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二甲酯
草酸二甲酯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8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8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516302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石油化工、广东化工、工业催化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第十八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会议、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等;草酸二甲酯的相关文献由1112位作者贡献,包括肖文德、李伟、马新宾等。
草酸二甲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16302篇
占比:99.95%
总计:516554篇
草酸二甲酯
-研究学者
- 肖文德
- 李伟
- 马新宾
- 蒋元力
- 魏灵朝
- 潘鹏斌
- 计扬
- 项裕桥
- 姚元根
- 覃业燕
- 张博
- 张鑫
- 王胜平
- 穆仕芳
- 王炳春
- 宋军超
- 李进
- 黄园园
- 李红
- 杨卫胜
- 罗漫
- 赵秀阁
- 骆念军
- 卢磊
- 宁春利
- 尚如静
- 廖湘洲
- 张鲁湘
- 戴维林
- 施德
- 李久玉
- 王志光
- 胡松
- 贺来宾
- 吴晓金
- 周伟
- 周静红
- 张春雷
- 张秀全
- 臧未一
- 范康年
- 许叶飞
- 项文裕
- 单文波
- 吴良泉
- 吴静
- 周张锋
- 徐长青
- 方凤银
- 朱燕
-
-
刘敏;
苟天赐;
郭盼春
-
-
摘要:
新疆天智辰业化工有限公司35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乙二醇合成技术采用一氧化碳气相偶联反应生成草酸二甲酯,草酸二甲酯加氢进一步反应生成乙二醇。草酸二甲酯合成系统在正常运行时,有平均量为80 Nm^(3)/h的循环气释放至亚硝酸甲酯回收塔,循环气中含有12.0%的一氧化碳、4.5%的一氧化氮、12.0%的亚硝酸甲酯不能高值化回收利用,造成浪费,增加了乙二醇生产成本。本文主要介绍草酸二甲酯合成系统节能优化改造技术,停车检修后的草酸二甲酯A合成系统开车时,利用正在运行的草酸二甲酯B合成系统的循环气为A合成系统提供开车时必需的一氧化氮和亚硝酸甲酯,A合成系统开车时无需再引入新鲜气体,无需开启NOx发生器及附属装置,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
郜善军
-
-
摘要:
主要模拟生产流程对草酸二甲酯水解制备草酸进行研究,试验从5个关键因素着手,其中水解反应时间、水解温度、水酯比对水解转化率影响较大,增长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温度和增大水酯比均有利于提高草酸二甲酯转化率;搅拌速率对草酸二甲酯水解转化率影响不大,只要能满足传热要求即可;烘干过程即保证游离水蒸发,也尽可能避免草酸升华损失,选取105~120°C烘干3.5~4 h。
-
-
-
叶林敏;
黄乐乐;
段新平;
袁友珠;
谢素原
-
-
摘要:
自2009年以来,煤经合成气制乙二醇产业在我国迅速扩张,预计到2022年,我国煤制乙二醇总产能将增至1368万t/a。日渐成熟的煤制乙二醇技术进一步带动了煤经合成气制可生物降解塑料聚乙醇酸的技术发展,即将煤制乙二醇技术中的草酸二甲酯选择性加氢为乙醇酸甲酯,再经聚合反应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乙醇酸。聚乙醇酸既定位为聚酯行业的高端产品,也用于生产可完全降解聚酯制品,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新型材料,在“限塑令”实施的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和需求空间,因此,开展煤经合成气制可降解聚乙醇酸这一分支技术的研发,对丰富煤制乙二醇产业的产品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围绕煤经合成气制可降解聚乙醇酸技术的研发进展,论述了草酸二甲酯选择性加氢制乙醇酸甲酯单体和乙醇酸甲酯聚合制聚乙醇酸的技术原理,以及该技术路线的工程设计方案和可行性。对于乙醇酸甲酯单体的合成,其技术关键在于通过设计和调整催化剂的结构、组分以及优化反应条件,实现草酸二甲酯的高转化率和乙醇酸甲酯的高选择性。对于乙醇酸甲酯制聚乙醇酸,目前主要有2种工艺技术,即以乙醇酸甲酯为原料或经乙醇酸的直接缩聚法和经乙交酯的开环聚合法。聚合工艺的选择直接影响聚乙醇酸的产品质量:直接缩聚法生成低分子量的聚乙醇酸,开环聚合法可以生成高分子量的聚乙醇酸。发展煤经合成气制可降解聚乙醇酸技术,将有利于我国煤制乙二醇产业的发展和拓展。
-
-
张孜群;
徐玉平;
刘耀虎;
孙径;
徐忠宁;
郭国聪
-
-
摘要:
