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变异

血管变异

血管变异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2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39744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实用手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五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年会、第五届全国解剖学技术学术会议、2013中国工程院医学科学前沿论坛等;血管变异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银社、袁飞、顾欣等。

血管变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39744 占比:99.68%

总计:39872篇

血管变异—发文趋势图

血管变异

-研究学者

  • 刘银社
  • 袁飞
  • 顾欣
  • 冯凯琳
  • 冯志鹏
  • 周明武
  • 孙厚长
  • 宋力
  • 宋鹏
  • 幸超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朱凯; 刘海燕; 信吉伟; 刘炜; 刘涛; 程日
    • 摘要: 目的 基于中晚孕期超声检查结果观察胎儿变异大脑前动脉A1(ACA-A1)段的血流速度变化情况。方法 中晚期孕妇1 116例,应用超声高清血流显像(HD-Flow)对胎儿ACA-A1段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观察,依据胎儿ACA-A1段血管显示情况进行分组,对照组胎儿的双侧ACA-A1段血管能够清晰显示,单侧缺如组胎儿的一侧ACAA1段血管不显示,单侧发育不良组胎儿的一侧ACA-A1段血管管径明显变细,其中血管管径变细侧记为患侧,另一侧记为健侧。采用脉冲多普勒测量并记录胎儿ACA-A1段血流速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时间-平均最大流速(TAMAXV)。结果 对照组胎儿ACA-A1段PSV、EDV、TAMAXV分别为(35.11±10.76)、(9.16±3.46)、(16.01±5.04)cm/s,单侧缺如组胎儿ACA-A1段PSV、EDV、TAMAXV分别为(51.33±10.76)、(12.45±3.96)、(21.09±4.70)cm/s,单侧发育不良组胎儿健侧ACA-A1段PSV、EDV、TAMAXV分别为(51.85±6.59)、(12.15±3.06)、(24.58±4.81)cm/s,单侧发育不良组胎儿患侧ACA-A1段PSV、EDV、TAMAXV分别为(24.16±3.32)、(4.25±2.85)、(11.94±2.77)cm/s,其中单侧缺如组、单侧发育不良组胎儿健侧、单侧发育不良组胎儿患侧ACA-A1段PSV、EDV、TAMAXV与对照组相比,P均<0.05。结论 中晚孕期胎儿变异ACA-A1段的血流速度参数发生变化,其中ACA-A1段单侧缺如的血流速度参数升高,单侧发育不良的健侧血管血流速度参数升高、患侧管血流速度参数降低。
    • 范晟昊; 院秀娟; 薛群; 方琪
    • 摘要: 目的探讨后循环血管变异对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和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8月1日—2020年8月31日因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共96例。根据头颈CTA+CTP检查结果,观察研究对象椎动脉、基底动脉、Willis环情况,记录椎动脉发育不良、基底动脉弯曲、Willis后环不完整的患者。溶栓后24 h复查头颅CT平扫,记录有无出血转化,通过患者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其短期预后。结果出血转化组与非出血转化组相比较,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等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动脉弯曲是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底动脉弯曲是急性脑梗死溶栓后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但不影响脑梗死患者的预后。
    • 刘峰; 朱月香; 汤林梦; 王众
    • 摘要: 1病例介绍患者男,26岁,头痛头晕多年,转动颈部时加重,近4个月突发言语不清伴右上肢麻木,就诊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脑血管造影(CTA)与颈部血管造影(CTA)示:椎动脉呈右优势型,左侧椎动脉开口狭窄,起自主动脉弓,于第四颈椎水平进入左侧横突孔(图1)。进一步行MRI检查示:右侧小脑半球腔隙性脑梗死(图2)。临床拟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或脑梗死。
    • 常美; 陈芸; 曹国珍
    • 摘要: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由于其安全性高且可长期留置,被广泛用于肿瘤患者手术及化疗,减轻了患者因被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和恐惧。但是有文献报道,导管异位率高达3.7%~4.0%[1],由于静脉选择不当导致置管失败的比例达58.3%[2]。由此,本病例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回顾性分析,让操作者精准识别变异静脉血管,并讨论失败的原因及对置管的影响。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66岁,无过敏史,主诉:体检发现右肺上叶占位20 d。既往史:2019年7月跟骨内固定治疗,诊断:右肺上叶占位、跟骨骨折术后。
    • 金洁玚; 任杰
    • 摘要: 目前等待肝移植的终末期肝病患者众多,快速、简便、无创、准确地评估供肝质量,对改善肝移植受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尚没有统一的供肝质量评估标准,大多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包括供者的临床指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等.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可在肝移植术前评估供肝质量及预测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肝移植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评估供肝血管变异、供肝实质微循环灌注、供肝脂肪变性程度、供肝纤维化程度、供肝体积与质量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研究进展,为临床供肝质量评估提供更多的方法与思路.
