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铬
碳化铬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32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47421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焊接学报、硬质合金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2014年川渝蓉粉末冶金技术交流会、第十四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3甘肃省铸造学术年会、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等;碳化铬的相关文献由66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志伟、徐佳、林化春等。
碳化铬—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7421篇
占比:99.72%
总计:47553篇
碳化铬
-研究学者
- 赵志伟
- 徐佳
- 林化春
- 徐刚
- 徐永
- 景晓连
- 许云华
- 陈孝
- 靳宏雷
- 丁润刚
- 任先京
- 曲选辉
- 薛群基
- 郑红娟
- 骆合力
- 黄新春
- 何林
- 冯涤
- 孙德明
- 李尚平
- 王怡然
- 王浩
- 许崇海
- 邹文俊
- 高义民
- 高峰
- 万伟伟
- 于宏
- 伏利
- 侯伟骜
- 刘文胜
- 卓晓
- 吴守军
- 唐卫岗
- 姜欣
- 庞晓露
- 张乐
- 张雷
- 曹栩
- 李敦钫
- 李金龙
- 林立
- 梁成浩
- 毛鹏展
- 沈婕
- 燕映霖
- 王明秋
- 王昕
- 王晓蓉
- 王永欣
-
-
庞德禹;
张尚毅;
周晓宏
-
-
摘要:
以无缝钢管生产线上U形轴的基体材料表面等离子熔覆层为研究对像,采用等离子熔覆方法制备铁基/碳化铬+钼复合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金属基/陶瓷复合粉末对于等离子熔覆层的组织、结合界面及硬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熔覆层与基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界面;随着碳化铬颗粒加入量的增多,组织中块状不规则组织增多,该块状组织为富铬组织,说明碳化铬的增加导致碳化铬聚集;随着碳化铬含量增加,熔覆层的硬度提高.可为高温金属间磨损工件的表面强化提供参考.
-
-
-
朱文杰;
李瑾;
杨玉杰;
高嘉怡;
赵增坡;
何章兴
-
-
摘要:
【目的】目前,石墨毡电极因其低廉的成本和优良的催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中,但较差的亲水性和较低的化学稳定性限制了其发展。为了提高石墨毡电极的性能,使用引入催化剂的方法对石墨毡电极进行改性。【方法】使用Cr_(3)C_(2)作为全钒液流电池VO^(2+)/VO_(2)^(+)氧化还原电对的正极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谱对Cr_(3)C_(2)进行表征;并对改性后的电极进行电化学测试和充放电测试。【结果】Cr_(3)C_(2)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电极的电化学活性。在电化学测试中,Cr_(3)C_(2)在VO^(2+)/VO_(2)^(+)氧化还原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可逆性。在充放电测试中,改性电池在50次充放电循环后的放电容量为92.1 mA·h,比空白电池的大了17.1 mA·h。改性电池循环后的电压效率达到了86.14%,大于空白电池的80.84%。【结论】Cr_(3)C_(2)是一种能提高全钒液流电池电化学性能的、有前途的正极催化剂。
-
-
王帅;
刘建明;
黄凌峰;
刘通;
张鑫
-
-
摘要:
研究了电流密度对Co-Cr3C2复合电镀层的组织、生长速率和Cr3C2粉末复合量的影响.随着电流密度从5 A/dm2提高至8 A/dm2,镀层表面先变致密后变粗糙;镀层生长速率逐渐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步趋缓;粉末复合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试验范围内,电流密度为6 A/dm2时,镀层外观质量最好,粉末复合量最高(质量分数为5.1%),组织均匀性较好.
-
-
-
-
赵天昊;
黄超;
欧阳康;
姜涛;
吴伟;
邬冠华
-
-
摘要:
2Cr13Mn9Ni4不锈钢卡箍在服役条件下大量出现开裂、断裂问题,为飞行安全埋下较大的隐患.对大量卡箍裂纹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断裂位置、形貌有相似性,进行2Cr13Mn9Ni4不锈钢卡箍腐蚀开裂分析,对卡箍的安全应用有重要意义.对故障件外观进行观察,对断口进行宏微观特征观察、能谱分析,对焊缝附近进行金相组织检查、硬度分布测试,在故障件上取样进行晶间腐蚀试验、热模拟试验,最后对卡箍应力进行模拟仿真.结果 表明:卡箍残余应力、环境腐蚀、焊接影响的晶间敏化共同作用导致卡箍开裂.
