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介素

白介素

白介素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4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5篇、会议论文68篇、专利文献720篇;相关期刊438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传染病信息、国际呼吸杂志等; 相关会议63种,包括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消化病国际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八届全国中医肺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等;白介素的相关文献由409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卫、吴亦亮、孔永等。

白介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5 占比:52.04%

会议论文>

论文:68 占比:4.14%

专利文献>

论文:720 占比:43.82%

总计:1643篇

白介素—发文趋势图

白介素

-研究学者

  • 陈卫
  • 吴亦亮
  • 孔永
  • 陈涛
  • 黄予良
  • 黄智华
  • 乔怀耀
  • 裘霁宛
  • 严孝强
  • 周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司果; 杨静; 何虹
    •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1(IL-21)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以为临床治疗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艾滋病患者(研究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外周血TGF-β、IL-10、IL-17、IL-21水平检测。随访1年,根据研究组患者重叠HBV感染情况将其分为重叠感染组与未重叠感染组,对比此两组上述因子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艾滋病患者各因子水平与重叠HBV感染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TGF-β、IL-10水平[(13.62±2.48)ng/ml、(6.61±1.29)pg/ml]均高于对照组[(5.24±0.93)ng/ml、(1.96±0.38)pg/ml],IL-17、IL-21水平[(26.41±5.07)pg/ml、(86.35±16.48)pg/ml]均低于对照组[(58.23±10.16)ng/ml、(257.19±41.3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88、44.231、37.671、51.827,均P<0.001);随访1年,艾滋病患者重叠HBV感染率为13.44%(25/186);重叠感染组外周血TGF-β、IL-10水平[(16.75±3.22)ng/ml、(7.28±1.41)pg/ml]均高于未重叠感染组[(13.13±2.54)ng/ml、(6.51±1.26)pg/ml],IL-17、IL-21水平[(23.06±4.48)pg/ml、(75.42±14.63)pg/ml]均低于未重叠感染组[(26.93±5.04)pg/ml、(88.05±16.5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2、2.797、3.622、3.594,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家族史、艾滋病治疗配合性差及高TGF-β、IL-10水平均是艾滋病患者重叠HBV感染的危险因素(OR=3.842、2.588、3.615、3.111,均P<0.05),乙肝疫苗接种史及IL-17、IL-21水平均是其保护因素(OR=0.427、0.520、0.534,均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TGF-β、IL-10水平异常升高,IL-17、IL-21水平异常降低,且高TGF-β、IL-10水平可增加其重叠HBV感染的风险,而高IL-17、IL-21水平可降低其重叠HBV感染的风险。
    • 马晓宁; 陈雯; 吴绍莲
    •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免疫系统失调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过度活动、自身抗体的产生以及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这些免疫复合物通过沉积在细胞内引起器官损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白介素在SLE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报告SLE患者IL-6、IL-8和IL-10检测结果,探讨其临床意义.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20年1-12月我院确诊的SLE患者80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SLE诊断标准[1],根据SLE疾病活动评分标准[2],分为稳定组(SLEDAI评分4分).
    • 李建安; 陈慧华; 杨兰平; 文玲波; 贾燕华
    • 摘要: 目的研究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和吉西他滨化疗对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non-Hodgkin′s lymphoma,B-NHL)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性B-NHL患者,分为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同期健康者作为正常组,每组5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T、CD8^(+)T、Treg、Th17细胞比率并计算CD4^(+)/CD8^(+)T和Treg/Th17细胞比例,ELISA法检测IL-17、IL-25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B-NHL患者治疗前外周血CD8^(+)T、Treg、Treg/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升高,CD4^(+)T、Th17、CD4^(+)/CD8^(+)T细胞比例及IL-17和IL-25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B-NHL患者治疗后CD4^(+)T、CD4^(+)/CD8^(+)T、Th17细胞比例及IL-17和IL-25水平均明显升高,CD8^(+)T、Treg和Treg/Th17细胞比例均明显降低,且沙利度胺联合化疗组的效果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奥沙利铂及吉西他滨治疗复发难治性B-NHL患者,可通过调节CD4^(+)/CD8^(+)T、Th17/Treg细胞比例及IL-17、IL-25水平进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效果优于奥沙利铂联合吉西他滨化疗。
    • 王丽之; 黄若妃; 吕美艳; 田园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白介素(IL)-6以及胱抑素C(CysC)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1年6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单纯老年糖尿病患者77例为对照组;同期接受健康体检并证实为健康者80名为健康组。分析3组研究对象HbA1c、IL-6、CysC及GFR,GFR采用肾动态显像法测定;比较观察组患者不同分期各指标水平;进一步分析HbA1c、IL-6、CysC与GFR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HbA1c为(8.15±1.94)%,IL-6为(40.37±11.79)ng/L,CysC为(3.25±1.06)mg/L,GFR为(49.64±6.54)mL/min,对照组分别为(7.24±1.15)%、(14.22±6.98)ng/L、(1.52±0.55)mg/L、(103.21±4.85)mL/min,健康组分别为(5.16±0.33)%、(10.70±3.22)ng/L、(0.86±0.22)mg/L、(123.43±3.18)mL/min,观察组患者HbA1c、IL-6及CysC显著高于其他2组,对照组高于健康组,GFR显著低于其他2组,对照组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患者HbA1c、IL-6及CysC逐渐升高,GFR逐渐降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IL-6、CysC与GFR呈负相关关系(r=-0.537、-0.838、-0.709,均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HbA1c、IL-6、CysC与GFR呈负相关,实际临床工作中可以通过测定HbA1c、IL-6、CysC水平评估患者病情。
