫脑组织及颅骨,产生神经症状及颅骨发育改变。
    • 高伟健; 徐瑶; 张艺晴; 袁梓珊; 杨静怡; 钟芳瑜; 蓝佳琳; 陈可儿; 黄晶; 蓝银涛; 王俐梅; 傅洪波; 张建
    • 摘要: 斑马鱼广泛地应用于骨退化相关的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过程中。目前临床应用检测骨密度(BMD)的方法主要有单光子吸收、双光子吸收、双能X线吸收、定量CT和超声技术等,上述方法均难用于斑马鱼的研究中。本文旨在寻求一种新式的、适用性强和操作简易的定量分析斑马鱼BMD的方法。对采集到的使用125μmol/L泼尼松龙溶液诱导骨质疏松的斑马鱼在0、7、14、21 d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图像依次进行灰度化、二值化、图像分割、阈值分割和密度投影,最后进行了颅骨BMD统计。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地定量分析出不同天数斑马鱼骨质疏松程度,适用于研究泼尼松龙诱导的不同天数对斑马鱼BMD的影响、大通量斑马鱼骨质疏松药物筛选、药物评价等,是一种将斑马鱼颅骨BMD定量化分析的新方法。
    • 田鑫
    • 摘要: 目的探讨对不同的时间实施颅骨修补手术对脑外伤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45例脑外伤出血患者,对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于纳入对照组22例患者在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而观察组的23例则在减压术后2个月内实施颅骨修补术,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与生活能力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91%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4%(P<0.05);观察组患者颅骨修补术后3个月,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上比对照组更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对照组更高,在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4%远比对照组发生率27%更低(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伴脑出血的患者,在行骨瓣减压术后,术后3个月内早期进行颅骨修补手术,对于神经缺损的改善有满意效果,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的提高,使得患者康复满意。
    • 许雨薇; 曹韵; 文博; 林樾; 郑东风
    • 摘要: 目的探讨13例头皮鳞状细胞癌(SCC)侵袭至骨膜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鼓楼临床医学院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3例头皮SCC侵袭骨膜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包括病历、影像、病理等资料),手术治疗方式均为皮肤肿瘤切除术+颅骨外板磨削术+局部皮瓣转移术+植皮术。结果13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随访1年,10例患者生存状态良好,无复发及转移迹象,疗效满意;1例患者多处复发转移,半年后死亡;2例患者植皮区成活欠佳,行二期手术后愈合良好。结论当头皮SCC侵袭至骨膜时,颅骨外板部分或全部磨除可有效减少肿瘤的复发。
    • 董金鑫; 刘业成; 郭俊男; 王维丰
    • 摘要: 目的 通过MSCT研究儿童颅骨骨缝解剖变异及颅骨骨折影像学表现,提高对儿童颅骨骨缝解剖变异的认识,并对儿童颅骨骨折作出正确判断,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MSCT证实的儿童颅骨骨缝解剖变异65例及儿童颅骨骨折25例影像学表现。结果 额缝11例表现为额骨中部的直线低密度影,8例贯通额骨,3例非贯通;缝间骨20例均表现为颅缝间贯通的锯齿状低密度影;枕骨假缝14例表现为附着于人字缝向枕骨延伸的非贯通缝,10例对称,4例不对称;顶骨假缝4例均表现为对称性附着于人字缝向顶骨延伸的非贯通缝;上正中裂5例均表现为枕大孔后缘的中央缝隙;上枕骨正中裂3例表现为枕骨下缘中部非贯通缝隙;副骨8例表现为位于枕骨鳞部与髁部之间的未融合的骨化中心,2例对称,6例不对称;颅骨骨折25例,凹陷性骨折2例,颅骨单发骨折19例,多发骨折4例;且其中伴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颅内积气1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膜下血肿1例,脑挫伤1例,头皮下血肿19例。结论 儿童颅骨骨缝的解剖变异与骨折在CT影像上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发生部分、两者形态、对称性、与颅缝的关系及伴随影像,熟悉儿童颅骨骨缝的解剖变异CT影像,有助于提高儿童骨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误诊。
    • 刘琼; 何蕊; 方东; 何迷; 杨宇舟; 杨淑敏; 朱高红
    • 摘要: 病例男,4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伴左耳听力下降6月,颅骨肿块4月余”入院。查体:左侧额部触及一鸡蛋大小肿块,无压痛。影像诊断过程:^(99)mTc-MDP骨扫描:全身多发骨代谢活跃灶,考虑转移性骨病变。2年前眼眶MRI:左额板及其内外异常信号影,肿瘤性病变待排,建议进一步检查。1年前头颅CT:颅骨多发病变并软组织肿块形成,建议系统检查?头颅MRI:左额、枕部、中颅窝多发累及颅骨、颅内(硬脑膜)、颅外(软组织)、垂体病变,较前进展(图1)。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