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3中国工程院医学科学前沿论坛
2013中国工程院医学科学前沿论坛

2013中国工程院医学科学前沿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3-10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院

会议文集:2013中国工程院医学科学前沿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Yamanaka因子"(OCT4,SOX2,KLF4和c-Myc)能够将来自不同细胞类型的细胞生成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然而原发性恶性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何等多能状态尚未被集中研究.在携带doxycycline(Dox)调控下表达Yamanaka因子的小鼠造血干细胞中,通过过表达人类的混合系白血病AF9(MLL-AF9)融合基因建立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模型.一旦在培养基中加入doxycycline,可移植的白血病细胞即被有效地转化成iPS细胞,可以形成畸胎瘤并产生嵌合体.有趣的是,大多数嵌合体小鼠自发生成同类型的AML.此外,无论是iPS细胞重编程,还是白血病的重新启动,都可能是来自于同一个白血病起始细胞.RNA-seq分析显示MLL-AF9激活时或重新激活时,白血病和iPS细胞之间可逆的基因表达模式互换表明了在推动白血病发生过程中表观遗传因子的有力推动作用.这项研究是在进一步定义MLL白血病的致癌分子和重编程因子之间的潜在相互作用中的重要一步.更重要的是,重编程方法可以用于鉴定一系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特征,从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发展新的策略。
  • 摘要:机体发育不同阶段造血部位是不一样的,出生之前主要在胎盘和肝脏,出生后主要在骨髓.因此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有一个迁移的过程:从胎盘转到胎肝最后到骨髓.这个过程在血液系统疾病发病学上非常重要,课题组的研究主要是围绕这个过程.在任何一个造血部位,造血干细胞和它所处的微环境两方面组成一个造血功能单元(functional unit),双方都受到严格调控,任何一方出现问题,就会形成再生不良(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异常增生(形成白血病).研究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 stem cell,LSC)的起源缺乏可靠的研究系统.前白血病干细胞(pre-leukemic stem cel,Pre-LSC)的发现为白血病发病学研究提供了契机.在一对英国的双胞胎儿童血细胞中鉴定了LSC和pre-LSC,双胞胎儿童同有TEL-AML1融合白血病基因,形成pre-LSC,出生后一位因发生第二次突变(TEL基因缺失)而形成LSC.TEL-AML1起源于干细胞(HSC)或是已经失去自我更新能力的祖细胞还不清楚,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合作研究了这个问题.取病人白血病细胞与正常脐带血细胞进行比较,表达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不同表型的白血病细胞群的表达谱特征都与早期的造血祖细胞类似,说明发病学两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不能反映它的分化阶段,提示临床用很多的免疫表型来监测MRD不一定准确,一些MRD阳性的病人其实不复发,相反MRD阴性的病人也会复发,这也给提示不能依赖(或过分依赖)于免疫表型去监测MRD.第二,LSC不可能起源于不同阶段的祖细胞,而只能是起源于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干细胞.进一步的功能试验证实只有HSC才可以被TEL-AML1转变成一个Pre-LSC.因此提出,此类白血病起源于干细胞,因此证实传统的淋巴祖细胞起源观念是不准确的.根据上述发现,延伸研究有发现并提出了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重建的新模型,即演化模型.同时研究TEL、AML、PAX5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发生先后,病人白血病细胞存在多个亚克隆(sub-clone),不同亚克隆之间有一个树枝状的演化关系.可以用这个演化关系构建CSC或LSC的新模型:CSC或LSC是存在的,只有这些干细胞才可以重建肿瘤或白血病,并且每个亚克隆中都有CSC或LSC,因此必须清除所有亚克隆CSC或LSC才能治愈肿瘤和白血病.LSC会躲藏在骨髓不同的微环境(即所说的niche)中逃避治疗.采用了先进的成像等技术,研究发现当正常的骨髓结构没有破坏的时候,LSC会"躲"在正常的骨内膜和血管周围,一旦正常的微环境被破坏以后,LSC就"躲"在异常的骨内膜和血管周围内,即新鉴定的微环境(NSM-niche).进一步研究证实,针对白血病骨内膜和血管周围的保护机制进行干扰,就会使化疗效果明显改善.与儿童医学中心合作,研究一些诱导化疗后的患者,包括部分缓解和完全缓解的患者.在20例部分缓解的病人中有15例可以看到典型的微环境结构.此骨内膜和血管周围所保护的细胞高表达早期血细胞的标志分子和耐药蛋白.在完全缓解的正常病人中,这个结构是不存在的.因此建议,在白血病治疗的早期要预防该骨内膜和血管周围的形成,可以提升化疗效果.
