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脉瘤,假性

动脉瘤,假性

动脉瘤,假性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1年内共计22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篇、专利文献22014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动脉瘤,假性的相关文献由93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丽文、张军、李云松等。

动脉瘤,假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0 占比:0.99%

专利文献>

论文:22014 占比:99.01%

总计:22234篇

动脉瘤,假性—发文趋势图

动脉瘤,假性

-研究学者

  • 刘丽文
  • 张军
  • 李云松
  • 李春雷
  • 段云燕
  • 王伟
  • 田锦林
  • 符伟国
  • 舒畅
  • 郭跃辉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怡利; 刘列华; 周强; 王自立; 蒋电明
    • 摘要: 目的 分析导致腰动脉损伤的医源性操作并分析其原因和治疗.方法 在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0年12月.文献纳入标准:脊柱手术中或术后被证实为腰动脉损伤.文献排除标准:创伤、腰动脉自身血管疾病导致的腰动脉损伤.结果 纳入医源性腰动脉损伤文献28篇,从1991年至2020年,多为病案报道的形式发表,累计35个病例.医源性腰动脉损伤原因: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和椎体活检穿刺损伤10例,8例为椎间孔镜下操作所致,椎弓根螺钉损伤5例,椎间孔区域减压2例,椎间盘摘除术时髓核钳损伤2例,横突骨折导致腰动脉撕裂1例,手术中复位骨折的椎体1例,拉钩损伤者1例,cage植入撕裂腰动脉或椎弓根螺钉损伤1例,椎间隙操作损伤1例,椎体截骨手术损伤1例,横突间备植骨床损伤1例,引流管刺激所致1例.处理及治疗转归:血管栓塞者29例,经皮栓塞者2例,手术结扎者1例,类固醇和环磷酰胺治疗1例,均获成功.另1例在手术中抗休克治疗过程中死亡,1例家属拒绝栓塞治疗死亡.结论 脊柱外科医源性腰动脉损伤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可造成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后果.在一些容易造成医源性腰动脉损伤的手术操作中要格外小心,如PVP(PKP)、椎体活检、植入椎弓根螺钉、椎间盘摘除、椎间孔镜、椎间孔减压等.确保植入物位置正确,最好辅以导航监视植入物的位置.术后加强观察,尽早排除和发现腰动脉出血.一旦明确诊断,首选经动脉血管内栓塞.
    • 张立峰; 冯卫; 佟雁翔; 王彦; 于成涌; 张哲汉; 薛飞; 王文选; 贾燕飞
    • 摘要: 目的 通过系统综述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发病年龄、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发病时间、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在国内外多个数据库检索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假性动脉瘤文献,共检索出76篇,经文题、摘要、全文内容二次筛选,共筛选出45篇文献;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原因、发病部位、发病时间、治疗方法及预后等,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结果 筛选出的45篇文献中共54例与股骨转子间骨折相关的假性动脉瘤报道,男25例,女27例,2例未明确性别;年龄43~94岁,其中<60岁4例,61~70岁6例,71~80岁17例,81~90岁25例;45例发生于股深动脉,3例发生于股浅动脉,臀上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股动脉各1例,未说明位置2例;假性动脉瘤发生时间:骨折后1周内17例,1~3周8例,3周至3个月19例,3个月以上2例,未提供发生时间者8例.54例患者中,明确发生原因的有41例,包括骨折块损伤血管21例;医源性损伤20例,其中螺钉或钻头直接损伤血管的发生率最高,为55%(11/20).53例明确治疗假性动脉瘤方法,其中22例行血管栓塞治疗,10例行手术缝合,8例行手术结扎,4例手术切除,5例使用覆膜支架,4例使用凝血酶注射治疗.54例患者中,42例获得随访,假性动脉瘤均未复发,亦未发生与假性动脉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并发假性动脉瘤高发病年龄为71~90岁,骨折后1周内及骨折后3周到3个月发病者多,常因骨折碎块损伤血管及医源性损伤血管所致,发生的部位多见于股深动脉.治疗方案包括血管栓塞治疗、手术结扎、缝合或切除假性动脉瘤、覆膜支架及凝血酶注射,预后一般较好.
    • 崔明哲; 梁凯; 刘恒; 王恒; 李卫校; 张克伟; 翟水亭
    •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开窗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在近肾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中的应用及近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9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5例近肾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方式、手术入路、体外开窗技巧、主体支架半释放装置制作、随访资料等.结果 5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体外开窗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技术成功率100%.支架改装时间50~120 min;隔绝动脉瘤手术时间75~210 min.术后随访15~42个月,目前5例患者支架稳定,未出现支架相关并发症,无死亡病例.针对原发病因药物治疗,控制良好.结论 体外开窗腔内修复术治疗近肾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具有微创、围手术期并发症少等优势,近中期疗效好.
    • 张雄; 罗明尧; 方坤; 郭媛媛; 薛云飞; 赵嘉伟; 舒畅
    • 摘要: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治疗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为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且接受腔内修复治疗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7例患者年龄(51.2 ±11.0)岁.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于杂交手术室完成主动脉腔内修复手术.2例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3例患者行TVEAR联合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1例患者行TEVAR联合预开窗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1例患者行TEVAR联合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搭桥术.手术时间(90.1 ±27.4)min,术后住院时间(8.9 ±3.7)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42.4个月.术后1、6、12个月及以后每年均接受主动脉CTA复查,1例联合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患者术后发生内漏,术后6个月复查CT显示内漏消失.围手术期及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无术后截瘫及脑卒中发生,无主动脉再次干预,所有假性动脉瘤瘤腔均实现血栓化.结论 TEVAR治疗创伤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早中期疗效满意.
