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酸甲酯
甲酸甲酯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39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66篇、会议论文36篇、专利文献129343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精细石油化工、石油化工、石油与天然气化工等;
相关会议31种,包括第十一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七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等;甲酸甲酯的相关文献由2654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玉塘、孙予罕、过学军等。
甲酸甲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9343篇
占比:99.69%
总计:129745篇
甲酸甲酯
-研究学者
- 吴玉塘
- 孙予罕
- 过学军
- 刘兴泉
- 于作龙
- 吴建平
- 夏秋景
- 王延吉
- 赵新强
- 罗仕忠
- 胡安胜
- 陈文凯
- 黄金祥
- 李工
- 高焰兵
- 杨先贵
- 王利国
- 贾朝霞
- 陈云华
- 陈樑
- 刘中民
- 刘昭铁
- 刘红超
- 宁平
- 李会泉
- 李德宝
- 李芳
- 杨迎春
- 程伟家
- 章江洪
- 储伟
- 姚元根
- 徐华龙
- 杨小明
- 倪友明
- 刘勇
- 徐忠宁
- 朱文良
- 殷恒波
- 肖勇
- 郭国聪
- 陈从标
- 姚洁
- 张清德
- 彭思艳
- 曹妍
- 李顺芬
- 王公应
- 王利明
- 王志巧
-
-
-
-
摘要:
2021年6月12日0时10分许,贵州三强兴兴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三强公司)租赁的位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丰报云村三组的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在运输罐车卸料过程中发生甲酸甲酯混合液挥发蒸气泄漏中毒和窒息较大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84万元。根据应急部、贵州省人民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指示要求,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对该起事故提级调查。
-
-
陈升华
-
-
摘要:
1中国甲醇行业发展综述1.1中国甲醇行业发展格局和趋势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基本原料,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染料、农药、医药、涂料等行业。甲醇可以用于生产甲醛、甲基叔丁基醚(MTBE)、醋酸、甲酸甲酯、氯甲烷、甲胺、硫酸二甲酯、丙烯酸甲酯、烯烃和二甲醚等有机化工产品。当前,国家有序组织甲醇汽油的推广和使用,甲醇消费新途径、新领域不断拓宽,从而促进了甲醇生产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落后产能的出清也促使甲醇供应增速放缓。
-
-
熊盼;
高秀娟;
王文秀;
张俊峰;
宋法恩;
张清德;
韩怡卓;
谭猗生
-
-
摘要: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Mo/Sn物质的量比为1∶2的Mo1Sn2催化剂,通过改变焙烧温度(400−700°C),调控了钼锡催化剂的结构,并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变化对二甲醚(DME)选择氧化制甲酸甲酯(MF)性能的影响。发现400°C焙烧的Mo1Sn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二甲醚生成甲酸甲酯的性能,在110°C、常压条件下,DME转化率为9.2%,MF选择性可达86.9%,并且无CO_(x)生成。采用XRD、Raman、XPS、TPD、H_(2)-TPR和in-situ 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性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低温焙烧更利于钼锡催化剂表面形成更多的MoO_(x)结构和Mo^(5+)物种,由此引起的催化剂的酸性、氧化还原性的增强和中强碱性位的增多可明显促进催化剂活性的增强和甲酸甲酯的生成。
-
-
-
张孜群;
徐玉平;
刘耀虎;
孙径;
徐忠宁;
郭国聪
-
-
摘要:
CO直接酯化是以CO为起始原料,酯类化学品为目标产品的反应过程,其目标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草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等高附加值酯类化学品。催化剂是CO直接酯化过程的关键核心技术。如何突破催化剂构建与工程化的技术瓶颈,研发出高性能、长寿命的催化剂并进行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是CO酯化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CO直接酯化制草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CO直接酯化”共性关键技术的内涵:(1)揭示并证实了活性组分Pd裸露的(111)晶面是CO酯化制草酸二甲酯反应高活性的择优晶面;(2)揭示了活性组分Pd的聚集状态是CO酯化产物选择性控制的关键结构基元:原子级分散的孤立态Pd活性中心有利于生成碳酸二甲酯,而聚集态Pd活性中心则有利于生成草酸二甲酯;(3)揭示了载体的Lewis酸碱性对CO酯化产物选择性控制的影响:Lewis酸性载体有利于生成碳酸二甲酯,而Lewis碱性载体有利于生成草酸二甲酯;(4)通过载体晶格调控或引入缺陷,可形成金属-金属键,增强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电子转移,有效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本综述将为CO直接酯化制酯类化学品研究提供有益指导。
-
-
崔小明
-
-
摘要:
甲酯甲酯是甲醇的重要衍生产品,具有广泛用途。目前,甲酯甲酯的合成方法主要有甲醇酯化法、甲醇催化脱氢法、甲醇氧化脱氢法、二甲醚法等。文章介绍了我国甲酸甲酯合成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不断完善和改进现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减少副产物的生成和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生产成本,并积极开发新型催化剂体系和生产工艺等建议。
-
-
黄聪;
谢利强;
叶林敏;
袁友珠
-
-
摘要:
以甲醇无氧脱氢制甲酸甲酯为目标反应,考察了3种方法制备的Cu/SiO_(2)催化剂的性能差异,优选出蒸氨法并通过还原温度调控Cu纳米颗粒尺寸,结合催化剂的物理化学表征进行构效关联.研究表明:Cu/SiO_(2)催化剂上存在两种活性位,脱氢过程主要在Cu 0活性位上进行,生成甲醛中间体,再与甲醇偶联脱氢生成甲酸甲酯;Cu+活性位的存在促使Cu 0活性位生成的甲醛中间体分解成CO和H_(2),降低了甲酸甲酯的选择性.随着还原温度升高,Cu/SiO_(2)催化剂表面Cu 0含量显著提升,且Cu粒径从3.1 nm增大到13.1 nm.甲酸甲酯的选择性随Cu 0含量增大而提高,转换频率(TOF)随Cu粒径呈现火山型曲线变化,当Cu粒径为9.5 nm时,TOF最高可达22.9 h^(-1).在优化条件下,甲醇转化率和甲酸甲酯选择性分别为38.5%和90.2%,催化剂寿命超过100 h.
