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通变

通变

通变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64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6篇、专利文献203篇;相关期刊347种,包括学理论、文史哲、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等; 通变的相关文献由979位作者贡献,包括丁杰、王永胜、夏亮等。

通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6 占比:68.72%

专利文献>

论文:203 占比:31.28%

总计:649篇

通变—发文趋势图

通变

-研究学者

  • 丁杰
  • 王永胜
  • 夏亮
  • 曾亚平
  • 高云旭
  • 李振鹏
  • 臧晓斌
  • 刘祖明
  • 徐宝安
  • 黄世泽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潘娟娟
    • 摘要: 《文心雕龙》是复古还是革新,历来颇存争议,然"宗经式"思维可见其主张。因此,若能找到"宗经"的述理脉络,了解刘勰"以复古为革新面向未来"的理论关切,就会明白其与文学史上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发展史观"生一弊救一弊"的"救弊观"有着本质的不同。本文以《文心雕龙》与《雪涛阁集序》为例,从宗经与通变的视角切入,对二者的文学史观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 刘振英
    • 摘要: 战国是中国文化学术史的轴心时代,《荀子》与《韩非子》皆是历经百代淘洗的经典。韩、荀学术虽各具独特品格,但又相互融生。韩非子与李斯俱事荀卿的历史事实,使得韩非子的法术范畴与荀子的礼学思想存在天然的通变关系。韩非子对荀子礼学的“通”体现在三个方面:“得君行道”,学术成为公器与国君的结合;礼学与法术之学都以政治为中心;学术品格独特而鲜明。而其“变”则体现在三个转向上:从王与礼的统一转向人主与法的统一;从纷繁复杂的礼学体系转向简明扼要的法术之学;学术品格从自由、独立转向功利化、依附性。
    • 袁劲; 何敏燕
    • 摘要: 当“字文化”遇到“关键词”,以方块字为载体的中国文化关键词研究,可结合汉字与汉语的全息性、生命化特质,分析符号、初文与偏旁部首之中的文化思维,追溯汉字仰观俯察、远近取譬、会意指事、形声并茂构筑中华文化意义世界的历史进程。在文明互鉴的意义上,武汉大学李建中教授主编的一字一书的《中华字文化大系》丛书可与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的《批评新成语》书系彼此呼应,既借鉴文化关键词研究法,又留意区分汉字(意音和语素文字)有异于英文(表音和音素文字)之处,通过“望今制奇,参古定法”,开辟出中国文化关键词研究的通变范式。
    • 王文超
    • 摘要: 近期张老师整理笔记资料,在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多篇学术性、可读性都很强的短文,配以历代书法图版和自己的书法作品,或册页或斗方,入古出新。笔者结合在校读书时的思考,认为张老师在书法创作及理论研究中有“神思”与“通变”之功夫。
    • 黄德海
    • 摘要: 一解题《蝉蜕》为历史小说,或从史实,或出虚构,要之不离作者所理解之孙诒让,书中所言,不必强分何为虚构,何为史实,看成作者心目中完整的孙诒让形象即可。是书原名“末代大儒孙诒让”,修改后新题“蝉蜕:寂寞大师孙诒让和近代变局中的经学家”。
    • 刘加锋
    • 摘要: 东汉诸子在引《诗》时采用了"引用《诗》句""引用《诗》题""借用《诗》句""化用《诗》典"四种方法,并以前两种为主,体现出明显的宗经倾向,后两种方法虽然使用较少,但也体现出东汉诸子"主体性"增强的通变特征.在引《诗》篇章分布方面,东汉诸子引《诗》偏重《雅》《颂》,表现了重"陈义""述德"、轻"言情"的用诗功能.在引《诗》用意方面,东汉诸子引《诗》以礼仪制度、名物训诂和道德修养为主,体现了以《诗》为教的宗经倾向,亦反映了汉学重训诂的治经特色,此外对于思想观念、政论、历史等方面的关注,体现"多元化"的通变特征.上述三方面的引《诗》特点,体现东汉诸子宗经,但又通变,且呈现"主体性""多元化"的特质,这与"新子学"的精神与原则相一致.
    • 曲秀文
    • 摘要: 刘勰的创作论主要写作目的之一在于纠正南朝时期“讹滥”的文风,基于这个角度,他在《文心雕龙》中的“通变”观旨在树立为文的正确标准以及论述革新和适变的具体表现.对刘勰的研究方法进行论述不仅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还对现实实践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 丁杰
    • 摘要: 在时间轴上观"事物古今之变"、察"事物变化规律"、晓"事物变化原因",是历史学的一种特质性思维,亦即司马迁所言的"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学"通变"思维。考古学中研究人造器物的重要方法——考古类型学,对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历史学"通变"思维,具有非常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 平雷
    • 摘要: 刘勰《文心雕龙》的《通变》篇阐述了文学创作中的"会通适变"问题,首创了文论领域的"通变"说.在这一学说的间接或直接影响下,我国古代的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实践在"会通"与"适变"的矛盾冲突过程中发展前进.直至叶燮《原诗》问世,才重新调和"会通"与"适变"的矛盾冲突,再次回归刘勰"通变"说的正轨.
    • 张鹏飞
    • 摘要: 刘勰在《通变》篇中提出"浅而绮"来界定魏晋文学.而对于"浅而绮"的内涵却没有作具体的说明.简而言之,"浅而绮"是魏晋文学的总论,所以内涵比较丰富,但是其在具体的魏晋时期的四个文学子时期的表现又是不同的.例如在《明诗》篇中刘勰提出了"轻绮"来作为西晋文学的特征."轻绮"作为"浅而绮"某一子时期的具体表现概念,其内涵自然和"浅而绮"是不完全相同的.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