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笔测验
纸笔测验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1年内共计10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心理学、体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852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历史学习(高考)、中国德育、福建教学研究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17北京教育学院科研年会等;纸笔测验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罗国忠、周文叶、张厚粲等。
纸笔测验
-研究学者
- 罗国忠
- 周文叶
- 张厚粲
- 张泽惠
- 慕晓茹
- 苏咏梅
- 范晓娟
- 郭艳君
- 钟媚
- 黄牧航
- J.Eliot I.M.Smith
- 一帆
- 丁君华
- 严乐
- 于晓辉
- 仇丽君
- 代云
- 任存宝
- 伍秋萍
- 何家新
- 余冰
- 俞如旺
- 冯新瑞
- 刘丹丹
- 刘卫玲
- 刘平
- 刘文峰
- 刘立新
- 刘远我
- 华君娣
- 卢军
- 史美毅
- 吉静娟
- 吴丛铎
- 吴文诗
- 吴良根
- 吴锐
- 周强
- 周洁
- 周琳
- 唐芳
- 唐诗1
- 姜峰
- 孙绪友
- 季春阳
- 宋文敏
- 宋玉霞
- 宋玉霞2
- 宋秉儒
- 张伟
-
-
张春莉;
王樱璇;
王骆斌
-
-
摘要: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内容丰富、针对性强,特别是其中的“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来首次提出的,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刊特组“《评价方案》解读专辑”。其中,张春莉教授等聚焦“强化过程评价”,探索纸笔测验命题的方向和方式;刘加霞教授等以“圆的认识”为例,阐述并分析表现性任务及其量规的设计与运用;苗东军老师结合对一道期末质量调研考试题的分析,关注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开展基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案例研究。希望本专辑对大家理解、实施《评价方案》有一定帮助,同时希望大家把自己的探索和思考整理成文,踊跃投稿。
-
-
栗晨;
周琳
-
-
摘要:
一、研究背景“英语阅读素养由阅读品格和阅读能力两要素构成。阅读品格由阅读习惯和阅读体验组成;阅读能力由解码能力、语言知识、阅读理解和文化意识组成,其中,阅读理解分为信息提取、策略运用、多元思维三个维度。”(王蔷、陈则航,2016)传统的阅读理解教学评价存在以教师为单一评价主体、以纸笔测验为主导的弊端,评价理念比较落后。
-
-
-
周文叶
-
-
摘要:
长期以来,传统纸笔测验主导着我国基础教育中高利害的校外考试、平常的校内考试以及日常的教学,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传统纸笔测验主要是选择性反应题(选择题、正误判断题、匹配题)和填空题、简答题,是让学生在提供的多个答案里进行选择或者对问题做出简短的回答。不可否认,这类题目很有用,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有效地评价学生对事实信息、基本概念和简单技能的掌握情况。
-
-
周文叶
-
-
摘要:
传统纸笔测验反映不了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已有知识做事的能力以及完成任务的过程表现。而"表现性评价关注的就是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通过客观测验以外的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事实上,"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评价方法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引起人们关注的是在当前的评价改革中对表现性评价的强调,并以此来支持系统的改革目的,从而改变教学与课程、学生的学习"。
-
-
任存宝
-
-
摘要:
评价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效教学需要评价的支持。《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评价中除了纸笔测验,还要重视表现性评价的运用。表现性评价作为传统纸笔测验的有效补充,更能对教学构成积极的影响。表现性评价在测评学生的多种复杂能力,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
-
-
韩永洁
-
-
摘要:
近年来,北尚庄小学以推进阶段性非纸笔测验为工作重心,在学生学业评价改革的道路上进行了有效尝试。依据课程标准推进非纸笔测验小学生学业评价是"一种基于标准的评价",各学科课程标准,既是教学的依据,也是评价的依据。推进非纸笔测验是对课程标准的科学执行。
-
-
孙绪友;
李启胜
-
-
摘要:
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是历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基于不同的评价目标,需要采取不同的评价方法。要全面了解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情况,纸笔测验是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所经常采用的主要评价形式。如何“更好地设定试题难度,准确达成考试目标”是一线教师或学科教研员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的“科举制的创建”这一重要考点为例,来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感悟。
-
-
刘丹丹;
潘文龙;
马君瑞
-
-
摘要:
1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评价大概念是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对学生学习具有引领作用的基础知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大概念为纲领组织课程内容,更是强化了10个大概念及其统领的31个重要概念的核心地位。然而,大概念学习的评价方法却比较单一,通常采用阶段性纸笔测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