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2015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
2015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

2015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11-13

主办单位:全国艺术学学会

会议文集:2015第十一届全国艺术学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艺术学升格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之后,构建中国自己的艺术学理论成为艺术学学科建设的要紧之务。关于艺术学理论的著述,近些年也出版了不少,但是中国艺术学理论建构的标准是什么?艺术学理论建构如何与邻近学科划清界限?艺术学理论著述能够得到业界公认的有多少?很多学者都在纠结这些问题。毕竟构建艺术学理论所面临着重重困境又是非常现实的问题。在此种背景下,笔者对《艺术辩证法》一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毕竟这是在学界为数不多的,经受过时间检验,公认度较高的一部艺术学理论著作。笔者以为,《艺术辩证法》以其独特的著述思路至少可以为解决当下中国艺术学理论建构的三大症候提供启示:第一种症候关涉艺术学理论的定位与疆界问题。第二种症候关涉中国艺术学理论建设的中国话语问题。第三种症候关涉中国传统艺术理论资源理性化和体系化建设问题。
  • 摘要:艺术人类学是一门人类学与艺术学的交叉学科,跨学科的品性决定了它的理论基础必然是建立在多重知识视野的基础上。除了人类学的理论之外,艺术学的理论与中国的艺术田野研究实践中生发的理论也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这既是决定着其研究属性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术规范建立的必然要求。一门学科的创建,如果没有自己明确的研究理念与学术渊源,就很难建立起来,在成长的过程中,如果不能解决学科自身的基本问题,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也很难获得可供持续发展的生机与动力。处于学术发展时期的中国艺术人类学,需要一批来自不同学科有志于此研究的学者通力合作,关注社会现实:扎根于田野实践,及时进行理论的总结与提升,以期更为清晰而准确的阐明学科自身的一些基本问题,生发出中国经验的理论表达,贡献给国际学界。
  • 摘要:中国现代艺术学只有以其独特的民族特征和民族风格,才能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中国的艺术学,已不完全等同于西方学者提出这一概念时的内涵。建构和发展艺术学‘本土化’的学科体系,核心是‘中国艺术’。”随着国际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它必将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文化和精神财富。艺术学研究中国学派的早日建立,有助于融合成世界性的新艺术学的奠立,有着丰厚深湛艺术文化传统的华夏子民们,将为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 摘要: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反复强调文艺要“弘扬中国精神”,这给广大艺术理论工作者和艺术实践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课题,要求从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这两个方面予以深入的探索,给以满意的回答。首先,艺术所要弘扬的“中国精神”,绝不是一个抽象、空洞的概念,而是具有极为丰富具体的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现实的内容的科学命题。各种艺术样式对于这种内容极其饱满丰厚的“中国精神”的表现,更应该百花竞妍、异彩纷呈。关于“中国精神”尤其是“艺术中的中国精神”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它的具体构成与结构,它的历史与现实的规定性,等等,还有待于专家学者们给以深入系统的思考。其次,关于当代艺术创作(包括文学这种语言艺术的创作)如何生动具体地、历史地、创造性地、美学地、艺术地体现这种“中国精神”,则需要广大的艺术创作者、艺术的实践家们共同努力,用心尽力,给以艰苦而富有成效的探索,让中国精神真正成为当代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让这种中国精神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最有力、最有效的体现。
  • 摘要:鉴于艺术文献学科的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建议有关行政或文化管理部门,加大对艺术文献整理的扶持和奖励力度,如在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的项目审批中适当向艺术文献学类倾斜,鼓励更多有能力的学者转到艺术文献学的研究中。有条件的学校或招生单位,尽可能招生艺术文献学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为该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培养更多相关人才;没有条件招生的,也要尽可能开设相关课程。同时建议成立全国艺术文献学学会,或像艺术管理专业那样在艺术学会下成立艺术文献学专业委员会。
