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370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56篇、会议论文80篇、专利文献930963篇;相关期刊503种,包括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传染病信息等; 相关会议50种,包括201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病理学分会暨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动物病理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食品卫生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等;戊型肝炎的相关文献由2819位作者贡献,包括庄辉、张军、李卓等。

戊型肝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56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80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30963 占比:99.86%

总计:932299篇

戊型肝炎—发文趋势图

戊型肝炎

-研究学者

  • 庄辉
  • 张军
  • 李卓
  • 佘锐萍
  • 夏宁邵
  • 王佑春
  • 孟继鸿
  • 毛晶晶
  • 郑英杰
  • 郝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左永光; 杨廷环; 李蛟龙
    • 摘要: 为了解云南省文山州地区猪戊型肝炎病毒(HEV)的感染情况,从文山州8个县市部分规模养殖场和散养户采集健康猪血清样品2 548份,采用ELISA方法对猪戊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共检测出阳性数470份,总阳性率为18.45%。其中规模养殖场的样品数1 376份,阳性数为287份,阳性率为20.86%;散养户的样品数为1 172份,阳性数为183份,阳性率为15.61%;母猪、仔猪、公猪的阳性率分别为27.61%、15.75%、11.45%。说明云南省文山州地区存在猪戊型肝炎流行的情况。
    • 陈吐芬; 张波; 张艳; 万美平; 郑宁
    • 摘要: 目的探讨散发性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散发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0.05)。按病原学分组中,重叠组的治疗前TBil、PT、INR水平、并发症(尤其自发性腹膜炎)发生率、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率均高于单纯组(P0.05)。结论重叠组与老年组患者更易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低蛋白血症及凝血功能异常,更易引起肝衰竭,并发症多见,住院时间延长,预后较差,提示年龄和重叠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 王千窈; 陈一丹; 陈耀钦; 叶高涵; 姜斌
    • 摘要: 犬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疾病。HEV可以感染人,猪,犬,猫,鼠类等多种动物,戊型肝炎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犬感染HEV后出现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使得犬戊型肝炎在宠物临床上常常被忽视,但宠物犬主人却可因为接触患病动物而被感染。因此,对于犬戊型肝炎的研究就具有非常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 亓菲; 付树芳; 孙翔翔; 孙淑芳; 樊晓旭
    • 摘要: 戊型肝炎(hepatitis E,HE)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自1997年在美国首次从家猪体内发现HEV以来,已确定该病毒能够感染人类以及猪、鹿、兔、骆驼、大鼠等多种动物。HEV通常会导致肝衰竭、慢性肝炎以及肝外神经和肾脏疾病。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血液传播。据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000万人感染HEV,年轻人病死率为0.5%~3.0%,而孕妇感染后死亡率可高达30%,因此HEV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主要对HEV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防控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等对本病的认识,以便做好研究和防控应对工作。
    • 齐来勇
    • 摘要: 近期商品蛋鸡出现肝肿大、变性、出血、坏死等症状的疾病。发病日龄大多在30~90、110~200、300~400日龄,发病率在1%~15%,死淘率在0.5%~10%。如有继发感染或强应激因素,死淘率更高。主要包括包涵体肝炎、安卡拉病、弧菌性肝炎、霉菌毒素中毒、戊型肝炎等肝病。本文从中医辨证和治则方面对这5种疾病引发的肝脏病变进行辨证施治,以期对广大养殖户有所帮助。
    • 马小龙; 吴欢; 尹冬梅; 郑晓玉; 杨雪莲; 姚佳圆
