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基底动脉

基底动脉

基底动脉的相关文献在1974年到2022年内共计695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6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2480篇;相关期刊305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2013中国(杭州)中医药多学科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第二届学术大会等;基底动脉的相关文献由224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道培、张淑玲、凌锋等。

基底动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6 占比:2.88%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2480 占比:97.07%

总计:23158篇

基底动脉—发文趋势图

基底动脉

-研究学者

  • 张道培
  • 张淑玲
  • 凌锋
  • 高峰
  • 刘怀军
  • 刘新峰
  • 夏明武
  • 徐文安
  • 曹树刚
  • 李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中婷; 郭莉莉; 魏明翔; 柏根基
    • 摘要: 目的评价MRI 3D T2-SPACE诊断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就诊的40例脑血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共120根。在入院1周内完成颅颈动脉MRI 3D T2-SPACE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分别评估动脉狭窄程度。按狭窄程度分成轻度(1%~49%)、中度(50%~69%)、重度(70%~99%)和闭塞(100%),和金标准DSA检查对照,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并分析MRI 3D T2-SPACE和DSA诊断结果的一致性。结果MRI 3D T2-SPACE诊断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如下,轻度狭窄分别为90.0%、96.4%,中度狭窄分别为77.8%、98.2%,重度狭窄分别为96.7%、97.8%,闭塞分别为87.5%、100.0%。MRI 3D T2-SPACE与DSA检查诊断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轻、中、重度狭窄及闭塞的一致性分别为0.760、0.760、0.934、0.929。结论MRI 3D T2-SPACE能够较准确地评估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特别是对重度狭窄及闭塞的诊断与DSA检查结果高度一致,作为血管检查的一种全新技术,其将会在临床发挥重要作用。
    • 仇尤佳; 王紫兰; 陈周青; 顾枫; 谈心; 王世鑫; 王伟; 朱昀; 王中
    • 摘要: 目的探讨眶上外侧入路夹闭后循环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经眶上外侧入路夹闭的后循环动脉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及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既往史、临床症状、Hunt-Hess分级量表,及影像学资料如动脉瘤部位、大小以及瘤颈宽度。术前使用Mimics 21.0医学影像控制系统三维重建动脉瘤及载瘤动脉,模拟眶上外侧入路开颅,测量动脉瘤两侧大脑后动脉分叉角度、动脉瘤直径以及动脉瘤颈与后床突的距离。术后即刻行CT或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评估动脉瘤是否完全夹闭并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方式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估预后,GOS评分1~3分为预后较差,4~5分为预后较好;影像随访采用门诊复查CTA,明确动脉瘤是否夹闭完全或复发。结果共纳入7例患者,其中基底动脉顶端动脉瘤5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小脑上动脉瘤1例,动脉瘤均高于后床突。所有患者动脉瘤经眶上外侧入路完全夹闭。术后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肌力下降4例,动眼神经麻痹3例,脑梗死1例,肺部感染1例。术后6个月临床随访,GOS评分4~5分5例(预后较好),GOS评分3分2例(预后较差);门诊CTA复查均示动脉瘤夹闭完全,无复发。结论后循环动脉瘤手术复杂且并发症多,眶上外侧入路作为一种改良入路可尝试用来夹闭破裂及未破裂后循环动脉瘤,可能适用于高于后床突、Hunt-HessⅠ~Ⅲ级且位于鞍后的动脉瘤。
    • 惠荣; 唐远山; 许磊; 胡兴律; 李环娜; 古宇; 万李云; 马建军
    • 摘要: 目的:分析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49例,给予患者定眩饮治疗,应用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患者头、颈部血管流速信息,收集患者临床症状量表、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信息,分析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两周的经颅多普勒、临床症状量表与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评分变化。结果:经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右椎动脉、基底动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量表评分、中医全身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眩饮在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过程中,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患者的颅内动脉血流速度。
    • 王一迪; 孙永安; 金海强
    • 摘要: 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IADE)是一种特殊的脑血管病变,以脑血管纡曲、延长和扩张等改变为特点,对该病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治疗及预防措施等方面认识尚不十分清楚。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可分为颈内动脉延长扩张症(DICA)及后循环动脉纡曲的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80%的IADE患者累及颅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部分患者病变累及2个及以上颅内血管床,又称之为弥漫性IADE。随着检查技术的进步,IADE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本研究对其流行病学、病因学、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后综述如下。
    • 刘昱琳; 刘红军; 李品雄; 朱超; 吴咪咪; 陈明蕾; 叶蕴锐; 刘再毅; 梁长虹
    • 摘要: 目的基于高分辨率MRI(HR-MRI)观察基底动脉(BA)几何形态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疑诊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头颈部高分辨率MRI及MR血管造影(MRA),根据BA有无斑块分为斑块组(n=60)及对照组(n=60),并依据斑块是否高危将斑块组分为高危亚组(n=33)及非高危亚组(n=27);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BA斑块及BA高危斑块的独立相关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BA几何形态参数评估BA斑块及BA高危斑块的效能。结果年龄、高血压及BA曲率均与BA斑块独立相关(P均<0.05);BA曲率及斑块负荷均与BA高危斑块独立相关(P均<0.05)。BA曲率评估BA斑块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0,评估BA高危斑块的AUC为0.79。结论HR-MRI可用于观察BA几何形态;BA曲率与BA斑块及高危斑块独立相关。