  • 摘要:在艺术公赏力的问题域中,艺术公共自由目标可以体现为一系列的目标层级,这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逐步跨越过程。这里不妨参考费孝通的16字箴言,加以必要的改造,形成更丰富而复杂的新组合。这样,艺术公共自由的目标大致包含由低到高的如下五级台阶:美己拒人、美己远人、美己近人、美己美人、美美异和。当然,这五级台阶也可以被视为同时平行的五种状态或境界,它们之间也很可能难分高下。当这里把艺术公共自由的主要目标不是设定为已有的“美美与共”而是美美异和时,看起来似乎过于悲观,但实际上,却应属于一种新的达观:这个世界的人们之间既然是如此不同但又如此渴望认同,那么,何妨彼此尊重而又相互和谐?美美异和的当代意义可能正在这里。
  • 摘要:美育是借助艺术教育的主要途径、校园文化氛围的出色营造、审美实践的具体实施等得以显现。但未必是具有了专业艺术教育就可以滋长审美精神,美育的情感启发依然重要。观念尤其需要廓清。人们时常愤激于一些老人自己摔倒却居然还要诬陷救助者,是所谓“坏人老了,因为老人坏了”,这显然未必真的概括正确,但是普泛性的社会道德的摧毁和重建,因为经济发达和人心向上欲望的反差而凸显。实际上,美育需要从审美角度来修正精神滑坡,辨别失当的丑和端庄的美任重道远。不少文化人担忧现实中部分国人因为贵族精神的消亡,流氓意识的兴起,没有信仰诚信和责任,戾气的增多,“路怒族”的可怕,而为道德低落而伤感时,美育的责任更凸显其重要。美育是从内在里来提升人的素养,国人无论乘机还是境外旅游,基本的文明素养和文化趣味的普泛性缺乏,造就了形象的矮化。美育自有责任拯救,要从小做起,从基础做起,从细节做起。同样,美育的多样性实现,需要从制度上保障、师资上保证、方法上探索、针对不同类型和年龄来进行。在当下环境中,当然期望伴随在艺术教育的制度上强化,可以增强美育的地位。教育部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出台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根据意见,教育部将从2015年起对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艺术测评。这一举措明显提升了艺术在基础教育层面的重视度,也将大大促进美育的实施步伐。在高校艺术高考已经开始实施逐年提高文化课分数的比值,这在强化文化价值上显然有助于促发艺术审美的观念认识,因为艺术不是单一的艺术技巧学习而是文化素养的提高,等等。但显然不能仅仅依靠政策的一点点推进,美育自身的观念要提升依然是解决美育的关键。在实践中,不少大学的美育课程已经具有了审美概论和具体艺术审美类型配套开设的条件,中小学规定的少量艺术课程也有了课标和教材,也正在按照教育部计划即将完成高中阶段的“艺术”“音乐”“美术”的新课程标准,将大大改变艺术只是技巧教育的模式,而转变为培育人本精神教育的新型艺术课标。从实践来看,将美育课程讲授体系性,教授方法丰富性都有不少成功经验。综合起来包括:艺术课程学习注重艺术欣赏是一个必要的举措,学生从具体作品中感受美的存在是必要的;让学生选择一种艺术形式实践,对于感受艺术美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固定时间参加社会演出展演活动,是美育教育有效性的良好方法;举办校园美育大家讲座和教育部等多部委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高层次的艺术教育活动;而就在校园中组织环境美化,创办文化墙也是美育的重要部分;学校支持让学生自发创办艺术社团,自我管理和开展艺术活动,是艺术教育的丰富性体现,等等。总之美育有无限拓展的余地,方式方法的探索也值得倡导。在近年的艺术文化新形态中,大学组织诗歌朗诵和演出、朗读剧本活动都非常有效。诸如结合现代艺术如电影和微电影创作,也是越来越值得美育进行开拓的景象,如举办大学生电影节来犷大学生艺术教育方式,组织学生到社区和基础教育层面进行艺术实践,对于自身美育经验积累和面向社会进行审美教育,都是新的开拓。更多的各类学校的微电影创作指导,剧作创意大赛,影片组织活动等等,都丰富了校园审美教育。
  • 摘要:“在对艺术形式分析时,不仅应该阅读一般的理论书籍,而且还要仔细观察那些具体体现了这些理论原则的艺术作品,此外还要往返于概念和实例之间,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应该更加关注审美的认知性研究,注重传统经典学学研究的成果吸收,同也要关注当下审美研究的新动向,多角度、多学科的吸收以及丰富审美理论研究。“一切视觉艺术活动不管是构想、创作或者欣赏都要经过大脑,也必须遵从大脑的规律,所以任何美学理论,若没有构建在脑活动的基础之上,是不完备也不可能深刻的”。以认知美学理论基础上来阐述审美认知模式,构建“具身性”的审美认知模式理论。从詹姆斯的心理适应,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交互建构论、维果斯基的心理社会文化理论和吉布森知觉生态学等理论出发,研究受众心理情感信息认知接受过程,并通过认知神经科学与脑科学等方面,阐明审美信息认知活动过程中个体生理的加工机制。“新媒体艺术现实的目标是构建具身性审美认知方式,强调动作反应和身体感知,建立个体的具身性参与和艺术作品互动变化的审美关系。”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科学化的审美研究模式建立,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新的历史不只是科学研究过程的科学化,还应该是研究方法与逻辑的科学化。也不能将美学研究纯粹思辨化,而应该在美学的哲学化研究和科学化方向的辩证综合中,切实地推进审美研究变革,从而完成新媒体艺术审美研究的科学化转向。