    • 陈颖聪; 吴婧蔚; 严赟; 陈娅娅; 陈铁定; 李如兵; 王峰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PSA、IL-6和IL-10水平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首诊于泌尿外科并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活检)的143例患者临床资料,按其活检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84例、非前列腺癌组59例。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BMI、全血细胞计数(CBC)以及血清总PSA(tPSA)、游离PSA(fPSA)、IL-6和IL-10水平间的差异。以病理结果为因变量,运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纳入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建立最终的诊断模型。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多指标联合与单项指标在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年龄、单核细胞绝对值以及血清tPSA、IL-6和IL-10水平均高于非前列腺癌组患者,而淋巴/单核比值(LMR)、f/tPSA均低于非前列腺癌组(P均<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IL-6与IL-10呈正相关(r_(s)=0.602,P<0.01),年龄和tPSA之间呈弱相关(r_(s)=0.243,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血清tPSA和IL-6水平是前列腺癌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模型logit P=-7.811+0.098X_(年龄)+0.040X_(tPSA)+0.092X_(IL-6)。联合检测得到的新诊断变量曲线下面积达到0.832,当截断值为0.584时,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4.7%,均高于各单项指标(P均<0.05)。结论血清IL-6和IL-10水平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年龄和血清tPSA、IL-6水平是诊断前列腺癌的有效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效能。
    • 陈旻; 魏娟; 庞颖; 潘莎
    • 摘要: 简要介绍了皮肤结构、角质层和皮肤组分(保湿因子和细胞间脂质),重点通过分析神经源性炎症和感觉异常、香草醛受体作用(TRPV1)、核转录因子-κB(NF-κB)以及白介素研究敏感肌产生的机理,最后提出建议解决方案:通过毛叶番荔枝果提取物对TRPV1调节作用、马齿苋提取物使NF-κB通路失活、红毛丹果皮提取物增加表皮中磷脂和神经酰胺的合成和牛奶蛋白调节免疫因子促进免疫细胞的分化这4种方式舒缓修护敏感肌。
    • 陈霖; 傅强; 林龙仔; 林威; 冯亚萍
    • 摘要: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新发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患者脂联素、瘦素、白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0月福州市第一医院接诊的新发老年T2DM合并肥胖患者63例,所有患者均单独应用盐酸二甲双胍3个月以上且血糖控制不佳。患者用药盐酸二甲双胍剂量500 mg/d,3次/d,再联用达格列净10 mg/d,1次/d,持续治疗12周。对比分析治疗前、治疗12周后患者糖代谢、体重、脂联素、瘦素、IL-6及hs-CRP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FPG、2 hPG、HbAlc分别为(9.80±0.69)mmol/L、(12.98±1.62)mmol/L、(7.25±1.26)%,治疗12周后分别为(8.33±0.38)mmol/L、(10.58±0.47)mmol/L、(6.33±0.51)%,上述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下降(P<0.001)。治疗前两组的BMI、WHR及体内脂肪百分比分别为(32.55±2.39)kg/m^(2)、(0.96±0.29)、(26.89±3.47)%,治疗12周后BMI、WHR及体内脂肪百分比分别为(30.03±1.05)kg/m^(2)、(0.71±0.22)、(22.08±2.66)%,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12周后的hs-CRP、瘦素、IL-6分别为(12.58±3.00)mg/L、(18.25±1.91)μg/L、(1.01±0.21)pg/ml,均低于治疗前的(30.00±5.47)mg/L、(37.01±3.42)μg/L、(2.10±0.26)pg/ml,脂联素水平12周后为(6.96±51.03)mg/L,高于治疗前的(2.80±0.6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达格列净用于T2DM合并肥胖患者的治疗中,可改善其糖代谢情况,通过促进脂联素分泌,改善瘦素抵抗从而降低体重,并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分泌。
    • 王波; 王天磊; 韩媛媛
    • 摘要: 目的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研究针刺早期干预立体定向脑血肿抽吸术后患者的疗效机制。方法以本院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治疗的12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立体定向脑血肿抽吸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采用针刺早期干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神经功能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7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6、8、12周后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IL-1β、IL-6及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 anisotrophy,FA)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F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血肿抽吸术后采用基于多模态MRI技术以及针刺早期干预,使患者的神经功能显著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马子健; 马明领; 董辉; 杨斌; 王永祥
    • 摘要: 人体的骨代谢主要依靠成骨细胞的骨形成作用和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来达到平衡,在骨代谢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细胞因子、激素等参与来协助这一过程,如果骨代谢出现失衡,则会出现致残率和致死率逐年上升的骨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细胞焦亡作为一种新型的程序性细胞死亡的方式近年来备受关注,其效应蛋白gasdermin D(GSDMD)通过与细胞膜结合形成穿孔效应,导致细胞不断肿胀直至细胞膜破裂,释放大量炎症因子。细胞焦亡的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凋亡、自噬等其他细胞死亡方式,已有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感染性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在骨代谢性疾病中鲜有报道。笔者就细胞焦亡对骨稳态的影响进行综述,以利于对骨质疏松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吴文冰; 陈雯; 陈渝
    • 摘要: 目的探讨白介素(IL)检测在急性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胰腺癌确诊患者30例,同时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IL-1β、IL-2R、IL-6、IL-8和IL-10.结果急性胰腺炎组的IL-1β、IL-6、IL-8和IL-10高于胰腺癌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但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IL-1β、IL-6、IL-8和IL-10检测可用于急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