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相组成

相组成

相组成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625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15篇、会议论文68篇、专利文献112352篇;相关期刊219种,包括材料导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60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十届青年学术论坛暨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首届(2016)冶金反应工程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暨第九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等;相组成的相关文献由1860位作者贡献,包括陆翠敏、孙清池、徐明霞等。

相组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15 占比:0.46%

会议论文>

论文:6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12352 占比:99.48%

总计:112935篇

相组成—发文趋势图

相组成

-研究学者

  • 陆翠敏
  • 孙清池
  • 徐明霞
  • 刘心宇
  • 尹洪峰
  • 汪剑波
  • 成钧
  • 李楠
  • 蒙冕武
  • 吴汉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孝森; 安士忠; 贺建; 吕贵红; 李武会; 任凤章
    • 摘要: 采用热变形技术,制备了SmCo/FeCo纳米复合磁体,研究了热变形温度对磁体磁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磁体的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变形温度从600°C升高到1000°C,Sm2Co17硬磁相的含量不断增加,FeCo软磁相的含量不断减少,SmCo/FeCo纳米复合磁体的矫顽力从1.54 kOe提升到5.04 kOe;饱和磁化强度先增加后降低,剩余磁化强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相对于含有部分非晶相的600°C热变形磁体,700°C热变形磁体的晶化程度更高,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在700°C达到最大值.
    • 孙元昊; 韩露娜; 高睿盈; 熊志平
    • 摘要: 铸态共晶高熵合金在室温下的力学性能受到其化学成分、相组成和微观组织形貌的影响,是选用恰当的共晶高熵合金以适应于复杂服役环境的重要判据。文中通过调研近年来共晶高熵合金的相关文献,概述了共晶高熵合金的研究现状,按化学元素和共晶组织的相组成特点对共晶高熵合金进行了分类,即主要由FCC相+B2/BCC相组成的AlCoCrFeNi系、主要由FCC相+Laves相组成的CoCrFeNi-M系(M=Nb、Ta、Hf、Zr等)和其他相组成的共晶高熵合金。探讨了化学元素对微观组织的影响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共晶高熵合金的成分设计和组织性能优化进行了展望。
    • 程久庚; 苏朝晖
    • 摘要: 在聚1-丁烯(PB)中混入聚丙烯(PP)能够调节前者的结晶行为,二者的共混物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其中关于两个组分的相容性目前还存在争议。本文首先建立PB/PP共混物组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定量分析方法,以1460和1378 cm^(-1)吸收峰的面积比来确定共混物中PB的质量分数,进而利用原子力-红外(AFM-IR)光谱与FT-IR光谱的一致性将其应用于AFM-IR谱的数据处理,以获得共混物中微相区的组成。研究发现PB质量分数为70%的PB/PP共混物发生了相分离,两个组分部分互溶,形成了富PB相和富PP相,分别含有78%和19%的PB。
    • 吴建锋; 吴昌虎; 徐晓虹; 田克忠; 刘洋; 马思童
    • 摘要: 为了实现黄金尾矿高效资源化利用,以黄金尾矿为主要原料,采用无压烧结制备了陶瓷清水砖样品,研究了黄金尾矿添加量对样品相组成、显微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烧成温度为1100°C,黄金尾矿添加量为70%(质量分数)时,样品性能最优,其抗折强度达73.42 MPa,吸水率为0.10%,气孔率为0.25%,体积密度为2.46 g/cm^(3),烧成收缩为8.64%,达到GB/T 4100—2015《陶瓷砖》中瓷质砖的要求。样品的相组成为钙长石、石英、白榴子石和赤铁矿。清水砖坯釉结合性好,釉面光滑,色泽均匀。
    • 张浩宇; 张雪; 林修洲; 窦宝捷; 龚晓华; 郭太雄
    • 摘要: 为合理改善TA2纯钛耐磨性与装饰性,延长TA2纯钛使用寿命并拓展其使用领域,以磷酸三钠(Na_(3)PO_(4))、氢氧化钠(NaOH)、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硫酸镍(NiSO_(4))、钨酸钠(Na_(2)WO_(4))为主要电解液原料,在TA2纯钛表面制备了绿色微弧氧化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材料表面综合性能测试仪、显微硬度仪和三维光学轮廓仪等分析测试了微弧氧化膜的结构与组成,探究了电解液温度对TA2纯钛表面绿色微弧氧化陶瓷膜耐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温度的升高,膜层表面缺陷减少,锐钛矿和金红石相TiO_(2)含量增多,膜层、粗糙度及硬度先减小后增大,膜层耐磨性先增大后减小。当电解液温度为70°C时,膜层厚度为10.55μm,粗糙度为817.76 nm,硬度达到553HV,耐磨性达到最佳,磨损体积相较于TA2降低68.75%,磨损机理为黏着磨损。
    • 马龙飞; 董刘颖; 刘兆伟; 李秋梅; 周丹桐