CO直接酯化是以CO为起始原料,酯类化学品为目标产品的反应过程,其目标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草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等高附加值酯类化学品。催化剂是CO直接酯化过程的关键核心技术。如何突破催化剂构建与工程化的技术瓶颈,研发出高性能、长寿命的催化剂并进行催化剂规模化制备是CO酯化领域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本文综述了近几年CO直接酯化制草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阐述了“CO直接酯化”共性关键技术的内涵:(1)揭示并证实了活性组分Pd裸露的(111)晶面是CO酯化制草酸二甲酯反应高活性的择优晶面;(2)揭示了活性组分Pd的聚集状态是CO酯化产物选择性控制的关键结构基元:原子级分散的孤立态Pd活性中心有利于生成碳酸二甲酯,而聚集态Pd活性中心则有利于生成草酸二甲酯;(3)揭示了载体的Lewis酸碱性对CO酯化产物选择性控制的影响:Lewis酸性载体有利于生成碳酸二甲酯,而Lewis碱性载体有利于生成草酸二甲酯;(4)通过载体晶格调控或引入缺陷,可形成金属-金属键,增强金属与载体之间的电子转移,有效提升催化剂稳定性。本综述将为CO直接酯化制酯类化学品研究提供有益指导。
-
-
毛文发;
郑赛男;
骆念军;
周静红;
曹约强;
周兴贵
-
-
摘要:
针对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的单根反应管,采用在接近工业条件下获得的CO氧化偶联制草酸二甲酯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一维、二维拟均相模型,并与单管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一维拟均相反应器模型更能准确描述单管反应器内的CO偶联反应。进一步利用一维拟均相模型模拟计算了操作参数对床层热点温度、反应转化率、产物选择性及床层压降的影响,分析了反应器热点温度对操作参数的敏感性。计算结果表明:冷却介质温度对反应管热点温度、亚硝酸甲酯转化率有较大影响,是需要严格控制的工艺指标;较低的空速容易引起反应器飞温;反应器进口压力、原料气进料温度和反应物组成在计算范围内对反应器热点温度影响相对较小。为了提高偶联反应器的负荷和强化床层内的传热效果,可以将进料空速提高至4000 h^(-1),同时,可以通过将反应器进口压力增大至500 kPa来降低压缩机能耗。研究结果可为现有列管式CO氧化偶联反应器的改进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
-
董桂霖;
罗祖伟;
曹约强;
周静红;
李伟;
周兴贵
-
-
摘要:
以表面氨基功能化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微球(AS)为载体,乙醇为还原剂,通过调变前体AgNO_(3)的还原温度,制得了四种不同银催化剂(Ag/AS),结合催化剂表征技术和催化性能研究,探讨了液相还原温度对银硅催化剂上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乙醇酸甲酯(MG)反应性能的影响规律。X射线衍射、氮气物理吸附、透射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研究结果表明,Ag/AS催化剂随着还原温度的升高Ag颗粒的平均粒径呈指数型增大,对应的表面Ag原子配位数也随之增大。DMO吸附的原位红外光谱和DMO程序升温脱附实验表明,还原温度升高引起的表面原子配位数的增大,减弱了DMO在催化剂上的吸附进而降低了DMO加氢制MG的活性。
-
-
-
-
摘要:
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2×60万t/a天然气制乙二醇项目采用上海国际化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天然气非催化部分氧化(POX)专利技术生产合成气。经深冷和变压吸附,分离出其中的H_(2)和CO,作为草酸二甲酯和乙二醇装置的原料。据悉,该专利技术具备原料气转化率高、CO+H_(2)有效气浓度高、副产蒸汽量多等优势,是天然气、焦炉气等烃类气体绿色低碳应用的优选技术。
-
-
宋有为;
安江伟;
王征;
王旭慧;
权燕红;
任军;
赵金仙
-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构建了Ag,Zn,Pd原子掺杂的Cu(111)和Cu_(2)O(111)活性晶面,探讨了不同金属掺杂对Cu(111)和Cu_(2)O(111)催化剂的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掺杂Zn可有效阻止乙醇酸甲酯(MG)进一步加氢,提高MG的选择性,Ag助剂可以有效提高加氢活性;而Pd助剂的添加使MG的生成能垒增高,降低了MG的选择性.Ag-Cu(111)表面具有适宜的d带中心,生成CH_(3)OOCCH_(2)OH的活性最高.在Ag,Zn,Pd原子掺杂的Cu_(2)O(111)表面,Ag-Cu_(2)O(111)能带带隙小、价带强度高,在DMO加氢反应中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基于上述结果,提出铜基催化剂结构调变和性能调控的理论方法,为高效催化剂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
-
薛浩东;
王雪;
秦思乾;
张传彩;
代斌
-
-
摘要:
