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变

新变

新变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66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体育、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8篇、专利文献107039篇;相关期刊437种,包括江淮论坛、天中学刊、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 新变的相关文献由65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瑜、姚大勇、张静等。

新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8 占比:0.62%

专利文献>

论文:107039 占比:99.38%

总计:107707篇

新变—发文趋势图

新变

-研究学者

  • 陈瑜
  • 姚大勇
  • 张静
  • 王宏林
  • 王志清
  • 唐樱艳
  • 朱永明
  • 梁凤莲
  • 陈恩维
  • 陈辽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关键词

    • 陈佳敏
    • 摘要: 余华《文城》的封面图像选自当代艺术家张晓刚的一幅画作《失忆与记忆四号》,与小说的文字文本构成一种相互阐释和相互补充的关系。“历史”与“记忆”一直是张晓刚最关注的创作主题,而《文城》展开的是对新旧之际个体记忆与国家历史的探讨,凝聚在图像背后的内涵与《文城》在新的层面上达到了契合,展开了一场画家与作家的对话。面对视觉文化时代的冲击,他们不约而同的采取了特别的“格式”来应对这一变化,张晓刚将摄影技术融入绘画,余华将文学“电影化”,共同表达对“过去”和“已逝”的追忆和对历史远距离的深刻体会,实现了跨媒介的审美现代性。通过封面图像与小说文本的互文现象,或许可窥见余华创作的“守恒”与“新变”。
    • 孙银霞
    • 摘要: 遭逢“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晚清是社会发生大“转型”的时期。此时诗坛,各派悉数登场,理论纷呈,“百家争鸣”。在新旧政体、新旧文化互相纠缠和相持斗争中,光宣诗人内心的复杂与彷徨、萧索与孤寂,历经复古与革新的锤炼,在诗坛上呈现明显的“过渡轨迹”。有对传统“治情”模式的执着回归,有对孤独重“我”的情感觉醒,还有中西思潮下对情感的大胆突破。对光宣诗坛情感论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光宣诗坛如何推动中国诗歌由古典走向现代。
    • 周燕玲
    • 摘要: 唐代西域诗绚烂而不无夸饰的描写构成了文学西域的基础印象,但也成为唐以后西域诗创作的藩篱,创作模式不可避免地趋于同质化、类型化,甚至被夸张、异化,文学西域形象愈加固化刻板。清代诗人对西域的描写努力寻求新变,其中江南地方元素渗透入西域诗的创作是突出表现之一,从西域的山水风貌、人文景观到西域情怀都呈现出与前代西域诗不同的风貌,写景写情都颇具江南的俊秀缠绵之姿。西域描写的江南化,承载了文人对于精致生活的向往,呈现了文人内心中的隐逸情怀。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在历史上不断渗透交融的必然的产物。江南文化为西域文化注入了新的质素,改变了西域诗的抒写方式,重塑了文学西域的形象。
    • 刘慧宽
    • 摘要: 民国时期存在数量庞大、风格多样的旧体文学作品,学界早前对此缺乏足够关注。文言碑志是民国时期旧体文学重要板块之一。该时期的文言碑志在社会剧变刺激下,题材出现了显著的扩容。文言碑志非常注重宣扬革命和国族观念,并增加了“新民”和惩警等新功能,开辟了碑志发展的“新境界”。民国时期文言碑志是中国文学史、碑志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作上与时俱进,非常注重古典形式与现代精神的融合,为当代碑志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与借鉴,对民国时期文言碑志的研究还具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类不断改变以适应新的时代、新文化的需要。
    • 李佳艺
    • 摘要: 李贺作为中唐向晚唐过渡的天才诗人,其诗歌创作不拘常法,别开生面,代表了元和诗坛的新变。李贺去世不久后,杜牧受托为其诗集作序。在序中,杜牧对李贺诗歌颇有微辞,委婉地表达了对贺诗新变的不满。杜牧认为李贺诗歌理不及辞、过于追求辞采而忽略了诗歌思想内容。这种批判的背后,既表现了李杜二人在诗歌审美风尚及风格追求上的差异,又彰显了杜牧意欲纠偏补弊、重振晚唐诗风的现实思考。
    • 谷文彬; 张晓雪
    • 摘要: 现当代作家对《定婚店》的重写主要表现为继承与改造。就继承而言,体现在作家们对故事情节进行敷演、套用其预叙手法和移植“婚姻定命”观。就改造而言,则表现为革新故事主题、拓新处理情节及凸显地域性特征。《定婚店》在现当代作家笔下发生变化,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的生活经历有关,也与作品接受者的审美心理有关。这一文学现象,揭橥古典和现代之间相互影响,古典为现代提供肥沃的创作土壤,而现代也在摄取与融入中扩容了古典。这促使我们进一步思索如何在古典和现代之间发挥更大的艺术效力,开拓更为广阔的叙事空间,创作出更深邃的文学经典。
    • 汤静雯
    • 摘要: 70后作家石一枫在近年的创作中,刻画出一批区别于旧式英雄的新式强者,并借强者的扭曲,谛视传统价值在当下社会的失范,特别是在叙述层面上,小说具有以“闲人”气质的人物视角,来旁观与讲述“强者”故事的共性。这一叙述视角具有调节情感密度、解构强者故事的功能。但从历时维度来看,看者虽不改其“闲人”本色,但内在的“情志意”结构却发生着转变,逐渐呈现出“介入”“自审”的姿态,表现出严肃、真诚的现实关怀。这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石一枫“‘痞子文学’继承人”的创作标签,具有凸显创作新质性的意义。
    • 郭江波
    • 摘要: 自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诞生之后,桃源便成为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境地。王维在陶渊明桃花源模式和桃源思想的影响下建构起自己的桃源,但王维的桃源无论是建构原因、表现形态还是终极目的,都与陶渊明的桃花源形成巨大的反差。对桃花源的渴求在王维早年的诗作中已经体现出来,因为王维早年便感知到人心难测、生命无常、权力压迫等苦痛。在贬谪的催化作用下,王维建立起以逃避政治为动机、以空灵梦幻为表现形态、以超越现实和追求生命自由为目标的理想世界。
    • 齐廉允
    • 摘要: 民国初年(1912—1920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知识体系的更新,农学期刊得以快速发展。数量种类增多,分布日渐集中,刊物语言、作者群体、主办单位、传播路径、受众等都呈现出全新态势,刊物质量提升明显,传播力也持续增强。清末(1897—1911年)农学期刊多连载、重实用、栏目科学、图文并茂的特点仍被普遍保留。清末民初农学期刊的演进历程证实,尽管时代更替、知识变革会深度影响学术期刊的发展,但作为学术重要中介的期刊仍有相对独立性和自身演变规律。
    • 夏雨禾
    • 摘要: 重大突发事件舆论研究中,作为整体的“事件域”长期以来处于缺席状态,“在场”的只有具象化的特定事件或事件的局部细节,因此也遮蔽了“事件域”的诸多新变。事实上,媒介技术已经改变了主体的时空体验方式,导致事件紧迫性和压力的持续加剧。事件被媒介的力量所改造并呈现出三重变化逻辑:形式层面,“眼见为实”和“关系隐喻”成为决定事件性状特征的主导性原则;实践层面,多方博弈与规则重叠构成了事件演变发展的复杂动力结构;文化层面,符号化、故事化和仪式化促使了事件的媒介化转向。文末对事件媒介化趋势下将要面临的事件的“事件化”、规则的结构性重叠和“流量拜物教”等一系列挑战展开了反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