  • 摘要:网络是虚拟世界,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因而网络文本也是现实文本。在文化独语时代,说者/听者往往与权力者/无权者相对应。得益于数字技术,网络超文本真正启动了网络反馈、互动的参与性功能,它的重要社会学后果便是社会话语权力的扩散与民主平等精神的推进。网络发言已成为民众表达心声、评议时政、参与现实的重要途径,网络上不同理念、意见的讨论、争辩正是网络超文本内在精神的体现。网络文本的互动性及民主内涵因与数字技术同源,便成为网络世界原生性的根本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文本中,也必将在现实中生长、培育并发扬光大。
  • 摘要: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二是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进一步向精细化和个性化分工的方向发展,三是艺术的教化属性(社会功能要求)在创作实践中改善了技术伦理(技术最终目的是为人而服务),四是艺术的创意实现要求在时刻驱动着技术更新改进和创新腾飞的步伐。
  • 摘要: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多元共生的时代,中国特色艺术理论要想与世界平等对话,若离开古典艺术理论这条根基,可说是难以畅行的。因为中国古典艺术理论最能体现民族思维的特性,是从中国传统艺术与传统文化肌体上生长出来的,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艺术理论的重要资源。
  • 摘要:对于当代艺术来说,"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化尤其是"文革"始终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潜文本,一种所指不断扭曲、疏离与增殖的能指,一种在压抑中表达、在表达中压抑的图腾与禁忌.它宛若梦魇,纠缠着活人的头脑,迫使人们不断地言说、重演与建构集体与个人的文化创伤.文化创伤的建构旨在让不可见的、失忆的文化碎片变成可见的、可追忆的视觉文本.其实质"是对那些根本性伤痛的陈述,它感叹某种神圣价值令人惊骇的遭到了亵渎,叙述某个社会过程被可怕的结构了,并呼吁从情感上、制度上象征性的进行补偿以及重构".但是,在历史的叙事中总是存在着难以缝合的裂隙和无以言表的禁忌.它让记忆不断地曝光、遮蔽与阻断,并以隐喻与转喻的方式,使文化创伤成为缺席的在场者或在场的缺席者.如戴锦华所言,"叙事的过程是一个对创伤记忆疗救或者不如说是遗忘的过程".
  • 摘要:作为艺术的基本理论的艺术学,科学解释艺术的本质是必要的,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目前通行的艺术学理论或理论艺术学,有些著述没有设立关于艺术本质的章节或内容,有些著述有关于艺术本质的论述(查通行著作,并归纳观点),但总体上探讨不够深入.艺术本质的揭示不仅影响到人名对于什么是艺术的认识,而且影响到艺术理论的建构,本文就此以这一问题与大家讨论.探讨艺术的本质,是为了自觉地发挥艺术的本质力量,也为了科学地建构艺术基础理论,从而推动艺术人才的培养、艺术的发展,以及保护艺术财富、有效利用艺术资源。艺术学作为一门学问是德国学者提出来的,但至今科学的系统的基础理论尚在构建当中,我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有艺术遗产丰厚、种类繁多的便利,应该在艺术学的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
  • 摘要:2015年8月18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该方案对我国一流学科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实施路径,这对艺术学理论的学科建设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强化问题意识,立足实践,持久不懈地整体推进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面临的重要任务。
  • 摘要:元数学的创立至今近约百年的时间,在学科名称前加上前缀"元"构成的新学科出现了约三十种.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元艺术学"的学科名称已经有学者提出,但自觉的开展元艺术学研究的却寥寥无几.一些学者已经自发地涉及了元艺术学的研究,但把元艺术学作为一门知识体系,自觉地开展研究的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将通过研究元学科的研究范式、描述元艺术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从而构建元艺术学的研究框架,以期展现出元艺术学的意义和价值,引起学界对元艺术学的关注.