-
-
王微伟;
乔明亮;
赵春燕;
刘爱国
-
-
摘要:
采用药芯焊丝明弧自保焊技术在Q235C低碳钢基体上进行了双层耐磨堆焊,采用强制冷却技术对M7C3碳化物的生长方向进行了控制,制备出了定向生长碳化铬堆焊复合耐磨板.采用光学显微镜、硬度仪、针盘磨损试验机对耐磨板堆焊层的的显微组织、硬度和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堆焊层为亚共晶成分,显微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共晶组织;第二堆焊层为过共晶成分,显微组织为初生碳化物M7C3+共晶组织;从熔合区到堆焊表面硬度逐渐升高,堆焊表面硬度达到60.2 HRC.通过强制冷却技术控制,第二堆焊层中M7C3碳化物的生长方向垂直于堆焊表面,有利于提高堆焊层的耐磨性,针盘磨损试验中磨损失重仅为作为对比试样的Q235C基体的1/30.在磨煤机筒体防磨板上的实际使用结果显示,其使用寿命达到某市售堆焊耐磨板的3倍.
-
-
郑向明;
叶玲玲;
江荆;
魏雅娟;
吴雪英;
吴魏成
-
-
摘要:
含碳化铬锌物料中含有铬的碳化物,此类碳化物熔点高、化学稳定性好,普通的酸不能完全溶解,需要在强混合酸和高温条件下才能分解.实验选择硝酸-盐酸-氢氟酸并采用微波消解法溶解样品,既能将试样中难溶的碳化铬完全溶解,又有效避免了高温溶样对易挥发元素砷的损失,并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铅、铜、铁、镉、铬、砷等元素含量.各元素测定范围为:0.10% ≤w(Pb,Cu)≤5.00%;0.10% ≤w(Fe)≤10.00%;0.010% ≤w(Cd,Cr)≤3.00%;0.08% ≤w(As)≤3.00%.各元素在线性范围内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1~0.018μg/m L.实验方法用于测定5个典型含碳化铬锌物料原料样品铅、铜、铁、镉、铬、砷,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0.75% ~2.0%;按照实验方法测定3个含碳化铬锌物料样品中铅、铜、铁、镉、铬、砷,并采用其他方法(其中铅、铜、铁、镉按照GB 6730.30—201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方法进行碱熔后,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测定;铬按照GB 6730.30—201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二苯基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铬量》测定;砷按照GB/T 8151.7—2012《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7部分:砷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进行比对,结果相吻合.
-
-
苏义祥;
张志坚;
邱晓来;
刘解放;
申楠;
刘世铎
-
-
摘要:
采用JP8000型超音速火焰喷涂设备(HVOF)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不同Cr3C2含量的镍基合金涂层,利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等仪器对涂层组织进行分析,并测定其硬度;采用CFT-I型材料表面性能综合测试仪进行摩擦磨损实验,分别测量在50°C、100°C、150°C、200°C、250°C、300°C温度条件下各涂层的摩擦系数及磨损量.结果表明:当摩擦磨损温度在250°C以下时,镍基合金涂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由于氧化物薄膜的产生,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而温度达到250°C及以上时产生了严重的粘着磨损,磨损性能随之降低;在镍基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Cr3C2,可生成Cr7C3、CrB等多种硬质相,对涂层起到强化作用,改善了涂层在热态条件下的耐磨损性能;镍基合金中Cr3C2的添加量在37.5%左右时,涂层的综合性能优良.
-
-
李慧玲
- 《2014年川渝蓉粉末冶金技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通过对测定钾、钠、钙、铁、硅、铝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选择了最佳工作条件.在硝酸介质中,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碳化铬中硅、铝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连续测定碳化铬中钾、钠、钙、铁含量.在选定的最佳工作条件下,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2.5%~119.1%之间,相对偏差不大于11%,结果满意.
