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717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97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606230篇;相关期刊240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北方实验动物科技年会、第十五次全国养犬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全国小动物医学学术研讨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研讨会等;钩端螺旋体的相关文献由1305位作者贡献,包括鲍朗、严杰、秦进才等。

钩端螺旋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97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06230 占比:99.90%

总计:606854篇

钩端螺旋体—发文趋势图

钩端螺旋体

-研究学者

  • 鲍朗
  • 严杰
  • 秦进才
  • 郭晓奎
  • 戴保民
  • 蒋秀高
  • 张会东
  • 姜叙诚
  • 尹惠琼
  • 张燕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艳红
    • 摘要: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对多种动物易感,在我国多地区均有发病和流行,尤其是随着养猪业不断规模化和集约化,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上升趋势,发病后对养猪场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注重该病的防控,避免发病造成经济损失。一、病原简介钩端螺旋体又称细螺旋体,是螺旋体科螺旋体属的成员。
    • 朱向蕾; 虞坚颐; 周立晨
    • 摘要: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分布(Levett, 2001),可感染鼠科、猴科和犬科等多种动物(Desvars et al., 2012)。人或动物通过接触带菌动物的粪便、尿液污染的水和土壤而感染(娄银莹等,2019),可造成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出血性素质和严重肺部疾病等,因血清型或地域不同,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McBride et al., 2005;Goldstein et al., 2006)。
    • 段凤娟
    • 摘要: 1病原学钩端螺旋体在显微镜下常呈“C”“S”等形状,一端或两端带钩,为革兰氏阴性菌,镀银法染色呈棕黑色,姬姆萨液染色呈淡紫红色。该菌对外部环境耐受力较强,在低温湿润环境下数月仍能保持感染性,但其理化性质较弱,在酸、碱、热、紫外线环境下能较快被灭活,市场上常见的消毒剂均能将其杀灭。2流行病学被感染的猪为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染源,其带菌期约为半年。钩端螺旋体可随被感染猪的尿液、乳汁和唾液等排出体外,造成周围环境污染。
    • 徐国英; 潘敏楠; 刘维俊; 林代华; 韩腾伟; 周淑姮; 王加熊; 刘菁; 肖方震
    • 摘要: 目的了解福建省鼠感染钩端螺旋体(钩体)现状及分离株基因种的特征,为钩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2019年根据疫情选取14个调查点,采用笼夜法捕鼠并采集心血或肾脏标本进行钩体培养,测定血清抗体;对鼠中分离保存的23株钩体菌株提取DNA,PCR扩增16S rRNA基因、PCR产物纯化测序,与GenBank数据库收录的钩体17种基因型进行比对确定基因种,并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福建省鼠种以黄毛鼠为主要优势鼠种,占40.87%(499/1221)、其次依次是黄胸鼠19.57%(239/1221)、针毛鼠16.79%(205/1221)和褐家鼠8.85%(108/1221),钩体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9.32%(207/706),以黄毛鼠最高,为42.16%(121/287),不同地区鼠种构成及鼠钩体感染率不同。23株菌株均扩增出16S rRNA基因的目标条带1484 bp,测序及序列分析属于致病性的基因种有13株,其中L.borgpetersenii(伯氏)占8株,L.interrogans(问号)占5株,属于非致病的基因种10株。钩体菌株分离自福建省的优势鼠种(黄毛鼠、黄胸鼠、针毛鼠)及不同地区(闽东、闽南、闽西和闽北)。结论福建省鼠类感染钩体普遍,以致病性基因种(L.borgpetersenii和L.interrogans)为主,也携带非致病性基因种,需加强钩体病传染源啮齿动物的监测工作。
    • 徐颖华; 叶强; 徐苗
    • 摘要: 不同血清群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代表性菌株是钩体病主要流行菌群监测和疫苗及储备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由于钩体的培养和生长特性,目前仍没有成功解决钩体冻干保存方法,导致一直面临如何长期、有效保存钩体菌种的问题。为更好了解钩体的长期保存钩体方法研究进展,本文就钩体在不同环境的存活能力、各种不同保存钩体方法的优缺点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综述,以期助力钩体保存方法的标准化。
    • 孙爱猛; 周信云; 罗滢娟; 朱端昊; 熊长辉
    • 摘要: 目的对一不明原因发热伴呼吸困难患者进行实验室诊断,探讨钩端螺旋体实验室确诊的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宏基因二代测序技术(mNGS)对一不明原因发热伴呼吸困难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体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显微镜凝集试验(MAT)和传统培养方法对患者进行实验室确诊。结果mNGS对不明原因发热伴呼吸困难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病原体分析提示患者可能被问号钩端螺旋体感染,Real-time PCR和传统培养方法对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血液和尿液检测均为阴性,血清抗体检测(MAT法)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澳洲型滴度为1∶800。结论该患者确诊为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澳洲型感染,mNGS与实验室传统方法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对不明原因发热伴呼吸困难患者实验室诊断,特别是对钩端螺旋体的实验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毕玉香
    • 摘要: 猪钩端螺旋体病由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夏秋季节发病较为集中,呈全世界流行,主要通过消化道、受损的皮肤黏膜及媒介性寄生虫传播;成年猪感染后症状较轻,仔猪表现为急性发病,以短暂发热、贫血、黄疸等为特征,妊娠母猪感染后会流产;预防本病需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减少应激对本病的影响,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剂,必要时采取药物预防的措施;本病治疗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个方面,钩端螺旋体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本病的首选,同时配合补水、补血、补维生素类的药物以减缓病情。
    • 杨利超; 郭銮英; 王妮娜; 马骏; 李国慧; 陈守义; 刘全
    • 摘要: 目的调查广州市鼠类动物中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情况和遗传特征。方法笼捕法捕捉鼠类动物,采集脾组织提取总DNA,通过PCR技术检测钩端螺旋体16S rRNA和LipL32基因,测序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采集褐家鼠170只、板齿鼠4只、黄胸鼠3只、黄毛鼠1只和臭鼩鼱22只,共200只鼠类动物,在褐家鼠中检测到钩端螺旋体阳性样本3个,总阳性率1.5%,系统发育分析显示,3份阳性样本序列与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位于进化树上的同一个分支。结论广州地区鼠类动物中存在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本地人群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
    • 刘斌; 谢波; 梁彦超; 黄彭; 刘双柏; 陈芳玮
    • 摘要: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钩端螺旋体的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钩端螺旋体病每年有超过100万例病例,是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人畜共患疾病[1]。尽管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严重钩端螺旋体病的死亡率超过10%[2]。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依赖于血清学检查,早期钩端螺旋体病的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我们报告一例由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休克和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例,经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抗感染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最终,经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用显微凝集试验检测,患者确诊为黄疸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
    • 李彬; 叶强; 徐颖华
    • 摘要: 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病是一种由不同血清群致病性钩体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大多数哺乳动物均可为致病性钩体的携带宿主,钩体通过动物尿液排出后可以在水或土壤中存活数月,成为重要的传染源。尽管钩体病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洪水灾害频发,钩体病疫情在全球范围内仍时有发生,尤其是对发展中和不发达国家造成较大威胁,我国近年也有死亡病例报道。人们对此类传染病放松警惕以及非特异性临床症状表现等因素导致诊断难度加大,存在着钩体病暴发或大流行的潜在危险。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