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脉瘤,夹层

动脉瘤,夹层

动脉瘤,夹层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66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4篇、专利文献32417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动脉瘤,夹层的相关文献由2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孙立忠、景在平、符伟国等。

动脉瘤,夹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4 占比:1.98%

专利文献>

论文:32417 占比:98.02%

总计:33071篇

动脉瘤,夹层—发文趋势图

动脉瘤,夹层

-研究学者

  • 孙立忠
  • 景在平
  • 符伟国
  • 朱俊明
  • 刘永民
  • 张小明
  • 郭伟
  • 王志维
  • 郭大乔
  • 张学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俊暕; 王洪岩; 赵永波; 刘晓; 熊艳杰; 张瑾瑾; 苏鹏; 马冬
    • 摘要: 背景急性主动脉夹层(AAD)多见危重症,而高血糖是影响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不良因素。目的探讨AAD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院内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非糖尿病AA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入院时血糖水平分为:高血糖组(>7.8 mmol/L)和正常血糖组(≤7.8 mmol/L)。收集AAD患者基本信息及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住院期间全因死亡或术后30 d无终点事件发生为观察终点。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AD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曲线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时血糖水平对AAD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491例AAD患者中高血糖组165例(33.6%),正常血糖组326例(66.4%)。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率较正常血糖组高(19.4%vs 10.4%,χ^(2)=4.172,P=0.006)。在未调整模型中,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为1.943[95%CI(1.199,3.150),P=0.007];调整年龄、性别后,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为1.900[95%CI(1.171,3.082),P=0.009];调整年龄、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吸烟、Stanford分型、收缩压及舒张压后,高血糖组患者院内死亡风险为1.840[95%CI(1.124,3.010),P=0.015]。入院时血糖预测AAD患者院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2(0.546,0.696),入院血糖截断值为9.4 mmol/L时,灵敏度为37.9%,特异度为84.9%。经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Stanford A型[HR=4.277,95%CI(1.942,9.420),P<0.001]和血糖[HR=1.864,95%CI(1.617,2.113),P=0.007]为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结论入院时血糖水平是AAD患者院内死亡的影响因素,且高血糖水平可能会增加AAD患者院内死亡风险。
    • 贾晨红; 赵玫; 李晓东
    • 摘要: 目的: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形成前,探索是否存在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可检测到的主动脉变化,初步探讨其在AD发生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诊、且既往已行CTA检测的夹层病例纳入AD组,与AD组相匹配的非夹层病例纳入对照组.通过CTA影像测量各病例的夹层相关管壁厚度(dissection-related wall thickness,D-T)、夹层无关管壁厚度(non-dissection-related wall thickness,non-D-T)和对照管壁厚度(control wall thickness,C-T),并分别比较上述指标在组内和组间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33例在发展为AD之前接受过CTA检测,纳入AD组;37例接受CTA检测但未发展AD,纳入对照组.AD组自身对比,D-T值大于non-D-T值,且有统计学意义((2.20±0.18)mm vs(1.61±0.12)mm;P<0.01);AD组与对照组组间对比,D-T值大于C-T值且有统计学意义((1.57±0.17)mm;P<0.01).亚组分析表明,交通性AD组的D-T值小于伴溃疡样凸起的非交通性AD组,且有统计学意义((1.85±0.29)mm vs(2.57±0.31)mm;P<0.01).结论:主动脉壁增厚可能早于AD发生,通过CTA测量相关数据,对于早期诊断AD有重要意义.
    • 邱明洁; 杨晨光; 吕斌; 高晴; 董红梅
    • 摘要: cqvip:1案例1.1简要案情肖某,女,45岁,某年10月3日不慎摔伤致左侧股骨及胫骨骨折,被送往医院治疗。既往有高血压病史。于10月10日上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当日13:20许,患者突发呼吸、心搏骤停,予心肺复苏术后恢复自主心律。给予脱水、抗感染、成分输血、对症治疗等。血液实验室检查示:红细胞2.2×10^(12)/L(正常参考值3.5×10^(12)~4.5×10^(12)/L),血红蛋白71g/L(正常参考值110~150g/L),肌酸激酶400U/L(正常参考值24~195U/L),肌酸激酶同工酶34U/L(正常参考值0~24U/L),肌红蛋白1362μg/L(正常参考值0~90μg/L),N-端脑利钠肽前体1038pg/mL(正常参考值0~300pg/mL)。
    • 黄素芳; 周荃; 肖亚茹; 吴前胜