-
-
-
-
摘要:
2021年6月12日0时10分许,贵州三强兴兴化工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州三强公司)租赁的位于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丰报云村三组的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在运输罐车卸料过程中发生甲酸甲酯混合液挥发蒸气泄漏中毒和室息较大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84万元。
-
-
赵爱明;
倪秋洋
-
-
摘要:
以丙酮(DMK)与甲酸甲酯(MF)为原料,甲醇钠为催化剂,通过缩合反应制备了乙酰基甲氧基乙醇钠盐,经酸性条件下脱水得到4-甲氧基-3-丁烯-2-酮(MVK),产物结构经~1H NMR及MS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和放大重复性实验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甲醇钠为催化剂,四氢呋喃为溶剂、n(甲醇钠)∶n(MF)0.9∶1,n(DMK)∶n(MF)为1.5∶1,30°C反应12 h,在此条件下,平均收率达86.9%。
-
-
段广播;
武胜;
许欢;
刘晓莲;
马宁宁;
董永广;
郭孟茜
-
-
摘要:
以4-氨基安替比林和甲酸甲酯为原料,经酰化合成4-甲酰氨基安替比林.研究了原料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不同反应条件对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4-氨基安替比林与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比为1∶2,反应温度为40°C,反应时间为5h,4-甲酰氨基安替比林的收率最高为96%,目标化合物经液相色谱分析,纯度可达98.7%.本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成本较低,环境污染小,产品纯度高,质量容易控制.
-
-
赵海军;
林明桂;
房克功;
李文斌;
孙予罕
- 《第十一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甲酸甲酯作为C1化学的一种重要中间体,主要用于生产碳酸二甲酯(DMC)、乙二醇及双光气,还可用作杀虫剂、谷类作物的杀菌剂、熏蒸剂和烟草处理剂等,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aO-ZrO2固体碱,考察固体碱孔结构和织构性质,采用络合法制备Cu-Mn氧化物催化剂,机械混合两种催化剂并用于低温液相中合成气一步合成甲酸甲酯的反应,研究浆液中甲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体积配比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
- 《2009重庆市铸造年会》
| 2009年
-
摘要:
国内车钩芯子现采用较多的是CO2-水玻璃砂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芯砂流动性差,芯子成形不良;二是芯砂残留强度大,清砂难;三是铸件表面粗糙度差,铸件精度低。另外国内车钩芯子生产也有少数厂家采用CO2-聚丙烯酸钠树脂工艺及三乙胺冷芯盒工艺,该工艺虽然解决了CO2-水玻璃砂的上述问题,但又存在粘结剂含N、P、S有害元素、污染大、存放性差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工艺存在的问题。在中国南车集团的组织下,本厂与沈阳汇亚通铸造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一起于2007年8月到2008年10月对碱性树脂甲酸甲酯硬化冷芯盒工艺在车钩上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
-
詹国武;
林文爽;
林晓峰;
花丹;
郑俊明;
黄景文;
李清彪
- 《第五届全国化工年会》
| 2008年
-
摘要:
本研究采用甲酸甲酯、氢氧化钾、甲酸为原料,一步反应制备二甲酸钾。系统地考察了影响产品收率的主要因素,优化了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n(MF)(KOH)=1.20,n(HCOOHH)(KOH)=1.44,反应时间为30min,反应温度为55°C时,二甲酸钾产品收率可达 98.8%。产品经红外光谱分析及成分测定,符合质量标准。
-
-
-
-
裴义霞;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游志敏;
李会泉;
关雪;
张懿
- 《2007年国际现代化工技术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化工应用技术开发热点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以水作溶剂、液体酸为催化剂,对苯氨基甲酸甲酯(MPC)与甲醛缩合制备二苯甲烷二氨基甲酸甲酯(MDC)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硫酸为单一液体酸催化剂以及硫酸、盐酸、羧酸等各种液体酸互相混合后形成混合酸的催化活性。实验发现,在水溶剂体系中,以n(H2SO4):n(有机弱酸)=2:1的混合酸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佳,在反应温度95°C、反应时间3.5 h,n(MPC):n(HCHO)=2:1的条件下,MPC转化率达95.1%,MDC收率达79.6%;将混合酸催化剂循环3次后,MDC的收率仍保持68.9%。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