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

限制性内切酶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454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8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1106707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英文版、生物技术通报、生物技术通讯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十七届全国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研讨会、第九届全国微生物学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繁殖学分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等;限制性内切酶的相关文献由1137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恒皓、张坤晓、本刊编辑部等。

限制性内切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68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06707 占比:99.97%

总计:1107091篇

限制性内切酶—发文趋势图

限制性内切酶

-研究学者

  • 许恒皓
  • 张坤晓
  • 本刊编辑部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韩挺翰
  • 黄种山
  • 李森
  • 雍德祥
  • 余其兴
  • 刘松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建; 张新亚; 李婷婷; 罗志丹; 许恒皓; 卢辰
    • 摘要: 由于限制性内切酶在重组表达时具有切割宿主DNA的细胞毒性,生产难度大,其供应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实验室前期通过广谱甲基化保护,初步实现了部分限制性内切酶的国产化,但工艺仍停留在低密度摇瓶培养水平,产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研究以限制性内切酶Pst Ⅰ为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了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补充碳源、pH值与诱导时机等多个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在37°C下,开始发酵后6 h,添加终浓度1.4 mmol/L IPTG进行诱导发酵8 h,以甘油为补充碳源,控制发酵体系pH为8.0时Pst Ⅰ的表达量最高,Pst Ⅰ蛋白产量为0.0129 g/L,为未优化的2.15倍,同时酶产率为1.926×10^(6)U/L,为未优化的3.74倍。
    • 摘要: 物种的学名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字母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 HⅠ、Eco RⅠ、MspⅠ、Sau 3AⅠ等。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
    • 孔维威; 袁瑞奇; 康源春; 张玉亭; 周舒浩; 常晓超; 刘洋洋
    • 摘要: 采用拮抗反应和基因间隔区2(intergenic spacer 2,IGS2)分析方法对河南省32个白灵侧耳(Pleurotus tuoliensis)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除菌株Pt1、Pt5和Pt22外,绝大多数菌株间存在拮抗反应;应用Hpa Ⅱ、Rsa Ⅰ和Hae Ⅲ等3个限制性内切酶,对IGS2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和电泳分析,不同菌株电泳后产生多样性丰富的图谱。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将所有菌株分为3个大类,3个大类遗传关系相对较远,最终将32个菌株鉴定为3组,可为今后白灵侧耳新品种杂交选育亲本的选择提供参考。
    • 赵婷婷; 郭子群; 高云航; 徐凤宇; 赵传芳
    • 摘要: 噬菌体作为地球上数量最丰富的生物,能特异地拮抗宿主菌,在保护人类和动物免受耐药菌感染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1-2]。但体内外抗菌试验结果表明,噬菌体并不能完全杀灭宿主菌[3-4],说明细菌具有一定的防御噬菌体的能力。事实上,数十亿年来,细菌已进化出复杂的防御体系,其中的限制性内切酶、CRISPR/Cas系统等已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近年来,揭示细菌防御噬菌体机制的进程加快,本文对此进行综述,希望为其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摘要: 物种的学名属名、种名(包括亚种、变种)用拉丁文斜体,首字母大写,其余小写;属以上用拉丁文正体,首字母大写。限制性内切酶前3个用斜体,后面的字母和编码正体平排,例如:Bam H I、Eco R I、Msp I、Sau 3A I等。氨基酸和碱基的缩写氨基酸缩写用3个字母表示时,仅第一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正体。碱基缩写为大写正体。
