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教材
语文新教材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8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文学、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6篇、专利文献3819篇;相关期刊216种,包括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四川教育、湖南教育(上旬刊)等;
语文新教材的相关文献由39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家新、余敏、宋国庆等。
语文新教材
-研究学者
- 王家新
- 余敏
- 宋国庆
- 常雪晴
- 张志英
- 张月梅
- 李炳花
- 林友忠
- 殷伯明
- 潘旭双
- 王四军
- 王宁
- 王帅
- 王炜
- 王艳超
- 石丽
- 苗金德
- 钟武伟
- 陈亨言
- 雷实
- 万宇平
- 万布容
- 丛波
- 乔冠虎
- 于漪
- 代士晓9
- 任小平
- 伊子依12
- 何干意
- 何敏玲
- 何波
- 何郁
- 何郁3
- 余志辉
- 余晶晶
- 冯芳
- 刘亚雄
- 刘伟
- 刘国富
- 刘士超
- 刘延君
- 刘建春
- 刘桂娥
- 刘桂贞
- 刘梅1
- 刘江
- 刘用哲
- 刘真福
- 刘笑竹14
- 刘绮筠
-
-
周素芳
-
-
摘要:
在语文教学中名著阅读地位日显重要,在《初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对名著阅读的部分要求如下:“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强调:语文新教材专治不读书,主张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然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必读篇目共有12本,自主阅读篇目推荐24本,意味着学生三年至少需要阅读36本。日常教材内容尚且繁重,加之名著阅读内容,语文阅读任务急剧增加。
-
-
常雪晴
-
-
摘要:
随着全国高中教育新高考、新课标的推进,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认真解读新教材的编写体系,积极探索新课堂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新教法与学法。在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中,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开放性、应用性特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从学习活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的专题化,课程设计的系列化,学生角色的主体化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
-
-
盖敏
-
-
摘要:
随着部编版本语文新教材的全面铺开与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新课程大纲对学生语文学习提出全新的要求。课程大纲尤为重视学生写作、阅读、词语运用能力,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大语文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因此有必要引入科学化教育理论——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助力教学效果的提升。
-
-
常雪晴
-
-
摘要:
随着全国高中教育新高考、新课标的推进,语文教师应与时俱进,认真解读新教材的编写体系,积极探索新课堂的教学模式,精心设计新教法与学法.在开展教学的双边活动中,突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开放性、应用性特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从学习活动的项目化,学习内容的专题化,课程设计的系列化,学生角色的主体化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建构课堂教学新模式.
-
-
王绍玲
-
-
摘要: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元的编排体例,在每个单元的导语中将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阐述得清楚明白,课后练习也紧扣语文要素进行编排,改变了对教材"模模糊糊一大片"的认识,让语言文字的训练、阅读习惯的养成有了非常清晰的训练主线,让教师明晰每篇课文应该教什么。用主编陈先云先生的话来说:这套教材好教,但教好不易?怎样化解"不易",从而教好新教材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在"怎么教"上下功夫,牢牢把握三个字:准、深、宽。
-
-
朱旗凯
-
-
摘要:
随着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创新,小学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挑战,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的编写理念中,非常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强调在阅读教学中实施“1+X”式的单元整合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
-
李慧
-
-
摘要:
统整任务群单元学习是在学习任务群的课程构想下以单元为基本单位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的教学模式.设置任务单问题链,在把握单元内在逻辑中实施任务群单元教学;关注新课标核心素养,统整古文任务群单元教学;研讨深度阅读内涵,统整外国文学任务群单元教学.
-
-
苏慧
-
-
摘要:
初中语文新教材注重“语文素养”。在散文教学中,要注重散文的文本特质,确定散文的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究,走入散文深处,体会散文的诗意和情致,而不是仅仅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事、什么人。同时,遵循编写意图,利用教材篇目,力求一课一得,在“听、说、读、写、思、积”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
-
邓莉莉
-
-
摘要:
教育部统编小学语文新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双线组元”编排方式,即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并行编排组织单元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单元教学的整合功能,从整体出发,点面结合。基于此,笔者在教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这一主题时,做到了以下四点。
-
-
宋正伟
-
-
摘要:
培智学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学校的学生来说,有其特殊性,为了适应培智学校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发展需要,国家特别编写了《生活语文》新教材,那么在实际使用这套教材的过程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提升教材使用的灵活性呢?一、以生活语文课标要求为基础组织教学与普通学校的语文课程相比,培智学校生活语文课程的最主要特点就是重视学生与外界沟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