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韩非子

韩非子

韩非子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215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52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篇;相关期刊1069种,包括管子学刊、齐鲁学刊、求是学刊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2年中国世界古代史国际学术讨论会、第七届海峡两岸先秦两汉学术研讨会、2017年“出土文献与传世典籍的诠释”国际学术研讨会等;韩非子的相关文献由190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觉、刘如瑛、宋洪兵等。

韩非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52 占比:99.45%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32%

专利文献>

论文:5 占比:0.23%

总计:2164篇

韩非子—发文趋势图

韩非子

-研究学者

  • 张觉
  • 刘如瑛
  • 宋洪兵
  • 刘亮
  • 杨玲
  • 马世年
  • 周炽成
  • 张涅
  • 徐克谦
  • 李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窦兆锐
    • 摘要: 近世日本学者对《韩非子》的研究和借鉴始于山鹿素行。通过系统研读《韩非子》,山鹿素行发现了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在“规则”与“人情”两方面的共通性,进而打通了二者的理论逻辑,并以此作为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通过对《韩非子》中法治论与人情论的吸收,素行在其原本以“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中补充了“法”的内容,从而形成“礼”“法”兼用、伦理与政治并举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超越了中国传统的儒法之争,形成了一种新的思想资源。
    • 吴昌林; 王逸驰
    • 摘要: 《说林》《储说》是《韩非子》中最具有文学特色的部分,目前对二者的专章研究并不多,且其文体定性存在争议。探究《说林》《储说》中“说”及“说体”源流,辨析“寓言”说、“小说”说、“连珠体”说的得失,认为《说林》《储说》是“说体”文。
    • 王楚雅
    • 摘要: 要实现中国法治的现代化,就要充分重视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以区分事实与价值的方法重构韩非子的法制思想,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反思和扬弃。在事实上,韩非子提出的法制概念可以用命令理论进行化约:法律是君主发出的、以赏罚为后盾的一般命令,臣民的服从动机在于趋利避害的本性和畏惧威势的心理。在价值上,韩非子采取传统集体主义的价值立场,他只关心作为集合体的国家实现强大。因此韩非子不仅认为法律应当作为普遍的行为规范,而且认为法律应当成为唯一的行为规范。理论重构和分析对我国法治现代化的启示在于:重视法律服从动机的内在面向;重视法律对权力的规范和限制。
    • 刘振英
    • 摘要: 战国是中国文化学术史的轴心时代,《荀子》与《韩非子》皆是历经百代淘洗的经典。韩、荀学术虽各具独特品格,但又相互融生。韩非子与李斯俱事荀卿的历史事实,使得韩非子的法术范畴与荀子的礼学思想存在天然的通变关系。韩非子对荀子礼学的“通”体现在三个方面:“得君行道”,学术成为公器与国君的结合;礼学与法术之学都以政治为中心;学术品格独特而鲜明。而其“变”则体现在三个转向上:从王与礼的统一转向人主与法的统一;从纷繁复杂的礼学体系转向简明扼要的法术之学;学术品格从自由、独立转向功利化、依附性。
    • 李艳霞
    • 摘要: 中华汉字,生动形象。“廉”最早出现小篆的象形,由“广”和“兼”构成,看上去与房子有关,“廉”作为厅堂的侧边,最显著的特点是直。所以,“廉”成了正直的代名词。《说文解字》说:“廉,仄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韩非子说:“所谓廉者,必生死之命也,轻恬资财也。”廉是一种情操,也是一种政治本色。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想保持这种本色,就必须守住这条生命线,把握住道德底线。
    • 张林祥
    • 摘要: 法家的无为而治思想与儒道相比自有其特点,而且在历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值得研究。其形成、主要内容以及实现途径等问题尚存争议,有待进一步探讨。法家的无为而治思想萌发于商鞅,发展于申子、慎子及稷下齐法家,大成于韩非子。其要义包含“知法自治”和“君佚臣劳”两个方面,前者指通过创设法令制度,并公之于吏民,使人人知法、信法,自律自治,实现“刑政不用而治”的目标;后者则以“道德”为体,刑名法术为用,主张君臣异道,分工而治,君主臣辅,君执其要,臣尽其能,参验督责,以静制动。法术势结合运用,循环补充,是实现无为而治的途径。法家之主张无为而治,意在尊君集权、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与道家“因循自然”的无为而治、儒家“恭己南面”的无为而治截然不同。
    • 王松
    • 摘要: 前言人类社会学是一门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在人类的“轴心时代”曾经出现过大量的优秀社会学家,其中以东方的老子、孔子、孟子、韩非子、释迦牟尼最为著名。同时期西方的先贤主要在研究古典哲学,以及从哲学中衍化出来的分类学科,并没有社会学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或代表著作。而“轴心时代”的东方出了那么多社会学家,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了人类自身上,却在对大自然的思考上有所欠缺。由此分别衍化出了东西方如今相差甚远的价值观。
    • 闻章(文/图)
    • 摘要: 《韩非子》载:大臣夷射陪齐王喝酒,中途出来醒酒,手里还提着一把酒壶。守门人向他讨一点剩酒喝,他拒绝了,不但拒绝,还以轻蔑的口气训斥道:“撒泡尿看看你是谁,配喝酒?”夷射走了之后,守门人故意在廊下洒了一些水。第二天齐王见了,以为是尿渍,问守门人:“谁在这儿撒尿?”守门人说:“不知道,只是夷射大人昨天在这儿站过。”夷射因此被杀。
    • 大象无形; 言语一声(图)
    • 摘要: 点翠,是一种用翠鸟的羽毛点缀金、银、铜等金属底板的首饰工艺。翠鸟上背、腰部以及尾部羽毛以青、蓝色为主,色泽雅致,与珠宝、衣物相衬,更显高贵华丽,因此以翠羽为饰在历代皇室贵族中颇受欢迎。点翠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韩非子·外储说》记载有“买椟还珠”的典故,文中描绘盛珠子的木匣“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此处的“辑以羽翠”便是点翠工艺的前身。《汉书》中记载妃子居所“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明珠、翠羽饰之”。除此之外,唐诗中有“手持凤尾扇,头戴翠羽笄”,宋词中有“只有余香留得住,满地花钿翠羽”的描述。宋朝时,翠羽之风尤为盛行,皇室贵族、士庶人家的妇人装扮均以翠羽为尚,京城内外打造金箔、铺翠、销金的作坊多达数百家,往来通贩多达数千人。
    • 摘要: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Law is order.and good law is good order.)--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7卷第4章一民之轨,莫如法。--战国《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战国《韩非子·有度》所谓人的法律,我是指生活的一种方策,使生命与国家皆得安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