-
-
江丽霞;
翁刚
- 《2014年川渝蓉粉末冶金技术交流会》
| 2014年
-
摘要:
本文研究了碳化铬中游离碳的分析方法.方法拟用氢氟酸-硝酸在选定的消解条件下用微波消解仪溶解试样,分离不溶碳,在选定的工作条件下用红外碳硫仪进行测定,方法的测定范围0.0500%~5.00%,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3~115%,相对偏差4.83%.
-
-
赵志伟;
郑红娟;
毛淑芳;
栗正新
- 《2011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暨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以纳米三氧化二铬和纳米碳黑为原料,采用碳热还原法制备纳米碳化铬(Cr3C2)粉末。采用XRD、SEM和TEM等测试手段对反应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900°C、1000°C时,反应产物主要为Cr203,碳黑衍射峰不明显,一部分粉末呈球形或类球形,另一部分颗粒界限不明显,呈熔融状的团聚体分布;1100°C时,反应产物为单一的Cr3C2,平均晶粒尺寸为25.6nm,反应产物的颗粒呈球形或类球形,无明显团聚现象,颗粒尺寸在30nm左右;1200°C时,反应产物仍然是单一的Cr3C2,相对1100°C,反应产物的衍射峰稍向小角度偏移,粉末颗粒有少量团聚。
-
-
赵鹏达;
宋建义;
冯继刚;
曹杨;
赵惠忠;
梁永和
- 《第十七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
| 2020年
-
摘要:
镁碳砖是由高熔点碱性氧化物氧化镁和难以被炉渣浸润的高熔点炭素材料为原料,添加各种非氧化物添加剂,用炭质结合剂结合而成的不烧碳复合耐火材料。为解决镁碳砖中碳的氧化问题,常规的镁碳砖抗氧化添加剂为硅粉(Si)、金属铝粉(Al)、金属铝粉和硅粉混合添加(Al-Si)或性能更为优良的碳化硼(B4C),其中碳化硼的抗氧化效果最优,但是碳化硼的加入会产生液相,降低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介绍了一种新型镁碳砖抗氧化剂,即碳化铬,并介绍了碳化铬的来源及性能,同时对碳化铬抗氧化原理进行了阐述.
-
-
-
-
-
赵鹏达;
赵惠忠;
高红军;
朱逾倩
- 《第十五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
| 2016年
-
摘要:
利用冶炼铬铁合金产生的铬铁渣和焦炭为主要原料,在电炉中于高温熔融条件下制备Cr7C3,用仪器分析所得Cr7C3的理化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以廉价的铬渣和焦炭为原料,在高温熔融条件下可以制备Cr7C3,制备的Cr7C3纯度高达95%(w)以上,真密度为5.98g·cm-3,洛氏硬度HRC(150kg)为68.
-
-
赵鹏达;
赵惠忠;
高红军;
朱逾倩
- 《第十五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
| 2016年
-
摘要:
利用冶炼铬铁合金产生的铬铁渣和焦炭为主要原料,在电炉中于高温熔融条件下制备Cr7C3,用仪器分析所得Cr7C3的理化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以廉价的铬渣和焦炭为原料,在高温熔融条件下可以制备Cr7C3,制备的Cr7C3纯度高达95%(w)以上,真密度为5.98g·cm-3,洛氏硬度HRC(150kg)为68.
-
-
赵鹏达;
赵惠忠;
高红军;
朱逾倩
- 《第十五届全国耐火材料青年学术报告会》
| 2016年
-
摘要:
利用冶炼铬铁合金产生的铬铁渣和焦炭为主要原料,在电炉中于高温熔融条件下制备Cr7C3,用仪器分析所得Cr7C3的理化性能、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以廉价的铬渣和焦炭为原料,在高温熔融条件下可以制备Cr7C3,制备的Cr7C3纯度高达95%(w)以上,真密度为5.98g·cm-3,洛氏硬度HRC(150kg)为68.
-
-
-
- 武汉科技大学
- 公开公告日期:2019-10-25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r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