本文使用水热-浸渍的方法合成Cu-Fe/ZrO_(2)催化剂,并用于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醇的反应中。研究结果表明,在Fe/ZrO_(2)催化剂中掺杂少量的助剂铜能显著提高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的催化性能。Cu掺杂量1.5 wt%的1.5%Cu-Fe/ZrO_(2)催化剂催化性能最佳,在270°C,2 MPa时,草酸二甲酯转化率100%,乙醇选择性95.7%。通过XRD,XPS,TPR,BET,TEM等表征发现,Cu与Fe之间不仅存在强烈的电子相互作用,而且铜掺杂有效提高了活性组分Fe的分散度。此外,Cu掺杂引起的氢溢流效应提高了催化剂对氢气的解离活化能力,从而增强了草酸二甲酯的加氢程度,提高了乙醇的选择性。研究也发现过量Cu的掺杂会促使Cu颗粒发生团聚,导致催化剂的加氢性能降低。
-
-
姚斐;
陈广忠;
郝新宇
- 《第十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
| 2017年
-
摘要:
CO经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是一条新兴的非石油工业路线.本文对比了3个草酸二甲酯加氢工业催化剂的物性测试、单管评价、工业应用状况,结果表明,铜硅催化剂选择性高,是唯一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催化剂;不同加工工艺生产的催化剂在工业应用上寿命会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开发催化剂重点是延长使用寿命.
-
-
-
-
Si-Yan Peng;
彭思艳;
Zhong-Ning Xu;
徐忠宁;
Zhi-Qiao Wang;
王志巧;
Guo-Cong Guo;
郭国聪
- 《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乙二醇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用途十分广泛,大量用于聚酯和防冻剂的生产.2011年,全球需求量超过2500万吨,而其中40%的需求在中国.但是,中国的生产能力约310万吨,进口量超过700万吨.通常乙二醇的生产是采用石油乙烯技术路线,而中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的国家,因此发展煤制乙二醇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乙二醇的供需矛盾,还可以弥补中国石油资源的不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rn 发展了一种Cu2+离子效应制备新技术。采用该技术制备的催化剂活性组分Pd纳米颗粒分散度高、比表面积大、尺寸小且分布均匀,能在超低的贵金属负载量(约0.1)下高效地催化CO气相氧化偶联成草酸二甲酯,将大大降低催化剂的成本,节约大量贵金属。获得的催化剂在反应温度为130°C时,CO转化率高达62%,草酸二甲酯选择性97%,草酸二甲酯时空收率达到1332 g·L-1h-1(空速为3000 h-1),催化性能要高于工业催化剂。对比实验表明,有Cu2+离子辅助合成的催化剂性能也要优越于无Cu2+离子辅助合成的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发现Cu2+离子对Pd2+物种的还原、成核和生长具有显著作用,能增加活性物种Pd的分散度和比表面积,降低Pd纳米颗粒的尺寸,从而导致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催化性能。
-
-
孔祥鹏;
张娟;
孙甲强;
陈建刚
- 《第十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
| 2013年
-
摘要:
通过共沉淀法和CuAl2合金碱液抽提法分别制备了Cu/Zn/Al2O3和Raney Cu催化剂,并对其催化草酸二甲酯加氢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Zn/Al2O3催化剂在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反应中具有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转化率达100%,乙二醇选择性85%.与Cu/Zn/Al2O3催化剂相比,Raney Cu催化剂催化剂活性较低,产物以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中间产物乙醇酸甲酯为主,乙醇酸甲酯选择性高达92%.在催化草酸酯加氢反应中,Cu/Zn/Al2O3催化剂较Raney Cu催化剂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
-
-
-
岳海荣;
赵玉军;
王胜平;
高晓晨;
巩金龙;
马新宾
- 《第六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2010年
-
摘要:
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规整结构Cu/SiO2催化剂的传质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及计算,通过Wheeler-Weisz准数(W-W准数)研究体系中各组分在规整催化剂中的内扩散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规整结构催化剂涂层厚度和孔径对加氢反应影响较大,催化剂的涂层厚度减小及孔径增大,内扩散判定准数变小,反应速率增大,反应为内扩散控制.在反应温度200°C,压力2.5MPa条件下,测定了催化剂内扩散影响判定参数W-W准数,并提出了催化剂开发的改进方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