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尖晶石

尖晶石

尖晶石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3年内共计368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电工技术、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53篇、会议论文183篇、专利文献4491篇;相关期刊353种,包括矿床地质、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等; 相关会议105种,包括2015耐火材料综合学术年会暨第十三届全国不定形耐火材料学术会议、2015耐火原料学术交流会、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第六届国际耐火材料会议等;尖晶石的相关文献由743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楠、李亚伟、鄢文等。

尖晶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53 占比:16.94%

会议论文>

论文:183 占比:3.25%

专利文献>

论文:4491 占比:79.81%

总计:5627篇

尖晶石—发文趋势图

尖晶石

-研究学者

  • 李楠
  • 李亚伟
  • 鄢文
  • 童庆松
  • 李秀华
  • 李远兵
  • 王家邦
  • 王强
  • 刘锡俊
  • 李红霞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黎雯; 王文祥; 刘泗东; 吴平霄
    • 摘要: 为研究钴锰氧化物对甲苯的催化降解效果,通过XPS,H_(2)-TPR,O_(2)-TPD等对制备的单金属氧化物CO_(3)O_(4),Mn_(3)O_(4)及以水滑石为前驱体的多金属氧化物CoAl-MMO,CoMnAl-MMO等催化剂的微结构、组成和氧化还原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钴锰氧化物催化氧化甲苯的活性顺序依次为CoMnAl-MMO≈Mn_(3)O_(4)>CoAl-MMO>Co_(3)0_(4);Co_(3)和Mn^(3+)/Mn^(4+)有利于钴锰氧化物催化氧化甲苯;钴锰的协同作用加速了氧化还原过程中的电子转移。多金属掺杂有利于表面氧空穴的产生,加快氧物种在催化剂的内部及表面的流动传输,使其具备更强的氧化还原活性。
    • 郝敏彤; 张超; 冯彬; 刘玉佩; 刘金成
    • 摘要: 近年来催化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已成为国内外催化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与其它催化体系相比,铜基催化剂对甲醇制氢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低CO选择性,此工作系统总结了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按最新研究主要分为:传统铜基催化剂和新型催化剂,传统铜基催化剂又分为不同载体负载的铜基催化剂和改性铜基催化剂。分别介绍了各类催化剂的特点及研究现状,总结了各类催化剂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展望了催化剂在绿色环保、超高稳定性、催化性能好以及经济廉价的发展方向。
    • 王玮琦; 李耿
    • 摘要: 千百年来,尖晶石一直作为红宝石的替代品而被忽视和低估。近年来,尖晶石获得了国际珠宝市场的关注,在拍卖和珠宝交易市场上的价格都屡创新高。本文通过收集尖晶石全球资源的资料与样品,以及2011~2020年佳士得、苏富比、菲利普斯、保利和嘉德五家世界拍卖行的尖晶石拍卖成交数据,与珠宝交易市场的价格进行对比分析,对尖晶石的资源与市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尖晶石产地主要有缅甸、坦桑尼亚、阿富汗、越南、斯里兰卡和马达加斯加等,其中缅甸尖晶石的数量和质量都远高于其他产地。2011~2020十年间,拍卖的尖晶石主要产自缅甸,拍卖尖晶石的产地数据与过去十年高价值尖晶石的产出基本吻合;成交量和成交总额均呈上涨趋势,2019年拍卖总价达到1061.24万美金。历年尖晶石拍卖成交的平均克拉单价虽不稳定,但大体成上涨趋势,到2018年达到每克拉4.38万美金的峰值,在2019年有一定回落,但仍高于2011~2017年,表明尖晶石的价格在逐步攀升,其中颜色是影响尖晶石价格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克拉单价最高的为粉红―红色系列。
    • 李天学; 郜桥刚; 毕振勇; 邵俊宁
    • 摘要: 采用板状刚玉颗粒(6~3、3~1、≤1 mm)及细粉(0.045 mm)、电熔尖晶石颗粒(≤1 mm)及细粉(0.045 mm)、烧结尖晶石颗粒(≤1 mm)及细粉(0.045 mm)、活性尖晶石微粉(d_(50)=1.82μm)、活性α-Al_(2)O_(3)微粉(d_(50)=1.68μm)、Secar 71水泥等原料制备了刚玉-尖晶石浇注料。研究了不同种类尖晶石(电熔尖晶石、烧结尖晶石、烧结尖晶石+活性尖晶石)对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刚玉-尖晶石浇注料中引入不同的尖晶石对试样经110°C保温24 h烘干后的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影响不大,但采用电熔尖晶石能降低加水量,提高流动性,得到优良的施工性能;2)采用电熔尖晶石有利于材料的抗渣侵蚀性能,但在抗渣渗透性及抗热震性方面,烧结尖晶石更占优势;3)加入适量的活性尖晶石微粉可以弥补烧结尖晶石的不足,提高浇注料的可施工性能,但对抗热震性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 计天宇; 赵清亮; 郭兵; 石卓奇; 邹文鹏
    • 摘要: 镁铝尖晶石是一种硬脆透明陶瓷材料,为解决其难加工问题,超精密激光辅助车削加工技术被应用于精密加工中。因此,采用高温维氏压痕试验以及高温刻划试验,对镁铝尖晶石高温环境下加工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加工环境温度从23°C上升至283°C时,维氏显微硬度值从15.85GPa降低至7.66GPa,脆塑转变临界深度平均值从0.51μm增加至0.80μm。探究了高温环境下材料脆性域及塑性域的材料去除方式。通过对划痕表面形貌的观测,确定其亚表层裂纹深度随温度上升而减小,为超精密激光辅助车削加工技术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基础。