  • 摘要:本文以肿瘤及血液系统疾病为研究对象,诱导多能分化干细胞(ips)技术出现,因其取材方便,无需破坏胚胎,且具备无限的增殖分化潜能,为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和研究提供了前景光明的供体来源和无可替代的细胞模型。科学家们已经应用iPS技术,通过动物实验成功地对血友病、镰状细胞性贫血等一系列遗传性疾病进行了有益尝试且疗效显著,本研究小组也利用hESC/iPSC作为细胞模型,探讨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在胚胎发育和造血分化过程中所接受的相关调控及其差异性表达,研究表明,iPS的技术成功克服了免疫排斥的瓶颈,为肿瘤和遗传性血液疾病的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供体来源,iP S/ES细胞为研究人体发育过程中各类基因的表达变化及相关调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细胞模型,iPS/ES细胞有望为肿瘤疫苗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也是一种在表型、细胞遗传学及分子异常上高度异质性的疾病.最早的分层是基于细胞遗传学将AML患者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随着对AML发病机制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了许多新的分子生物学标志物,包括干扰转录的基因突变、促进增殖的基因突变、影响细胞周期调节和凋亡的基因突变、基因异常高表达、表观遗传学途径中的分子异常等,其中一些已经被转化到临床应用,对成人AML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后分层,不断完善在细胞遗传学基础上的AML风险评估体系.分层的目的是针对不同风险患者研究出不同的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标,从而避免因治疗不足而致的治疗失败以及因治疗过度而导致的治疗相关死亡和医疗资源浪费,进一步提高AML患者生存率和治愈率,文章指出急性白血病分型中加入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检测,有助于对急性白血病诊断、分型和预后进行更精细的分层,以真正实现白血病患者的个体化整体治疗策略,从而避免因治疗不足而致的治疗失败以及因治疗过度而导致的治疗相关死亡和医疗资源浪费。目前,发达国家在细胞遗传学分型的基础上加入分子生物标志物,正在建立急性白血病更加精细的分型系统。尽管欧洲与美国的指南不完全一致,但都是建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临床研究资料基础上的,尚无中国在该领域的贡献;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国家及种族患者遗传背景的不同,国外提出的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分型分层系统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群,所以也迫切需要通过多中心合作开展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证实国外制定的指南是否适合中国的情况,并逐步建立适合中国人的精细诊断分型系统和规范治疗体系。
  • 摘要:近年来的肿瘤基因组大规模测序结果揭示了肿瘤遗传变异的高度复杂性,肿瘤靶向治疗研发面临以下主要挑战:①多数肿瘤细胞有多个肿瘤驱动突变基因;②肿瘤异质性及肿瘤进化;③多数肿瘤驱动突变基因难以成为治疗靶点.本文以IRF4作为肿瘤基因和抑癌基因的双重性及肿瘤中最常见但难以成为治疗靶点的驱动突变基因之一,RAS肿瘤基因为例,阐明肿瘤靶向治疗的挑战及探讨其应对策略,文章指出IRF4在髓细胞中起抑癌基因的功能。简单增强IRF4功能则促进了骨髓瘤的发生,降低其功能又促进髓细胞或B细胞白血病的功能。因此,治疗相关疾病需要深入研究IRF4的分子机制,利用“合成致死”的原理(通过治疗药物和被肿瘤改变的调控网络节点的协同作用来杀灭肿瘤),运用RAS靶向细胞毒性的药物筛选方法及定向小分子化合物库筛选,发现了能够选择性抗RAS相关肿瘤(anti-RAS,AR)的新小分子化合物。将通过蛋白芯片和基因芯片技术,并利用小鼠模型,系统阐明AR化合物的抗肿瘤治疗机制,为RAS相关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也为AR化合物药物的开发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 摘要: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一些能够诱导BCR/ABL蛋白降解的小分子化合物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进行了简要总结,文章指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血液系统疾患.95%以上的CML患者具有特征性的t(9;22)染色体易位.该易位产生的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BCR/ABL蛋白具有持续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是CML发病的分子基础,这使得BCR/ABL蛋白成为CML首选的靶蛋白.靶向BCR/ABL蛋白最成功的药物是Imatinib,通过抑制BCR/ABL蛋白的酪氨酸激酶活性而发挥作用,它的应用大大延长了CML患者的生存时间,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耐药和昂贵的医疗费用等问题日益突出.其中,激酶活性位点突变导致的耐药首当其冲.虽然针对突变位点设计新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可供选择的克服耐药研究的一条思路,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如果能有化合物可以将CML细胞中的BCR/ABL蛋白清除掉,就可跳出以往通过抑制BCR/ABL蛋白活性而发挥作用的思路,这是一条全新通过靶向BCR/ABL蛋白治疗CML的策略.