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化行为
晶化行为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3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化学工业、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656437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材料科学与工艺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2015亚洲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第十七届国际热喷涂研讨会暨第十八届全国热喷涂年会(CNTSC`2014)、第二届全国电磁冶金与强磁场材料科学会议等;晶化行为的相关文献由419位作者贡献,包括徐晖、刘浩、张保国等。
晶化行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56437篇
占比:99.98%
总计:656558篇
晶化行为
-研究学者
- 徐晖
- 刘浩
- 张保国
- 李波
- 杨舟
- 王周福
- 王玺堂
- 刘林凤
- 刘树江
- 卢安贤
- 周斌扬
- 周曦亚
- 唐艳
- 李少强
- 李志远
- 杨元政
- 梁叔全
- 满华
- 熊建钢
- 王同帅
- 王树明
- 王森林
- 胡俊
- 蒋达国
- 谢致薇
- 谭小平
- 邢丽
- 丁冠中
- 丁超义
- 于梦梦
- 党海峰
- 刘丽
- 刘启瑞
- 刘承军
- 刘锋
- 刘静
- 卢志红
- 史培阳
- 吴炜
- 吴辉煌
- 周果君
- 周欢华
- 唐永军
- 姜茂发
- 孙光飞
- 孙明达
- 孙静
- 宁青菊
- 安琪
- 庞利佳
-
-
周明凯;
林方亮;
陈立顺;
王怀德;
陈潇
-
-
摘要:
以钛矿渣为主要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CaO-Mg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通过综合热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SiO_(2)含量对钛矿渣微晶玻璃的基础玻璃稳定性及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以原渣制备微晶玻璃时,其基础玻璃结构不稳定,易析出钙钛矿晶体,随着SiO_(2)含量的增加,基础玻璃趋于稳定,析晶温度上升,热处理后析晶程度更高,显微结构更加致密,因而强度更高。通过加入辅助原料石英粉来调节SiO_(2)含量,当SiO_(2)含量为40%(质量分数)时,可以制备出具有稳定玻璃体、晶相仅为透辉石、抗弯强度为82.1 MPa的微晶玻璃,其钛矿渣掺量在80%(质量分数)以上,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社会效应。
-
-
黄欣;
王兵兵;
顾少轩;
乔昂;
陶海征
-
-
摘要:
作为重要的透明微晶玻璃体系,含镁锌的铝硅酸盐玻璃展现了优异的力学、光学特性。大量研究关注该体系的核化和晶体生长过程,但锌镁替换对铝硅酸盐玻璃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影响的物理机理尚不明晰。本研究以x ZnO·(11-x)MgO·22Al_(2)O_(3)·67SiO_(2)(x%=0%,2.2%,5.5%,8.8%,11.0%,摩尔分数)玻璃为研究对象,探究锌镁替换对铝硅酸盐玻璃的玻璃转变和晶化行为的调控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锌逐步替换镁,玻璃转变温度慢慢下降,这是由于Zn 2+较弱的场强和多一个电子层的屏蔽作用,玻璃网络骨架整体键合强度降低;析出晶相从单一的莫来石相转变为莫来石与锌铝尖晶石的混合相,这是由于Zn 2+具有促进铝硅酸玻璃分相的作用;析晶温度降低,这主要是由于析晶温度附近黏温曲线变得更陡峭和析晶活化能降低。
-
-
张明;
丁冠中;
王钰佳;
孙静;
于梦梦;
刘锋;
赵相金;
刘丽
-
-
摘要:
研究了Zr含量对Zr_(71-x)Ni_(x)Nb_(3)Cu_(16)Al_(10)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快速凝固装置制备非晶合金,利用XRD和DSC对其非晶形成能力和晶化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压缩试验和SEM对其力学性能及断裂方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原子百分比为62%时非晶形成临界直径最大,为9 mm;Zr含量不同改变了非晶合金的结晶过程,Zr原子百分比为62%和66%的非晶合金晶化初始相都是二十面体准晶体相,而Zr的含量为58%时则为FCC-Zr_(2)Ni和Tetra-Zr_(2)Ni相;Zr含量增加后非晶合金的压缩强度降低,塑性变形能力显著提高,其中Zr原子百分比为62%时,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量高达27%。
-
-
张明;
丁冠中;
王钰佳;
孙静;
于梦梦;
刘锋;
赵相金;
刘丽
-
-
摘要:
研究了Zr含量对Zr71-xNixNb3Cu16Al10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晶化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快速凝固装置制备非晶合金,利用XRD和DSC对其非晶形成能力和晶化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压缩试验和SEM对其力学性能及断裂方式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原子百分比为62%时非晶形成临界直径最大,为9 mm;Zr含量不同改变了非晶合金的结晶过程,Zr原子百分比为62%和66%的非晶合金晶化初始相都是二十面体准晶体相,而Zr的含量为58%时则为FCC-Zr2Ni和Tetra-Zr2Ni相;Zr含量增加后非晶合金的压缩强度降低,塑性变形能力显著提高,其中Zr原子百分比为62%时,非晶合金的塑性变形量高达27%.