    • 潘蓉蓉; 钟秋蔚; 张露; 马际凯; 程强强; 袁生贵; 孙荣喜
    • 摘要: 以江西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红椿天然林为研究材料,对毛红椿AFLP反应体系中的DNA提取方法、酶切与连接步骤、连接产物稀释倍数、预扩增产物稀释倍数等影响因子进行优化,并筛选AFLP多态性高的引物。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DNA质量有很大影响,试剂盒法提取的DNA杂质少,质量高;酶切与连接采用一步法完成;连接产物最适稀释倍数为3倍,预扩增产物最适稀释为10倍;利用4个天然居群的毛红椿基因组DNA从64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4对具有多态性扩增条带的引物,总扩增出147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22个,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84.36%,多态性较高,适用于毛红椿AFLP分析的4对引物组合分别是:E1/M6、E4/M7、E5/M3、E5/M8,为毛红椿遗传多样性和种质资源研究奠定了基础。
    • 摘要: 一、限制性内切酶限制酶的命名,1973年由Smith和Nathans提出:用属名的头1个字母和种名的头2个字母,组成3个字母的略语,表示寄主菌的物种名称;如有菌株名,再加上一个字母,即第4个字母表示菌株;1种特殊的菌株,具有几个不同的限制与修饰体系,则以罗马数字表示在该菌株中发现某种酶的先后次序。例如:Eco R I,第1个大写字母E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属名的第1个字母;第2、3两个小写字母co为其种名的2个字母;第4个字母大写R表示所用大肠杆菌的菌株编号。再如,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用Hin表示。例如,从流感嗜血杆菌d株(Haemophilus influenzad d)中先后分离到3种限制酶,则分别命名为Hin d I、Hin dⅡ和Hin dⅢ。
    • 邵钰晨; 杨琪; 王鹏; 吴尚成; 王东晖; 司鑫鑫; 曹阳
    • 摘要: 来源于肺炎双球菌Diplococcus pneumoniae的Ⅱ型限制性内切酶DpnⅡ是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工具酶,它在基因工程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其三维结构尚未被解析.为了解析DpnⅡ的蛋白结构,进一步阐明DpnⅡ的分子机制,构建了pET28b-DpnⅡ重组表达载体,并采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利用BL21 (DE3) pLysS菌株高效表达了DpnⅡ及其硒代衍生物,经Ni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凝胶过滤层析、肝素亲和层析等4步纯化获得了纯度在95%以上的重组蛋白和硒代蛋白,质量浓度均为10 mg/mL,产量分别为6.5 mg/L和5.5 mg/L.酶活研究发现,硒代蛋白和重组蛋白对底物pUC19质粒切割产生了大小一致的条带,表明硒代蛋白的活性未受到明显影响.
    • 邵钰晨; 马燕燕; 谷庆花; 鲍渴望; 孙晓宇; 陈晓雨; 李婷婷; 司鑫鑫
    • 摘要: [背景]限制性内切酶Mlu I是一种常用的工具酶,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三维结构尚未被解析.[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纯化重组Mlu I蛋白及其硒代蛋白,并进行结晶条件的研究.[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b-Mlu I,在大肠杆菌BL21(DE3)pLysS中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重组MluI蛋白和硒代Mlu I蛋白.对蛋白进行质谱检测、圆二色谱检测以及酶活检测,利用坐滴法进行结晶条件的筛选.[结果]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ET28b-Mlu I并纯化获得达到结晶纯度的蛋白,通过质谱检测确定硒代Mlu I蛋白中的8个甲硫氨酸全部被取代,结合酶活测试及圆二色谱检测确定了硒代对Mlu I蛋白的活性、结构无明显影响.采用坐滴法进行初步的晶体生长研究,重组蛋白目前已在1种条件下获得针状晶体并进行初步衍射,获得分辨率在0.32 nm左右的衍射数据.[结论]Mlu I蛋白及硒代Mlu I蛋白纯化体系的构建和结晶条件的研究,可为下一步解析Mlu I三维结构、作用机制的探讨及定向改造奠定基础.
    • 杨柯金
    • 摘要: 载体与外源片段具有概念抽象、不易表现的特点,成为基因工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载体与外源片段酶切和连接这一知识点,可利用A4纸、剪刀、曲别针等材料制作载体与外源片段酶切和连接反应教具.从教学效果上看,该教具可直观展示限制性内切酶识别序列的结构特点,配合完成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反应及DNA连接酶的连接反应,有助于学生在动手过程中掌握相关学习要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