其基本出发点是:利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CML细胞中的泛素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或溶酶体蛋白降解途径将BCR/ABL融合蛋白降解掉,目前,通过活化泛素E3连接酶和活化溶酶体酶促进BCR/ABL降解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结果,但是导致BCR/ABL去泛素化的酶还很不清楚。从靶标蛋白的药物分子设计上讲,抑制一个酶的活性远比活化一个酶蛋白分子要来的容易。因此,找出介导BCR/ABL去泛素化的蛋白酶并针对它设计、合成和筛选新的抑制剂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有着诱人的发展前景。
  • 摘要:淋巴瘤是中国发病率居第9位的恶性肿瘤,主要包括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大类.近年来靶向药物的应用,淋巴瘤患者的疗效较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淋巴瘤的靶向治疗正在迎接追求疗效更显著,毒副反应更轻,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获得全面的改善和口服方便给药的全新时代。但目前还面临许多的问题。包括:年轻靶向药物的远期毒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何有效的组合靶向药物、提高疗效、克服耐药是主要探索的方向。因此如何站在基础研究的根基上,设计合理的联合用药方案,以更安全的方法,治愈更多的患者,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 摘要:血小板参与多种生理病理过程,研究其生成与活化的分子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PI3K/Akt等通路在血小板生成和活化中的作用开展研究,发现巨核细胞系特异PTEN缺失促进血小板生成,PTEN通过PI3K/Akt依赖和非依赖途径调控血小板活化;发现PDK1缺失抑制血小板生成,PDK1-Gsk3β信号轴是血小板活化的重要通路;发现巨核细胞/血小板介导PI3K/Akt通路调控B细胞发育和恶变中的关键作用;发现血小板ADP受体P2Y12通过cAMP-PKA通路而非PI3K/Akt通路调控单核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募集和浸润;发现免疫受体LILRB2和整合素αⅡbβ3介导血小板活化的新机制,依据该机制可研发低副作用抗栓药物.这些发现丰富了血小板生成和活化调控理论,展示了以血小板为靶在多种疾病治疗中的潜力.
  • 摘要:本文对造血的发生的研究现状,骨髓、外周血以及脐带血来源造血干细胞的临床应用现状,胎盘组织源造血干细胞的鉴别、分离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归纳介绍,重点比较分析了胎盘组织造血干细胞与其他来源造血干细胞特征,国内外在胎盘组织造血干细胞的基础研究、干细胞库技术平台的建设以及胎盘组织造血干细胞转化研究的成果.认为胎盘组织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的一种新来源,增殖分化能力强,数量丰富足够成人使用,因此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 摘要: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针对影响Allo-HSCT疗效的首要障碍——移植后复发,以白血病自身生物学特性与机体抗白血病免疫的内外调控机制为切入点,从Allo-HSCT后供者细胞来源白血病复发机制、患者自身细胞来源的白血病复发中是否存在复发相关基因突变和白血病细胞克隆演变等方面开展白血病移植后复发的基因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另一方面基于中国人群遗传背景、在接受AlloHSCT的白血病患者及其干细胞供者中开展一系列参与移植后GVL反应的重要分子的基因型与移植后白血病复发风险的关系研究,以期发现导致移植后白血病细胞免疫逃逸的关键分子,研究数据表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在第一次缓解后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与继续化疗巩固的患者比较,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3年的无病生存为56%vs25%。但还是有50%左右的病人因为各种原因死亡。
  • 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含有多个亚型的异质性血液恶性肿瘤.过去20多年来,有关AML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学等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本文拟就本课题组在过氧化还原酶(peroxiredoxin,Prx)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在白血病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所取得的发现和进展做一交流,文章指出,白血病特异性融合基因AMLl-ETO的诱导表达能够抑制低氧及其模拟物诱导的AML细胞分化,但同时也加强HIF-1α的转录,提示HIF-1α下游的某分子参与低氧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分化,多梳蛋白4(Cbx4)通过类泛素(SUMO)化修饰HIF-lα,明显增加低氧诱导的VEGF表达,促进肝癌组织新生血管的生成和肿瘤转移.