-
-
张涛;
侯铮铮;
荆涛;
栗晟;
郭延兴;
焦志伟
-
-
摘要:
本文采用熔融法和热处理制备了Co^(2+)掺杂的ZnO-MgO-Al_(2)O_(3)-SiO_(2)(ZMAS)系透明微晶玻璃,基于X射线衍射的结果确定了微晶玻璃的主要晶相为ZnAl_(2)O_(4)/MgAl_(2)O_(4),并且随着晶化处理时间的增加,微晶玻璃的物相构成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尖晶石相的结晶度和平均晶粒尺寸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结果表明Co^(2+)进入了尖晶石相ZnAl_(2)O_(4)/MgAl_(2)O_(4)中,并取代了四面体位置(T_(d))的Zn^(2+)或Mg^(2+)。随着晶化处理时间的增加,样品的吸收光谱强度和发射光谱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这与X射线衍射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可以通过控制微晶玻璃的结晶度来调控光学性能,这对制备性能优良的微晶玻璃材料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比了采用不同价态Co的氧化物原料制备的微晶玻璃,结果表明无论是掺杂CoO还是Co_(2)O_(3),微晶玻璃尖晶石相中的Co元素均以Co^(2+)形式存在。此外,将所制备的微晶玻璃材料在1540 nm处的基态吸收截面(σ_(gas))同Co掺杂的其他基体材料进行了对比,发现它有望作为可饱和吸收体应用于调Q激光器中。
-
-
-
-
-
-
马国芝;
杨俊;
李密
-
-
摘要:
采用铜模真空吸铸方法制备Cu46Zr46(Al1-xTix)8(x=0,0.2,0.4,0.5,0.6,0.8,1.0)非晶合金,研究了钛取代量对合金热稳定性和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晶化初始温度、晶化峰值温度随着钛取代量的增加而降低,随着加热速率的增大向高温区移动;当钛取代量增至0.8时,合金的晶化过程由一级晶化变成多级晶化;合金的晶化激活能随着钛取代量的增加呈现降低的趋势,其热稳定性和抗晶化能力降低;合金中生成的Laves相是晶化激活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
-
-
Zhao Qingchao;
赵庆朝;
Cao Jianwei;
曹建尉;
Wang Zhi;
王志
- 《2015亚洲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技术国际交流大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设计了R2O-CaO-SiO2-F系微晶玻璃,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以硅渣为主要原料的微晶玻璃,利用DTA研究了不同粒径基础玻璃的吸热与放热过程,通过XRD、SEM手段分析了硅渣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结果表明:确定Agrellite与Canasite是基础玻璃通过析晶向最终稳定相α-Canasite转变的亚稳态中间相.经650°C热处理10min后,基础玻璃中有氟化钙晶相析出;在750~900°C热处理10min后主晶相变为Agrellite与Canasite.在800~900°C长时间保温可发现亚稳相Agrellite与Canasite向稳定相α-Canasite的转变过程,主晶相α-Canasite晶粒形貌呈纤维集束状,晶粒尺寸约为20μm,以α-Canasite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具有非常高的晶化率,本实验中晶化率高达92.9%.
