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重叠感染

重叠感染

重叠感染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903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1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1056篇;相关期刊375种,包括中国防痨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传染病信息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北京地区肝病·感染学术年会、第九次全国小儿肝病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06年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等;重叠感染的相关文献由216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南屏、周林、何姗等。

重叠感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1 占比:4.06%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21056 占比:95.89%

总计:21959篇

重叠感染—发文趋势图

重叠感染

-研究学者

  • 吴南屏
  • 周林
  • 何姗
  • 关岚
  • 刘二勇
  • 刘浩
  • 朱彪
  • 黄民主
  • 庞超
  • 李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丁瑞敏; 王保玲
    • 摘要: 目的了解郑州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丙型肝炎病毒(HCV)、乙型肝炎病毒(HBV)、梅毒(TP)重叠感染情况,分析危险因素。方法对郑州市确证HIV感染者问卷调查及HCV、HBV、TP感染检测,分析重叠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64例HIV感染者HCV、HBV、TP重叠感染发生率为63.64%,其中重叠感染HCV、HBV、TP、HCV+HBV、HCV+TP、HBV+TP、HCV+HBV+TP的发生率分别为24.24%、14.02%、7.95%、6.82%、5.36%、4.17%、0.76%。艾滋病相关认知水平低(OR=4.679,95%CI:3.416~5.843)、有静脉注射毒品史(OR=7.714,95%CI:4.017~8.923)、有冶游史(OR=5.403,95%CI:3.745~6.872)、有血制品使用史(OR=4.039,95%CI:3.152~5.651)、有商业性行为(OR=5.836,95%CI:2.843~6.975)、多性伴(OR=3.865,95%CI:2.176~4.905)、病毒载量>5 copies/ml(OR=5.323,95%CI:3.276~6.754)、CD_(4)^(+)T细胞计数≤200/μl(OR=3.655,95%CI:2.013~3.867)均是HIV感染者重叠感染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结论HIV感染者重叠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需加强防控。
    • 司果; 杨静; 何虹
    • 摘要: 目的 探讨艾滋病患者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1(IL-21)水平变化情况及其与重叠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以为临床治疗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艾滋病患者(研究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均行外周血TGF-β、IL-10、IL-17、IL-21水平检测。随访1年,根据研究组患者重叠HBV感染情况将其分为重叠感染组与未重叠感染组,对比此两组上述因子水平,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艾滋病患者各因子水平与重叠HBV感染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外周血TGF-β、IL-10水平[(13.62±2.48)ng/ml、(6.61±1.29)pg/ml]均高于对照组[(5.24±0.93)ng/ml、(1.96±0.38)pg/ml],IL-17、IL-21水平[(26.41±5.07)pg/ml、(86.35±16.48)pg/ml]均低于对照组[(58.23±10.16)ng/ml、(257.19±41.35)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88、44.231、37.671、51.827,均P<0.001);随访1年,艾滋病患者重叠HBV感染率为13.44%(25/186);重叠感染组外周血TGF-β、IL-10水平[(16.75±3.22)ng/ml、(7.28±1.41)pg/ml]均高于未重叠感染组[(13.13±2.54)ng/ml、(6.51±1.26)pg/ml],IL-17、IL-21水平[(23.06±4.48)pg/ml、(75.42±14.63)pg/ml]均低于未重叠感染组[(26.93±5.04)pg/ml、(88.05±16.5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2、2.797、3.622、3.594,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BV感染家族史、艾滋病治疗配合性差及高TGF-β、IL-10水平均是艾滋病患者重叠HBV感染的危险因素(OR=3.842、2.588、3.615、3.111,均P<0.05),乙肝疫苗接种史及IL-17、IL-21水平均是其保护因素(OR=0.427、0.520、0.534,均P<0.05)。结论 艾滋病患者外周血TGF-β、IL-10水平异常升高,IL-17、IL-21水平异常降低,且高TGF-β、IL-10水平可增加其重叠HBV感染的风险,而高IL-17、IL-21水平可降低其重叠HBV感染的风险。
    • 李若萌; 朱青云; 万有栋; 吴自谦; 田飞; 潘新亭
    • 摘要: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与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继发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分析324例SAP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IPN,分为感染组(144例)和非感染组(180例),比较两组NLR、PCT及MCTSI差异。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3个指标对SAP继发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MCTSI以及入院第1、4、7天NLR、PCT水平较非感染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8,F=84.08、64.1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CT及MCTSI增高均与IPN相关(OR=1.340~5.323,P<0.01)。NLR、PCT及MCTS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8、0.868、0.852,对应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92μg/L、0.18μg/L和5分,三者联合应用时的AUC为0.921,其诊断IPN的灵敏度为97.2%,特异度78.3%。结论NLR、PCT动态变化以及MCTSI可早期预测IPN坏死,三者联合应用对IPN的预测效能更佳。
    • 陈词
    • 摘要: 记者问:丁型肝炎病毒特点是什么?任锋教授:丁型肝炎(丁肝)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利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进入肝细胞。因此,HDV可与HBV联合或重叠感染。与单独慢乙肝患者相比,HDV/HBV重叠感染的肝脏疾病更为严重并且进展更快,约90%会进展为慢性肝炎,发生肝衰竭、肝硬化和肝癌等不良结局风险显著增加。
