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破裂
主动脉破裂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51998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法医学杂志、中国法医学杂志、罕少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八届年会、第七届国际血管外科及腔内血管外科学术会议等;主动脉破裂的相关文献由39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晓膺、狄冬梅、蒋南青等。
主动脉破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998篇
占比:99.74%
总计:52132篇
主动脉破裂
-研究学者
- 张晓膺
- 狄冬梅
- 蒋南青
- 崔月霞
- 王和平
- 郭伟
- H.
- 刘建平
- 吴元兵
- 吴超瑜
- 孟昊
- 宋贤武
- 张福伟
- 朱云峰
- 朱永斌
- 李辉
- 杨波
- 潘健
- 王效增
- 童健
- 葛红卫
- 蒋朝旭
- 蒋波
- 钱永祥
- 闫玉生
- 陈松林
- 陈群清
- 黄连军
- A.
- Bonilla
- Choit R.L.
- D.
- E.
- Eggebrecht
- Hackam D.G.
- Herold
- Jr.
- K.
- K. Mulpuri
- Leblanc J.G.
- Nordli
- Ochs.MG
- Ochsner MG
- R.
- Redelmeier D.A.
- S.
- Schmermund
- Tay
- Thiruchelvam D.
- Tredwell S.J.
-
-
李阳
-
-
摘要:
64岁的马先生一个月前半夜睡觉时突感胸口、后背剧烈疼痛,于是家人赶紧将他送到附近的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壁间血肿”,由于主动脉没有明显的破口,排除主动脉夹层,马先生便出院回家,吃药控制血压。
-
-
于晓强;
夏春秋;
明志兵;
梁火奇;
黄海涛;
郑一凡;
刘燕
-
-
摘要:
目的 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Stanford B型创伤性主动脉夹层(TAD)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Stanford B型TAD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龄35~83岁[(56.2±12.9)岁].主要为胸背部创伤,患者均接受TEVAR手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肝素使用量、术后ICU住院时间、术后脏器并发症等.比较术前、术后1 d脑钠肽、尿素氮、肌酐的变化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CT血管造影(CTA),主要观察支架的位置、术后逆撕、截瘫及内漏发生等情况.主动脉CTA测量术前、术后6个月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最大直径、远端主动脉真腔直径,明确TEVAR术后主动脉重塑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6~36个月[(25.9±6.3)个月].手术时间为60~200 min[(96.7±30.7)min],术中出血量为20~45 ml[(31.1±6.8)ml],术中肝素使用剂量为0~0.53 mg/kg[(0.4±0.1)mg/kg],术后 ICU 住院时间为 1~7d[(4.7±1.3)d].7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经胸腔闭式引流、气道管理及抗感染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并康复.2例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予以药物治疗好转.术前、术后1 d患者的脑钠肽、尿素氮、肌酐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CTA复查示支架位置满意,没有逆撕、截瘫等严重并发症.1例I型内漏,瘤体未进一步扩大,患者病情稳定.术后6个月夹层动脉瘤直径为(34.4±5.0)mm,较术前的(38.2±5.6)mm缩小,远端主动脉真腔直径为(26.8±4.6)m,较术前的(22.6±6.0)mm扩大(P<0.05或0.01).结论 TEVAR对心功能、肾功能等无明显影响,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主动脉重塑良好,是治疗Stanford B型TAD的有效方法.
-
-
李智佳;
周铁楠;
刘轩泽;
王效增
-
-
摘要:
cqvip:急性主动脉夹层属于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是指主动脉因各种病因导致壁内血流,从而发生中层撕裂,壁间分离形成相互交通或不交通的真腔与假腔[1-2]。内膜破口是夹层发生的开端,血液经内膜破口流入内膜与中膜之间形成双腔。急性主动脉夹层可能的病因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特发性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等。急性主动脉夹层有两个解剖结局,一是假腔形成另外一个或多个破口,血液经其返流回真腔;二是主动脉破裂。有研究报道,胸主动脉瘤破裂病死率高达90%[3]。主动脉夹层破裂分为完全破裂与不完全破裂,完全破裂即为主动脉全层破裂,血流经破裂口流出,这种情况病死率极高。不全破裂是指主动脉外膜未找到破口,但因假腔内积血压力增大,外膜变薄,血液成分外渗到胸腔内形成血胸或外膜出现微小破口。急性主动脉夹层根据是否累及升主动脉,分为Stanford A型、Stanford B型[4-5]。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通过在主动脉内置入覆膜支架来隔绝内膜的主要破口,阻止假腔内压力继续增大导致的真腔受压,通过重新引导血流进入真腔达到重塑血管的作用。EVAR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破裂的优先选择治疗方法[6-9]。北部战区总医院急诊采用EVAR成功救治急性主动脉夹层不全破裂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
-
-
王嘉宾;
马天峰;
郭伟
-
-
摘要: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是血管外科的急症之一,病死率可高达90%.RAAA易被误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影像技术既可确诊RAAA,又可对破裂血管进行三维重建,对治疗RAAA具有指导意义,是指南推荐的诊断方法.随着早期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公布,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EVAR)在RAAA治疗中的应用已经发生改变.在最新的指南中,EVAR已被推荐作为解剖条件合适的RAAA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对于复杂情况(如高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复杂解剖动脉瘤)的RAAA行腔内治疗的经验仍存在不足.随着越来越多RAAA患者接受腔内治疗,血管外科医师对EVAR术后相关并发症的监测和管理意识也需进一步加强.本文基于RAAA腔内修复技术治疗进展的相关文献,对RAAA的腔内治疗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
-
严定芳;
原野;
贺赟;
陈典超;
张文君
-
-
摘要:
本文报告了1例中孕期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孕妇,于局麻下行胸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并活产分娩的诊治经过.孕妇孕27周突发背部剧痛,急诊入院诊断为急性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遂在局麻和低放射剂量下完成胸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并继续妊娠.孕妇于33周+6因胎心监护基线平直,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出生体重1840 g,1 min Apgar评分9分,治疗20 d后出院.随访12个月,婴儿生长发育良好;产妇覆膜支架对破口封闭良好,支架远、近端无内漏,无其他并发症.