    • 杨蕗璐; 凌文武; 唐琳; 罗燕
    • 摘要: cqvip:患者男,32岁,因"反复发热1月余"入院,伴畏寒、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21×10^9/L,中性粒细胞占84.8%,降钙素原0.72μg/L,谷丙转氨酶112IU/L,谷草转氨酶64IU/L。血培养:嗜沫凝聚杆菌阳性。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脑脊液检查、头部MRI及胸部CT提示感染性心内膜炎、脑炎及肺部感染。腹部超声:肝门部门静脉前方3.7cm×2.6cm混合回声团(图1A),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
    • 吴婷; 张永红; 钟水生
    • 摘要: cqvip:患者男,52岁,1月余前因左顶叶脑出血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继发性脑积水,外院治疗效果欠佳而转入我院;既往接受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持续服用华法林6个月。查体:浅昏迷状态,留置胃管、尿管,体温37.6°C,脉搏82次/分,呼吸19次/分,四肢肌张力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3.7×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70%。腹部超声:右下腹8.02 cm×6.42 cm×6.03 cm囊性局限性无回声包块,与髂内动脉相连(图1A),瘤颈小,起始部细窄;CDFI及频谱图像均于收缩期见血流信号自髂内动脉射向瘤体,舒张期未见明显彩色血流(图1B);超声提示:右下腹巨大囊性包块,髂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可能。
    • 于鹏飞; 陈慧娟; 赵飞凡; 赵礼婷
    • 摘要: 总结1例高龄、心房颤动病史10余年且长期口服华法林凝血功能异常患者,经股动脉采集血标本致动脉血管分支破损、假性动脉瘤形成,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护理体会.从医源性假性动脉瘤形成原因分析、失血性休克的急救与护理、股动脉探查术后护理与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经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者住院14 d后,好转出院.
    • 苏妍妍; 雷子涵; 李文豪; 张云芳
    • 摘要: 目的 了解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对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的治疗效果.方法 报道1例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成功治疗深静脉穿刺并发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针对病因和治疗方法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深静脉穿刺致假性动脉瘤伴动静脉瘘少见,保守治疗适合于瘤体小、瘘口较小者;外科血管修补术和带膜支架介入适用于压迫法无效或瘘口较大者.本例采取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治疗成功.结论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假性动脉瘤并动静脉瘘效果明显.
    • 陈珊珊; 唐晓军; 唐小莉; 戴广川; 曾谊; 张侠
    • 摘要: 目的 总结和分析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肺结核相关肺动脉假性动脉瘤(pulmonary artery pseudoaneu-rysms,PAP)伴大咯血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南京市第二医院行动脉介入栓塞治疗的3例肺结核并发PAP伴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报道.并以"pulmonary tuberculosis"和"pulmonary artery pseudoaneurysms"或"Rasmussen's aneurysm"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剔除综述类文献、重复发表及资料不全等文献,纳入肺结核并发PAP患者临床资料完整的文章,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PAP分型、诊治方法及预后,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病例1~3均确诊为肺结核并发大咯血,影像学提示肺结核空洞性病灶,且经胸部CT血管造影(CTA)及肺动脉造影均发现PAP继发于结核空洞壁上的肺动脉血管.其中,病例1,男,24岁,以"痰中带血7 d,加重3 d(咯血量>500 ml/d,意识不清)"为主要表现,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再次大咯血,再行左胸廓内动脉和左胸外侧动脉、左侧肺动脉栓塞术后咯血停止;病例2,女,65岁,以"咯血5 d(100 ml/次,2次/d)伴胸闷"为主要表现,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再次大咯血,再行右侧肺动脉栓塞术后咯血停止;病例3,男,58岁,以"咳嗽、胸闷、盗汗4个月,咯血3 d(300 ml)"为主要表现,行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仍有咯血,再行左右支气管动脉、右上肺动脉栓塞术后咯血停止.通过筛选共获得21篇文献,42例肺结核并发PAP患者,与本文3例患者共计45例,其中男性36例,女9例,中位年龄为52.0(35.0,63.0)岁.45例患者均进行了CTA,PAP的检出率为100.0%;41例进行了肺动脉造影,PAP的检出率为75.6%(31例).41例患者接受了血管介入治疗,其中26例行肺动脉栓塞治疗,7例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8例接受了支气管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治疗,术后有效止血40例,1例患者因大咯血窒息死亡.术后40例获得随访,2例复发,分别经外科切除术和再次行支气管动脉栓塞而治愈.结论 PAP是导致肺结核大咯血的主要原因之一,肺动脉介入栓塞治疗仍是PAP并发大咯血的首选干预措施.当支气管动脉栓塞效果不佳或咯血近期复发时,应及时进行胸部CTA检查,以排除PAP可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