    • 陈吐芬; 张波; 张艳; 万美平; 郑宁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叠感染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对病情预后的影响。方法:比较分析35例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重叠组)和35例单纯戊型肝炎患者(单纯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Alb、r-GT、AKP水平、ALT峰值、AST峰值、Alb谷值、r-GT峰值、AKP峰值、PT峰值、临床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病程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重叠组患者治疗前ALT、AST、PT、INR水平、TBil峰值、肝衰竭发生率、并发症(尤其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组(P<0.05),而治愈好转率低于单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AST、r-GT、AK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以单纯组患者TBil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重叠感染戊型肝炎患者,以慢性HBV重叠HEV感染多见,重叠组患者黄疸程度深,ALT及AST明显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并发症多见,肝功能损害加重,肝衰竭发生率高,但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 李晶晶; 张琛; 马文娟; 姚玉琴
    •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45例肝炎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分为三组进行检验探讨,各组占15例,对比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以此评价各项指标变化对于临床诊断的意义和价值.结果 在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中,C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高于A组和B组,A组的谷草转氨酶(AST)高于B组和C组,B组的总胆红素(TBIL)高于A组和C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对比中,C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皆显著高于A组和B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会影响肝功能指标变化,但更为显著的是各项炎症指标,这证明重叠感染容易导致肝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一旦发生该变化,需要着重预防重症肝炎.
    • 饶立歆; 肖筱; 陈静; 沈鑫; 姜庆五
    • 摘要: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近10年在结核病患者与HIV/AIDS人群中对HIV抗体和活动性结核病双向筛查的数据,评价MTB/HIV双重感染患者发现模式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20年结核病患者(68 155例)HIV抗体检测结果及结核病诊断、治疗相关资料;通过《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收集2012-2020年HIV/AIDS人群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价筛查阳性率随年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需筛查人数(NNS),评价筛查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201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浦东新区10 769例肺结核患者中HIV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2-2020年上海市累积发现MTB/HIV双重感染患者308例,其中新确诊HIV感染者64例,占全部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20.78%.2012-2020年间,结核病患者中HIV抗体检测阳性率由2.42%(32/1322)下降到0.50%(20/3995),总体呈下降趋势(APC=-16.64,t=-7.007,P<0.001);HIV/AIDS人群中活动性结核病确诊率由1.02%(50/4912)下降到0.21%(25/11 878),同样呈下降趋势(APC=-14.27,t=-4.038,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95%CI)=5.386(2.306?12.581)],年龄36?75岁[36?45、46?55、56?65、66?75岁OR(95%CI)值分别为26.243(3.230~213.244)、32.736(3.993~268.358)、20.309(2.482~166.144)、13.461(1.692~107.059)],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死亡[OR(95%CI)=14.875(3.192?69.312)],并发肺外结核[OR(95%CI)=3.451(1.607~7.409)]是MTB/HI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上海市目前采取的MTB/HIV双重感染患者发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核病患者的HIV阳性率和HIV/AIDS人群的活动性结核病确诊率均迅速下降.男性、年龄36?75岁、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并发肺外结核是MTB/HI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 李珍; 徐小婕
    • 摘要: 目的:探究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结果.方法:研究选取笔者医院确诊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为探查对象,研究开展时间2019年1月-2020年9月,共计50例,选取50例HBV感染患者、50例HCV感染患者为参照对象,予以3组生化免疫指标检验,分析检验结果.结果:HBV与HCV重叠感染组AST、ALT指标高于单纯HBV、HCV感染患者(P<0.05);3组患者IFN-γ指标具有一致性、HBV与HCV重叠感染组IL-6指标高于单纯HBV、HCV感染患者(P<0.05).结论:HBV与HCV重叠感染患者生化免疫指标检验结果异于单纯HBV、HCV感染,可作为疾病诊疗重要参照指标.
    • 李晶晶; 张琛; 马文娟; 姚玉琴
    •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生化免疫指标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5例肝炎感染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来源,分为三组进行检验探讨,各组占15例,对比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以此评价各项指标变化对于临床诊断的意义和价值。结果在各项肝功能指标对比中,C组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高于A组和B组,A组的谷草转氨酶(AST)高于B组和C组,B组的总胆红素(TBIL)高于A组和C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对比中,C组患者的各项数据皆显著高于A组和B组,数据对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及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会影响肝功能指标变化,但更为显著的是各项炎症指标,这证明重叠感染容易导致肝组织发生炎症反应,一旦发生该变化,需要着重预防重症肝炎。
    • 顾丽芬
    • 摘要: 目的:判断HCV(丙型肝炎病毒)、HBV(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后,生化免疫指标变化情况.方法:院内有90例肝炎者,根据肝炎类型行组别划分,HCV组样本量为30,HBV组样本量为30,重叠组也有30的样本量,各组内样本分别是HCV肝炎者、HBV肝炎者、重叠感染者,在2020年2月-2021年2月行临床检查后,观察生化免疫指标.结果:和HBV组比较,ALT、TBIL、AST在HCV组、重叠组更低,P<0.05.和重叠组相比,IFN-γ、IL-6、IL-10在HCV组、HBV组更低,P<0.05.结论:HBV、HCV重叠感染后,肝炎者炎症反应增加明显,但对肝脏功能无特别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