    • 摘要: 目的 了解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时四肢血压测量及四肢血压差异常现状,探讨四肢血压差异常对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武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主动脉夹层患者623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入院首次血压、是否测量四肢血压、四肢血压差异常情况、疾病分型、转归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23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105例(16.85%)入院时测量了四肢血压,其中74例(70.48%)患者存在四肢血压差异常.四肢血压差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疾病分型、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血压差正常者好转出院的比例高于异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患者测量四肢血压的比例偏低,四肢血压差异常比例较高,其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预后.
    • 胡高峰; 邢杰; 张晓东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主动脉夹层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和舟山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主动脉夹层各种分型、主动脉破口数、破口处距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累及分支血管、动脉壁钙化率及动脉夹层血栓等检出情况.结果 78例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均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出75例(96.2%),分型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相同,有3例误诊为心包炎.两种方法在检查主动脉破口数、破口处距左锁骨下动脉距离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2、0.57,均P>0.05),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累及分支血管61.3%(46/78)、动脉壁钙化率26.7% (20/78)、动脉夹层血栓检出率78.7% (59/78),均高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43.6% (34/75)、12.8%(10/75)、62.8% (49/75),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83、4.65、4.62,均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的检出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接近,能准确检出主动脉破口数和破口位置,还能显示血管壁的钙化和血栓情况,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的特点,在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诊断和术前评估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史清梅; 孟繁君; 岳晋巍; 杨秀莲; 王利新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 (SAA)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入院治疗的175例AAD患者、1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疾病对照组)和同期健康体检的148名健康者(健康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和胶乳免疫比浊法测定所有对象的血清SAA和CRP水平,并收集、分析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和CRP对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结果 AAD患者组SAA和CRP水平[(165.7±7.4) mg/L、(76.0±4.0)m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5±0.4) mg/L、(3.9±0.2)mg/L]和疾病对照组[(27.2±1.3) mg/L、(9.4±3.2)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超过60岁的AAD患者的SAA和CRP降低[(150.6±12.7) mg/L、(73.9±7.3)m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超过6h的高危疼痛特征的AAD患者的SA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A与CRP呈正相关(r=0.053 4,P<0.05),ROC分析提示SAA和CRP水平与AAD风险独立相关(P=0.001),其中SAA诊断AAD疾病的ROC曲线显示A型主动脉夹层(TAAD)和B型主动脉夹层(TBAD)的AUC分别为0.997和0.995(均P<0.001);CRP诊断AAD疾病的ROC曲线显示TAAD和TBAD的AUC分别为0.998和0.991(均P<0.001).SAA和CRP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75.17 mg/L和72.96 mg/L.结论 SAA和CRP水平升高对AA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SAA联合CRP有望作为辅助诊断AAD的实验室检测指标.
    • 弓文清; 刘艳; 周玲; 郭富斌; 牛义翠; 杨旭; 郑敏娟