    • 摘要: 戊型病毒型肝炎(viral hepatitis E,HEV,以下简称戊肝或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型病毒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染性疾病,主要在发展中国家流行。然而,近年来在发达国家也日益严重,成为新进的具有严重威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能够使孕妇和潜在慢性肝病患者的死亡率分别高达25%和75%,且至今无有效治疗措施。国内外正积极探索戊型肝炎的治疗药物,调查结果显示中西结合的治疗方式较单独使用中、西药有着极大优势,为此做出如下综述。
    • 张艳玲
    • 摘要: 禽戊型肝炎是一种由禽戊型肝炎病毒(avian hepatitis E virus, aHE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病毒性肝炎,可致鸡产蛋率下降、死淘率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禽HEV细胞培养体系,细胞扩增率低,所以疫苗要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产生,价格昂贵且免疫范围有限。因此,能准确诊断禽戊型肝炎就显得非常重要。蛋鸡戊型肝炎的传统诊断技术包括血清学、酶联免疫吸附和PCR诊断。随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其速度快、特异性强、成本低等优势,在疾病诊断中使用越来越多。本文就禽戊型肝炎的发现研究、诊断方法以及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技术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为蛋鸡养殖中能快速、准确诊断蛋鸡戊型肝炎提供参考。
    • 李曼郁; 李婷婷; 周诚
    • 摘要: 目的分析并探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病毒学指征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间确诊的戊型肝炎患者标本共11例,对其留存的粪便及血清样本进行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戊型肝炎病毒(HEV)核酸进行扩增检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试剂盒对其抗-HEV IgM、IgG抗体、HEV抗原进行检测,对所分离的HEV核酸序列使用Mega X软件进行系统进化树构建,并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0%的患者粪便HEV核酸为阳性,45.5%的患者血清HEV核酸为阳性,粪便及血清病毒载量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系统进化树显示所有患者基因型均为HEV4型,其中27.3%的患者HEV分型为HEV4的4b亚型,72.7%的患者HEV分型为HEV4的4d亚型,戊型肝炎患者中抗-HEV IgM阳性率为72.7%,抗-HEV IgG阳性率为9.1%,HEV抗原阳性率为81.8%,且血清HEV抗原S/CO值与病毒核酸载量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HEV RNA对于HEV感染的诊断具有准确性和特异度高的优点,HEV抗原与病毒载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潜在的新型HEV感染诊断标志物。
    • 吴小雪; 胡洪波; 毕昊; 吴春晨; 夏剑波
    • 摘要: 目的 明确武汉地区育龄期妇女戊型肝炎病毒(HEV)流行现状,以评估该地区开展孕前HEV检测及疫苗接种的必要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11-21日在该院进行TORCH检测的育龄期妇女83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设置为<26岁、26~<30岁、30~<35岁、≥35岁4个年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年龄组血清抗-HEV IgG/IgM,分析各年龄组妇女HEV感染情况.结果 武汉地区育龄期妇女的抗-HEV IgG阳性率为20.22%,抗-HEV IgM阳性率为1.91%,IgG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IgM阳性率未发现相似规律.育龄期妇女HEV感染率为20.58%,既往感染率为18.66%,现症感染率为1.91%(其中感染急性期为0.36%),未感染率为79.43%.结论 武汉地区育龄期妇女的HEV流行率较高,建议孕前开展HEV检测及疫苗接种,以预防孕期可能出现的严重危害.
    • 梁春南; 刘志国; 黄维金; 赵晨燕; 邢进; 付瑞; 王佑春; 佘锐萍
    • 摘要: 目的 建立输血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兔模型,了解HEV全血输注传播的可能性,并观察感染后的指标动态.方法 以兔HEV接种4只SPF兔,经腹腔静脉窦采集抗凝血,然后立即以约10 mL/kg经耳缘静脉注射输血方式分别给予正常SPF受体兔5只,每周监测受体兔粪便和血清抗原、抗体和核酸,连续13周.结果 静脉输血后,5只受体兔均出现粪便排毒,其中3只受体兔引起慢性戊肝,排毒时间超过13周,同时出现病毒血症和HEV抗原阳性,HEV抗体阴性或弱阳性;2只受体兔引起急性戊肝,排毒时间均小于6周,同时HEV抗体检测Sample/Cut-off(S/CO)值均大于13、HEV抗原阴性、无病毒血症.结论 通过输全血方式可以感染兔,并引起急性或慢性HEV感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