    • 张江伟; 丁小明; 燕航; 薛武军; 郑瑾; 李潇; 王颖; 郝琳; 郭挺; 张颖
    •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三维重建技术进一步优化开放式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活体肾移植供受者,根据供者术前是否采取三维重建技术分为三维重建组(60例)和传统术式组(60例).三维重建组术前通过获取供者双肾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并根据重建模型制订手术方案或进行模拟手术.传统术式组通过常规动、静脉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输尿管CT造影及超声等了解手术部位解剖结构.观察供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变异、供肾热缺血时间、并发症和血清肌酐水平,以及受者术后移植肾功恢复时间、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以及血清肌酐水平.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三维重建组术前经三维重建发现22例(36.7%)存在血管变异,传统术式组术前经CTA等常规检查发现11例(18.3%)存在血管变异,两组血管变异诊断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5).三维重建组术中发现24例需要处理的血管变异,与术前评估诊断一致率为91.7%(22/24);传统术式组术中发现20例血管变异,诊断一致率为55.0%(11/2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P<0.05).三维重建组供肾切取手术时间短于传统术式组,分别为(88±7)、(101±11)min;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术式组,分别为(80±18)、(93±1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50、3.55,P均<0.05).三维重建组和传统术式组供者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水平分别为(69±14)、(87±13)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2,P<0.05).三维重建组受者术后移植肾功恢复正常时间为(3.7±2.4)d,短于传统术式组[(5.1±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P<0.05).三维重建组受者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水平比传统术式组下降更快,分别为(427±21)、(531±3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5,P<0.05).结论 三维重建技术可进一步优化活体肾移植供肾切取术,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保护供肾,降低手术风险.
    • 龚庆豪; 张捷; 陈海群; 朱松明; 蔡一亭; 戴刚; 王军
    • 摘要: 目的:研究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血管变异的远端乙状结肠和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伴血管变异远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开腹组(58例)与腹腔镜组(62例).开腹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激素水平和治疗效果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过程中患者的出血量[(136.58±62.26)mL]及住院时间[(12.78±1.73)d]均明显少于开腹组[(188.24±72.21)mL和(20.67±1.52)d,P0.05);术后96 h,两组患者胃动素和胃泌素均不同程度降低,且开腹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出血、肺部感染、腹腔脓肿及恶心呕吐的总发生率(5%)低于开腹组(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伴血管变异远端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可减轻患者腹部的创伤,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维持患者血清中胃动素和胃泌素的相对平衡,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临床疗效好.
    • 李贞; 杨威威; 梁奕
    • 摘要: 目的 探讨椎动脉起源变异的CT血管成像(CTA)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椎动脉起源变异的CTA表现,应用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后处理技术观察变异椎动脉的起始血管及部位,是否合并其他血管病变.结果 左侧椎动脉起源变异有37例,32例起始于主动脉弓,3例起始于左侧锁骨下动脉根部,1例起始于左侧颈总动脉近端,1例双支起源.右侧椎动脉起源变异有5例,2例起始于右侧颈内动脉近端,1例起始于主动脉弓,1例起始于右侧颈总动脉近端,1例起始于右侧颈外动脉近端.18例伴有椎动脉发育不良,8例合并椎动脉起始部狭窄,1例合并大脑中动脉瘤,1例合并烟雾病.结论 CTA能清楚显示椎动脉起源变异,对指导血管介入和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李新成; 金星林
    • 摘要: 三维重建(three dimensions reconstmcture,3D)是指将CT和(或)MRI等影像学资料或数据上传至计算机,计算机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计算、分割、渲染等,将肝脏内脉管系统、肿瘤的大小、位置、毗邻关系等进行描述、解释,并可直观、准确、快捷地将目标从视觉上分离出来的一种客观的虚拟现实的关键技术[1].
    • 程贺云; 巨积辉; 赵强; 邹坤; 朱柯烨
    • 摘要: cqvip:作者在解剖一成人左手血管神经标本时,见第3指掌侧总动脉起自小指尺侧指动脉,斜行穿小指屈肌腱下方至肌腱桡侧,与第3指总神经伴行。上肢动脉变异较多[1-7],查阅相关文献,未见此种变异报道,为积累解剖学资料,提供临床参考,现报道如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