  • 摘要:本文主要对基于细胞信号通路调控的急性白血病靶向治疗应用前景作一综述,文章指出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血液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化疗方案的不断改进,患者预后有了显著的改善,但靶向治疗仍存在巨大挑战.随着对其分子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发现一系列细胞信号通路与肿瘤的生长和耐药有关,针对这些通路设计的靶向治疗药物,能特异地针对肿瘤细胞,促进肿瘤缓解,提高患者预后.现今靶向治疗的发展趋势,正从单药物的靶向逐步过渡到多药物的联合靶向,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靶向药物毒性减小,也使联合靶向治疗策略成为可能。靶向药物不仅应用于复发难治患者的“挽救性”治疗,更应该应用于作为巩固、维持、甚至微小残留病变为导向的“抢先性”治疗。更重要的是,靶向治疗正从经典的靶向肿瘤细胞本身,过渡到联合肿瘤免疫调控的靶向“微环境”治疗;从单纯的化学药物合成,发展到天然药物的筛选,这必将大大拓展靶向治疗的视野。最后,多中心临床试验对于靶向治疗基础和临床整合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其关键是要有很好的潜在合作意识以及合理的利益分享原则并加以有效地维系。临床试验不仅是通过临床疗效研究说明问题,更应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临床结果的综合分析,从而能更好地向国际血液学界展示具有中国特点的先进的临床转化成果。
  • 摘要:本文以急性髓系白血病为研究对象,对HAA方案治疗AML进行了综述,指出国内第一个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显示,高三尖杉酯碱联合柔红霉素和阿克拉霉素组成的HAA方案较传统DA方案相比,能改善年轻初治AML患者的CR率和EFS,而高三尖杉酯碱联合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组成的HAD方案较传统DA相比,有改善患者CR和EFS的趋势。实践证明,HAA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好、副作用可以耐受、价格低廉.
  • 摘要:由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imatinib)的应用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和预后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TKI耐药以及移植后复发仍是CML不能治愈的原因.鉴于CML病人T细胞免疫功能存在明显缺陷,临床上如何在TKI或allo-HSCT治疗的过程中结合适当的特异免疫治疗可能是CML治愈的一个关键策略.研究表明,T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细胞,其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免疫、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将以特异性和靶向性为目标。主要可以从主动免疫(肿瘤疫苗)、过继性免疫和免疫调节治疗等三方面开展。随着利用PD-1和PD-L1抗体双管齐下治疗肺癌取得的疗效令人瞩目,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报道了两种抗体在多种肿瘤中的治疗效果。在CML中,免疫抑制的程度更为严重,设计相应的免疫调节治疗必然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 摘要: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血液肿瘤,在中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十余年免疫调节剂和蛋白酶体抑制剂等新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MM的疗效、延长了其生存期,并改变了MM的治疗模式.研究表明,对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选择药物及对不同药物的联合或序贯应用进行优化组合。例如新一代免疫调节剂来那度胺虽然是沙利度胺的衍生物,但两者的抗肿瘤效果与作用机制并不完全一样,沙利度胺的抗血管新生作用优于来那度胺,而来那度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及诱导凋亡作用优于沙利度,因此两药的耐药性并不完全交叉,对沙利度胺耐药的部分MM患者对来那度胺仍然敏感。对于免疫调节剂的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作用的确切分子机制一直不甚明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MM研究领域的主要热点和挑战包括:精确的预后分层和基于预后分层的整体治疗,耐药机制及克服耐药的策略与方案,新药与传统药物的有机结合及方案的优化.
  • 摘要:为系统阐明中国人α-和β-地贫临床和血液学表型变异的遗传修饰效应,本文以2000例α-和β-地贫临床病例样品为对象,设计了针对人类α-和β-珠蛋白基因簇及其调节位点和一组修饰基因等在内的188基因的捕获芯片,通过基于深度测序的靶基因扫描分析,寻找修饰疾病临床表型的相关基因,并进一步通过功能分析验证修饰基因突变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在2种病例中鉴定的KLF1突变均是发生于该基因锌指结构域中的突变,隐性遗传性CDA的临床表型除有典型的B地贫表现外,还有红系发育异常的骨髓涂片和电镜超微结构改变。重型B地贫基因型复合KLF1突变是从922例B地贫病例中发现的,共检测出13例,其中12例是含KLF1锌指结构突变的中间型地贫病例,唯-1例重型p地贫病例为锌指结构以外的突变,这一发现首次证实,KLF1锌指结构突变是导致中间型地贫的遗传修饰因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