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的相关文献在1961年到2022年内共计4939篇,主要集中在绘画、艺术理论、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907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4420篇;相关期刊1378种,包括美术、美术观察、艺术当代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科技研究——2015科技产业发展与建设成就研讨会、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等;现代艺术的相关文献由4226位作者贡献,包括易英、朱其、朱青生等。
现代艺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420篇
占比:74.50%
总计:19357篇
现代艺术
-研究学者
- 易英
- 朱其
- 朱青生
- 吴淡如
- 李黎阳
- 邵大箴
- 林木
- 苏伟
- 范迪安
- 郎绍君
- 本刊编辑部
- 程越
- 陈醉
- 高名潞
- 刘涛
- 吴冠中
- 周彦
- 李建群
- 李砚祖
- 栗宪庭
- 殷双喜
- 沈语冰
- 王瑞芸
- 王邦雄
- 翟墨
- 陈池瑜
- 顾丞峰
- 刘俊
- 刘鹏
- 夏晶阳
- 宋轶
- 尹吉男
- 彭德
- 朱琳
- 李健
- 杜卡
- 杨小彦
- 杭间
- 汪瑞
- 王岳川
- 王慧
- 王林
- 王芳
- 王谦
- 穆索尔斯基
- 管郁达
- 苏梦熙
- 蔡伟
- 赵经寰
- 邵巍巍
-
-
陆豪
-
-
摘要:
20世纪30年代,彩色印刷与现代艺术在众多机构的不断努力下夯实了大众介入艺术的话语基础,使机械复制生产成为艺术联系大众的一种合法媒介。彩色印刷在艺术世界的实际应用让艺术欣赏与大众消费相互联系,又经由大众图像生产的商业化,成为公众进入艺术世界上层建筑的另一种方式。技术性革新在艺术视觉与商业文化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彼时《财富》杂志就是代表。如果说艺术世界以机械印刷为媒介助力艺术前行,《财富》则把自身作为一种印制艺术的载体,推销着一种艺术的理解方式和本土身份的商业意图。
-
-
徐溪泽;
关蓓蓓
-
-
摘要:
拼贴艺术作为设计艺术的一种,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即着眼时间角度,拼贴艺术发展已逾百年,其在时间的洪流中通过色彩等构成元素不断丰富自己的表现形式,直至当今,其已发展为一门独立且深厚的艺术门类;从艺术的横向发展来看,即着眼地域角度,拼贴艺术孕育于西方跳跃的艺术思维中,发展成熟于东方浓郁的文化底蕴中,并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出别样的艺术风貌。
-
-
刘师成
-
-
摘要:
现代陶艺受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及后现代主义艺术运动的影响发展至今,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随着时代审美评价标准的叠新不断地发生变更。今天,现代陶艺呈现出各式表现形式,其审美本质相较传统的陶瓷艺术审美标准已呈更多元化形态发展。本文从现代主义艺术及后现代主义运动、新材料和新技术对现代陶艺的影响以及现代陶艺审美创造的本质入手,以传统陶瓷艺术与现代陶瓷艺术的审美转变来讨论现代陶艺的审美形成因素。
-
-
张文
-
-
摘要:
当前,部分现代艺术设计作品中存在大量的西方艺术设计元素,难以彰显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缺乏创新性。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具魅力的文化象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只有根植于本土文化元素,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吸收外来文化的创新方式,融会贯通,兼收并蓄,才能构建独具特色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该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特征以及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的问题,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艺术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现代艺术设计工作提供研究思路。
-
-
彭芃;
周晓雪
-
-
摘要:
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历史底蕴深厚,在此基础之上融入现代艺术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有效延续传统工艺美术的生命力,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现代艺术设计的魅力,促进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因此,在尊重传统内容的过程中,需要正确集成,深挖艺术设计的理念,在现代艺术设计中构建传统工艺美术应用技巧与策略。基于此,深入论述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转化策略,以期能够促使二者有效融合,为我国传统美术事业实现新发展提供参考。
-
-
赵新
-
-
摘要:
在高效快捷的信息冲击下,当代艺术创作的语言及主题趋向多元化,艺术评论活动也呈现出了多元、开放的特点。但在目前,由于艺术类院校学生大多以传统经典艺术为主要学习素材,缺乏对当代艺术活动的参与与理解,没有对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进行充分的把握,使得其评论活动无法紧跟当代艺术史的前沿发展动态,造成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学生的学习过程也难以支撑日后的评论工作。基于此,文章以广西民间艺术研究为主要架构体系,依托广西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从宏观视角出发,探讨以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为主体的育人方向。
-
-
滕子威
-
-
摘要:
达达主义,是在20世纪初产生于欧美的一种艺术思潮。达达主义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追求创造,而是为了破坏与挑战。它摒弃其他流派在美学和艺术语言上的要求,以荒谬和不合逻辑的思想反抗了现实社会和现存世界的价值观。达达主义在美术创造中强调自动性和偶然性,达达主义中的艺术家普遍采用这种方式,这在欧洲现代美学中是一种反叛的精神体现,这种反叛精神也推动欧洲现代艺术思潮的发展。
-
-
沈超;
常伟廷
-
-
摘要:
现代艺术贯穿了20世纪西方艺术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变革、工业的进步、思想的发展都推动了现代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现代艺术蕴含的当代艺术性既直接又有迹可循。现代艺术企图拉近人类生活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多样而新奇的艺术理念冲击着以往的艺术理论。现代艺术对于美术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深度挖掘现代艺术的相关特性并在新时代的美术教育中加以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
-
郑小翔;
卫爱明
-
-
摘要:
现代艺术严格上可划分为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它们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界,前者为现代艺术,后者是后现代艺术。一方面它们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艺术的否定。无论怎样,它们的出现造就了艺术形式、艺术语言的多样化,促进了现代设计的诞生,也使得平面设计的思维、语言变得丰富多彩。
-
-
邰玲
-
-
摘要:
现今,我国高校美术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教学理念相较于过去也有了较大的进步。美术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显著的民族特性。但是,由于现代艺术的快速发展,高校美术教学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该文分析高校美术教学与现代艺术的关系,提出结合现代艺术开展美术教育的方法,希望对相关教师有所帮助。
-
-
胡楠
- 《2020年中小学教育减负增效专题研讨会》
| 2020年
-
摘要:
20世纪的中国,整体沉浸在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化潮流中.21世纪人类进入了以电脑为平台的信息时代,作为传统文化形态的中国民间美术和刚刚起步的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处身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中.面对工业文明对传统生活的改变、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思潮的冲击、世界经济全球化影响,中国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的革命,工业革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经济最终取代了自然经济,手工工场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化工厂,工业革命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革命使人口向城市转移,加速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同时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形态的中国民间美术,伴随着其赖以生存的小农经济基础的逐渐解体,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
-
-
高薪
- 《第三届全国艺术青年学者论坛》
| 2015年
-
摘要:
针对现代艺术,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界一直有不同的观念,作为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艺术史家之一的迈耶·夏皮罗提出,现代艺术是启蒙理想的"平等"与"民主"在人类感性领域的实现.现代艺术逐渐祛魅的、世俗化的过程,是一个消解图像符号等级制的过程,从主题内容、视觉手法到材料、艺术家主体,现代艺术体制逐渐剥除了符号固定的袁意链,使得之前某些具有权威性的符号,如那些被用来表现神圣、尊严、高贵的固定表意模式,开始丧失特有的文化权力,当抽象艺术出现的时候,一件作品只借助形式和表现性就具备了艺术品的资格,因此实现了人类视觉表征上的平等与民主.夏皮罗的这种现代艺术观念根植于他的启蒙价值理想之中,但是也面临着可能有的质疑与疑惑,现代艺术祛魅的过程,也是艺术神圣性消失,意义失落的过程,现代艺术离现代人的感性和情感生活愈来愈远,反而与现代商业和官僚体制越来越相似,两种效果的合流很明显造成了现代人感性生活的极端贫乏.因此,如何看待现代艺术的祛魅、平等主义观念,仍旧是尚无定论的难题.
-
-
-
常培杰
- 《“物质文化与当代日常生活变迁”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阿多诺"非同一性哲学"的重要特征是坚持"客体优先性",即尊重按同一性原则构建自身的形而上学体系压抑的"非概念物"的存在价值.同样,他的美学理论也秉持了这一理念,认为艺术的主题是拯救那些受到主体、观念和社会压制的"次要"事物.艺术的精神维度和物性维度是辩证统一的:艺术因其超越精神而区分于经验现实和寻常物,但是艺术也无法摆脱其物性维度,没有物质材料提供的感性维度,艺术精神就是空洞的."审美形式整一性"是阿多诺美学思想的出发点.他推崇具有追求审美形式整一性、强调艺术和现实分离的现代主义艺术,而批判试图瓦解形式整一性、突显艺术的物性维度、挑战现代艺术的体制的先锋主义艺术.如此,他的美学体系便具有了精英主义色彩和压抑特征.这与他对现代艺术的存在情境即"物化"现实的思考密切相关.
-
-
-
-
陈晓娟
- 《第六届东方设计论坛暨第二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
| 2020年
-
摘要:
怀乡意志是内在于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中的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现代美术、文学、音乐、戏剧戏曲等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反映怀乡美学的主题、技法和风貌,构成了艺术怀乡题材的不同类型和层级.中国艺术的怀乡意志在全球化时代更有着特殊性和独特价值,怀乡意志的中国气派既有受时代社会潮流影响的共通性,又具有中国文化发展的自身规律和独特属性.
-
-
-
娄阁
- 《全国第十四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
| 2014年
-
摘要:
当代文明的发展,改变了我们许多传统的观念,也打破了以往的艺术疆域."设计水墨"作为一种全新形式出现,为当代室内设计的"本土化"视觉语言开拓了崭新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以设计水墨为视角,针对水墨元素融入当代室内设计的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剖析,由此看到设计水墨与当代室内设计在中国传统文化滋养下,所呈现的新的现代室内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