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金属掺杂

金属掺杂

金属掺杂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3年内共计94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75807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上海电力学院学报、材料导报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第七届全国环境化学学术大会、2012中国纺织学术年会、第十七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等;金属掺杂的相关文献由2666位作者贡献,包括何芳、陈建峰、侯凯等。

金属掺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5807 占比:99.96%

总计:375946篇

金属掺杂—发文趋势图

金属掺杂

-研究学者

  • 何芳
  • 陈建峰
  • 侯凯
  • 刘思全
  • 周凯丽
  • 王仲鹏
  • 王秀菊
  • 王立国
  • 许伟颖
  • 王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徐佳
    • 摘要: 碳纳米材料是指分散相尺度至少有一维小于100nm的结构型碳材料,主要包含富勒烯、纳米碳管、石墨烯和纳米介孔碳等。碳纳米材料凭借其多样化的分子结构、独特的性能及在新能源、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特聘研究员蔡文婷一直从事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探索,主要涉及金属掺杂碳分子及其组装体的分子设计、构效关系、掺杂改性以及在单分子磁性和电化学能量回收等方面的研究,着重利用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和量化计算对亚纳米尺度下金属掺杂碳分子及寡原子间相互作用机制进行精确表征和深入探讨。
    • 宋有为; 安江伟; 王征; 王旭慧; 权燕红; 任军; 赵金仙
    •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构建了Ag,Zn,Pd原子掺杂的Cu(111)和Cu_(2)O(111)活性晶面,探讨了不同金属掺杂对Cu(111)和Cu_(2)O(111)催化剂的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掺杂Zn可有效阻止乙醇酸甲酯(MG)进一步加氢,提高MG的选择性,Ag助剂可以有效提高加氢活性;而Pd助剂的添加使MG的生成能垒增高,降低了MG的选择性.Ag-Cu(111)表面具有适宜的d带中心,生成CH_(3)OOCCH_(2)OH的活性最高.在Ag,Zn,Pd原子掺杂的Cu_(2)O(111)表面,Ag-Cu_(2)O(111)能带带隙小、价带强度高,在DMO加氢反应中具有最佳的催化活性.基于上述结果,提出铜基催化剂结构调变和性能调控的理论方法,为高效催化剂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指导.
    • 唐玉婷; 陈晓斌; 马晓茜
    •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日益增长,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如何将其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地处理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热解处理,是解决当前“垃圾围城”和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但热解气中含量过高的CO_(2)会影响其后续的燃烧利用。钙基吸附剂因具有来源广泛、造价低廉和吸附容量大等特点,被认为是最具市场应用前景的CO_(2)捕集材料之一。但常规的钙基吸附剂随着循环使用次数的增加,吸附性能会迅速衰减。针对这个问题,本研究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金属Zr和Mg同时掺杂的改性钙基吸附剂,通过固定床实验分析了Zr掺杂比、Mg掺杂比、碳酸化温度、煅烧温度对改性钙基吸附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金属Mg和Zr的掺杂比例不宜过高或过低,最佳的掺杂比例(即附剂中Ca、Mg、Zr物质的量比)为10∶1∶0.5。因为掺杂比例过低不足以延缓吸附剂的烧结,而掺杂比例过高会导致吸附剂中CaO的含量和表面上的活性反应位点减少。当掺杂比例为10∶1∶0.5的吸附剂分别在700°C吸附和900°C煅烧时,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10次循环后的平均碳酸化转化率为76.3%。同时,本实验制备的掺杂比为10∶1∶0.5的吸附剂在700°C时对热解气中的CO_(2)捕集率高达83.8%。
    • 周光振; 孙哲诚; 张越; 刘志英; 徐炎华; 王程
    • 摘要: 通过高温热解脱除费托合成渣蜡中的石蜡和杂质,浸渍浓度0.05 mol/L的铜离子溶液,用管式炉高温煅烧,制备臭氧催化剂,通过SEM、EDS、XRD、BET等表征其表面结构、组分以及比表面积和孔径,将其用于催化臭氧降解50 mg/L草酸溶液,其中臭氧投加量为30 mg/L,气流速0.5 L/min,催化剂投加量为0.2 g/L。结果表明,制得的材料为金属铁氧体,对草酸的1 h去除率接近80%,证明材料具有良好的臭氧催化效果,而且材料可通过磁分离回收。