-
-
-
蒲俊舟;
吴文辉;
黄连军;
马晓海
-
-
摘要:
该文报道1例StandfordA型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生吻合口漏的病例,细小的漏口位于人工血管远端与自体主动脉吻合区,形成升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术中使用4F造影导管释放Ⅳ型血管塞,有效封堵漏口,同时使得假性动脉瘤血栓化,短期疗效理想.
-
-
潘健
-
-
摘要:
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在全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食管癌约为第六位.而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吻合口瘘,发生率在我国约为1.8% ~5.2%.而对于吻合口瘘的患者,并发主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情况而言,患者不仅存在感染的风险,更有循环系统衰竭、呼吸系统衰竭等一系列危重并发症.我科在2019年9月3日收治一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主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再次手术,经过医生的救治和术后护理,成功转出ICU.现将有关护理汇报如下.
-
-
潘健
-
-
摘要:
食管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在全部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食管癌约为第六位。而食管癌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吻合口瘘,发生率在我国约为1.8%~5.2%。而对于吻合口瘘的患者,并发主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的情况而言,患者不仅存在感染的风险,更有循环系统衰竭、呼吸系统衰竭等一系列危重并发症。我科在2019年9月3日收治一例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主动脉破裂,失血性休克再次手术,经过医生的救治和术后护理,成功转出ICU。现将有关护理汇报如下。
-
-
王暾;
李全明;
何昊;
舒畅;
黎明;
李鑫
-
-
摘要:
腔内修复(EVAR)术后腹主动脉瘤(AAA)破裂是严重的主动脉疾病,危及生命.随着EVAR手术的推广和病人预期生命延长,发现其术后远期发生率显著高于预期.提高EVAR术后长期随访率,同时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和系统性炎性疾病对EVAR手术远期预后的意义,有助于早期发现AAA破裂风险,降低发生率.该疾病须根据病人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治疗方案,但总体的围手术期病死率高.腔内手术是首选的手术治疗方法,以"Cuff开窗技术"、"裙套技术"为代表的腔内手术能够快速、有效地隔绝内漏;开放手术是治疗复杂病变的重要手段,以"球囊阻断技术联合主动脉缩缝术"为代表的开放手术,能够迅速稳定血流动力学状态,彻底纠正主动脉破裂的病变,有较高的救治成功率.
-
-
-
-
-
蒋波;
张晓膺;
蒋南青;
狄冬梅;
钱永祥
- 《2005急危重症论坛》
| 2005年
-
摘要:
外伤性胸主动脉破裂(traumatic rupture of the thoracic aorta,TRA)多见于车祸,也见于高处坠落或挤压伤,病情凶险,大部分病人在到达医院前或未及手术就死于大出血,紧急手术是有效的治疗措施.本院自2002年至2005年1月共收治外伤性胸主动脉断裂患者5例,现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
-
-
郑建兵
- 《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六届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经前路减压椎体间植骨、内固定术治疗椎体爆裂性骨折,内固定失败,断钉、短棒及神经系统并发症都有报道,但因植入钢板磨损导致主动脉血管破裂,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碰到一例.尸体解剖及对破损段胸主动脉病理检验证实,在主动脉弓下段外侧壁形成的灰白色缺损区系异物作用所致,符合机械性损伤的炎症改变特征由于异物刺激摩擦,导致主动脉弓外膜、内膜破损,符合损伤修复过程中的病理改变。固定钢板位置偏移,上端向外成角并紧贴在主动脉弓下段,是导致主动脉血管搏动时与钢板上端及固定的螺钉发生连续摩擦,引起损伤,导致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最终死亡。因此,在胸腰椎骨折病人进行钢板植入手术时,应尽量将钢板植在脊柱的侧下方,避免与脊柱成交偏斜,与主动脉壁接触,损伤主动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