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2788篇,主要集中在绘画、中国文学、电影、电视艺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8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17980篇;相关期刊1006种,包括法国研究、大众文艺(科学教育研究)、大众文艺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4年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13年年会、2015年第十五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等;超现实主义的相关文献由2457位作者贡献,包括许淇、王晶、董继平等。

超现实主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781 占比:13.3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980 占比:86.59%

总计:20765篇

超现实主义—发文趋势图

超现实主义

-研究学者

  • 许淇
  • 王晶
  • 董继平
  • 龙彼德
  • 啸声
  • 徐荣伟
  • 杨晓楠
  • 顾铮
  • 易英
  • 段若川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晨
    • 摘要: 《银河之鱼》是一部充满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动画短片,田村茂先生从剧情建构、美术设定、声音设计几个环节别具匠心地使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构建出了一个神秘莫测的天河世界。在那神秘的天河中有着突破了合乎逻辑的现实观,还有着放弃以逻辑和有序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作者通过天河世界的构建向观者展现出了自己心理真实和现实之外那绝对而超然的彼岸世界,即超现实的世界,它是我们人类内心深处的心理和梦境,是属于我们假设的自由世界。
    • 沈小琬
    • 摘要: 《客厅》(Le Salon)作为一部先锋舞蹈作品,以家庭的公共场域——客厅为媒介,聚焦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利用“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展现出在经济萧条、家族衰落的境遇下人性的阴暗面。论文从肢体语言出发,借用“联觉现象”的心理学理论,揭示编导在创作过程中利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与观众之间达成的心理游戏,以及背后所彰显的对于人性的反思。
    • 姚童哥; 杨颖
    • 摘要: 作为超现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马克斯·恩斯特的作品遵循超现实主义“以弗洛伊德式的梦境语言创造非理性世界”的规则而又为其注入了更多的表现力。追求神妙的梦幻景致、反抗现实,拥抱超然世界的精神性以及渴望和平、自由的信念一直贯穿于其创作始终。他对绘画技法不断进行探索,通过预言性的隐喻和解放原本语境进行重新整合而创造出非理性并置的多重时空、虚拟重构的隐喻时空、符号化的平面抽象时空以及蒙太奇式的拼接时空。恩斯特与众不同的时空表达引导着我们对于周边的世界重新进行思考,同时也不断翻新着我们的知觉记忆。以马克斯·恩斯特绘画的时空表达为研究向度,主要运用图像分析、文献分析、心理学分析等方法对恩斯特反常态的梦幻景致进行深入解读,分析恩斯特绘画中时空图式语言的结构特点,探讨恩斯特作品中的内在思想和原始情感。
    • 回盛瑶
    • 摘要: 黑色电影本身作为一种哲学情境,在整体精神上体现出"断裂"特征。黑色电影的创作者将梦幻、非理性、自由的超现实主义氛围融入电影语言中,在创作风格上借鉴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场面调度,创造出超现实的梦魇效果,同时将蛇蝎美人作为一种诱惑符号,展现她们心智上的诱惑力和悲剧宿命,形成女性形象上的断裂。黑色电影存在于个体的反叛、后退与无处藏身的精神向度之中,在历史语境的"断裂"处反映现实,并改变其自身的所指。
    • 李禛; 徐止喜
    • 摘要: 雅各布森认为转喻和隐喻的辩证并不限于文学作品,在西方艺术史中也同样存在。在绘画流派中,立体主义画派有明显的转喻倾向,超现实主义画家则有明显的隐喻态度。[1]以往对两个风格流派的研究大多围绕其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展开,本文则通过比较立体主义的转喻结构与超现实主义的隐喻结构,分析转喻和隐喻在绘画艺术中的应用,以期为欣赏立体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作品提供新的视角。雅各布森致力于研究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模式在艺术中的具体体现。他的发现对今后的艺术研究有所启示,可以鼓励更多人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绘画风格进行解读。
    • 摘要: 2022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开幕2022年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于4月23日向公众开放。本届双年展主题“梦想之乳”来自墨西哥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利奥诺拉·卡林顿的同名儿童书,书中描述了一个奇幻世界:生活通过想象的棱镜被不断重构,在那里,谁都可能变形幻化为另一个人,甚至物品。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曼尼将其描述为上个世纪的“寓言”。
    • 浮梦; Phslip(图); 空心大哥(图); Daniel-j-Schwarz(图)
    • 摘要: 格拉茨现代美术馆,坐落于奥地利古城格拉茨的穆尔河畔,由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与他的学生柯林·傅尼埃设计,专为庆祝2003年格拉茨获评"欧洲文化之都"所建,被视为"生物存在式建筑"理念的绝佳实践。美术馆蓝色塑料玻璃拼贴而成的外立面圆润弯曲,一个个乖张的突出“喷嘴”造型奇特,充满超现实主义风格,被当地人亲切称为“友善的外星人”
    • 余懿
    • 摘要: 超现实主义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表达方式,作为一种以表达潜意识为主的艺术流派,它具有特殊的美学价值,对电影艺术创作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探索了超现实主义的起源、内涵、运用,以及对电影的影响,发掘其未来前景,阐述其通过电影实现超现实主义独特的世俗启迪功能。
    • 李文强
    • 摘要: “新天地”作为上海市中心的人文地标,见证着海派文化和西方潮流的交融与碰撞。GRNDCNTRL夜店选址新天地南里广场,由设计师李文强领衔的PIGDE SIGN联手国内外不同团队精心打造。摩登复古的派对空间、引领潮流的互动社交、沉浸艺术的声色现场,GRNDCNTRL成为全新概念旗舰夜店,与周围高端时尚的户外环境以及文化品牌形成呼应。时空切换的风暴“入口”艺术并不检验已知的现实,而是追求理想的真理。先锋实验与沉浸式的设计氛围,甫一进通道入口即已敲叩着想象的大门,似遁入超现实主义的光影秘境。
    • 余懿
    • 摘要: 萨尔瓦多·达利作为一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而广为人知,但少有人知道他自童年时期起就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并一直伴随他终生,过分狂躁和极端的性格让达利时常处在崩溃的边缘。幸运的是,艺术与达利发生了密切互动:达利创造了属于他的艺术,而这种艺术反过来也发挥着心理治疗的功效:慰藉和抚平达利过于激动的情绪。但问题在于,达利的心理问题直到他去世也未被真正治愈,达利的心理问题与其艺术创作有何内在联系,二者是否可以有效地进行学科互通?作为艺术家的达利,其艺术创作与精神疾病的关系是值得艺术治疗研究关注的重要案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