    • 摘要: 采用热力学数值计算、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等相结合的方法,对比研究了6082、6005A、6061和6063这4种常用汽车车身铝合金的主要相组成、析出温度,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这4种不同汽车车身合金的主要相有:α-Al、Mg2Si、Al5Cu2Mg8Si6、Al13Cr4Si4,部分合金存在单质Si、Al7Cu2Mg、AlFeSi相等。室温下的6082、6005A、6061及6063合金中的Mg2Si强化相含量和开始析出温度分别为0.85%、0.57%、1.29%、0.76%和532.1°C、529.9°C、543.5°C、519.5°C。4种不同合金通过T6处理对比发现,6082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最佳,维氏硬度值为103.67 HV,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为269 MPa、298 MPa、13.24%。
    • 李浩宇; 程玉贤; 刘礼祥; 王璐; 王博
    • 摘要: 随着航空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提升,目前最广泛使用的Y_(2)O_(3)部分稳定ZrO_(2)(YSZ)热障涂层(TBCs)已难以满足需求,亟须发展新一代超高温TBCs。GdPO_(4)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TBCs材料。本工作采用等离子喷涂方法制备GdPO_(4)/YSZ双陶瓷层结构TBCs,研究喷涂工艺参数特别是喷涂功率对GdPO_(4)陶瓷涂层相组成、表面形貌、微观结构以及结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GdPO_(4)过程中会有元素P损耗,得到的涂层除了GdPO_(4)外,还有一些Gd_(3)PO_(7)相;随着喷涂功率降低,Gd_(3)PO_(7)相含量减少;GdPO_(4)陶瓷涂层的主体结构由充分熔融的喷涂粒子堆垛构成,其中镶嵌有未熔化粒子构成的微区;随着喷涂功率降低,未熔化微区增多,涂层厚度降低;GdPO_(4)/YSZ TBCs的结合强度随喷涂功率降低而减小,主要是由于未熔化微区增多降低了涂层的内聚力;因此,低喷涂功率不利于涂层的结合强度。
    • 尹玉成; 夏忠锋; 朱青友; 李亦韦; 周双清; 黄奥; 鄢文
    • 摘要: 相图在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领域及矿物、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不可或缺的工具。相平衡及相图是材料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内容之一。在开展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同步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是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与掌握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针对当前静态法研究相平衡实验教学存在的组成点单一所致的代表性差、样品量少引起的观察结果与相图时有不符及学生无动手操作机会等问题,本文尝试将传统相平衡实验教学项目设计成为从组成设计、样品制备到显微分析与物相鉴定的全流程设计性实验,为学生创造了多环节动手操作机会,激发了学生积极性,实验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 张叶; 姚冬旭; 左开慧; 夏咏锋; 尹金伟; 曾宇平
    • 摘要: Si_(3)N_(4)-BN-SiC复合材料以其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而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研究以Si、Si_(3)N_(4)稀释剂、B_(4)C和Y_(2)O_(3)为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法成功制备了Si_(3)N_(4)-BN-SiC复合材料。通过Si、B_(4)C和N_(2)气之间的反应,在Si_(3)N_(4)陶瓷中原位引入BN和SiC,制备的Si_(3)N_(4)-BN-SiC复合材料由长棒状的β-Si_(3)N_(4)和空心球形复合材料组成。实验研究了空心球微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生成的SiC、BN颗粒及玻璃相覆盖在原料颗粒上,当原料颗粒反应完全时,形成空心球形微结构。并进一步研究了B4C含量对Si_(3)N_(4)-BN-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原位引入SiC和BN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当B_(4)C添加量为质量分数0~20%时,获得了抗弯强度为28~144 MPa、断裂韧性为0.6~2.3MPa·m^(1/2),杨氏模量为17.4~54.5GPa,孔隙率为37.7%~51.8%的Si_(3)N_(4)-BN-SiC复合材料。
    • 玄松桐; 田玉明; 王晓军
    • 摘要: 本研究采用固相烧结工艺在1500°C下烧结镁铝质陶瓷,研究了不同比例Al_(2)O_(3)和MgO对镁铝尖晶石质陶瓷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MgO含量的增多,样品的主物相由MgAl_(2)O_(4)和Al_(2)O_(3)相转变为MgAl_(2)O_(4)和MgO,抗折强度先增后减。在m(Al_(2)O_(3))/m(MgO)为2.53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这主要是由于此时样品中仅存在均匀分布的MgAl_(2)O_(4)颗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