    • 雷波
    • 摘要: 日前,71岁的汪先生一个人在家时突然昏迷,一个多小时之后才被家人发现,被120紧急送到我院卒中中心就诊。头颅磁共振检查提示汪先生双侧丘脑、放射冠区急性梗塞灶。此时离汪先生病发不过两三个小时,仍处于静脉溶栓黄金时间,但医生了解到,汪先生有5年房颤史,长期口服华法林,且INR高不能静脉溶栓。最终,医生为其施行了机械取栓术,在汪先生血管闭塞处抽吸出多块暗红色血凝块。术后复查显示,汪先生基底动脉恢复血流通畅,颅脑未见出血,意识逐渐恢复;术后第二天就摆脱了气管插管;术后第三天从ICU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不到一个月,已能缓慢行走。
    • 汪训粉; 张敏; 张志翔; 曹音; 王一波; 恽文伟
    •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延长扩张症(IADE)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6至12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93例,依据影像学诊断标准分为IADE组56例,非IADE组237例。患者完善头颅MRI、CT血管造影或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检查,通过测量双侧颈内动脉直径、双侧大脑中动脉直径、基底动脉直径、双侧椎动脉直径,评估基底动脉侧移、分叉高度确定IADE。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ADE与脑卒中患者TOAST分型的关系。结果IADE组H型高血压、尿酸、基底动脉直径、左椎动脉直径、左颈内动脉直径、右颈内动脉直径、左大脑中动脉直径和右大脑中动脉直径明显高于非IADE组[75.0%vs 60.8%,P<0.05;326.00(284.18,403.40)μmol/L vs 312.00(248.60,375.00)μmol/L,P<0.05;4.70(3.90,5.00)mm vs 3.50(3.30,3.90)mm,P<0.01;4.10(3.40,4.60)mm vs 3.60(2.85,4.20)mm,P<0.01;5.80(5.30,6.78)mm vs 5.50(5.00,6.10)mm,P<0.01;5.60(5.10,6.70)mm vs 5.40(4.90,5.95)mm,P<0.01;2.60(2.23,3.00)mm vs 2.20(1.80,2.70)mm,P<0.01;2.60(2.13,2.90)mm vs 2.30(1.80,2.70)mm,P<0.01]。2组TOAST分型、基底动脉侧移及分叉高度等级分布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与IADE独立相关(OR=2.039,95%CI:1.048~3.970,P=0.036)。结论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在IADE患者中发生比例较高,与IADE独立相关。
    • 李春香; 马奎军; 凡启涛
    • 摘要: 目的探讨桃夏消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互结证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20年4月—2021年12月亳州市中医院诊治的104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互结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倍他司汀片和尼莫地平片口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桃夏消眩汤治疗,2组观察周期均为4周。比较2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眩晕频次、眩晕持续时间、眩晕程度[运用眩晕评估量表(DARS)评估]、病情程度[使用欧洲眩晕评估量表(EEV)评估,包括错觉持续时间、运动错觉、失衡、自主神经症状、运动不耐受5项]、血流动力学指标[运用TCD检查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最大血流速度(Vmax)、阻力指数(RI)]、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4周后的总有效率为96.15%(50/52),对照组为82.69%(43/52),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的眩晕频次减少,眩晕持续时间缩短,DARS评分、EEV各项评分、基底动脉的RI、血清ET-1水平均明显降低,血清CGRP、NO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眩晕频次更少,眩晕持续时间更短,DARS评分、EEV各项评分、基底动脉的RI、血清ET-1水平均更低,血清CGRP、NO水平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西医联合桃夏消眩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痰瘀互结证疗效更好,能明显减轻患者眩晕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机制可能与改善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有关。
    • 杨淑殷; 王峥
    • 摘要: 本研究探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HR-MRI)评估急性缺血性脑梗死(AIS)患者大脑中动脉(MCA)、基底动脉(BA)斑块特征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选取存在MCA或BA狭窄的114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了MRI及HR-MRI检查,根据患者预后结局分为良好组(73例)和不良组(4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MCA、BA的斑块参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多因素模型分析斑块特征及各种因素与AIS患者预后的关系。不良组患者颅内血管斑块符合值、非正性重塑率、斑块信号呈明显强化特征、斑块内出血患者占比均高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负荷预测AIS患者不良结局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690、灵敏度为78.95%、特异度为57.29%;血管重塑模式、斑块信号呈明显强化特征、斑块内出血三项因素预测患者不良结局的AUC值分别为0.535、0.662、0.645,灵敏度分别为65.85%、70.73%、53.66%,特异度分别为58.90%、61.64%、75.34%。影响AIS患者的因素较多,颅内血管斑块特征与患者预后结局关系密切,通过HR-MRI观察患者颅内血管斑块特征对于评估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王晶; 于国渊; 朱旭; 杨华堂; 刘秀杰; 王喜旺; 杨芳
    • 摘要: 目的分析责任血管含椎-基底动脉压迫对面肌痉挛(HFS)病人微血管减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2例HFS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包含椎-基底动脉压迫分为对照组(小动脉压迫)68例、观察组(椎-基底动脉压迫)34例。两组病人均实施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延迟治愈率、复发率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76.47%)明显低于对照组(92.65%),对照组治愈病人延迟治愈率(14.89%)明显低于观察组(42.86%),观察组有效病人复发率(19.23%)明显高于对照组(3.1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0.59%)明显高于对照组(4.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3.978~5.003,P<0.05)。结论责任血管含有椎-基底动脉压迫可影响HFS微血管减压术治疗效果,延长治愈时间,增加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