  • 摘要:201 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艺术学也正在这一年独立升为门类学科,这对中国当代艺术学而言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艺术学在之后的几年里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学界表现出对艺术学学科积极建构的热情、对艺术学学理自觉反思的冷静,艺术学各分支分学科也在脚踏实地地稳步建设。对中国当代艺术学而言,“十二五”注定是要被总结的五年。乘着学科升门的东风,艺术史学也在这一时期表现出极大地活力与自觉,当然也存在着问题与不足。通过本文的梳理,不难看到,“十二五”期间,艺术史学研究可以总结出如下特点:一是艺术史的撰写与研究并重。在艺术史的撰写上,以区域史为最大亮点,取得了许多有分量、有深度的新成果;在艺术史的研究上,注重学理建构,在有关艺术史学的一些元理论问题的讨论上呈现出渐趋深入的态势。二是再版的艺术史著作占相当比重。艺术史的书写,难度大、历时长、对书写者的专业素养要求极高,往往不是短期就可以显现成果,而是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积累、撰写和打磨才能够完成。因而在这一领域,一旦一部优秀的艺术史著作诞生,其影响将是深远的,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多次再版也就不足为怪了。三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资助的课题研究,在本时期艺术史研究的主要成果中占据重要地位,这些成果无论是从研究的理念方法、还是其学术分量上看,都有较明显的优势。由此可见,国家级的项目资助计划,依然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权威性和示范性作用。四是“艺术”与“美术”的概念混用现象仍然非常普遍,尤其表现在当代艺术史的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尽管艺术学学科升门已走过五年历程,但是一般艺术学意义上的艺术史学,无论是在概念的接受度上、还是艺术史的实际研究与书写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摘要:中国传统门类艺术理论与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之间确实存在着彼此互补、共生共进的关系,建设当代中国艺术学学科理论体系就要正视上述资源,理清二者的复杂呈现方式以及理论转换过程中的内涵变迁,真正做到“古为今用”。当代中国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刚刚起步,集各种传统门类艺术理论之菁华,发扬光大,可以有效避免艺术学理论的空泛与不着边际。从中国画论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上述关系中可以认识到,门类艺术理论与一般艺术学理论不矛盾、不对立,反而互补共进,是一个“艺术共同体”,建构中国艺术学不能纸上谈兵,不能架空艺术学自身,要接门类艺术之“地气”。同时中国艺术学的建构不能套用模式,不能先人为主,要尊重自己的文化传统,突出民族特色,注重与中国各传统门类艺术交互沟通,让门类艺术的精彩部分融人其中。 同时,门类艺术理论在今天已渐显疲态,中国画论尤其如此,它们的建设与发展也必须提上日程。门类艺术及其理论不能固步自封、划地为牢,要适应新环境,建设新的艺术生态,创新观念,除旧布新,在与一般艺术学的互补互通中融会、反射、完善、提升。因为门类艺术理论不仅关乎自身的丰富与发展,亦关乎中国艺术学理论的整体发展状况。通过以上对中国画论的简单分析可知,我们既能在艺术的个别、特殊中凝练规律、升华认识,又能在艺术的一般中塑典型、求生动,二者的共生共进是属必然,而其他门类艺术与中国艺术学的关系概莫能外。
  • 摘要:依不同的学术观念,中国艺术史可以从多维视角进行研究,于是会形成多种中国艺术史学术著作.例如,可以从艺术创作技术方面观察,形成中国艺术门类史;可以从艺术思想考察出发,形成中国艺术美学史;可以对艺术创作者与传承进行考察,形成中国艺术社会史;可以从自然科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考虑,形成中国艺术科技史;也可以参照文化学的理论,形成中国艺术史的文化学研究.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为深远,它与中国艺术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以此为题,试论中国艺术史的文化学研究学理与研究课题.中国艺术史的文化学研究价值在于它开拓了中国艺术史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有利于加强艺术史的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之间的有机联系;有利于对艺术理论进行深层次的探索;有利于推进艺术史学理论的科学化进程。愿中国艺术史研究在继承、借鉴、创新的道路上长足发展。