    • 许倩; 李恩祺; 许博; 郜玉杰
    • 摘要: 本文以五颗缅甸红色尖晶石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础宝石学测试、宝石显微镜观察、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紫外―可见光光谱测试、拉曼光谱测试,获得基础宝石学、谱学特征数据,并对缅甸红色尖晶石的致色机理进行探究。红外光谱图显示478 cm^(-1)、542 cm^(-1)、586 cm^(-1)、728 cm^(-1)四个吸收峰以及以840cm^(-1)为中心的吸收带;紫外―可见光光谱中出现以400 nm和550 nm为中心的宽吸收带,是由Cr^(3+)和V^(3+)引起的,使尖晶石呈红色;拉曼光谱图显示312 cm^(-1)、408 cm^(-1)、663 cm^(-1)、764 cm^(-1)四个吸收峰;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结果共同指示本篇文章的样品为镁铝尖晶石。在尖晶石中发现的包裹体有白云石、方解石和白云石混合成分的晶体和硅镁石。
    • 高尔豪; 寿恬雨; 黄蓓; 王伟; 施耀
    • 摘要: 分别制备形貌为多面体状、颗粒状、球状的尖晶石型CuCr_(2)O_(4)催化剂,测试对比不同形貌CuCr_(2)O_(4)催化剂的SCR脱硝性能.结果表明,多面体状CuCr_(2)O_(4)的催化活性最好,且在157°C时脱硝效率达到50%,在225~320°C脱硝效率超过99%,具有良好的抗硫、抗水性能.脱硝活性由大到小依次为多面体状CuCr_(2)O_(4)、颗粒状CuCr_(2)O_(4)、球状CuCr_(2)O_(4).采用表征技术分析微观形貌对CuCr_(2)O_(4)脱硝性能的影响.N_(2)吸附-脱附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_(2)O_(4)具有最大的比表面积(25.5 m^(2)/g)和最大的孔容积(0.154 cm^(3)/g);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_(2)O_(4)相较于其他形貌拥有更高比例的表面活性氧(49.5%)和Cu^(+)(16.2%);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_(2)O_(4)拥有最高表面酸浓度(0.12 mmol/g)及酸强度;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结果显示,多面体状CuCr_(2)O_(4)表面活性物种最易还原且数量最多(3.69 mmol/g),使得SCR反应在低温段更易进行.多面体状CuCr_(2)O_(4)的高表面酸性与氧化还原性,使其具有良好的脱硝性能.
    • 黄仕元; 邓简; 袁瀚钦; 王国华; 吴兴良
    • 摘要: 采用溶剂热法后高温煅烧的方式制备了铁钴双金属复合催化剂,用以活化过一硫酸盐(PMS)降解偶氮染料金橙Ⅱ(OGⅡ)。通过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仪器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考察了钴复合量、不同去除体系、催化剂投加量、PMS投加量、污染物浓度、pH和共存阴离子等因素对OGⅡ降解效果的影响,并探究了铁钴复合催化剂重复利用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铁钴复合催化剂可以有效活化PMS降解OGⅡ,在n(Co_(3)O_(4))∶n(Fe_(2)O_(3))=0.1、催化剂投加量为1.0 g/L、PMS投加量为0.4 mmol/L、OGⅡ浓度为30 mg/L、溶液pH为6.2的条件下,反应60 min后,OGⅡ的降解率达到了95.81%,其降解过程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最大反应速率常数为0.0491 min^(-1)。复合催化剂使用4次后对OGⅡ仍有68.85%的降解率。·SO^(-)_(4)、·OH和^(1)O_(2)是反应体系产生的活性氧物种,^(1)O_(2)在OGⅡ的降解中起主要作用。
    • 李雅洁; 刘剑; 刘兰徽
    • 摘要: 负温度系数(NTC)热敏陶瓷因优异的稳定性、良好的灵敏度及低成本被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航天等领域。不同晶体结构的NTC热敏陶瓷通常应用于不同的温度条件,以适用于高温条件的钙钛矿结构与适用于低温条件的尖晶石结构NTC热敏陶瓷为主要综述内容,归纳分析了NTC热敏陶瓷的导电机理、改性方式、材料体系、新型制备方法与其在薄膜领域的研究,并对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展望。总的来说,对于两种不同晶体结构的NTC热敏陶瓷,虽然不同的材料体系导致了他们应用条件的差异,但他们具有相似的掺杂复合改性方式与烧结制备方法。制造性能优异并能满足工业需求的NTC热敏陶瓷材料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 谢永涣(编译); 田琳(编译)
    • 摘要: 通过聚(丙烯酰胺-共-丙烯酸)[以下简称P(AM-co-AA)水溶胶]辅助的微波方法合成了铝酸锌纳米粉末,并对合成的ZnAl_(2)O_(4)纳米粉末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Al_(2)O_(4)纳米粉末表现出尖晶石立方多晶结构;P(AM-co-AA)水溶胶数量的增加降低了ZnAl_(2)O_(4)纳米粉末的颗粒尺寸;P(AM-co-AA)水溶胶增强了ZnAl_(2)O_(4)的致密性;P(AM-co-AA)水溶胶用量的增加使烧结温度从1 300°C降至950°C;在存在2%的P(AM-co-AA)水溶胶的情况下,热压ZnAl_(2)O_(4)纳米粉末在950°C下仅需20 min就能表现出全密度;ZnAl_(2)O_(4)陶瓷薄膜在450~1 200 nm的波长范围内显示出83%±1%的高透明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