-
-
刘浩;
王玺堂;
王周福;
张保国
- 《第六届国际耐火材料会议》
| 2012年
-
摘要:
本文为了评估钙镁硅系陶瓷纤维在氢气气氛下的性能表现,通过DTA、XRD、SEM等测试方法研究了高温氢气气氛对陶瓷纤维的晶化行为、表面形貌及重量损失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的晶化指数为1.24,析晶自表面开始;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加剧了纤维的析晶程度和失重,纤维的表面形貌表现为鼓泡、凹凸不平,直至整体析出微米晶体;较高含量Al2O3的存在可以提高纤维在氢气气氛下的抗析晶行为.
-
-
-
-
-
Wang Shuming;
王树明;
Zhou Xu;
周旭;
Zhang Yao;
张瑶;
Zhang Dazhan;
张大湛
- 《第十七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采用熔融-整体晶化法制备了组成为Ce4+/Mg2Al4Si5O18的Ce4+固溶α-堇青石红外玻璃陶瓷,系统研究了CeO2掺杂对MgO-Al2O3-SiO2系玻璃陶瓷的晶化行为及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CeO2掺杂降低了α-堇青石的析晶温度,同时会抑制μ-堇青石的析出;固溶于堇青石晶体结构中的Ce4+离子会吸引上下两层六元环上的O2-,造成六元环面间距的减小;吸引同一六元环内的O2-,造成六元环直径的减小;同时Ce4+离子间的同性相斥增加了六元环的面间距,使堇青石晶体产生晶格畸变,晶体结构的对称性降低,产生偶极矩,晶格红外活性振动增强,从而影响堇青石玻璃陶瓷的相应波段的红外辐射性能.
-
-
-
-
-
-
-
-
-
-
-
-
-
- 湖南理工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1.09.10
-
摘要: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领域,公开了一系列具有特殊晶化行为的锆基非晶合金。该非晶合金的化学成分为(Zr53Al11.6Ni11.7Cu23.7)1‑x(Fe76C24)x,其中x=0.88~2.2at%,该非晶合金是将纯度为99.99wt%的铜、镍、铝、铁和碳以及99.95wt%的锆,在真空电弧炉中熔炼,然后采用真空甩带法制备出厚度为30um、宽度为50mm的条带。该非晶合金为单一的晶化过程,其玻璃转变激活能Eg为477~646kJ/mol,晶化激活能Ex为431~446kJ/mol,晶化峰激活能Ep为379~419kJ/mol,脆性参数指标m为35~48,对于所有非晶合金有Eg>Ex>Ep,玻璃转变温度、晶化温度和晶化峰温度先随升温速度增加而增加,然后随升温速度增加而降低,局部晶化激活能先随晶化份数增加而增加,然后随晶化份数增加而降低。
-
-
- 湖南理工学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0-08-28
-
摘要:
本发明属于非晶合金领域,公开了一系列具有特殊晶化行为的锆基非晶合金。该非晶合金的化学成分为(Zr53Al11.6Ni11.7Cu23.7)1‑x(Fe76C24)x,其中x=0.88~2.2at%,该非晶合金是将纯度为99.99wt%的铜、镍、铝、铁和碳以及99.95wt%的锆,在真空电弧炉中熔炼,然后采用真空甩带法制备出厚度为30um、宽度为50mm的条带。该非晶合金为单一的晶化过程,其玻璃转变激活能Eg为477~646kJ/mol,晶化激活能Ex为431~446kJ/mol,晶化峰激活能Ep为379~419kJ/mol,脆性参数指标m为35~48,对于所有非晶合金有Eg>Ex>Ep,玻璃转变温度、晶化温度和晶化峰温度先随升温速度增加而增加,然后随升温速度增加而降低,局部晶化激活能先随晶化份数增加而增加,然后随晶化份数增加而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