  • 摘要:中国现代艺术作为对古典艺术的继承与超越,代表着中国艺术发展的未来方向,运用“现代性”的相关理论对其进行解构,回到现代性事件本身,为中国现代艺术在世界现代艺术体系中找到合理的位置,以摆脱西方中心论的阴影,引导中国现代艺术发展走出一条民族性的探索之路,显现出历史发展的必要性。“五四”之后,中国艺术现代性发展起步,中西融合与大众主义双线演进,以新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大众主义四大群体组合了中国的现代艺术,在创新性、批判性、多元化、反程式性、大众化等特征上,中国现代艺术标明了自己的“现代性”存在。放眼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顺途。古典艺术仍未退出历史舞台,保守民族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又不时会出来打劫,现代艺术生存状态不尽理想,步履维艰,这只是外在的困难。现代艺术内部也存在问题,虽然现代艺术之中有很多卓越的、优秀的艺术创新,但并不能从整体上掩盖现代艺术中民族性特征缺乏的问题。从中国艺术现代性的特征概括中就能发现问题,能够标识中国艺术现代性的特征,更多的是来自西方原发现代性模式之中,而真正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特色的现代性特征则少之又少,仅仅有感性抽象与哲理性能见出中国文化的影子。如何在中国现代艺术的探索之中摸索出中国特色,是中国艺术家面对的首要任务。若干年前,为了确保中国绘画现代转型能走向正确的道路,潘天寿先生提出了“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的观点,试图在不断地中西比较之中,探索出中国绘画现代发展的民族性道路。那么,现在要呼喊:中国现代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拉开距离,并不是割断中西艺术的联系,而是在学习、借鉴西方的基础上,立足本土,创造出具有中国文化意蕴的中国现代艺术,这是中国现当代艺术工作者必须承担起的一份责任,任重而道远。
  • 摘要:艺术史建立的基础是艺术学理论,它必须与艺术学理论在学理上构成一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说它基于艺术学理论的艺术史的原因,它既不是“门类”的艺术史,也不是“拼盘史”的艺术史。艺术学理论是一门宏观地、综合地和整体地研究艺术规律和艺术原理的一级学科,它是上位艺术概念的艺术学理论。所谓上位艺术概念就是包含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设计、曲艺等处于下位概念的各艺术门类。基于艺术学理论的艺术史也是一个上位艺术概念的艺术史,它包含了下位概念的各艺术门类的史料,经过“汇通”或“打通”这些史料,重新整合为复数史料,并按照我们所探讨的框架和结构来描述这些史料之间的关联,并寻求其联系和共同规律。 作为宏观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史,它的史学材料是整合复数的。它的框架和结构是探讨了两个史学路径模式:一个路径模式是按照类型提出,一个是按照演变逻辑提出。这两个史学路径模式,是否是较为理想和较为有效的模式,也可以再做深入研究和探讨。当然,也可以将两个路径模式综合为一个模式,至于是否更为有效也可以再做探讨和研究。总之,艺术学升为13大学科类别,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的创立,给艺术史学提出了新的创建机遇和要求,对艺术史的建立与研究,以及创立研究的方法与理论模式,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史学任务和艺术学理论的长期课题。
  • 摘要:"艺术文化学"学科的构建在中国已走过百年历程,相对于艺术学门类中其他学科,应属较为成熟之列.在研究方法上要发挥传统方法的科学性,重视哲学方法的超越性,注重科学实证与哲学思辨的渗透。
  • 摘要: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艺术与经济的联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来的紧密,现今对艺术的讨论不仅仅拘泥于艺术与政治、哲学、宗教方面,在艺术中出现的各种经济现象、对艺术的投资与赞助、对艺术的经营与管理等,都需要去关注与研究。纷杂的艺术经济现象背后隐藏的艺术经济运行规律,需要艺术理论研究者从宏观的层面去寻找,从而为艺术学的其他学科提供原理与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支撑。从艺术学理论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而言,也需要艺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国家艺术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艺术经济学作为跨领域且年轻的学科,在艺术学理论构建中满足艺术学理论学科“理论创新”的根本任务,从而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时期。建设发展艺术经济学,首先,是出于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不断完善和发展相应的研究框架和方法,才能更好地为商品经济条件下的艺术产品和服务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其次,艺术经济学的建设也是艺术学理论构建的需要。有学者就曾提出指出:“艺术学理论不仅旨在找寻支配艺术现象的根本原因,探索其发生发展的基本共通规律,而且关乎对外文化交流和国家艺术形象,以及国家有关宏观文化发展战略与艺术政策的制定、实施,以至国家意识形态对社会文化思潮与价值观念的控制和把握”。这和艺术经济学的研究目的不谋而合。正因为艺术学理论升级成为艺术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它的学科建设就更需要丰富和完善,因此多维度、多方法的为其他学科提供“原理与方法论等方面的理论支撑”就显得尤为的重要,这也是艺术学理论构建的重要内容。
  • 摘要:对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方法与存在形式的认识,有助于从深层次上认识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也有助于由此出发去认识中国传统艺术的更多规律,进而有助于按照艺术的基本规律去管理艺术、创作艺术、评价艺术、培养艺术人才.强调艺随人走,旨在把全社会对于艺术投入的注意力转移到人自身的建设上。强调虚实相生,旨在强调中国艺术的优秀传统,不能忘记这个传统而试图走出一条凭空而起的所谓新路。