    • 摘要: 目的 结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结果,分析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AAD)累及冠状动脉超声表现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48例因ADD接受Bentall手术患者的临床、冠状动脉CTA及超声心动图资料,根据AAD是否累及冠状动脉将分为累及组和未累及组,比较组间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表现及预后差异.结果 148例AAD中,34例累及冠状动脉(34/148,22.97%,累及组),多累及右冠状动脉(33/34,97.06%),114例未累及冠状动脉(未累及组).累及组AAD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28/34,82.35%,x2=5.52,P=0.02),其晕厥或肢体障碍发生率高于未累及组(x2=6.47,P=0.01).累及组多见左心室壁增厚(23/34,67.65%,x2=4.692,P=0.030)、左心室壁运动减低(14/34,41.18%,x2=4.481,P=0.034),升主动脉内径增宽、左心房增大发生率均低于未累及组(x2=4.509、6.114,P=0.034、0.013).围手术期53例患者死亡(53/148,35.81%),累及组死亡率(13/34,38.24%)与未累及组(40/114,35.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3,P=0.737).累及组心力衰竭发生率(6/13,46.15%)高于未累及组(7/40,17.50%,x2=4.352,P=0.037).结论 ADD常累及右冠状动脉,超声心动图多见左心室壁增厚及室壁运动减低;围手术期易发生心力衰竭致死.
    • 崔明勇; 何蒙娜; 蒋天安; 袁怀武; 鲁玉婷; 谢秀静
    • 摘要: 大脑中动脉夹层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早期诊治是患者避免卒中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该例大脑中动脉夹层患者,首先由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诊断,并经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该例大脑中动脉夹层在TCCS中表现为"螺旋双腔样"血流信号,频谱形态呈高、低频谱同平面不同位置不同混叠显示,予抗凝、降脂治疗3个月后复查TCCS未见明显改变.因此,对于大脑中动脉TCCS表现为"螺旋双腔样"血流信号时,需排除大脑中动脉夹层的诊断.
    • 沈榆棋; 常晗晓; 李征; 林超; 路华
    • 摘要: 延长扩张型夹层动脉瘤是一种内弹力层广泛断裂,可伴管壁增厚多发夹层,内膜内外可见广泛血栓形成的动脉瘤样突起病变.为探讨延长扩张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脑桥小脑角缺血性卒中患者与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关系,笔者报道分析了2020年5—10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2例延长扩张型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伴脑桥小脑角缺血性卒中患者数天内死亡的病例资料.1例患者死亡原因经影像学证实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另1例因病情进展迅速,死因未经影像学证实,仅通过症状及血压波动特点考虑患者的死因可能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结合文献报道,提示出现脑桥小脑角缺血症状和病情恶化可能是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血栓进展致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前兆.临床医师应该对此提高警惕,争取尽早完善术前准备,及时手术,避免动脉瘤破裂致死.
    • 徐建国; 朱巍巍; 李吻; 陈罡; 王中
    • 摘要: 目的 初步分析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血管内治疗[载瘤动脉闭塞术和保留载瘤动脉通畅的重建性手术(单纯支架置入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的颅内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41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和血管危险因素等;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的基本特征(动脉瘤的长径、是否位于椎动脉优势侧、与同侧小脑后下动脉的关系)、治疗结果、随访资料等.动脉瘤分型:(1)根据椎动脉夹层动脉瘤与小脑后下动脉的毗邻关系分为小脑后下动脉近端型、小脑后下动脉累及型、小脑后下动脉远端型;(2)根据优势侧椎动脉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分为对侧优势型、同侧优势型、共同优势型;(3)根据形态学表现分为偏侧型、全周型.治疗的安全性以死亡、围手术期并发症(动脉瘤破裂出血、脑梗死)进行评估.影像学随访采用MR血管成像(MRA)和(或)DSA,临床预后采用门诊或电话随访.术后6个月行DSA随访,此后每1~2年行MRA及临床随访.DSA随访治愈(改良Raymond分级Ⅰ级)为动脉瘤不显影,改善(改良Raymond分级Ⅱ级)为动脉瘤显影小于1/3,栓塞不全(改良Raymond分级Ⅲ级)为动脉瘤显影大于1/3.复发为动脉瘤显影较术后即刻增多.临床预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进行评估,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其中6分为死亡.结果 4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中采用载瘤动脉闭塞治疗9例,2例采用单纯支架置入术,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治疗30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7.3%(3/41),其中2例为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患者,于术后1周内因动脉瘤再次破裂而致死亡,病死率为4.9%(2/41);1例患者为右侧舌回新发脑梗死.41例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有39例完成了术后6个月的DSA随访,影像学随访时间6~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8个月.DSA结果显示,动脉瘤治愈28例(68.3%),改善7例(17.1%),栓塞不全4例(9.8%);复发3例(7.3%),为小脑后下动脉累及型,且均为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者.闭塞载瘤动脉或单纯支架置入术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破裂或复发.术后6个月,41例患者完成了临床随访,预后良好37例(90.2%),预后不良4例(9.8%).结论 初步分析显示,椎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采用血管内治疗方案安全、有效,但该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