    • 摘要: 一种防寒保暖的复合聚酰胺功能纤维、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115044999A/公开日期2022-09-13/申请人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题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防寒功能母粒和聚酰胺切片干燥后按质量比(7~12)?100混合熔融挤出,熔体经计量后由纺丝组件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得;所述防寒功能母粒由防寒填料、分散剂与聚酰胺切片充分混合,经干燥、熔融挤出造粒制得,所述防寒填料为纳米锌金属掺杂的碳质气凝胶微粉。本发明所制备的纤维具有轻质和超低的热导,在降低纤维线密度的同时极大地降低了纤维本身的导热率。
    • 崔雷; 张大地; 孔源; 郑晓
    • 摘要: 电催化CO_(2)还原反应可以产生HCOOH和CO,目前该反应是将可再生电力转化为化学能存储在燃料中的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SnO_(2)作为将CO_(2)转换为HCOOH和CO的良好催化剂,其反应发生的晶面可以是不同的.其中(110)面的SnO_(2)非常稳定,易于合成.通过改变SnO_(2)(110)的Sn:O原子比例,得到了两种典型的SnO_(2)薄膜:完全氧化型(符合化学计量)和部分还原型.本文研究了不同金属(Fe、Co、Ni、Cu、Ru、Rh、Pd、Ag、Os、Ir、Pt和Au)掺杂的SnO_(2)(110),发现在CO_(2)还原反应中这些材料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是不同的.所有这些变化都可以通过调控(110)表面中Sn:O原子的比例来控制.结果表明,化学计量型和部分还原型Cu/Ag掺杂的SnO_(2)(110)对CO_(2)还原反应具有不同的选择性.具体而言,化学计量型的Cu/Ag掺杂的SnO_(2)(110)倾向于产生CO(g),而部分还原型的表面倾向于产生HCOOH(g).此外,本文还考虑了CO_(2)还原的竞争析氢反应.其中Ru、Rh、Pd、Os、Ir和Pt掺杂的SnO_(2)(110)催化剂对析氢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其他催化剂对CO_(2)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 李佳慧; 王欢; 李克艳; 郭新闻
    • 摘要: 聚合氮化碳(CN)具有可见光响应、化学性质稳定、廉价易得、无毒等优点,在光催化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但是存在比表面积较小、电子-空穴对易复合等不足之处,严重限制了其光催化性能。以尿素和常见的两种钴盐[CoCl_(2)和Co(NO_(3))_(2)]为前驱体,通过一步煅烧法制备了钴(Co)掺杂CN,研究了不同Co源对材料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CO_(2))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由适量氯化钴(CoCl_(2))为Co源得到的Co掺杂CN,其光催化还原CO_(2)生成一氧化碳(CO)的速率可由纯CN的82.7μmol/(g·h)提升至374.5μmol/(g·h),同时CO选择性由79.1%提高至88.5%;而以硝酸钴[Co(NO_(3))_(2)]为Co源得到的Co掺杂CN倾向于产氢,其光催化还原CO_(2)性能基本不能得到提升。通过对光催化剂进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扫描电镜(SEM)、物理吸附和光电化学测试等表征,分析了材料的结构以及光催化性能提升的原因。
    • 陈艳霞; 谭力川; 王鹏; 袁光松; 冯思文; 王萃娟; 童妍; 徐敏
    • 摘要: 制备了Ni(Ⅱ)掺杂的分级多孔金属有机骨架材料(HP-Ni-Cu-BTC,H_(3)BTC=均苯三甲酸),并将其作为吸附剂去除四环素(TC)。研究表明,Ni的掺杂和分级多孔结构显著提高了TC的吸附容量,是微孔Cu-BTC的3.28倍。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结果证明,化学吸附在吸附反应中占主导地位,TC在HP-Ni-Cu-BTC上的吸附是通过在非均质吸附剂表面的多层吸附进行的。此外,在循环实验中,重复使用4次后,HP-Ni-Cu-BTC仍然还有71.45%的吸附效率,说明其有良好的可重复使用性。
    • 兰慧琴
    • 摘要: 以提升硅的发光性能为目的,研究多孔硅掺杂的光学薄膜制备及发光性能。利用化学水沉积法,在多孔硅内掺杂硫化镉(CdS)金属,制备多孔硅掺杂的光学薄膜,并利用量子限制模型研究多孔硅掺杂的光学薄膜发光机理。通过光致发光测试仪与荧光/磷光分光光度计分析薄膜发光性能。结果显示:未进行金属掺杂的多孔硅内空隙较多,多孔硅掺杂的光学薄膜内空隙较小,空隙率随腐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下降。
    • 袁苑; 魏建文; 耿琳琳; 廖雷
    • 摘要: 锂基吸附剂因稳定性强、理论吸附量大、吸附温度较高等优点,成为近年来捕获烟道气中CO_(2)的研究热点。主要论述了熔融盐掺杂、金属阳离子掺杂和其他元素掺杂的锂基材料对CO_(2)的捕获效果,并比较了它们的相关性能,对开发锂基吸附材料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