  • 摘要:在新的历史语境下,文艺学界需要进一步反思以往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研究中出现的偏误,从学理上深入研究和分析文艺与政治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研究如何使文艺与政治之间达到内在的有机的统一,如何转化政治的内涵并与文学相关联。当前,要走出文艺研究中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理论误区,必须摆脱以文艺与政治截然对峙的二元对立逻辑来推演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研究范式,突破唯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等狭隘文艺观念的束缚,重新审视文艺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特别要反思审美主义倡导的文学“去政治化”的偏颇,自觉地重构文学的政治维度,科学地阐释文艺与政治的互渗互动关系。
  • 摘要:“青”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普泛的通约性、丰富的涵括性,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广泛的辐射性。准此,“青”不仅是一种单一的色彩,更也不仅是一种自然的颜料,可以说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一种指称与命名、认知与表达、创造与传播的独特现象。其以玄幽的哲学思想、尚雅的审美思潮、重仁的伦理规范、净淡的艺术境界、隐逸的生命状态为其表征与特质。其既来源于形下的物质的外在形貌,又立足于个体视觉的认知现实,还涵摄了生命的心理情感,并上升到形上的“天”“道”本质,成为贯通时空的一种存在。其不仅对中国艺术文化产生深远影响,更对世界文明的交通融合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青”不仅成为独具特色的华夏文化表征,同时真正成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底色。本文的研究,无论对中国文化史与艺术史的重新思考与书写,还是对“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的全新文化体认,进而对中国文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新定位,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
  • 摘要:中国有句老话,叫作"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此话是说风水轮转,时尚递变.三十年前人们疯狂地迷恋和拥抱新事物,三十年后便被人淡忘;反之,曾经过时的老东西如今竟会蹿红流行起来.这大约是好东西看多了也难免审美疲劳所致.其实,文学理论的发展亦复如此,河东河西的交替逻辑也时有所现.笔者认为,审美回归论是由一些不同理论主张构成的一个思潮,它既不是一个严格的理论体系,也没有明确的纲领和学派。审美回归论的出现所以值得关注,首先是它作为理论生态某种缺失的必要补充,经过解构主义、新历史主义、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新理论的轮番冲击,文学艺术研究的地形图早已面目全非,文化政治的争议沸沸扬扬,文学范畴被扭曲和夸大了,而文学艺术自身的问题和特性完全被忽略了,理论家和批评家们争相扮演政治批评家的角色,文学艺术的知识生产场变成为政治辩论的场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文学艺术自身独特问题的缺场导致了反向作用力的出现,于是审美回归论再次回到了知识场域的前台。其次,晚近跨学科、多学科和交叉学科成为时尚,文化研究消解了文学艺术的诸多边界,去分化和模糊界限的文化实践和理论思考,消解了文学艺术同日常生活事物之间的区别。因此,从该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作为一门独特学科的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甚至美学,都变得眉目不清性质不明了。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符号学、文化史、思想史、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渗透与交叉,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文学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属性。文学艺术研究场域的学者不再拥有形式、文体和审美分析的独门绝技,而是努力和哲学家、思想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等行业竞争,恶补各种各样其他学科的知识,讨论各式各样的非文学问题(从政治体制到国际贸易不一而足)。文学艺术的研究者慢慢地从“专家”演变为“杂家”了,表面繁荣之下暗含着严峻的学科危机,文学理论、艺术理论和美学的学科合法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回想当年新批评在北美崛起,原因之一就是确立文学理论学科的合法化,通过细读和形式分析确立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与方法论。
  • 摘要:"艺术是人类感受的表现"(Art is an expression of human feeling),也成为人们理解艺术的基本方式之一.一般的理解是,表现往往是与艺术家的情感相联,"表现与感受或情感的诉求和描述之间的基本差异,在18世纪就已成为了共识",其实,艺术所表现的恰起是人们的内在生活世界.以基维为代表的“认知——情感”表现理论,始终强调的都是,在人类表现各种情感时的形态与声音,与音乐所表现相应的情感状态之间,无论是从听觉效果还是描述方式上看都具有直接的相似性,这其实就是轮廓表现理论的真义,类似的表现论主张在分析美学那里也逐渐占据了主导之势。
  • 摘要:对“位置”追求、对艺术发展的责任、“思维游戏”的乐趣和“至极”的本性都是推动艺术创新的动力,它们都有可能产生焦虑,并且艺术家求新的动因往往是这几方面的复合。此外,创新性也意味着“专利性”,艺术家必须赶在他人之前完成某个创新,这也是焦虑的一个来源。艺术创新的焦虑和艺术成为商品去迎合市场的喜好这两种状况共同营造了艺术圈的浮躁氛围,在这浮躁的气候下,潮流和主义不断地涌现又不断地过时,艺术家们之间互相攀比创新,现代艺术就这样消耗着自身。 自从艺术发展进入现代艺术阶段,艺术家们就开始前所未有地注重创新,而在丹托所说的“后历史艺术时期”,艺术家们更是被彻底“解放”了,他们可以“做一切事情”。在如今,无论是出于功利还是非功利的目的,“创新”都已成为艺术创作的一个明确的要求和目标。艺术家追求创新除了上述几个原因外,还有一点是在这个社会各个领域都在大力追求创新的年代,艺术领域会如此也是一种惯性使然。 现代艺术要么理性过度,要么非理性过度,人的自然情感的抒发及艺术的灵韵退居次要地位。理性过度导致哲学对艺术的剥夺:现代主义表现为艺术成为思想观念的外在形式;后现代主义表现为艺术本身成为艺术哲学。在非理性方面,现代主义艺术表现为情感的宣泄或对无意识的挖掘,以此补偿被工具理性压抑的自身;后现代主义艺术表现为一种非感性的非理性,即创作遵循一种自发的“逻辑顺序”,“作品是依据于一种逻辑顺序( logic sequence)而创造出来的,它并不需要直觉、创造力和理性思考”,这是不同于现代主义艺术具有逻辑秩序的“思维游戏”的一种“思维游戏”,“观念”就这样无目的地诞生,如果说传统艺术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那么后现代艺术就是“无目的的无目的性”,如果它还有什么“目的”的话,那也只有“创新”这个目的了。尽管后现代性解构了不承认有限性、追求无限发展的现代性,但由于后现代性将艺术家彻底“解放”了,反而大大加剧了创新的焦虑。在当下的艺术圈,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问题并存,现代艺术也早已失去了先锋和批判的价值。从消极的眼光来看,创新的焦虑也许是无法消除的,这就好比从潘多拉的盒子中飞出去的东西,是不会再回到盒子里的。 也许可以期待一种回归以缓解焦虑。艺术家或可分为三种类型:研究探索型、自我表现型和二者兼具型,虽然二者兼具型是最理想的艺术家,但也许表现才是艺术的根本(这里的“表现”是一种广义的用法,不是指表现主义的“表现”)。在自我表现型的艺术家那里创新性是完全不需要去关心的,因为他们只是想表现自己想呈现的东西,无意或有意地用一种他们认为最适合的感性形式来呈现,过于注重创新性就是让手段成为目的,是一种“异化”,只有在“自然”状态下生成的创新才是最有价值的,例如某个“最适合的形式”恰是创新的。再者,即使不刻意求新,艺术界也不会是“一潭死水”的局面,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无数独特的经验,并且时代精神和文化现实也在不断变化,处于其中的人的审美观念或趣味乜会不断变化,所以只要忠实地依从“本心”,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也可能会形成个人的独特风格和艺术语言,若用柏格森的“创化”说解释这一点就是:源于生命冲动的“绵延”是无休止的创造,于是处于“绵延”之中的艺术活动也在不断地进行创造。再进一步,也许我们还可以期待艺术的“复魅”,因为真诚的艺术活动作为一种本真生命的形而上的体验和实践,绝不只是一种游戏。当然,进行创新探索还是必要的,更多的可能性对艺术家有着启发作用,帮助艺术家开拓思路,而且呈现出来的“实验结果”还能告诉人们哪种尝试是有价值,哪种是没价值的。再者,无论是“刻意”还是“无心”之作,那种“经典的创新”对艺术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总之,获得了思维的自由却失去了康德所说的那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自由是得不偿失的,所以理想的状态就是在“勿忘初心”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以使艺术作品具有长远的价值,避免空洞和缺乏灵魂。
  • 摘要:艺术管理是人们对艺术活动及其产品创制实施管理的行为,它一方面侧重于管理学,应属于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同时又与美学和艺术学有着从属关系。艺术学的渊源直接通向美学,因而艺术管理对艺术活动及其运行的全面把握与调控,势必与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交叉学科的艺术管理学,应以艺术学为基础,以管理学为支撑,又以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为指导。在其学科本质及其社会实践的把握上,需要更多地从美学或艺术哲学中追寻其本质意义和价值体系。认识艺术管理及其艺术管理学科的美学特性,有助于正确理解审美精神在艺术管理活动及其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化认识该学科及其艺术管理活动的本体意义,推进艺术管理在科学的轨道上一步步走向成熟。
  • 摘要:如果说“民族艺术学”的学科建构产生了一种聚合效应,那么,“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问题探索就产生了一种弥散效应。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的热点话题,“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先是在21世纪初转向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热潮,然后,作为一种商业策略和审美回归,在日常生活审美领域和艺术创作鉴赏领域,“传统主义”都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但其走向却是正反兼备的,即当代的市场趣味与传统的士大夫趣味兼备。 面对美学与艺术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向愈加明显的现实,面对囿于高雅艺术的经典美学理论阐释能力的逐步下降,“传统主义”是一种有力的反拨。如果说“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和“日常生活审美化”之间的内在延续性在于,“二者皆是当代美学在理论上应对艺术与大众日常生活界限的抹平而作出的研究重心适度世俗化转向,以期延展美学的现实观照品格与人文关怀意味,并最终指向美学对人的感性解放与现实生活意义的重构”的话,那么,“传统主义”就不仅是理论的也是现实的一种艺术选择。 在现代性进程中,人出离了自己与传统的先在关联,走向了“主宰”传统,认为自己已经“进步”到可以对传统进行生杀予夺的程度。传统主义,则是对于传统,既非全面排斥,亦非全面抱持。它在创作和理论层面的表现,目前看来都有着真正能够走向未来的可能。如何将那些互相冲突同时又可能彼此呼应的理论取向转化为应对“现实”处境的方案,成为一个真正迫切的问题,而建立在这种问题意识上的“继承”与“发展”,才能够凸现出今天重构“中国的艺术学理论”的意义。
  • 摘要:艺术人类学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对它的广泛关注则是新世纪尤其是近十年来的事情.毋庸讳言,艺术人类学研究尚显稚嫩,在理论建构和田野实践两个方面都亟需深入展开.特别是后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强大刺激之下,众多学者介入了对于民族民间艺术的探讨,近年涌现出铺天盖地的研究成果.虽说数量可喜,却也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缺乏必要的田野训练,民族志书写不够深入;比如理论框架陈旧,缺乏开阔的研究视野和深度的理论支持;比如价值立场不甚明晰,缺乏批判性的思考等等.有鉴于此,一则为了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一则亦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借镜,在国内外诸多前辈和同仁的支持下,笔者编选了这一读本.该读本精选国外论文20篇,其中日本学者的文章4篇,欧美学者的文章16篇,作者皆富盛名,内容均涉艺术人类学的基础理论。概括起来,主要涵盖如下几大主题:研究对象的命名:原始艺术、民族艺术;艺术的定义:对于艺术的多元理解;艺术人类学研究史;艺术人类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艺术与能动性;艺术的涵化等。
  • 摘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是我国艺术学领域高级别的科学研究之一,对我国新时期艺术学的发展和繁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国于1983年建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制度,1984年,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在制定国家‘六五’经济发展时期科研规划时关于艺术学科单立门类的决定,经文化部部务会议决议由文化部牵头,成立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随后,文化部牵头组建了“全国艺术学学科规划领导小组”,并设立相应的工作办公室,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代管具体工作。1987年,“全国艺术学学科规划领导小组”改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负责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及项目管理工作,与之相应的艺术学项目,称之为“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2007年,规划课题正式更名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研究知道,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自设立以来,艺术学是作为单列学科一直至今,而在我国高校艺术教育及学位体制上,艺术学1992年成为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2011年初,才成为独立的门类学科。纵观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发展的过程,它对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科学发展壮大、文化艺术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立足于80年代这一我国艺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设立、单列以及相关研究着手,探索其对新时期我国艺术学发展的建构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